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古琴的型号(古琴的型号及名称)

2024-04-20 15:11:0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古琴型号有哪几种
  2. 古琴型号琴弦尾部,有型号
  3. 古琴型号大全
  4. 古琴各种款式
  5. 古琴的规格
  6. 古琴型号怎么看
  7. 古琴型号推荐
  8. 古琴规格型号

古琴型号有哪几种

点...点点击蓝字关注,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琴的弦是用蚕丝制成,共有七条,今称一、二、三、四、五、六、七弦,古称宫、商、角、徵(zhǐ)、羽、文、武七弦。一弦(宫弦)最大,以次至七弦(武弦)最细。古时一、二、三弦除弦心外,另用丝横缠,今则四弦也用缠。且古今传述制弦丝纶数也有不同,所现存文献中可考的,从六朝至南宋弦纶数虽异,却是一贯用的递减加缠的方法。至了清代就得将三分损益求律的方法,附会用到弦纶的数上去了,而且用了三分损益的纶数之后,又另外加缠,不但丧失了优良传统,而且很不科学,就对于所附会的三分损益的说法,即不转弦换调,也就已经自己破坏了。

琴音的美恶,固然是在于琴体制造的工艺,而弦也是直接关系最大的部分,应该如何来解决弦纶单位和频率直径的正确关系,达到制造比较理想的琴弦,还有赖于制弦工人在传统造弦法的基础上,通过细致的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帮助。

注:古代的琴弦都是丝弦,近现代开始才流行使用钢丝弦。而顾梅羹先生所处时期主要还是使用丝弦,故本文讲的是丝弦。

搭讪、提问,加群添加小编微号信gqdjt520

                                         

176种古琴减字谱常用指法图览

基本乐理概念一百条

龚一古琴教学合集(指法+曲目)

《阳关三叠》相关教学视频合集

成公亮:古琴不能只谈哲学,不讲演奏,否则就是忽悠!

                                         

此资源取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出于传播古琴文化分享学习之目的,有异议烦请联系更改删除

古琴型号琴弦尾部,有型号

在古琴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乐器中,不同的款式和制作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美学和音质特性。

1.秦琴

秦琴是古琴中最古老的一种,常被称为“国乐之父”。其音色温柔悠扬,增强了人们的情感表达力,同时秦琴的外形也极具装饰性和艺术价值,成为许多收藏家追逐的珍品。

2.楚琴

楚琴与秦琴最大的不同在于其音板上有蝴蝶造型的调音钮。楚琴的音色清亮明快,适合演奏快速而抒情的曲子,尤其是那些较为动感的曲目。

3.齐琴

齐琴因出产于山东临邑的齐国而得名。在配置和材料上都比秦琴和楚琴更加精细。其音色厚重且富有表现力,被认为是演奏古琴音乐的最好选择之一。

4.徽琴

徽琴源于唐朝时期的徽州地区,其外形简洁独特,赋予了它超凡脱俗的气质。徽琴音色柔和、纯净,与声乐和弦乐奏效果极佳。

5.唐琴

唐琴是在唐代基础上经过发展演变得来的一种古琴,属于顶级别的古琴之一。唐琴音色宏亮,具有良好的表现力和较为完美的平衡性,被认为是演奏沉静、深沉的曲目的绝佳选择。

不同款式的古琴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学和音质特性,而哪一种古琴最好,需要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对于那些追求高品质和更加精细的古琴音色的人来说,徽琴或齐琴可能是最好的选择,而对于那些想要演奏快速动感曲子的人来说,楚琴会更适合;如果是为了珍藏或收藏目的,秦琴和唐琴则是最为合适的。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古琴款式和制作方法,如明代后期的大成琴、清代的吴派琴以及现在的新品牌琴,因此购买古琴时需要了解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特点,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总而言之,最好的古琴是那一种最适合你个人的需求和喜好的琴,可以通过试听或咨询专业人士来判断哪种款式最适合你。

古琴型号大全

古琴的款式有文琴、岳王琴、瑶琴、棕筝、丝弦琴等。1、文琴文琴是古琴琴身最小、音质最清脆的一种琴型,该琴的琴杆是圆的,琴身由一片无节龙柏或紫檀木制成,同时在琴身上雕上精美的文学题材的图案,因此得名为“文琴”。由于文琴琴碰禅蠢杆较细,琴面较小,对演奏者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2、岳王琴岳王琴是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的琴型之一,其琴面略呈扁平状,长度为3.1厘米,琴身一般为龙柏或紫檀木制成。岳王琴的琴杆呈呆板状,琴面平直,适合演奏词曲等较慢的曲目。岳王袭梁琴音质圆润,幽静而深沉,体现了中国古乐中“心灵沉静,动人肝肺”的气质特征。3、瑶琴瑶琴是被认为与文琴、岳王琴同源的笑陪一种琴型,形状近似于瑶族花甑,起因于给予玉的誓言,又叫“约琴”。琴长约不足3尺。琴面从中央垂直向内凹陷,头部略胖,背面刻有“文”喻文化,刻有“理”代表心灵追求,并且琴面双侧还长有两条直立龙,象征着中国皇帝统治权柄。4、棕筝棕筝,又称占筝,是唐代以前的一种弦乐器,与古琴同源。棕筝琴面由藤编成,琴杆由树枝、藤条或竹条制成。棕筝琴音比较清脆,有着特殊的音乐韵味,被视为古代文人雅士音乐的代表之一。5、丝弦琴丝弦琴是一种画龙点睛般存在于古琴文化中的古琴变种琴型,与古琴一样,也是使用丝弦演奏。与传统的古琴相比,丝弦琴的音色更加柔和,晶莹剔透,其琴杆和琴面的设计也更加简约。

