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热表型号(热表的工作原理)

2024-04-20 14:42:4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热表是干什么用的
  2. 热表安装图集
  3. 热表品牌
  4. 热表怎么看
  5. 热表安装位置要求
  6. 热表的工作原理
  7. 热表品牌名录
  8. 热表安装前十后五图解

热表是干什么用的

有啊!字母只是这种水表的规格,C型水表是指针指示。本系列水表用于计量流径自来水管道水的体积总量。其中包括LXS-15C-50C(指针式水表)、LXS-15E-50E(字轮直读式水表)、LXSR-15C-50C(指针式热水表)、LXSR-15E-50E(字轮直读式热水表)四大类铁壳水表及铜壳水表。特点:LXS-15C-50C水表采用整体叶轮、八位指针,具有结构先进、计量准确、使用寿命长等特点。LXS-15E-50E水表采用指针和字轮组合式计数装置,具有结构先进,读数直观,美观大方,计量准确。LXSR-15C、E-50C、E热水表机芯采用耐热塑料制成,可用于生活供热,锅炉预热及工艺冷却水等的计量。

热表安装图集

大型锻件尺寸的自动测量技术对提高锻件尺寸精度、劳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大型锻件测量误差大的问题,使用压机编码器记录上下砧之间的距离,探索生产中不同砧型的公式及补偿参数,通过WinCC软件编程及数据采集系统,实现自动测量锻件的热态尺寸,并在工控机上实时显示。该技术使用后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尺寸控制精度,为锻造工艺变形参数的摸索提供便利条件。

长期以来,大锻件热态在线尺寸测量问题一直未得到圆满解决。我公司80MN油压机生产的大型锻件,锻造过程中需多次测量尺寸,普通的轴类锻件一般采用大型卡钳进行测量,由于锻件温度多在800~1100℃之间,高温下锻件不宜靠太近,因此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完成测量,测量结果的误差在±15mm以上;对于直径尺寸较大或一些异形锻件,需要使用量杆,主要先在量杆上标记尺寸信息,再通过肉眼与锻件比较,这种方法测量简单,但测量误差较大,且测量过程中需要压机停止锻造,造成生产时间延长,生产效率降低。由于测量误差大,以至于不得不加大余量,增加了锻件毛净比,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增加了锻造成本。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简单、实用的大锻件测量程序,及时了解锻件的尺寸,提高锻件的尺寸控制和测量效率。

80MN油压机的控制系统程序,可以依靠编码器自动记录活动横梁的位置数据,通过记录活动横梁接触锻件的锻前位置和锻后位置的差,确定上下砧之间的距离,而毛坯的锻造尺寸和该距离线性相关。因此,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编码器记录的数据,计算上下砧之间的距离,探索生产中不同砧型的公式及补偿参数,开发WinCC程序软件,在工控机上实时显示毛坯的尺寸,实现锻件热态尺寸的自动测量。

80MN油压机生产时一般采用上下平砧或上平砧下V砧,锻造轴类锻件时,上下砧之间距离为H,锻件直径为D,其工作状态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使用上下平砧生产时,上下砧之间的距离H即毛坯锻造尺寸D,即D=H。

此公式也适用于方坯的锻造。生产方坯时,D为毛坯的厚度。

图1轴类锻件锻造示意图

表1不同V砧尺寸(单位:mm)

使用上平砧下V砧生产时,毛坯锻造尺寸D除了和H相关,和V砧的V口角度α、深度L也相关,如图2所示。

图2上平砧下V砧锻造时的几何关系分析

现在常用的V砧主要有1#、2#、3#,设计制造尺寸如图3所示,不同V砧尺寸见表1。不同V砧使用时锻造尺寸与上下砧距离的关系见表2。

利用表2里面公式所得尺寸为理想状态下的尺寸,实际生产时会受到砧子磨损的影响,除此之外,移动平台的弹性恢复也会影响到锻件实际尺寸的测量。

图3 V砧示意图

表2不同V砧使用时锻造尺寸与上下砧距离的关系

采用上下平砧生产时,补偿量就是上下砧的磨损量之和。平砧磨损量容易确定,在此不再细说。

采用上平砧下V砧生产时,补偿量和磨损量线性相关,要确定补偿值需先确定磨损量。现在使用的三件V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磨损量大小不一,磨损面不是规则平面,无法精确测量磨损量,无法直接确定补偿值。

