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形容啃老族的经典句子(100句)

2023-04-13 18:15:4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对那些啃老族的说说

1、很庆幸在30岁之前我懂得了这些。

2、随着最新一季的毕业季结束,“最后一批90后大学生”也进入到了毕业环节。

3、我非常感谢自己的老公,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奋斗,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非常感谢老公不啃老!

4、这难道是晨宇的错吗?晨宇的问题更多的是父母和奶奶的溺爱造成的。有些啃老族的行为只是暂时的在《都挺好》里苏明成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啃老族,啃的理直气壮。但是最后在母亲去世后,家里的一系列事情发生后,苏明成醒悟了,他不再啃老了,他开始自力更生,开始脚踏实地的认真工作。

5、其实我还有一部分蛮可观的收入,来自美食摄影&静物摄影。我这个人吧,单纯拎出来,摄影不是顶尖的,做美食也就那样,但拍食物还算有感觉。之前在?《我是如何从宅女突破自我,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的?》里面也写过:我在朋友圈一直有坚持更新自己的菜谱与摄影作品。时间长了,口口相传,就会有人来找我拍照,或者是做食物造型。

6、就看父母的了,如果父母有能力,也未尝不可啊~~~~~~~~~~~~~~~~~~~~~~~~~~~··

7、最高法所发布的一个案例,应属“啃老”现象中比较极端的个案。家住农村的杨某洪、吴某春夫妇养大一个儿子杨某顺,这位成年儿子沉迷赌博欠下巨额赌债。父母的住宅被征用拆迁,补偿了三套住房,一套卖了给儿子还赌债,一套出租用来养老,一套自住。后来,儿子和父母发生争吵被父母赶出去,儿子将父母告到法院,以自己一生下来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为由,请求判决其对用于出租的房屋享有居住的权利。人民法院认为:

8、在婚姻法上,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义务。父母和成年子女的关系是生活扶助关系。超出这个界限的索取在法律层面得不到支持,父母可以拒绝。

9、那些选择学习的啃老,本质上是对未来和未知的一种恐惧,年轻人应该放平心态,去做一些事情,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10、“综合分析来看,‘啃老’族中,有的是不想‘啃老’,但因处境不好而不得不如此,当然也有好逸恶劳,想让父母养活自己一辈子的人。其中,有一部分是掌握技能差、在市场上就业困难、年龄偏大的下岗人员,但近年来,更多出现的是年轻的‘啃老’族,他们有一定学历、却处于失业状态,与传统的下岗失业人员不同,这个群体可能更适宜用‘不就业者’来描述。”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对本报记者分析说,“年轻一代普遍对就业工作有较高的要求,住房、购车等社会压力对其影响较大,加之很多家庭父母的溺爱和庇护,导致不少人逃避压力选择‘啃老’。”

11、看出问题来了吗?绝大多数人,没有跳出现状的勇气;根本没有资本。

12、其实对于这种现状,我自己根本无力去吐槽谁,因为我个人在某个阶段也处于这样一种状况中,也许没有父母的帮助,根本就不会有我现在这样的生活。

13、判决背后,可能有一个苦涩辛酸的家庭故事。儿子长大不学好,不但不能上班挣钱赡养父母,而且欠下赌债,很可能借的是高利贷。父母卖了一套房子替他还债,已经充分地表达了舐犊之情,他还赖在家里“啃老”,惹父母生气,这样的儿子不赶出去留着何用?

14、现在很多年轻人,买了房子,生了孩子后,把孩子就交给了自己父母来照料,这也算是一种啃老行为。而对于老人来说,觉得照顾自己的下一代也是应该的,于是在孩子身上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

15、任何时候,权责都有一种微妙的平衡,权力越大也就责任越大,无限权力意味着无限责任。家长可以控制成年子女的财产和行动自由,那么反过来,成年子女啥事都要依靠家长,似乎也没什么不对。

16、时代青年应自强,在家啃老不应当。 手脚不动成废人,枉来一生在世上。 奋发有为人尊敬,卓有成效更荣光。

17、人生真的很奇妙,在你怀疑、迷茫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转机。

18、孩子会把这句话理解为,自己有多少钱都可以随便花,不够了反正还有人买单。因此,更加助长了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气焰,也养成了不劳而获的习惯。将来如果没有钱了,很容易就会变成啃老族。

19、时代青年应自强,在家啃老不应当。手脚不动成废人,枉来一生在世上。奋发有为人尊敬,卓有成效更荣光。

20、不求上进的“啃老废柴”

二、形容啃老族的经典句子

1、随着年轻人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啃老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下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面对子女啃老,很多老人也表示无奈,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大多数老人都是心甘情愿地让孩子啃自己,这一点着实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2、你就是那么的不求上进,30岁还啃老,靠着自己的父母,你永远没有自己的能力,你也是那么的唯唯诺诺!

