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各种型号对比(小米手机各种型号对比图)
小米手机各个型号
小米8配置参数
CPU:高通骁龙845
GPU:Adreno630
屏幕:6.21英寸2248×1080像素
内存:6GB
存储:64/128/256GB
前置摄像头:2000万像素
后置摄像头:1200万像素+1200万像素
指纹识别:后置
电池容量:3400mAh
尺寸:154.9mm×74.8mm×7.6mm
重量:175g
价格:2699元起
稍等,没有全面屏3.0
时间回溯到两个月前,小米发布了旗下“全面屏2.0”产品的小改版—MIX2S,明显提升的硬件性能和双摄体验,让它成为了小米当前的旗舰和无冕之王。MIX系列作为市面上仅有的第三类全面屏产品,更是让人对这个系列,乃至小米其他系列的旗舰续作有了极高的期待。因而当小米8带着“刘海屏”登场时,多少有点出乎意外。
▲ “刘海”面积较大,用于隐藏红外人脸识别的全部元器件,宽度和左右两侧边框相当,形成了趋于完美的R角。
在小米8之前,已经有多家厂商的热门新品都选择了“刘海屏”,即便将其认定为丑,也早已和充满争执的土豪金配色一样,用习惯消磨了消费者的抵触情绪。相比之下,这块小米旗舰机型采用的是三星AMOLED屏幕,带来的视觉体验提升,却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小米8的屏幕规格为6.21英寸2248×1080像素,精细度上和其他国产品牌配备的三星全面屏没有太多差别,加上不变的Pentile像素排列,我们的固有印象就是可能存在小字体显示的锯齿感。事实证明我们多虑了,MIUI默认的小米兰亭字体凭借多界面下合适的字重,让小米8避免了这个在其他品牌机型上反复出现的问题,小字体阅读舒适感和MIX系列相当。
而在屏幕校色上,小米8延续了小米一贯的“屏幕效果”设置选项,出厂默认为“智能环境适应”。该模式里小米8的屏幕色彩在AMOLED屏幕的张扬风格上做出了饱和度和对比度的调整,尽可能地对色彩进行准确还原,整体色彩风格非常趋近于LCD面板,因而一度让我们误以为和MIX2采用了同一块屏幕,这是绝大多数厂商在调校三星面板时都无法做到的。
▲智能环境模式下小米8屏幕NTSC色域实测达到了106.84%。
对于那些钟情于饱满色彩视觉效果的用户,小米8同样提供了“屏幕增强”模式。开启后,默认主题中多个重新绘制的低饱和度图标会变得非常生动讨喜,照片、视频画面也会变得更加生动,大幅超越了MIX2S的那块IPS屏。但视觉疲劳感会随之提升,也会影响用户在拍照时对于色彩的认知。我们建议追求愉悦色彩观感的用户在拍照、照片后期或者长时间浏览图文时切换回“智能环境模式”,获得更真实、耐看的屏幕显示效果。
关于屏幕边框,小米8的官方图基本都做了1∶1还原。左右两侧和屏幕上方的边框宽度相当,由于没有采用COP屏幕封装技术,屏幕下边框宽度还无法做到像iPhoneX那样的四边等宽设计。在“刘海”缺口两侧,屏幕显示区域宽度不算富足,免不了内容折叠,左侧用于显示时间,右侧最多显示内容仅包括信号、数据网络标识以及电量。
▲小米8的底部保留了“下巴”的设计,宽度控制尚可,比小米MIX2S还要稍窄一些。
作为无奈之选,小米8也提供了“隐藏屏幕刘海”的功能,但并不是直接从缺口直接向两侧延展拉平,而是从缺口下方下移1.5mm,再将以上的区域全部以黑色显示。
关于这个功能,在测试中我们还发现了几个细节:一是隐藏刘海后为了美观,小米在屏幕显示区域上方做了对称的圆角,但关闭开发者模式的MIUI优化选项后,这个圆角会变得不规则,显示区域顶端距离刘海下方的间距会拉大至2mm;二是不隐藏刘海时,部分在线视频App里小窗播放的视频内容会被刘海占据一部分,此时开启隐藏刘海后,页面会整体下沉,小窗内容得以完整呈现,但全屏模式下无论是否隐藏刘海,刘海区域都会占据屏幕显示内容。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选择合适的显示方式。
上手,还是熟悉的四曲面
