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辊针布型号(刺辊针布型号怎么看)
刺辊速度增加后,可提高分梳效果
文/陈玉峰 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
王子峰 项城市纺织有限公司
摘要:多组分色纺存在纤维种类多、染色后物理指标变化大、批量小、质量要求高等特点,造成针布选型困难,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纤维性能特点结合梳理要求,针布选型时将齿密和工作角相结合,配合梳理工艺的合理调整,做到多组分纤维兼顾、梳理与控制短绒兼顾、梳理质量和静电控制兼顾,有效保证质量,提高针布对多组分纤维的适纺性。
关键词:色纺;多组分纤维;色结;梳理;针布;工艺
多组分色纺纱线制作的面料服用性能好,组合多样化、色彩靓丽;在纤维组合方面实现可纺性能、可染性、服用性等优势互补,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纤维任意组合,风格独特,品种翻改快,交期短。多组分色纺纱也成为当前棉纺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热门方向之一。
1.1 多组分色纺纱线的特点
多组分纤维色纺的纤维选用跨度大、种类多、物理指标差异大(不同纤维性能对比见表1、表2);纤维染色后棉蜡少、油剂含量变化;棉结色相差异大,质量要求高,浅色纱线要控制深色结、深色纱线要控制浅色结,色结控制难度大;批量小、品种多,开清后移(半精纺)、精梳前移,梳理难度大。比如棉、粘胶等电阻值相对较低的纤维素纤维与涤纶等电阻值相对较高的合成纤维混纺时,纱线的适纺性能也就会受到这种差异的影响。
表1 不同断裂强度性能纤维对比
性能
棉
粘胶
蚕丝
羊毛
涤纶
腈纶
断裂强度CN/dtex
干
1.9-3.1
1.5-2.0
2.6-3.5
0.9-1.6
6.1-6.6
2.6-3.5
湿
2.2-3.2
0.7-1.1
1.9-2.5
0.7-1.3
5.2-6.3
2.3-3.2
表2 不同纤维性能的比电阻
性能
棉
粘胶
羊毛
聚酯纤维
腈纶
涤纶
氯纶
锦纶
体积比电阻/ LgRm
107
107
109
1012
1012
1014
1015
1012
1.2 多组分色纺纤维梳理的特点
(1)多组分色纺纱的各种原料之间的性能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回潮、油剂性能和含量、长度、细度等;纤维染色后梳理性能发生变化;梳理时需要加强对纤维的保护,同时提需要高穿刺能力等等。
(2)多组分色纺纱在纤维梳理的过程中存在几组矛盾。如静电控制和降低棉结之间的矛盾,降低色结和控制短绒的矛盾;批量小、纤维种类多与梳理适纺性能的矛盾;浅色色结控制与深色色结控制冲突的矛盾;短流程开松后移和精梳前移的矛盾等等。
2.1 不同纤维梳理针布配置分析
2.2.1 棉纤维配置
棉纤维杂质多、疵点多,在梳理过程中提高纤维梳理度、提高结杂排除率是主要目的。在针布选配时应注意选用密度相对较大的针布,提高梳理效果。棉纤维与针齿的摩擦系(比)数小,在生产中不易绕花,故锡林和刺辊可选用工作角较小、齿密较大的针布。为防止因道夫转移率过低纤维多次经过高密度的主梳理区,反复梳理造成梳理过度,道夫针布应适度提高横向密度,以提高对纤维的握持能力,提高纤维转移效果。固定盖板、预分梳等辅助分梳原件以渐密为主。锡林针布常规选配针高:2.0mm、1.8mm,盖板高齿密。梳理棉纤维的针布参考选配规格见表3。
表3 棉型针布选配参考说明
项目
配置
针布型号
道夫针布
高齿密、便于控制
AD4030×01890
刺辊针布
适当角度、穿刺能力强
AT5610×5611
锡林针布
矮齿、密齿、不嵌杂
AC2030×01740
盖板针布
参与齿数、强控制
MCH52
2.2.2 合成纤维针布配置
合成纤维疵点较少,在梳理过程中应减少对纤维的过度梳理。由于合成化学纤维的比电阻较高,容易产生静电,针布选配齿密应以稀为主,工作角度适度增大,降低针齿对纤维的控制能力,以减少静电。生产部分细旦或者超细旦合成纤维是,为减少齿尖的针面负荷,应适当的增加齿密,以减少每个齿尖上的纤维根数[1]。减少道夫针布的横向密度,以提高锡林道夫三角区气流泄导的能力,防止纤维后弯钩过多,提高棉网清晰度,减少成纱A1纱疵。锡林针布常规选配针高:2.8mm、2.5mm、2.0mm,盖板稀齿密:320齿/平方英寸、240齿/平方英寸。梳理合成纤维的针布参考选配规格见表4。
