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的缘由(100句)
一、泼水节的来历简短
1、节日期间,泼水活动当然是个重头戏,但它并不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众人欢庆时相互泼水当然是重点时刻,但平时在街头巷尾也可以泼水。走在街头,时常有傣族民众拿着水盆向行人泼洒。这个时候在躲避的同时,当然要欣然接受,因为人家这是在向你送出美好的祝福。有时从外面回来被淋得顺着脖颈向下流水,确实能带来开心的欢笑。
2、泼水节是属于傣族的节日,这个节日对于傣族来说,就像新年一样的存在,每年公历的四月中旬时间是泼水节节日时间,节日一般持续3到7天。在我国,泼水节一般在云南等地最为盛大。
3、那是属于我们华科大人的独特的记忆,我们做的问心无愧,我们享受我们的毕业季,不需要任何人来评价
4、泰国泼水节又称“宋干节”,在每年的4月13日,历时三天,是泰国的重要节日。泰国泼水节代表着清除所有的邪恶、不幸和罪恶,并怀着一切美好和纯净开始新的一年。同时泰国泼水节也带动了泰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5、本人06年9月入校,住在韵苑8栋。对于07年的毕业游行不甚了解,因为他们游行的那天的第二天我考微积分,考试前一晚的焦虑,寝室的闷热,还有楼下大片敲打锅碗瓢盆令人烦躁的声音。所以,我没有出去看,但是我没有听到泼水的声音,八栋并不偏僻,如果有泼水的惊叫声和兴奋的呼喊我应该不会听不见。
6、“管院的有没有被我们泼过啊”
7、匈牙利的匈奴可能还含有印第安支系,也刚好对应了匈奴墓里发现的印第安基因Q系这个情况。因为Q系可能是职业祭司阶层,实际在每个重要群体里都存在,地位还不低。匈奴实际就是老三支系苗蛮、老大支系乌拉尔N系和以扫族构成的组合在西部的分支,正是湖南话三一如六。印第安基因则是在其中的职业祭司,属于白匈奴,与帝喾有关。汉族出自北三苗羌人,实际上就是匈奴系里最重要的一支,也是后来滞留在西部形成藏族和蒙古族核心的那个分支。汉匈战争不过是秦灭后导致匈奴迅速统于是造成两个分支对峙最后自家人打了自家人。司马迁则因为政治杜撰了匈奴是死对头沿海支夏人后裔的说辞。
8、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有浴佛、泼水、划龙舟、跳孔雀舞等习俗活动。人们在节日期间泼水,寓意着泼掉过去一年一切不顺利的事情,祈求来年有美好的生活,所以傣族人民把泼水节看做是最美好、最吉祥、最快乐的日子!
9、关于泼水节的由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限于篇幅就不在这里详细介绍,大概意思就是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精神焕发地迎接新的一年。
10、用桃红色、黄色、橙色涂主题,水盆涂黄,人物戴着白色的头巾、穿着红色的上衣和灰色裤子。
11、泼水节可不能缺少了香甜可口的泼水粑粑,我们自己包的泼水粑粑味道肯定是最美的,看,你流口水了吗?大班小朋友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为大家提供服务,珍惜劳动成果,所以包泼水粑粑的重任就落在了我们大班小朋友的身上。
12、|分享(1414)|浏览(7361)
13、统筹监制:许兴旺责编、审校:李鹏臻制作:赵琳
14、第三次洒水,全勐行人车辆出入平安,
15、街上已经形成了好几个大水坑,我小心翼翼淌过了雷区,突然一抬头就看到了这样一个妹纸,眼睛就再也挪不开了。好吧,妹纸,我真的被你电到了,我投降,你的枪这么大,我干不过你。妹纸直勾勾地看着我,搞得我心里的小鹿一个劲的乱跳,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妹纸竟然走了过来,我激动得手都不知道放哪了,妹纸莞尔一笑说道:“叔叔好”,我心里咯噔一下,我TM有这么老吗?不服气地回到:“嫂嫂好”,妹纸笑了笑又说到:“叔叔能帮我拍张照吗,我没敢带相机”,我嘴角向上一斜淫笑着说:“嫂嫂你站好了,武松这就给你拍”。PS:不懂的请参看水浒传第25回