3、而且,父母在平时也要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勇气,而不是一味地把生活的重担都肩负起来,应该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而不是总在父母的羽翼下生存。

4、所以,当然要激发年轻人走出家庭去闯,去拼,对工作不要挑三拣四;但政府和社会,也有责任为他们创造这样的条件,而不只是一味地批评他们的“啃老”和躺平。

5、这可能是对很多人来说,现阶段最有效的方式吧。赚钱的能力、机会在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快速获得,但花多少钱,是你能掌握的。

6、这对夫妇或许在教育儿子方面有过失误,使儿子变成一块“废柴”,现在逼着儿子出去自立,大概是父母觉醒了,不如此儿子的未来更堪忧——这觉醒体现的,仍然是博大的父母之爱。

7、其实,这样的情况,在中国人的世世代代都是如此,老人替儿女照料下一代,而一下代才能有精力到社会上去打拼。所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照顾第三代时,老人往往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8、要主动用心供养父母。在衣食住行方面,应该仔细观察父母有什么需要,主动为父母准备好,不要等父母张口。除非迫不得已,父母永远不会张口跟孩子要东西。等父母开始要东西了,就已经说明,你对父母实在是太不用心了。

9、提示:点击上方"江苏人大发布"↑关注我们!

10、樊丽君指出,成年子女“啃老”这一社会现象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原因。如价值观的混乱、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失败、年轻人就业困难、收入低、高房价、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救助制度尚付阙如等。因此,“啃老”问题的全面解决需要社会综合治理。比如推动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失业者和低收入者能够得到社会的最低生活救济等多方面措施。

11、点击上方“lolapola”发现生活中的一万种可能:)

12、我并不是diss创业者,我diss的是,那些不满现状又不愿意改变,只会埋怨现实亏待了他的人。

13、买房以后我的存款去了绝大部分,现在有还贷款的压力,不过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哈,压力也是动力嘛。等手里的资金再多一些,会找做金融的朋友聊聊,优化一下理财产品配置。

14、嗜老族又称啃老族,是指那些一直都好吃懒做,不能自食其力专门用上辈的钱来生活的一类人。现在我们中国用父母的钱交学费的大有人在,只要你认真学习不荒废学业或在学校耍大牌,这就没什么啦,也根本不属于那类人啊。

15、▶一个有耐心的母亲,是孩子莫大的福气:人生其实是一场修行

16、苏明成的啃老只是一段时间内,这样的啃老也只是在一段时间内比较讨厌,但是他改过后对父母来说依然还是一个好孩子。

17、短期内,这些对我的收入其实没有大的提升,但这些是看不见的“资本”,是日后往上走甚至向外走的筹码。我把它放在增加收入的第一条,是想告诉大家,梦想不是20岁、30岁前必须完成的,你能,当然最好,但若你现在不能,还可以用长长的一辈子去实现,做好眼下的事,别让时间把你的斗志都磨没了。

18、到现在差不多两年时间,我做到了,把父母给的信用卡注销,除了住在家里,其余涉及到我自身的开销基本都是自付(一些生活用品或者共同吃饭无法计算),家里新买了套房,我用自己的积蓄也作了贡献,之后的房贷我会承担绝大部分。并且在这之后,我依旧保有一定数量的存款。

19、父母应该了解,你们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人生轨迹。如果希望孩子未来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彩,就别再对孩子说以上那些话了。因为这些话的存在,会助长孩子的惰性,打击孩子的自信,扼杀了孩子人生的无

20、我的身边不存在纯粹的啃老族,大都是无力支撑生活,才需要父母的帮助。作为一个普通人,身边的生活圈子也大都是基层的存在。

三、写给啃老族的一段话

1、有网友留言说,虽然“一纸条例”未必就能真正杜绝“啃老”,但对于老年人来说,毕竟有了一道最后的防线。而对那些“啃老族”而言,毕竟有法管着,“啃”起来也不能一辈子都不撒嘴吧?