为了测定补偿值,一开始采用逐支实测的方式,设计专用表格,记录人工实测的辊坯尺寸,同时记录程序自动测量的尺寸,取其差值来确定每种砧型各尺寸段的补偿值,但是事倍功半,工作量大,人工实测数值不稳定,所得补偿值波动较大,精度不高。

最后,技术人员采取平面坐标的方法测得各个V型砧的砧面坐标,通过CAD绘图,确定各砧型的磨损量,并利用图形模拟计算出各种砧型各尺寸段的补偿值。

如图4所示,横坐标每个刻度为100mm,在每刻度位置测量对应砧面的纵坐标值,连接各个坐标点,可得磨损面的近似值,其精度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确定磨损面后,每隔100mm取一直径尺寸,用CAD模拟计算生产时上下砧面的距离,如图5所示。

图4砧型磨损面坐标值测量

图5 上下砧面距离的模拟

把这些高度值代入公式中,得到自动测量的尺寸,两者的差值即为补偿值。通过该方法获得了各种砧型、各个尺寸段的补偿值。经过归纳整理,确定补偿值见表3。

表3 不同V砧在不同直径时的补偿值

根据探索不同砧型参数进行锻前和锻后PLC程序编制,锻件厚度就是锻前尺寸减去锻后尺寸。PLC编程后,将PLC变量与WinCC程序相关联,同时结合锻造操作机的长度测量、旋转角度等参数。

程序试运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跟踪测量情况,要求在锻造产品时使用人工测量与自动测量相结合的方式,生产时直径方向测量多个点,记录相应的自动测量值与人工测量值,产品热处理完后,对比实际冷态尺寸。在这一阶段重点跟踪了73件产品,主要是验证自动测量程序的可行性和补偿值误差。其结果显示,程序运行正常,满足生产使用要求。自动测量值与人工测量值误差在10mm左右,同一圆周内自动测量误差为3mm左右。为此,在程序上修正了补偿值。

第二阶段为全面推行阶段,根据上一阶段的结果进一步优化程序界面,便于职工操作,同时通过管理手段,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励职工使用自动测量的积极性,全面推行自动测量。这一阶段跟踪了165件产品,目的是验证程序稳定性。结果显示程序运行稳定,其测量精度满足生产要求。

80MN油压机自动测量程序使用后,锻件尺寸误差控制在±3mm以内,满足产品控制要求,较人工测量误差大幅度降低,为提高锻件净毛比的控制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该程序实现了锻造变形过程中压下量、进给量数据的自动记录,为后续摸索锻造变形参数及质量问题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使用该程序三个月后,锻件净毛比控制水平较以往提高了3.4%,大大减少了原材料的损耗;减少了离线测量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煤气和电的成本近10万元。锻造工人在生产中使用程序自动测量,减轻了劳动强度,消除了安全隐患。

作者简介 :李建辉,技术厂长,工程师,主要从事各类锻钢轧辊、模具钢、燃机锻件等大型自由锻件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完成的《锻钢轧辊加热工艺优化》、《锻造变形过程计算机模拟研究》均获中钢邢机公司科技创新二等奖,拥有12项专利。

——本文选自《锻造与冲压》2018年15期

值得点击

大型锻件工艺数据智能化处理与优化系统设计

大型锻件行业现状及前景预测需求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上百吨大型件的锻造过程,场面震撼

3D打印技术在大型铸锻件领域的应用~

大型锻件锻造工艺

热表品牌

单流束流量计的热量表,流量计的水流是从单一方向直接冲击叶轮的,形成叶轮单向受力,在经过一年到两年的连续工作后,叶轮轴套很快就会被磨坏,导致流量计无法工作或精度下降。但是单流束流量计也有优点,它初期运行时的候灵敏度很高,样品检测的时候容易过通过,而且外观体积小,视觉上容易使人接受。多流束流量计热表,工作时水是被分成多股从四周均衡地推动叶轮转动,从而大大地延长了流量计的使用寿命,至少可以用5-6年,不过,这只适用于无磁式热量表,如果是其它原理的热量表,还要考虑电池、干簧管的寿命,以及磁铁吸附杂质等因素。