16、据笔者2012年7月上旬在老挝中部和北部的调查,也发现老挝的佬龙族群也有这样的“芒非节”,但是他们已经较少有人说得出节日背后的青蛙与恬神大战的故事了。在老挝,泼水节和“芒非节”似乎已经渐渐融合在一起,隐藏了祈雨的原本面目。我国西双版纳的傣族过泼水节的期间,燃放高升成了泼水节的一个环节,或许可以说,两个节日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17、泼水节,傣语称为“桑堪比迈”,意为“新年”,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又称为“尚罕”和“尚键”,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是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这也是傣族特有的纪年法,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公历四月中旬(2020年傣族泼水节为4月13日至4月16日)。
18、没关系,大家遗憾之余,不如和家乡宝一起了解一下,被泼水狂欢掩盖了的“泼水节”背后的文化内涵,恶补一下因贪玩落下的泼水节知识,狂欢的遗憾我们用文化盛宴补上!
19、首先写上“泼水节”的主题问题,接着在画面右下方画一个穿着民族服饰,拿着盆正在泼水的青年。
20、08年的毕业季我没有窝在寝室,小小参与一段,因为04级是开始和我有交集的一个年级,我刚进团学联的部长迪哥就在游行队伍里,总是抱着手笑嘻嘻的站在队伍边缘,游行队伍们经过很多楼栋,尤其是有自己学院学弟学妹的的楼栋,都会在底下驻足使劲鼓噪,敲脸盆饭盒矿泉水瓶子,不过这种方式显然缺乏良好的互动,上面的人想祝福想送别,缺乏情绪基础,就我所在八栋而言,大部分在窗口看热闹,偶尔有人喊出学长加油,学姐再见底下也会一阵欢呼,事实上很多楼栋如果有人组织带领,双方大喊口号的场面也很震撼感人,不过当时我那八栋的情况确实惨淡点,学长学姐们可能也是情绪高涨也无法发泄,所以鼓噪的特别起劲,这时候,有人泼水了。
二、泼水节的缘由
1、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甚是美妙。
2、那达慕盛宴。视听味觉享不停泼水节惊艳开幕,史上最精彩的那达慕盛宴,草原演艺大狂欢,泼水盛宴大集合,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体验原汁原味的草原文化。
3、2013年,我只知道同歌同行的不愉快和还是相当愉快的泼水节、还有微博对我母校同学们的无端指责。。。。
4、“丢包”最富浪漫色彩,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如此,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
5、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6、泼水节最早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命名为“泼寒胡戏”,在此之后“泼寒胡戏”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
7、泼完之后我们走到学二食堂了,那个不知道什么院系什么年级的很多学妹还在窗户口一齐,注意是一齐喊“学长加油,学长再见”,那种声音里的真诚现在仍然在我的心里荡漾着温暖和幸福。