2、我知道现在很多人看不上自己的工作,觉得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觉得自己被耽误了。说句挺刻薄的话,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你的幻觉。

3、现在都喜欢说:要做喜欢做的事情,要追梦,要做自己。我经常会在后台收到这样的留言:Clau,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没有动力,但是让我辞职,又没那个勇气。

4、不知道你们的关系具体怎么样,男女之间正常的交往是可以的,但是你男朋友这样就过切了吧,居然住了一晚,和他谈谈,他要是认识到错误,你可以考虑原谅,如果没有认识到错误,就分开吧,他不在乎你,至少以后出轨的可能性增大了。

5、我不是月光族,也不是啃老族,只不过是余额不族。

6、啃老族之所以能够大摇大摆,安安心心地啃老,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这一部分人群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同时又不愿意去做一些初级的工作。另一方面,是父母长久以来的家庭教育所造成的,是父母亲手把孩子养成了自己身上的寄生虫。

7、你认同的话,记得点个“赞”

8、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会促进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而由此会带来年轻一代的“内卷化”加剧。将日本社会的“啃老族”增多的现象之成因,转换到中国社会,大概也能解释得通。

9、关先生虽然对辞职回家的儿子有诸多不满,可这个儿子曾经也是他们夫妻俩的骄傲——从小学习优秀,还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毕业时找的工作也不错,可谁知现在却成了这样。

10、说到“啃老”,重庆的史先生有些不好意思。现在是一家小卖部店主的他,曾经是个“海归”,在国外念了4年书,花了家里差不多160万元,因为家境并不很富裕,父母只能节衣缩食地给他凑钱。结果回国后,他始终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最后还是父母看不过眼,找亲戚借钱租了个小卖部,让他先看着店,可生意又不温不火,赚的钱刚够交房租,平时的开销还得“啃”父母。现在,史先生见人都不好意思提自己的“海归”经历,“连工作都找不到,有什么好炫耀的”。

11、有什么事妈妈帮你做

12、现实生活当中,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几个啃老族的存在。他们并不是不工作,只不过收入远远无法满足生活所需,父母的帮助,也许会一直持续到结婚生子。

13、考察一些法庭判决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案例,大多是老年父母没有养老金或养老金不足于正常生活,而儿女经济上也不富裕(贫困往往会代际传承)。法庭的判决,实质上是将儿女看作赡养老年父母的第一责任人,甚至是唯一责任人。

14、安祥卫指出,各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都是为了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而该法的调整对象为60周岁以上,现实生活中,很多被“啃老”的父母其实年龄并没有达到60周岁,也就意味着,这部分被“啃老”的人并不在各地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保护调整范围。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说地方立法禁止“啃老”也是不准确的。

15、大学生成为“新式啃老族”,毕业就失业,毕业后忙着考研、考证,就是不出门工作,这样的现象背后,也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在这样行为的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原因。

16、父母的责任也很大,但是孩子已经成年,成长过程没有得到很好引导导致如今的问题,说父母已经迟了。如果父母还希望孩子余下的生活能够独立幸福,还是应该和孩子协商,并制造机会让他们逐步独立,养活自己

17、▶为啥越来越多父母成“老来嫌”?老人不自觉还不自知,就别怪儿女

18、比起英、美等西方国家(意大利似乎是个例外),中、日、韩年轻人更依恋家庭,这也和三个国家同处儒家文化圈有关——日本告别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最早,经济发展程度也最高,因此日本社会许多发生的现象,中国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日本的种种社会问题的成因和应对之道,能成为中国之镜鉴。

19、就算大家平日里都是温水煮青蛙,但当机会出现时,谁更优秀、更有能力,那机会就是谁的。就我个人而言,我有过硬的业务能力,重大题材我能hold住,那我出成绩、获奖的几率当然就更大了(工作四年各种先进、拿奖我没有缺席);我英文好,也有在海外生活的经验,那采访外籍嘉宾、出公差到国外这种事,我不来谁来?