小米6X和MIX2S两款机型上市后,小米6以及Note3就逐渐在零售店和线上停售,一时间小米线下体验机型再无“四曲面”。而当我们上手小米8的第一瞬间,竟然有着莫名的好感——熟悉的四曲面又回来了。
在机身材质的搭配上,小米8摈弃了小米6华丽但缺乏耐用度的方案,而是延续Note3的7系铝合金中框+玻璃背盖组合。依靠独特的“水滴弧形”概念,做出了贴合手型、玻璃背盖触感更加温润的四曲面后盖。为了更好地展现四曲面的光影变化,小米8加入了一款全新的蓝色版本,背盖上运用flim工艺赋予了两种相互层叠的特殊纹理,并且终于将边框涂装成更加一体化的蓝色。而根据小米官方提供的信息,还未供货、看似普通的金色版在相机和指纹装饰环上做了18k镀金处理,凸显金色版的高级感。
虽然有“8周年旗舰代表作”的头衔,小米8在各方面免不了和MIX2S对比。几百元的差价更会让不少无法在线下体验的消费者产生疑惑,小米8是不是哪里缩水了?外在可以感知的明显差别就是MIX2S的陶瓷后盖。相比之下,玻璃后盖的制作成本要低很多。与此同时,小米8包装内的保护套也换成了成本更低的透明TPU软胶套。
但从实际使用角度而言,两者的手感更有千秋,MIX2S偏向于方正扎实,而小米8更加轻薄贴手,就连使用后置指纹,小米8也明显更舒适一些。在这两者间抉择的消费者最好还是前往体验店上手后再做抉择。
硬件,有减亦有增
骁龙845,是MIX2S和小米8硬件上共同的核心卖点。作为迄今为止Android平台最强SoC,骁龙845的详细规格无需再赘述。并且如同此前多款骁龙845机型评测时所言,现阶段骁龙835依然够用,骁龙845单纯从性能角度,除了在大型手游上提高了游戏体验外,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都是性能过剩。
▲6GB+128GB版本的小米8,在《安兔兔评测》中获得267144分成绩。
不过在影响性能的另一个细节上,小米8标准版统一为6GBRAM,而下个月即将开卖的小米8透明探索版以及MIX2S尊享版,才会配备8GBRAM。以我们的使用经验来看,8GBRAM对于性能的提升还是有一定的帮助,换机周期较长的玩家还是尽量选择后两款。
小米8缩减机身厚度后,拿掉了MIX2S上首次加入的无线充电功能,未免让不少米粉失望。作为补偿,小米8开启了骁龙845的另一项授权特性——QC4.0+快充协议,直接将快充标准提升两档。新协议在QC3.0基础上新增了对USBPD协议的支持,同时加入DualCharge功能。QC4.0+还对充电过程中的电流和温度做了更好的平衡和控制,相比QC3.0,整体效率提升了60%。需要说明的是,小米8包装内提供的充电器依然是QC3.0规格,想要使用QC4.0+快充功能只能另行购买支持该协议的充电器。
▲Type-C接口支持QC4.0快充功能,新增了对USBPD协议的支持,同时加入DualCharge功能。
小米8上另一个和用户息息相关的硬件提升点,便是红外人脸识别功能。如同前面所述,小米8两个版本的刘海区域宽度和iPhoneX相当,正是因为里面塞入了更多用于人脸识别的元件。小米8标准版配备的是红外照明元件以及红外相机,人脸识别依靠这两个元件组合完成。由于整个识别过程是借助红外光完成,小米8能够和iPhoneX一样做到无视环境光照条件的人脸识别。
但这套识别算法和近期其他机型的人脸识别算法类似,安全性上肯定不及小米8透明探索版的结构光识别,也很难做到iPhoneX那般自动学习识别容貌变化。在面部识别录入时,小米8也会特别提醒使用者,“人脸识别安全性低于图案密码、数字密码、混合密码和指纹”,以及“保持五观清晰可见,避免佩戴帽子、墨镜”等事项。
MIUI10,一次愉悦的交互升级
MIUI10第一大变化放在了最显眼的设计细节上。小米将MIUI10的设计核心锁定为“全面屏”。首先将Android系统上因MaterialDesign惯用的色块分割形式去除,达成贯穿全屏的完整统一感,明显的变化就是所有MIUI内置应用以及系统界面,顶栏和整个屏幕融为一体,诸如《网易云音乐》等第三方应用也会有相同的一体化显示效果。