8、其实不论是傣族的泼水节,还是彝族的泼水节,意思都是有一个比较良好的意愿,但是傣族的泼水节是一个全民性的泼水节,而彝族的泼水节主要发生在新人结婚的时候。彝族人民认为,通过清水可以驱除邪魔带来幸福,尤其是在彝族人结婚的时候一定要泼水,在迎亲的时候,男方的家庭派出去一些人去接亲,这些接亲的人,一定要选择一些聪明伶俐而且身强力壮的,不论是春天还是夏天,不论是炎热还是寒冷,泼水是必须的,所以这些年轻人在接亲的时候肯定要接受泼水,如果能够经得住洪水的考验,又能够完成抢新娘的任务,那么两对新人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是十分幸福的。
9、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 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 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 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 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
10、我失望地看着妹纸们一个个地离开,小声地嘟哝着:“不要走,说好的泳装秀乃?”颓废地离开了塔佩门,但很快就被街道上震耳的音乐和欢乐的气氛所感染了,一个战地记者的本能就这样被激发出来,我各种拍各种躲,玩得很HIGH。突然,塔佩门那边又传来了广播声和欢呼声,难道是妹纸们穿着三点式回来了?看着前面层层的火力封锁,我有些犹豫,我咬咬牙抱着相机一头扎进了火力圈。看着满身是水的我,管理人员对我笑了笑,依然把我放进了内场,不过等待我们的并不是想象中的三点式,而是一群跳舞的小萝莉。好吧,原本木有多大的拍摄欲望的,但想到为数众多的萝莉控,我还是耐心的蹲了下来。
11、节日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举行划龙船比赛。木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来到主席台前领奖并喝庆功酒。
12、泼水节,亦称"浴佛节",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13、在这里,我想告诉广大的未婚女青年,平时一定要多认识一些长得奇形怪状的同性朋友,相亲时都带上,保证你不会后悔的。
14、最后奉上一张泼水节狂欢地图,明年一起去撒欢。
15、东北存在泼水文化,匪夷所思吧。就像满族自称养猪人,而不是自称驯鹿人。这说明起源不可能在东北,泼水文化自然要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关了。O2a基因汉族里存在近5%,主要分布于湖南和两广,据说曹操就是这个基因。早在殷商时代的江西吴城遗址就是由先羌的O3基因和泰族的O2a基因构成的。泰族是楚人的一支这是毋庸置疑的,今天还保留着楚人的偏髻发式以及苗汉共有的Y领服饰。舞蹈也破译了,其中一个动作是比划甲骨文牛字,还有别的这里暂时不说。傣族名字里还有轩辕拉鼓这个词,汉族苗族有拉鼓文化和拉鼓节,数理就是十三。黄帝用一只脚的夔牛皮做军鼓,可不就得用车拉着鼓。帝舜时代诉讼使用诽谤木鸣冤,而帝尧时代就使用冤鼓,后来汉族也用冤鼓。
16、几支高升绑成一排,点燃引信,高升既喷射出炽烈的浓烟,发出悠长的呼啸声,腾空而起,最高可达五六百米,寨子与寨子之间通常是各制高升,相互比赛,看哪个寨子放得高,放得好。类似于我们汉族人过年时放的二踢脚。
17、但是我想武汉的鬼天气一定是重要原因,就像在武汉别人对你说“哪凉快哪呆着去”你很难鉴定这是骂你还是对你的关怀一样,可能突然被泼的同学觉得爽了,发现还不过瘾,也可能有那么一小撮牛人在08年体验游行的时候就计划好了第二年的改良方案。。。总之,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18、也许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上一年还是泼水还被人骂,今年变成了底下的人求泼水呢?
19、不过从反对的声音里,我们又可以吸取些什么呢???
