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强夯设备型号(强夯设备型号规格)

2024-04-13 18:01:2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强夯机各部位名称
  2. 强夯设备型号规格
  3. 强夯机技术参数
  4. 强夯机设备
  5. 强夯机型号
  6. 强夯机种类
  7. 强夯机械型号的选用
  8. 强夯机规格

强夯机各部位名称

10吨强夯机设备型号为中联重科ZE60E。

ZE60E-I挖掘机,动力强劲、高效节能、品质可靠。主要部件采用原装进口,设计精益求精,彰显中联精品制造。配备大容量铲斗,铲斗挖掘机在同级别品牌中有较大优势。

产品规格:

整机工作重量(kg):5800。

铲斗容量(方):0.23。

动臂长度(mm):3000。

斗杆长度(mm):1550。

10吨强夯机的技术优势:

1.安全舒适的操作环境,简单而容易的操作界面。

2.动力强劲、高效节能、可靠耐用。

3.高效的液压系统改进了操控性和可靠性,同时降低了使用成本。

4.全面强化的工作装置及转台,确保最大的挖掘能力,可经受极端工况的考验。

5.大容量燃油箱和燃油过滤器、双级滤芯的空滤系统,有效延长更换周期和保养间隔,节省客户的时间和维护成本。

6.双覆盖件的采用,给予用户更多的选择权。

强夯设备型号规格

锤重,我国常用锤重为80-250KN,世界最大锤重为2000KN,锤重大小根据加固要求由计算与现场试验确定。

8~20m的落距(最高约40m),对土进行强力夯击,其很大的冲击能(一般为500~8000kn*m),使地基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很大的动应力,以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改善土的振动液化条件、提高土层的均匀程度。

机理:

强夯置换是强夯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方法。强夯置换法的加固机理与强夯法不同,它是利用重锤高落差产生的高冲击能将碎石、片石、矿渣等性能较好的材料强力挤入地基中,在地基中形成一个一个的粒料墩,墩与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

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在强夯置换过程中,土体结构破坏,地基土体产生超孔隙水压力,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土体结构强度会得到恢复。粒料墩一般都有较好的透水性,利于土体中超孔隙水压力消散产生固结。

强夯机技术参数

锤重,我国常用锤重为80-250KN,世界最大锤重为2000KN,锤重大小根据加固要求由计算与现场知弊试验确定。8~20m的落距(最高约40m),对土进行强力夯击,其很大的冲击能(一般为500~8000kn*m),使地基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很大的动应力,以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改善土的振动液化条件、提高土层的均匀程度。机理:强夯置换是强夯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方法。强夯置换法的加固机理与强夯法不同,它是利用重锤高落差产生的高冲击能将碎石、片石、矿渣等性能较好的材料强力挤入地基中,在地基中形成一个一个的粒料墩,墩与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在强夯置换过程中,土体结构破坏,地基土饥猛森体产生超孔隙水压力,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土体结构强度会烂亩得到恢复。粒料墩一般都有较好的透水性,利于土体中超孔隙水压力消散产生固结。

强夯机设备

10吨强夯机设备型号为中联重科ZE60E。ZE60E-I挖掘机,动力强劲、高效节能、品质可靠。主要部件采用原装进口,设计精益求精,彰显中联精品制造。配备大容量铲斗,铲斗挖掘机在同级别品牌中有较大优势。产品规格:整机工作重量(kg):5800。铲斗容量(方):0.23。动臂长度(mm):3000。斗杆长度(mm):1550。10吨强夯机的技术优势:1.安全舒适的操作环境,简单而容易的操作界面。2.动力强劲、高效节能、可靠耐用。3.高效的液压系统改进了操控性和可靠性,同时降低了使用成本。4.全面强化的工作装置及转台,确保最大的挖掘能力,可经受极端工况的考验。5.大容量燃油箱和燃油过滤器、双级滤芯的空滤系统,有效延长更换周期和保养间隔,节省客户的时间和维护成本。6.双覆盖件的采用,给予用户更多的选择权。

强夯机型号

强夯地基处理时通常采用强夯机,起重机,这些是强夯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恒通基础工程施工队采用最新的强夯机设备,更注重安全施工。