另一方面,随着全面屏比例的拉长,小米将MIUI10中的多任务更新为竖向两列分布的瀑布流形式,一屏内可容纳四个任务卡片,向左或向右滑动卡片皆可删除任务。此前在MIX2S上出现的全面屏手势也延续到MIUI10中,上手没有难度,手势响应速度和原生导航栏相同。
MIUI10第三大变化更针对对声音敏感的用户。系统去掉了大多数不必要的通知音效,避免频繁的声音信息致使用户心生厌恶。而MIUI10的系统通知音基于水、木、沙等自然界声效,削弱通知音的电子合成感。使用过程中,我们充分感受到MIUI10全新的轻柔舒缓音效,它不会让使用者如同爱上某一首歌那样忍不住去聆听,但确实做到了温柔不刺耳、不打扰。
而从我们的评测体验来看,MIUI10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和MIX2S硬件相当的小米8,在操作跟手度上有了显著的提升,系统各方面操作反馈、滑动帧率以及应用开启速度都变得更顺畅,也建议小米旧机型用户在后期收到MIUI10推送后第一时间更新。
▲经过长时间游戏后,小米8机身最高温度为32.7℃,握在手里不会感觉明显发热。
拍照,从优秀到更优秀
▲后置摄像头采用了和MIX2S相同的模组,外观造型上也极其相似。
究其原因,应该在于MIUI10以及全新优化的相机算法上。特别是在拍人方面,小米8也加入了AI微整形美颜和AI影棚光效,在原先AI智能美颜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支持3D微整形美颜,系统自动帮你垫下巴、隆鼻;其次是,支持窗边光、树叶光等五种堪比专业影棚的打光效果。
小米8的相机界面看上去与MIX2S无异,常用功能布置在快门键上方,依靠滑动切换。顶端设置了HDR、AI拍照、滤镜快捷按钮,其他设置折叠在二级菜单中。但在实际体验中,小米8的主摄像头对焦速度相比MIX2S有了明显提升,夜间大幅度移动取景没有出现取景画面拖影的现象,手指点选对焦后也不会反复重新锁定。
▲同样的双摄模组,评分却相差了4分的小米MIX2S(左)和小米8(右)究竟区别在哪?进一步优化的AI算法可能是关键。在AI模式下进行人像拍摄,小米8会自动进行更自然的美颜,相比MIX2S,同样经过磨皮的皮肤看上去更加真实,肤色也更显健康,明明比真人更美,但又看不出哪里有明显的后期处理痕迹。
同时,小米8在自动模式下与对焦联动的测光和白平衡也变得更加精准,即便更换测光点后白平衡也能够快速地智能调节。对焦速度以及白平衡准确性提升后,带来的便是成片率提高。在小米8上,菜单内的“街拍”总算成真,在绝大多数场景下,你都可以点开相机、点选对焦点,按下快门成功出片。
▲小米8长焦端和广角端成像品质都很可靠,色彩风格没有明显差异,得益于IMX363传感器,广角端画面细节比长焦端更好。
▲在拍摄夜景时,小米8对焦速度更快更准,广角端下画面曝光以及对高光部分的溢光控制非常惊人,无需借助第三方App即可获得出色的夜景照片。两倍变焦的画质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依然属于可以接受的水平,放大到100%观看,依然保留着比较清晰的细节,建筑物线条明显,高楼的楼层可辨。
写在最后
作为小米8周年的旗舰,比MIX系列更低的定位以及略显常规的设计成为了多数看客乃至米粉的槽点。然而这些槽点在上手使用后,都会被逐渐淡去,留下的只有这款性价比旗舰带来的物超所值的满足感。而我们对于小米8的评价只有—当前十分值得购买的骁龙845旗舰之一。
小米手机各种型号对比参数
小米的哪个型号的手机性价比比较高我认为RedmiK40的性价比最好最高了。RedmiK40是小米旗下红米推出的一款手机,于2021年2月25日发售。该手机搭载骁龙870,电池容量4520mAh,售价1999元起。RedmiK40整体采用了家族化外观设计,即打孔屏+矩形后摄模组,其正面采用了居中打孔方案且手机背部的后摄模组形状更近似于圆角矩形,正面搭载一块由三星E4发光材料打造的直面屏。RedmiK40手机背部采用了跑道型设计,即主摄、长焦位于模组两侧,超广角镜头和麦克风“夹”在中央,双层后摄凸起的弧度一致。RedmiK40采用了侧边指纹识别方案,机身右侧分别排列了音量键及人体工学指纹识别键,其指纹识别面积略有扩大。