20、因此,要使传统节日文化能够源远流长、持续传承,必须使其具有足够的创新能力与现化文化相接轨,深入挖掘泼水节传统文化内涵,借助泼水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活动。这样才能以较快的速度实现泼水节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才能不断弘扬、保护和传承泼水节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其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三、泼水节的来源及含义
1、第八次洒水,全寨青年男女幸福美满,
2、类似于泼水节的原始祈雨祭仪
3、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村寨鼓乐相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
4、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于是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
5、根叔说了,我们可以一天骂八遍,但是,你滴,边儿去。。。。。。
6、“宋干”一词起源于梵文,意指“跨越”或“向前迈进”,与农历时间一致。宋干节(泼水节)当天会一连举行三天的庆祝活动:从4月13日的宋干节或是除夕,到4月14日的新年暖身(WanKlang或WanNao)及4月15日新年(WanTaleung)。
7、这一晚,开创了华科毕业季的新纪元,从此华科大学子们有了迄今为止中国大学毕业庆祝方式中最酷的一种,参与程度之高,泼水强度之大,湿身人数之多,反响之热烈,影响力之广大,都让华科学子热血澎湃
8、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9、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10、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微博,顶多就是大学生之间的争议而已,没有太广泛的社会影响。
11、第一次洒水,祝福宝石般珍贵的奘房,
12、泼水节上的“爱情”:丢包
13、“丢包”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如此,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
14、10年,本人全程经历的一年,如果说05级的学长学姐是承上启下的一届,是锅碗瓢盆和泼水相结合的一届,那我们06级基本上摒弃了锅碗瓢盆,敲敲打打神马的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了。。。我们是纯粹的一届,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把水泼出华科,走向中国。。。
15、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要到了,大家是不是已经按耐不住躁动的心了,想要换上裙子短袖带上装备奔赴云南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泼水狂欢,肆无忌惮的打水仗。
16、泼水节大概是大家最喜欢或者最向往的狂欢节日了吧,因为“玩水”大概就是每个人最欢乐的时光,而泼水节就是对喜欢玩水的我们最大的满足。
17、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18、准备燃放高升的青年浑身被人们涂抹泥水
19、人们制作的“赏鉴水树”置放在江边,众人围着欢歌跳舞
20、关于泼水节的来历,有多种生动的传说。
四、关于泼水节的来历
1、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习俗,而这些独特的习俗并不是一种两种。所以对于爱出去游玩的人们来说,多了解一下民俗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能够赶上彝族人结婚,亲自去尝试一下,说不定你也能够成为抢亲队员当中的一位,对于彝族人来说,他们非常重视这种泼水活动,可以为他们带来幸福,驱除邪魔,寓意非常良好,所以彝族人的泼水节也是非常正式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很多看上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却时常发生在人们身边。
2、第九次洒水,祝愿全寨老者健康如意。
3、我想所有的人都该来过一次泼水节,不管有假没假有钱没钱。
4、2011年,要说这一年与10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攻占女生宿舍成为了必须,阿姨学妹玻璃门的组合也扛不住搬砖屌丝之众,怀揣着这一辈子一定要进女生寝室的远大理想,女生宿舍成了华科最后一个到此一游景点。
5、云南的春天从来不让人失望!
6、活动一个接着一个,航空公司也在塔佩门这里搭建了自己的舞台,台上唱歌是两个胖哥哥,台下的观众用泰语整齐地喊着什么,在当时的语境下,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他们肯定喊的是”换空姐“”换空姐“,于是加入人群和大家一起喊了起来。群众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空姐很快就被我们喊了出来,全场一片轰动我最喜欢的是右手边这位带点混血的天使,我好想告诉她:虽然你的腿有点粗,但你真的很漂亮。主持人在一旁不停滴煽动气氛,三个空姐也对着激动的屌丝们不住喷射降温。
7、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佳节,也是傣族最重要的节庆,每年阴历四月(相当于傣历五月)举行,一般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
8、早晨,我们美丽的小卜少们在门口迎接家长和小朋友的到来,送上最诚挚的祝福,让大家一来园就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
9、整个节日期间,除有赛龙船、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有斗鸡、放气球、游园联欢、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云南民族村的傣族、佤族男女也身穿盛装与游客一起欢度泼水节。
10、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天女,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
11、第五次洒水,祈愿天神降雨五谷丰登,
12、“学长你们是哪个学院的”
13、(作者简介)屈永仙,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南方民族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14、泼水节上的“力量”:赛龙舟
15、去白族老乡家做客,到底该不该问“您贵姓”?
16、傣家人会提前担些河沙去寺庙里,节日期间傣家人就抬着粑粑、粽子这些去寺庙敬拜,叫作“赕佛”,在寺庙听佛爷诵经,由佛爷把沙子堆成塔的造型。然后是点上蜡烛,祭拜沙塔。做完这些仪式,就要“滴水”(把自己带去的水倒了),以表示结束。
17、水枪大战。好战分子来约战漂亮的姑娘、帅气的小伙背着水枪来宣战,更有,湿身惊喜·俊男靓女大巡游、庄严神圣·浴佛祈福典礼、天天上演疯狂的水球大战,两军对垒、水炮连天,还有指压板接水球、龙舟飞渡等刺激好玩的消暑运动、独特风情·原生态傣族歌舞。
18、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19、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20、春城空空,但有人在温暖守护!
