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晚泊浔阳望庐山注音版(100句)

2023-04-14 19:17:5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晚泊浔阳望庐山

1、《望庐山瀑布水.其二》唐代:李白

2、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3、远望山崖幻想传说中美丽的仙城。

4、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5、此刻,夕阳西下,东林精舍近在眼前,却已是钟声空鸣,心惘然。

6、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7、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8、诗人上半首以叙事,略微见景,稍带述情,落笔空灵;下半首以情带景,情是内在的,他又以空灵之笔来写,确如昔人评曰:“一片空灵”。

9、鸠摩罗什认为慧远具备了“福、戒、博闻、辩才、深智”五种才能,可见对慧远的评价非常高。

10、草堂久闭庐山下,竹院新抛洛水东。自是未能归去得,世间谁要白须翁。

11、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12、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

13、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14、唐代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庐山》

15、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16、却望庐山倚柁楼,半空宿霭未全收。苍然五老独献状,似欲劝人求一游。

17、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18、晚泊浔阳望庐山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开篇将诗人对于名山的热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写了出来,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看着香炉峰上烟云缭绕,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忽。他想到了高僧慧远,而感到惆怅和感伤。

19、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转霜降又要到年冬。

20、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二、晚泊浔阳望庐山注音版

1、慧远问:凡夫的寿命依各人的行业而定,法身菩萨的寿命依何而定?

2、(年代):唐(作者):孟浩然(作品):晚泊浔阳望庐山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白话译文: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晚泊浔阳望庐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律。此诗上半首叙事,略微见景,稍带述情,落笔空灵;下半首以情带景,以空灵之笔来写内在的情感。全诗简淡自然、空灵无迹,颇有随笔的味道,而在随意挥写间,不但勾画了江山风景,而且抒发了倾慕高僧慧远、向往隐居胜地的隐逸情怀。

3、寄言栖隐山林的高士,此行结束来隐与君同。

4、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5、玄中经:中经指人体的主要经络,此处比喻高妙的佛法。

6、端坐在高高的山峰之上习练佛法,

7、④永怀:永远怀念。尘外踪:尘世以外的踪迹,指慧远。

8、手敛衣襟想象着仙人乘坐的车驾,

9、远公传:梁代·释慧皎《高僧传》有东晋东林寺慧远法师的传记。

10、不知不觉之中身体是那样的轻盈。

1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写自己对天姥山的向往之情,一开始即极尽夸张:“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写到山本身,则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孟浩然所用的也是对比手法,对笔调却是淡淡的:“挂席(即帆)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1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初见香炉峰的愉悦欣喜之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倾慕之情;不见高人,只闻晚钟的怅然。

14、①浔阳:古县名,在今江西省。又为江名,长江流经浔阳县这一段,称“浔阳江”(在今江西九江北面)。香炉峰:庐山北峰,瀑布之旁,和双剑峰相连。

15、(作者)苏轼(朝代)宋

16、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17、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18、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19、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20、游庐山山阳七咏·漱玉亭

三、晚泊浔阳望庐山翻译

1、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

2、陵:通“凌”,升高而接近。

3、晋安帝隆安四年,慧远大师六十七岁,已经是当时举世景仰的大宗师,庐山东林寺也成为众望所归的实修道场兼佛教学术中心。这年夏天,慧远大师带领徒友三十多人,游览石门涧。原诗有长序,详说石门涧的来历、风光特点以及游览和写诗的缘起。在写完这首诗后,张野、刘遗民、王乔之跟着写了奉和诗。

4、诗的前四句,写见庐山。用语只如说话一样,毫无做作。然而却是万千自谓懂诗的诗人口所不能道。或许不懂诗,不识字的人能说出同样的意思的话,却作不成诗。唯有孟浩然不但能道出,而且能写入诗里。初见庐山的欣喜之情,自然流露,像是对着庐山说出的话。读之,恍然使人不记得有文字,而只感受到诗人兴奋喜悦的心情。前人所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得意忘言",大概就是这样。

5、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6、万丈瀑布飞流直下,好像从天上落下,四周呈现半红半紫的雾气。

7、我们选取部分问答,以飨xiǎng读者:

8、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9、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

10、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11、释义: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都值得去观赏。无缘去一饱眼福则会遗憾终身。终于亲眼看到庐山、浙江的景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并无惊奇,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12、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13、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14、曾经读过在香炉峰修行的高僧慧远的传记,他远离尘俗的踪迹一直让我心存怀想。

15、彭滭收积雨,庐山放嫩晴。多情是瀑布,只作雨中声。

16、答:供您参考“诗的末尾,写夕照中从东林寺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把诗人惆怅、怀念的感情抒写得更为深远。山寺都是朝暮鸣钟,"日暮"是"闻钟"的时间,"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日暮闻钟,带给人忧郁感和神秘感。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钟声空闻,从而传达出诗人的怀念、惆怅等复杂的感情。后四句字面上没有出现"望"字,但诗人遐想高僧和聆听暮钟,却透露出了"望"意。

17、唐代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18、小吏操办公文时对上司低声下气,有人来苦声劝说,却模棱两可,含糊其事。我正准备归里赋闲的行装,不信你看,我游走用的藤杖都准备好了。

19、矫首登灵阙,眇若陵太清。

20、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四、晚泊浔阳望庐山阅读答案

1、东南苍翠何崔嵬,横流一望幽抱开。

2、心与外物感应于是兴致自然生成。

3、张长义(四川乐山、1959年),字常宜,号宜斋主人,退役军官,四川乐山市天开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4、大声诵读一段段高深玄妙的经文。

5、作者:每日成语故事。每日一读,贵在坚持,你若喜欢,欢迎支持。

6、姚淑芳(湖南邵阳、196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经济师,书法及古诗词爱好者。

7、诗人写出了“晚泊浔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然而尽管“精舍”很“近”,诗人却不写登临拜谒,笔墨下到“空闻”而止,“望”而不即,悠然神远。

8、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

9、慧远问:经典中说,四大不能自造,而能造色,意义为何?

10、酒店在九江的闹市区,龙山小学对面,去庐山风景区路很好走,几乎就是直线,从浔阳东路走庐山大道,走威家上庐山风景区,全程一个小时。

11、听到众人忽然提议游览石门风光,

12、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

13、释义: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

14、几千里扬帆远行,一路上掠过烟波浩渺经过青山无数,居然没有遇到一座名山。

15、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16、晚泊浔阳望庐山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写景,写山,抒情译文及注释译文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

17、或者成为神仙或者达到物我同化,

18、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19、这庐山就如同仙山一样,多么壮美呵,烟云与水气融成一片。

20、很久就想去追随尚子,况且到此缅怀起远公。

五、晚泊浔阳望庐山名句

1、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2、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3、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4、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5、⑤东林精舍:即庐山东林寺,慧远所建。

6、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7、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以空灵之笔叙事;感情却从“都未逢”、“始见”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

8、《晚泊浔阳望庐山》是孟浩然的一首五律,诗中景物的选取不刻意着笔奇景,描写用淡笔,不着浓墨,色彩淡素,浑成无迹。

9、香炉峰:又作“庐山”、“庐峰”。挂席:扬帆,张帆。郭:外城。(古代城市建筑分内、外城。)远公:对东晋高僧慧远法师的尊称。尘外踪:远离尘俗的踪迹。空闻钟:徒然听到东林精舍传来的钟声(因为作者崇拜的高僧已经不在那里了)。

10、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11、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12、抬头远望似乎登上了仙人的灵阙,

13、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14、此诗意境高远、兴致悠然,而语言自然流动,读时前四句语气连贯,后四句节奏放缓,以表现诗人悠远的遐思。

15、生命中,平淡与平坦是一种状态,偶尔的惊喜和意外之喜,能让生命增添色彩,而豁然开朗的感觉,更是人生的美妙体验,或眼前美景、或人生感悟,都是难得的领悟和遇见。

16、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17、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18、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19、经典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弘扬,书法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自信需要从点滴做起,将古诗词通过书法的形式予以表现,希望给诗词、书法爱好者,尤其是给青少年爱好者,提供一些借鉴,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特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和诗词爱好者,共同开展(书写经典)网络展览活动。

20、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