古琴各种款式

古琴附件包括岳山、承露、轸池板、琴轸、冠角(护轸)、雁足、尾托、绒剅、琴弦、琴穗等。

琴轸:一般长约4.4公分,宽约φ1.5公分,中心打有小孔,以便穿绒剅,大约在垂直1公分处钻孔。琴轸形状有方有圆,有长有短,可根据自己喜爱制作,但一般来说,不宜太短,否则不方便拧琴轸。

岳山:长约26公分,宽约3.5公分,厚度约为1公分。注意岳山两侧约有15度左右的斜度,左右两边的斜度要对称,岳山最高处距离琴面的弧度约为1.8-1.6公分。靠近琴头面上端要打磨出一定弧度,避免直角将琴弦或绒剅磨断。

承露:长度约为16公分,宽度约为2.1公分,厚度约为0.5,承露与岳山一样,需要修整出一定弧度,承露距离琴面最高处弧度约为2.9。

轸池板:长度约为14.8公分,宽度约为2.2公分,厚度约为0.5公分。

龙龈:龙龈共有六块,琴面三块,琴底安装三块,上下均为对称,琴面的龙龈要比琴底的厚(琴底龙龈厚度大约在0.4公分),其余尺寸相同,长度大约为10.8-13公分,宽度约为6.9,琴面处龙龈最厚处厚度约为1.1公分,最薄处约为0.5公分(注意有弧度),从底端往上量,大约在长4.4公分处开始挖槽腹弧度直至未端,弧度约为R6公分。

雁足:雁足形状多样,有上方下圆的,也有上圆下方的,或者两端均为方形,或者两端均为圆形,甚至有雕花的等等,此处以上圆下方形状为例,长度约为5公分,宽度约为1.4公分,圆处面积约为2.7*2.7,方处(也就是要插入到琴体的那一端)长度约为2.5公分,中间有一段较之两端都稍细的为绑弦处,长度长短不依,总体上从圆处底端到方处底端长度约为4公分。

护轸(又名“冠角”):冠角的形状有长,有短,有弯有直,各不相同,冠角的长度一般在4-4.5公分为宜,过长过短影响美观,宽度一般为3*3公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供的尺寸为大约尺寸,大家在制作的过程中,还需依据自己琴体的形状再做进一步加工,以达到最符合自己所制古琴的尺寸。

绒剅:绒剅的材质各不相同,有棉、丝等。绒剅是用来扣住琴弦的,绒剅的长度约20公分,不可太短。绒剅需要自制,由一股或多股丝线搓成。搓绒剅的方法是:把绒线的一端由一人对立捏住,自己捏住另一端,用右手大,食两指,将线头向左搓旋,渐渐搓紧,然后将绒剅对中折,两端并齐捏住,任其两端自旋合成如绳,再于两端并齐处打结,勿使松退。注意绒剅不可太粗、太细,以能穿过琴轸孔为宜。

琴弦:琴弦一副为七根,最细的为七弦,最粗的为一弦,音像或乐器出售店有卖。商品牌子以星海、敦煌、乐圣、上音等居多,琴弦以弦身洁白,通体圆润,弹时手感不糙为佳。

琴穗:琴穗是古琴上的装饰品。一般系在绒剅上,可上商店购买,颜色以褐色、深绿色居多。

古琴的规格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是什么?

古琴型号怎么看

古筝:

古筝是古老的汉民族弦乐,属弹拨乐器。在汉族传统乐器中,古筝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古琴:

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有3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

瑟:

瑟,中国古代的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

古琴型号推荐

1、大圣遗音琴大圣遗音琴是传世唐代古琴中最为完好的一件。琴腹内池的两侧有朱漆隶书款“至德丙申”四字,表明此琴制于唐肃宗至德元年,即公元756年,应为安史之乱之后的作品。2、春雷琴“春雷”为唐代名琴的名称,制琴世家雷威所作。当代琴家试弹,称此琴音韵沈厚清越,兼得唐琴“松”、“透”之美。3、太古遗音琴太古遗音琴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件藏品,唐初贞观年间斫制,长122cm,额宽22cm,尾宽14cm,中央音乐学院藏,师旷式。4、南宋“玉壶冰”琴“玉壶冰”琴,通长119.1cm,隐间110.3cm,额宽17.8cm,肩宽19.3cm,尾宽13.3cm,厚4.8cm。5、鹤鸣秋月琴鹤鸣秋月琴,明代琴的一种,通长123公分,琴额宽20公分,琴尾宽14.8公分。琴面为桐木斵,琴底为桐木斵,冠角、岳山、承露由硬木所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圣遗音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雷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古遗音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宋“玉壶冰”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鹤鸣秋月琴

古琴规格型号

南宋田芝翁的《太古遗音》是我国最早载有古琴样式的古籍。明初袁均哲根据《太古遗音》所编的《太音大全集》中已收录历代不同琴式38种。至明代的《风宣玄品》、《文会堂琴谱》、《古音正宗》等书,所录琴式增加至40余种。清初的《五知斋琴谱》则达50余种。当代制琴家也有不少新创样式。在存见的古代古琴中,最常见的是仲尼式,还有伏羲式、连珠式、蕉叶式、落霞式、凤势式、师旷式、神农式、灵机式、响泉式、亚额式、列子式、鹤鸣秋月式及宣和式等式样。主要的差别是在琴额、颈部和腰部、尾部的线条造型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