五、泼水节的由来简介
1、帕雅晚死后,天王英达提拉开始用计惩处法术高明的捧玛点达拉乍。他变成一位英俊小伙子,佯装去找捧玛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谈情。七位美丽的妙龄女郎同时爱上了他。姑娘们从小伙子的嘴里了解到自己的父亲降灾人间之事以后,既惋惜又痛恨。七位善良的姑娘为使人间免除灾难,决心大义灭亲。她们想尽办法探明了父亲的生死秘诀。在捧玛点达拉乍酩酊大醉之时,剪下他的一束头发,制作一张“弓赛宰”(心弦弓),毅然割下了为非作歹的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抱在怀中,不时轮换,互用清水泼洒冲洗污秽,洗去遗臭。
2、今年毕业的孩子们在玩的开心的同时,在微博上人人上与人据理力争的同时,有没有兴趣知道泼水节的由来呢?
3、泼水节最初起源于印度,被佛教吸纳归总,公元十三世纪初期,经由佛教一起传播到中国云南傣族
4、“芒非节”放高升是为了祈雨
5、后来这一习俗随着佛教传入东南亚国家和云南等地,到了佛诞日,佛教徒们会进行“浴佛”仪式,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仪式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泼水节。
6、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7、但是黄西说过,胡cares
8、高升,就是用一根五尺长的竹筒做成,里面装满黑色火药,装有引线。将高升绑在一根高大的竹竿根部,根部朝上,斜放在高升架上。高升架都是搭在寨边的一块平坦的地方或江湖岸边宽敞之处。要和人群离开一段距离,以保证安全。
9、第四次洒水,稻田中的秧苗茁长成长,
10、到了晚上,人们在空地上,草地上点起篝火围在四周唱歌跳舞,有象脚舞,孔雀舞,也有手拉手跳群舞。伴奏的大都是民族乐器,以吹笙为主,因为携带方便,也可以边吹边舞。
11、泰国的放高升和泼水节是两个独立的节日。2012年5月中旬,笔者在泰国东北部进行田野调查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芒非节”,“芒非”是泰语,直译是火箭。这个节日大约在每年五月至六月间举行,也就是四月中旬泼水节之后的那一个月举行。届时,泰国东北部各村寨都要制作燃放自制的“芒非”。有时几个村寨在一起燃放并竞赛,飞得最高的“芒非”获得最高的荣耀。
12、每年4月中旬的泼水节都是缅甸最热闹的时期,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对于性格内敛的缅甸人来说,泼水节无疑是个“狂欢节”。公司放假,商店停业,忘记工作,抛开烦恼,所有人都沉浸在完全放松的欢乐气氛中。
13、这至少说明两点:华科真正历史悠久的毕业传统是游行,只不过那会是带着锅碗瓢盆敲敲打打的游行,以鼓噪和楼上楼下对喊口号为主(目前有02级学长证实游行至少始于15啊呸,2005年)
14、我们也祈愿疫情早日过去,来年我们在相约泼水节!
15、云南作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自然就有许许多多少数民族的节日,而在众多节日中有两个最出名的,一个与“火”有关,一个与“水”有关,前者是彝族的火把节,而后者是傣族的泼水节。
16、世界那么大,你怎么就是个家乡宝!
17、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18、在“麦日”(第一天),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也是祈求神灵保佑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
19、07年和07年以前,华科毕业季是不流行泼水的,可能有部分学院和楼栋采取过泼水庆祝的形式,但规模不大,而且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传播开来,也没有传承下来。
20、泼水节既是傣族辞旧迎新的新年,寄予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同样也是一张亮丽的名片,向世界传递傣族文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