小米手机各系列对比
小米MIX系列,定位为高端产品。
小米(数字)系列,旗舰品。
小米Note系列,配置中高端。
小米(数字+C)系列,主要特点应该是搭载小米自家的松果,定位中高端。
小米Max系列,主打大屏,超大屏,6.4吋左右。配制中高端。
红米Pro系列,红米旗舰。
红米(数字)系列,红米的经典产品。性价比是亮点。中端配置。
红米Note系列,千元大屏。性价比高。属于中高端。
红米/红米Note(数字+X)系列,性价比高。主要是走量型产品。
红米/红米Note+A系列,红米/红米Note系列的低配版。走量机型。性价比高。中低端。
小米手机各种型号对比图
优质小米1 3.2英寸
小米2 4英寸
小米2s 4英寸
小米3 4.6英寸
小米4 4.7英寸
小米5 4.7英寸
小米5splus 5.5英寸
小米6 6英寸
小米6x 6英寸
小米8 6.2英寸
小米9 6.3英寸
小米10 6.53英寸
小米10s 6.8英寸
小米11 6.8英寸
小米11 pro 6.8英寸
小米11ultra 6.8英寸
仅有数字系列
小米手机各种型号区别
小米手机是国内知名的智能手机品牌,自2011年创立至今已经推出了众多型号。在购买小米手机时,很多消费者会被各种型号和配置所迷惑。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小米手机型号对照表。
小米10系列
小米10系列是小米公司于2020年推出的旗舰手机系列,包括小米10、小米10Pro、小米10青春版和小米10至尊纪念版。这一系列的手机采用了高通骁龙865处理器,支持5G网络,拥有强大的性能和拍照能力。
RedmiK系列
RedmiK系列是小米旗下的另一个品牌,主要面向年轻人市场。该系列的手机包括RedmiK20、RedmiK20Pro、RedmiK30、RedmiK30Pro等型号。这些手机都采用了高通骁龙处理器,支持5G网络,拥有出色的性价比。
小米CC系列
小米CC系列是小米公司与Meitu合作推出的手机系列,主要面向年轻女性市场。该系列的手机包括小米CC9、小米CC9e、小米CC9Pro等型号。这些手机采用了高通或者联发科处理器,支持多种拍照功能,拥有出色的拍照能力。
以上是小米手机型号对照表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为大家在购买小米手机时提供一些帮助。
小米手机各个型号之间的区别在哪
小米手机型号大全:小米版系列,小米m1,小米onePlus,小米2,小米2A,小米2S,小米3,小米4,小米4c,小米4S,小米note,小米pro,小米5,小米5s,小米5sPlus,小米note2,小米mix,小米mix概念版。小米手机是一款由小米科技研发、由英华达和富士权康代工制造的MIUI平台智能手机。小米的LOGO是一个“MI”形,是MobileInternet的缩写,小米手机是小米公司(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高性能发烧级智能手机,坚持为发烧而生的设计理念,采用线上销售模式。含义小米系列除小米3移动版、小米5c、小米Play等机型之外,其余均搭载高通骁龙处理器。指纹识别在小米缓蚂5上首次出现;无线充电在小米MIX2S机型首次出现,支持7.5瓦无线充电;小米10系尘哪核列首次支持最大10瓦的无线反向充派掘电,可以给其他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进行反向无线快充。
小米手机各系列
作者:陈浩
小米算是目前产品覆盖比较全面的品牌,旗下的产品在手感上也是有着显著的差异,就比如最新的小米11Ultra和小米11青春版,就完全是两个极端。如果让你给它们打分,你会给到多少分呢?如果用数据对手感和屏幕进行量化,它们的结果会有多大的差异呢?