20、你可以好好和父母谈谈,我也是做父母的人,父母最怕的是不了解孩子此时在想什么,你可以告诉他们名次落后的原因,以及你努力改进的想法,父母怕孩子没有好的前途,所以才会这样逼你,你要鼓起勇气和他们谈,一次可能改变不了他们的看法,多几次总行的,你可以从问小时候的事情开始,那是甜蜜的回忆,和父母的交谈会很轻松的进行。你要相信自己,每一个人都有长处,看你是否发现。父母也想发现孩子的长处,但你要体谅父母,不是每个父母都有发现孩子长处的素质,你要宽容,一定要相信父母是为你好。早点和父母谈谈吧,祝你好运

四、讽刺啃老的说说

1、玉子这代人成长在这个停滞期,而父母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有一定的财富积累,于是不愿意将就,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心仪的工作那就家里蹲。平成时代长大的玉子,把自己的境遇归咎为“日本不行”——即宏观经济状况差导致她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而在全民砥砺奋发、经济蓬勃发展的昭和时代成长的父亲不能接受这样的托词,他认为是女儿在为自己的懒惰找理由。

2、我真的非常的无语,30岁还靠着自己的父母还啃老,真的是无能为力的阶段!

3、这个是我很不擅长的,买房前我所有的钱都在JD金融app上(利率比某爸爸高),一部分活期随时可以取,一部分就买利息比较高的定期。稳健的收益,必然是比较低的,但风险也低。高收益高风险的基金或者股票,我暂时不准备入,没时间也没能力研究。

4、来凤凰新闻客户端看更多精彩内容

5、这其实是父母比较愿意给予的帮助,年轻人也无力拒绝。我当年买房子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我没资格看不起任何人。

6、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7、啃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习以为常并觉得理所当然。

8、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中国人也不得不啃老,比如买房价格太高、子女需要有人照料,如果老人有能力的话,帮助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9、那么,“啃老族”又是怎么想的呢?一些年轻人表示,其实也不想“啃老”,可是一碰上现实中的难题,又忍不住去找父母求助。

10、在小军刚毕业那几年,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渴望去大城市打拼。然而一个人漂泊在外的日子,哪里有那么容易。工作了没多久,小军上班的公司倒闭,小军就又没了工作。

11、如今,社会上更是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啃老族”,他们大学毕业后,本应该到了找工作独立的年纪,但是他们不和大部分的同龄人一样,在职场上摸索未来,而是打着“考研考编”的旗号,一头扎进了考试的大军中。

12、不过,最高法发布相关案例能成为媒体关注的新闻,说明成年子女“啃老”不是个别现象。在当下中国,这样的情况为数不少,因而它是一个足以引起重视的社会问题。

13、你始终无法展现自己的抱负,30岁还啃老,依靠是父母而生存,你这样的人生简直是白白浪费!

14、很看不惯真的不是说我愤青因为我们的父母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在挣钱我们为什么就要啃老呢?看看有的孩子吃不上穿不上的我们还在那啃老了那就太恶劣了

15、▶寒门再难出贵子?能考上985大学的学生,一般来自这3种家庭

16、▶到了晚年要对自己负责,有三样东西,老人无论如何也不能交给儿女

17、日本电影《不求上进的玉子》,就以成年子女“啃老”为题材。电影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对中国同类问题的分析,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价值。

18、看来你也是迷茫期埃毕业第一年真的非常重要。首先只做半年,对别人来说你还是应届生,你这半年都是白熬的!而且辞职的时间估计不对。我也有这种经历,每次辞职时间都不对,总是处于无业游离状态,那时候整个人的精气神都非常不好。跟你说说我啃老族大学毕业,工厂,工作半年,意外事故看来你也是迷茫期埃毕业第一年真的非常重要。首先只做半年,对别人来说你还是应届生,你这半年都是白熬的!而且辞职的时间估计不对。我也有这种经历,每次辞职时间都不对,总是处于无业游离状态,那时候整个人的精气神都非常不好。跟你说说我

19、父母不在身边,作为奶奶对晨宇是格外的疼爱,晨宇有什么要求都是尽量满足。而晨宇的爸爸妈妈各自成家后对晨宇产生的愧疚之心转为了溺爱之心,晨宇爸爸妈妈的收入还不错,面对晨宇的要求也都是尽量满足。