强夯机种类

          【河北保定宇睿大型货物运输公司】

河北保定宇睿大型货物运输公司(原徐水信达大件运输车队),自备37台冀F低平板车,专注于各种品牌型号强夯机、履带吊、旋挖钻机等工程设备长短途运输(全国范围内调回程低平板车),效率高,价格实惠,为广大施工单位创造更大价值。与宇通重工,杭重机械,陕西建工,河北建堪,中化重机,江苏岩土,山东振华,山东华鲁,重庆创坚建筑,重庆羚铨建筑,重庆三峡地质,四川金信勘察基础,云南强夯工程公司,陕西伟力岩土,陕西前锋基础,安徽中燕强夯,湖南基础,宁夏天力基础等单位以及唐山,山东,天津,广东等地区施工队伍建立常年合作关系。

强夯机械型号的选用

HW60

强夯机规格

                        4.5强夯地基 

    强夯法是由法国人L.梅纳(Menard)1969年最先提出并实践成功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即是将重锤(10t~40t,极端可达200t)提到高处(10m~20m,极端可达40m)使其自由落下,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目的是通过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降低其压缩性,消除湿陷性,改善饱和砂土及粉土地基抵抗地震液化的能力等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和抗变形 能力。

    强夯法开始使用时主要是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经四十年来的应用,它的适用土类已有较大突破,逐步发展到饱和度较高的黏性上和粉性土以致淤泥质土地基也可有条件采用。如在粉性土和黏性土地层中应用有强夯置换法,在饱和夹砂、粉或黏性土以及渗透系数为10-3cm/s~10-6cm/s的地层应用到降水联合低能级强夯法。

    强夯置换法是采用一边强夯一边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等粗颗粒材料,用夯锤夯击形成密实的置换墩。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性土和软塑~流塑的黏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但采用该法施工前应经现场试验验证通过。 

    降水联合低能级强夯法是先采用降水方法使地下水位降低,对地基土进行浅层加固,并形成表层硬层,再采用低能级强夯进行深层加固。 

    强夯的能级可按以下标准划分: 

    1 低能级:500kN.m~3000kN.m(不含);

    2 中等能级:3000kN.m~5000kN.m(不含);

    3  高能级:能级大于等于5000kN.m。 

    4.5.1强夯法具体施工工艺应根据类似场地的成功经验和现场试验综合确定,试验区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工程规模、工程类型及施工工艺等确定。根据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等选取一组或多组施工参数,制定强夯试验方案。试夯参数包括夯击能(锤重落距)、夯点布置、夯点间距、单点夯击数、夯击遍数和间隔时间、最后两击夯沉量、降排水工艺等。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通过现场试验监测和检测来确定其适用性、加固效果和工艺参数。监测项目主要包含实测夯沉量、地下水位及孔隙水压力监测等。试夯前后应对试验区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试验或原位测试与监测,根据强夯前后试验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正式施工参数。 

    当地质条件、工程技术要求相同或相近且已有成熟的强夯施工经验时,可不进行专门试验,但在全面强夯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性施工。 

   试夯测试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调整有关参数重新试夯,也可修改地基处理方案。 

   4.5.2强夯所产生的振动,对一般建筑物来说,只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如10m~15m),一般不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对抗震性能极差的民房或对振动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及精密仪器设备等,应采取防振或隔振措施。隔振沟沟底宽度宜大于500mm,沟深宜超过已有构筑物基础500mm,且不小于2m。同时强夯应错开在建工程混凝土浇筑时间,避免强夯振动对混凝土强度形成带来不利影响。 

    施工前应进行暗浜排查,并宜将沟、浜、塘换填处理后再进行大面积强夯施工;地下水位较高或表层为饱和土时,应铺设0.5m~2.0m透水性较好的粗骨料垫层或采用降水措施后再进行夯击。铺设的垫层不宜含有黏土,垫层材料一般为中砂、粗砂、砂砾、山皮土、煤渣、建筑垃圾等。垫层能够使夯击能得到扩散,向深度方向传递;垫层或采取降水可加大地下水位与地表面的距离,以免夯击形成“弹簧土”。 

   4.5.3起重机:对2000kN·m及以下能级常采用15t规格起重机,4000kN·m~8000kN·m采用50t规格起重机,10000kN·m以上采用100t~300t起重机或专用强夯机进行施工,起重能力宜为锤重的1.5~2.0倍。为防止起重臂在较大的仰角下突然释重而有可能发生后倾,常用的防倾覆失稳措施有:1、在吊臂的顶部加两根钢缆绳,用停在前面的推土机作为活动地锚;或2、在履带吊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 