这一次,在小米11青春版和小米11Ultra的基础上,我们再加入了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下称小米10Ultra)和小米10S,来看看它们在手感和屏幕显示上的差异。
友情提示,这一部分对比是比较主观的评价,可以不认同结果,但请保持理性。
颜值或许各有千秋,但手感经不起掂量
本环节将会细分为四个部分:颜色和整体设计(10)、厚度(15)、重量(15)和手感(10),总共50分,色彩和手感方面主观评价较多。
01
颜色和设计
(小米10S)
色彩工艺在小米10Ultra和小米10S上有些返璞归真的意思。例如我们手上的白色小米10S和陶瓷黑小米10Ultra,都是亮面玻璃质感,没有用“花里胡哨”的工艺。其实对比华为Mate系列、三星GalaxyNote系列,这些都是比较朴实无华的外观,毕竟越是高端的产品,面向的需求就越是以简单为主。
(小米10至尊纪念版)
小米11青春版延续了该系列其他产品的设计风格,因为摄像头个数减少到了3个,所以能看到摄像模组的设计花了一点小心思,通过2+2的实现了阶梯式设计,看起来更有层次感且具备一定的辨识度。背部色彩就更贴合“青春”二字,多彩而浓郁,富有潮流气息。
(小米11青春版)
小米11Ultra相对来说就是最有辨识度的机型了,没有之一。因为背部的超大摄像模组和副屏占据了近一半的背部面积,任谁一眼看到就能发现差别。除此之外,小米11Ultra依然没有为机身增加过多的机身元素,这也和小米进军高端市场之后的产品策略有关,相较于以前小米数字旗舰的“工科生作品”,如今的小米旗舰没有那么多的不解风情,反倒是显得低调内敛。
(小米11Ultra)
但如果要为此排序,就颜值方面小米11青春版>小米10S>小米10Ultra>小米11Ultra,外观设计分项为10分。
02
厚度
小米10S机身厚度9.71mm,摄像头模组处厚度为11.37mm。
小米10青春版厚度7.11mm,带摄像模组8.98mm。
小米11Ultra机身厚度8.95mm,快赶上小米11青春版带摄像模组的厚度了;而摄像模组处的机身厚度,小米11Ultra来到了惊人的12.66mm。
03
重量
重量方面,各位看官可以结合上表中的厚度数据来看,小米10Ultra重量223.3g。
意外的是小米11Ultra的重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仅比小米10Ultra重了16g左右,最终数值定格在238.7g。
04
手感
手感部分因为比较主观,所以我们将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做评价,此环节总分10分。
手感部分小米11青春版因为轻薄的机身,所以整体握持上手感好不少,手上没什么压力。小米10S和小米10Ultra虽然重量超过200g,不过因为机身重量分布比较均,所以实际上只是会感觉有些沉,只要时间不是太长问题就不大。
这个环节,小米11青春版>小米10S=小米10Ultra>>小米11Ultra。
05
其它
你要是只用来外放抖音,那当我没说。
小结:这一部分是小米11青春版的胜利,轻巧舒适的握持手感在如今显得无比稀有。小米10S和小米10Ultra不功不过,正常水平;小米11Ultra颜值不吹不黑也就是辨识度高一些,手感是灾难性的。
整体评分如下。
屏幕:感知越强越好
本环节分为刷新率、DC调光、色深、排列方式、色彩灰阶、实际效果展示,分别给予分值15分、5分、5分、10分、5分、10分,总共为50分。
01
刷新率
作为用户感知最明显的地方,高刷新率屏幕在日常应用中的效果比在游戏中突出多了。小米10S和小米11青春版是90Hz刷新率,小米10Ultra和小米11Ultra则是120Hz刷新率。照理来说,90Hz到120Hz提升没有60Hz到90Hz那么大,肉眼的观察效果是存在极限的。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显然120Hz的屏幕肉眼还是看得到比90Hz流畅多了。
从上到下分别为小米10Ultra、小米10S、小米11青春版和小米11Ultra,小米11Ultra、小米10Ultra效果比另外两款要好。这个环节总分为15分,由于刷新率有数值,我们直接按照刷新率数值比例进行结果汇总。
02
DC调光
为什么会将DC调光紧接着刷新率来说?因为我们发现小米10Ultra在开启DC调光之后,屏幕刷新率会骤降至60Hz,即便返回修改为普通模式,刷新率也会保持在60Hz,所以我们不建议开启小米10Ultra的DC调光。本环节满分5分,依据主观效果评价。
而关闭之后,低亮度下只有小米10Ultra的频闪不明显。