20、▶消失3年的女儿突然出现,解开孩子的衣服后,母亲如坠冰窟

五、说啃老的人语录

1、第一次这么不想离开家,想做家里瘫,啃老族。

2、这份判决的逻辑,正常人都明白。不用翻法条,凭社会经验和常识就能判断出儿子是无理取闹,父母可以立遗嘱将财产赠予他人而非一定留给子女继承,何况还要以出租房屋来维持生活——中国一些农村居民没有养老金,或者养老金微不足道。

3、相信大部分人对于“啃老族”都是很鄙视的,因为自己明明具备了工作的能力,却还是要依赖父母,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4、▶男孩的这几种特征,暗示孩子到了长高“收尾期”,和年龄关系不大

5、“禁止‘啃老’,与其他各种层次的法律在内容和形式上难以统一。”基于此,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樊丽君强调,现行各个层次法律的制度设计已经对公民个人的财产权进行了保护,那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就要与宪法、民法、婚姻法甚至刑事法律在形式和内容上协调统不能随意把生活调侃用语上升为立法概念,影响现有法律体系的内在统一和形式统一。

6、往期回顾(直接点击链接)⬇️

7、其实我的家境很普通,只是父母愿意倾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但我却一直没有心怀感恩:“这不是你们应该做的么?大家都是这样的!”

8、人总归需要成长起来,才有可能独立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一时的啃老并不可怕,你也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当你能过上好的生活,父母会比你还开心。

9、一时间,“啃老”的话题重新回到公众视野。那么,对于“啃老”这种原本应该由道德解决的问题,上升到法律层面有没有必要?会不会有损法律的威严?

10、///该花的不省,要减少的是不必要的支出

11、教育的作用也很大。要区别看待“啃老族”,不能将原因全部都归咎到个人上,家庭教育也有不可推卸的关系。

12、“啃老”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当然也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宏观经济状况的背景。当经济发展放缓,就业需求不旺而整个社会的财富又有相当的积累,那么往往会催生出不少“啃老族”。《不求上进的玉子》中的主人公和她所处的社会背景就是这样,日本经过“二战”后几十年经济迅猛的发展,使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傲视全球,居民的富裕程度在亚洲首屈一指,接着进入所谓“停滞的二十年”。

13、我们读《红楼梦》就知道,荣国府过着“家族共产生活”,邢夫人、王夫人都做了奶奶,亦没有私人财产,月钱由大管家王熙凤统一发放,整个大家族全由家长贾母史太君说了算。一般的小康家庭,也大致如此。

14、省钱对我而言,并不是苦哈哈过日子,该花的钱我绝不手软,特别是对自己的投资(学习、健身、护肤etc),但有些异常的支出,我会反思。如何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真的写过很多篇了,不赘述,大家打开链接自行补课。

15、我现在用的是「鲨鱼记账app」,很简洁明了,每周/月我都会看一下支出的分类,比如这个月,我的支出大头是健身(拳击课),这个支出是我评估过认为值得的、可以负担、并且是一次性投入的。但是下方“饮料”这一项,有红色上升曲线,说明对比以往支出有明显增加,除了买了摩卡壶外,我在外喝咖啡的频率也增加了,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就会有意识控制。

16、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是中国传统社会被公认的道德规范,也可说是一种习惯法。这种习惯法,是由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所决定的,政府不能提供赡养老人的公共服务,那么老人只能由儿子来养,辅以家族或社会慈善机构供养孤寡老人。

17、但在大部分90后工作、结婚、生子的步骤中,有小部分却还在为“学习”的事情发愁,他们不是在考公考研,就是在考公考研的路上,期间也不想着找工作,安心地在家里啃老,着实让很多家长苦不堪言。

18、如今,像这位朋友一样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找工作,而是继续考试,毕业后的几年时间都用在了考试上,但是全部都失败了。

19、近日读到一篇题为《父母对成年子女“啃老”能否说不?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这标题有将常识故弄玄虚之嫌。在当今世界,即使是比西方更重视家庭关系的中国,大多数人知道,子女成年后父母没有再抚养他的义务,当然就有对成年子女“啃老”说不的权利,何必要最高法院来确认?

20、▶出生月份、孩子血型、开口学语早晚决定孩子智商?只有一个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