   夯锤:宜采用钢制或铸铁制的平锤或柱锤。夯锤重量一般为8t~40t,平锤底面积一般为4㎡~5㎡,柱锤底面积一般为1.1㎡~1.8㎡,夯锤设置排气孔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可减小起吊夯锤时的吸力(经实测,夯锤的吸力可达三倍锤重),另一方面还可减少夯锤着地前的瞬时气垫的上托力,从而减少能量损失。 

   脱钩:施工期间吊钩应经常涂抹润滑油,防止夯锤吊环过度磨损造成落锤倾斜或安全事故。 

  4.5.4强夯施工工艺流程为: 

    1 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 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及夯位轮廓线,并测量场地高程; 

    3 起重机就位,将夯锤平稳提起对准置于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4 起吊夯锤至预定高度,夯锤自动脱钩下落夯击夯点; 

    5 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记录夯击下沉量; 

    6 重复步骤4~5,按设计规定的夯击击数和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7 夯锤移位至下一个夯点,重复步骤4~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8 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或推平,并测量场地高程,计算遍场地夯沉量; 

    9 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再按照夯印搭接1/5~1/3锤径的夯击原则,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碾压后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前后两遍夯击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情况,一般应不低于80%消散程度。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含水量高、软弱土层较厚、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和粉性土,由于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较慢,一般间歇为2周~4周;对砂土、地下水位较低或含水量较小的回填土、以及其它渗透性较好的地基土,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峰值出现在夯完后的瞬间,消散时间只有2min~4min,因此可连续夯击。 

    4.5.5强夯置换施工工艺流程为: 

    1~5同4.5.4条1~5步; 

    6夯击并逐击记录夯坑深度。当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时停夯,向坑内填料直至与坑顶平,记录填料数量,如此重复直至满足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墩体的夯击。当夯点周围软土挤出影响施工时,可随时清理并在夯点周围铺垫碎石,继续施工; 

    7用推土机将场地推平并测量高程,计算遍场地抬升量; 

    8同4.5.4条9,场地抬升量超设计标高部分用推土机推除。 

    4.5.6降水联合低能级强夯施工工艺流程为: 

    1平整场区,安设降排水系统,并预埋孔隙水压力计和水位观测管,进行第一遍降水; 

    2地下水位降至设计水位并稳定后,拆除降水设备,按标记夯点位置进行第一遍强夯; 

    3一遍夯后即可插设降水管,安装降水设备进行第二遍降水; 

    4按照设计的强夯参数进行第二遍强夯施工; 

    5重复步骤3~4,直至达到设计的强夯遍数;

    6全部夯击结束后进行推平和碾压。 

    降水系统宜采用真空井点系统,排水系统可采用施工区域四周挖明沟,并设置集水井。 

    每遍强夯间歇时间根据土性不同长短历时不同,对黏性土,由于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较慢,故当夯击能逐渐增长时,超静孔隙水压力亦相应叠加,间歇时间一般为2周~4周;对砂土,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峰值出现在夯完后的瞬间,消散时间只有2min~4min,因此可连续夯击。 

    4.5.7夯坑内有积水或发现有地下水上升到夯坑中时,应设法将地下水降低或排除后再进行夯击,以免造成夯击能量的损失。

    4.5.8气温低于-15℃时,宜停止强夯作业。覆盖层厚度大于冻深,覆盖层可采用填土(包括改性土)、岩、草皮、泥炭、工业材料,以及它们的组合体等。 

   4.5.9强夯施工中所采用的各项参数和施工步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结束后往往很难进行检查,所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参数和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经常性检查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进行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4.5.10~11经强夯处理的地基,其强度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步恢复和提高的,称为“时间效应”,因此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隔一定时间再对地基质量进行检验,间隔时间越长,强度时效性越明显。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进行检验。原位测试宜采用两种以上方法。强夯和降水联合低能级强夯地基竣工验收应采用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等多种原位测试方法和室内土工试验进行综合检验。强夯置换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除应采用单墩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采用动力触探等有效手段探明墩体长度及密实度随深度的变化。对饱和粉性土地基允许采用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代替单墩载荷试验。

☞----------------------------------------------------------------------------------------------------------------------------------------

专业强夯设备运输车队

☞------------------------------------------------------------------------

       

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商强夯发展大计,同绘行业发展蓝图!!!!!!

如果查看是一种修养,点赞是一种礼貌,分享就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