就护眼效果,小米11Ultra>开启DC调光的小米10Ultra>未开启DC调光的小米10Ultra>小米10S>小米11青春版。
03
色深
以我的眼睛来看,没有差别。我们尝试播放了好几段10bit封装的视频,分辨率有4K也有1080p的,在动漫这样的典型场景中,放大画面找细节也没有差异,或许要“火眼金睛”才能识别出来。
从上到下分别为小米10Ultra、小米10S、小米11青春版和小米11Ultra。
至于10bit的作用,具体可以参照我们之前曾经发布的《作为“普通用户”我们为什么不建议你强求10bit屏幕》,里面有关于10bit屏幕效果的详细介绍。
04
排列方式
小米10Ultra采用的是华星光电的面板,采用的是一种珍珠排列的方式,也就是pearl排列。这种排列方式效果很接近钻石排列,一种说法是三星入股华星光电,所以在类似的技术上华星光电被卡脖子没那么严重。
小米10S是同样是华星光电屏幕,据称与小米10是同款,排列方式为珍珠排。
小米11青春版的屏幕据说是混用华星光电珍珠排列和京东方周冬雨排列,我们手中的这面屏幕是珍珠排列。
小米11Ultra毫无疑问屏幕是最好的,三星E4钻排屏幕,目前三星外售屏幕里最好的。
从参数看,小米11Ultra>小米10Ultra>小米10S>小米11青春版,小米11青春版少给0.2主要是因为屏幕混用。
05
色彩灰阶
用某软件自带的灰阶测试看一下显示效果,其实因为屏拍的原因,所以展示的效果并没有肉眼看到的那么直接。
因为屏幕材质都是OLED,所以在开启最大亮度之后灰阶表现差别并不明显;而在接下来的色彩展示中,你也很难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别。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屏幕里找显示瑕疵,比找色彩上的不同要简单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用户在看普通屏幕和顶级屏幕时,在色彩上感受不到明显差异,只能从色彩风格等方面寻找差别。
06
4K视频&2K图片
下面是2K图片(4K图片按像素裁切3200*1440),你更喜欢哪种?
从个人角度来看,色彩上小米11Ultra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亮度、色彩风格都是比较符合个人审美;小米10Ultra次之,部分画面色彩很亮;小米11青春版最差,部分场景明显偏暗,营造出画面偏暖的感觉。拥有2K屏幕的小米11Ultra在清晰度和细节上毫无疑问最强。
小结:这个环节总的来说,除了刷新率这样的直观对比,其它的色彩方面都是跟主观认知有关的。或许会有人觉得480Hz采样率也是个优势,但我们在日常ADB工具的测试中却发现,正常人的手速180Hz完全就够用了,即便是在游戏中,触控采样率的提升也难以抵消系统本身的触控延迟。
本环节汇总评分如下。
对比总结:仅供参考
小米11Ultra还是吃了堆料太多的亏。正所谓月满则亏,小米11Ultra虽然在硬件体验上堪称旗舰机型一绝,但手感是它挥之不去的一道阴影,以及创新的摄像模组更是让它的手感成为灾难级的。即便是在第二个环节中拿到了满分,小米11Ultra总分也只是倒数第二罢了,仅仅好于小米10S。
小米手机各种型号对比图片
12x除了机型新,机身轻薄以外,别的没有超出小米10s多少,价格也不如10s更合适。如果追求实用,10s还是不错的选择
小米手机全部型号排行
小米现在有两个系列,分别是小米和红米。小米和红米又分成两个系列普通版和note版,note版就是大屏版。小米普通系列有小米1、2、3、4,note系列只有小米note,红米有红米1、1s、2、2a,note系列有note1、note2。
- 装逼手机型号(最装b的手机)
- 苹果各种版本型号(苹果各种版本型号对照表)
- 菠萝手机型号(菠萝手机型号截图)
- 手机随机改型号(手机随机改型号怎么改)
- 杜蕾斯各种型号解析(杜蕾斯各种型号解析图)
- 小米6型号代码(小米6型号代码查询)
- op有哪些型号(op都有什么手机型号)
- 钩机型号大小(各种钩机型号)
- 各种电线型号(各种电线型号规格表)
- longines手表各种型号(longines手表型号价格)
- 各种型号砖机(各种型号砖机的区别)
- 各种电机型号(各种电机型号孔距尺寸)
- 名牌手机型号(名牌手机型号大全)
- 京瓷手机型号(京瓷手机系列)
- 小米note电池型号(小米note手机电池型号)
- 果冻手机型号(果冻手机型号有哪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