热表怎么看

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DT862-43*220/380V1.5(6)ADT862-43*220/380V3(6)ADT862-43*220/380V5(20)ADT862-43*220/380V10(40)ADT862-43*220/380V15(60)ADT862-43*220/380V20(80)ADT862-43*220/380V30(100)A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DS862-43*380V5(20)ADS862-43*380V10(40)ADS862-43*380V15(60)A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DS862-43*380V20(80)ADS862-43*380V30(100)ADX862-43×100V1.5(6)A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DX862-23×100V3(6)A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DX862-43×380V1.5(6)A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DX862-23×380V3(6)A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DTS825三相电子式电度表DTS825-1.5-6ADTS825-3-6ADTS825-5-20ADTS825-10-40ADTS825-15-60ADTS825-20-80ADTS825-30-100A三相四线电子式预付费电能表DTSF8251.5-6ADTSF8253-6ADTSF8255-20ADTSF82510-40ADTSF82515-60ADTSF82520-80ADTSF82530-100A

热表安装位置要求

青岛海威茨超声波热量表的型号有:DN15、DN20、DN25、DN32、DN40、DN50、DN60、DN65、DN70、DN80、DN100、DN125、DN150、DN200

热表的工作原理

超声波热量表按口径分为DN15.DN20.DN25.DN32.DN40.DN50.DN65.DN80.DN100.DN125.DN150.DN200.DN250.DN300.DN350.DN400济宁五颗星表计可为您提供以上型号超声波热量表

热表品牌名录

M-Bus系统是欧洲专为热量表数据传输而设计的总线系统.它可直接读取具有M-Bus通讯功能的热量表,脉冲采集器等计量表的所有数据,包括水表,煤气表等以脉冲形式传送给热量表等的数据.M-Bus还具有以下优势:-户外读表,不影响用户生活.-通过调制解调器和电话线,可实现无距离限制远程抄表.-提高了读表效率,降低了人工费用.-热量表内所有数据均可传输,也可自由选择需要读出的数据。-数据结构与Excel,Access和多数数据库相兼容.-使用相应软件,读表与计费可同步完成.-可实现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热量表的运行故障.

热表安装前十后五图解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是决定飞机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发动机中盘、轴、鼓筒、轴颈等零件均是发动机的核心转动部件和关键件,在高温、高压、高转速的恶劣环境下工作。这类零件材料大多采用高温合金、粉末高温合金、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制造,尺寸精度要求高,技术条件严格,对零件表面质量、表面完整性要求高,其加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航空制造业对零件加工精度和效率日益提高的需求不断推动机床技术的发展,是机床产品创新的源源动力。高速高精度加工中心、复合加工和多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出现,都与客户需求密切相关。

航空制造业对零件加工精度和效率日益提高的需求不断推动机床技术的发展,是机床产品创新的源源动力。高速高精度加工中心、复合加工和多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出现,都与客户需求密切相关。

3 ~ 5轴加工中心、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各种磨削设备、各种精锻设备、各种铸造设备、特种电加工设备、复合加工中心(车铣、铣车)、叶片加工中心及磨削中心、特种电加工设备、激光加工及强化设备和零件表面处理设备是航空制造中必需的设备。 美、德、日三国是当今世上在数控 机床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上,技术最先进、经验最多的国家 。美国**重视机床工业,美国国防部等部门因其军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断提出机床的发展方向、科研任务,并且提供充足的经费,且网罗世界人才,特别讲究效率和创新,注重基础科研。因而在机床技术上不断创新,如1952年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1958年创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制成FMS、1987年首创开放式数控系统等 。德国**一贯重视机床工业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于1956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后,德国特别注重科学试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科研与应用技术科研并重。企业与大学科研部门紧密合作,对数控机床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德国的数控机床质量及性能良好、先进实用、货真价实, 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数控机床。德国特别重视数控机床主机及配套件之先进实用,其机、电、液、气、光、刀具、测量、数控系统、各种功能部件,在质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门子公司之数控系统,均为世界闻名,竞相采用。 3.日本的数控发展史 日本**对机床工业之发展异常重视,通过规划、法规(如机振法、机电法、机信法等)引导发展。在重视人才及机床元部件配套上学习德国,在质量管理及数控机床技术上学习美国,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后,1978年产量(7,342台)超过美国(5,688台),至今产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1年产量46,604台,出口27,409台,占59%)。战略上先仿后创,先生产量大而广的中档数控机床,大量出口,占去世界广大市场。在上世纪80年****始进一步加强科研,向高性能数控机床发展。日本FANUC公司战略正确,仿创结合,针对性地发展市场所需各种低中高档数控系统,在技术上领先,在产量上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