表4 合成纤维针布选配参考说明
项目
配置
针布型号
道夫针布
稀齿密、便于转移
AD4030×02090
刺辊针布
大角度、穿刺能力强
AT5605×5611
锡林针布
高齿、稀齿、减少嵌杂
AC2520×01660
盖板针布
转移能力强、落棉少
MCZ18、MCZ24
2.2.3 麻纤维针布配置
亚麻纤维本身疵点、杂质较多,且纤维主体长度较短,为了保证短绒增长率、结杂排除率和梳理质量三者兼顾,针布配置上应采取锡林较密、盖板较稀的配置。道夫适度增加横向齿密,增强纤维的转移效果。锡林针布常规选配针高:3.0mm、2.8mm、2.5mm,盖板稀齿密180齿/平方英寸。梳理麻纤维的针布参考选配规格见表5。
表5 棉型针布选配参考说明
项目
配置
针布型号
道夫针布
稀齿密、便于转移
AD4030×02090
刺辊针布
小角度、穿刺能力强
AT5615×05611
锡林针布
高齿、稀齿、减少嵌杂
AC2815×01680
盖板针布
转移能力强、落棉少
MCZ18、MCZ24
2.2.4 蛋白纤维针布配置
绢丝以及羊毛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在选配针布什,刺辊和锡林针齿的工作角要适度增大,以降低对纤维的握持力,提高转移效果,同时减少针密,减少针齿与纤维之间的接触,防止静电的产生。道夫针布应具有良好的凝聚作用,便于转移,减少后弯钩。锡林针布常规选配针高:3.0mm、2.8mm,盖板稀齿密180齿/平方英寸,240齿/平方英寸。梳理蛋白纤维的针布参考选配规格见表6。
表6 绢纺针布选配参考说明
项目
配置
针布型号
道夫针布
稀齿密、便于转移
AD4030×02090
刺辊针布
小角度、穿刺能力强
AT5615×5611
锡林针布
高齿、稀齿、减少嵌杂
F2810×01365
盖板针布
转移能力强、落棉少
MCZ18、MCZ 24
2.2.5 色纺针布配置
色纺纤维经过煮、漂,高温染色、烘干,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在染色过程中易结块,尤其是经过开松打击,索丝增多,棉结增多,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摩擦抱合力减弱,可纺性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色纺纱对色结和强力要求非常高,在梳理中排除棉结和减少纤维损伤是其难点。锡林针布常规选配针高:2.0mm、2.5mm,盖板稀齿密:520-550齿/平方英寸。色纺针布选配具体见表7。
表7 绢纺针布选配参考说明
项目
配置
针布型号
道夫针布
高齿密、便于转移
AD4030×01880
刺辊针布
小角度、穿刺能力强
AT5615×5611
锡林针布
高齿、稀齿、减少嵌杂
AC2030×01740(01540)
盖板针布
转移能力强、落棉少
MCH52-60
2.2 多组分色纺纤维梳理针布的配置原则
多组分色纺的生产中,为了减少色结实行多清、多梳、多混合工艺,短绒容易增加,因此对梳理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布选配应以提高穿刺能力为主,减少对纤维的损伤。由于多组分纺纱,不同细度、长度、特殊功能纤维对梳理的要求是不同的,在针布选配时应充分考虑纤维细度、长度、抗静电性、纤维强力、色纺流程等进行系统分析 [2],根据针布的角度、密度、高度、锋利度等梳理要素进行合理选配,要充分考虑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见表8)。针布的最佳配置方案是一种型号适应多种纤维的梳理要求,减少浪费,提高梳理质量。
表8 针布各参数对梳理效能的影响
项目
金属针布
盖板针布
角度
工作角大,控制能力差,容易转移,不易缠挂绕。
工作角大,控制能力差释放能力强,容易转移,不易嵌杂。
密度
密度大,参与梳理齿数多,梳理效果好,摩擦力大容易产生静电。
密度大,参与梳理齿数多,梳理效果好,摩擦力大容易产生静电,容易造成针面负荷重。
高度
高度高,纤维容易下沉,容纳纤维量大,不易梳理。
高度高,脉冲梳理时,动角大,纤维容易转移,但是使用寿命短。
锋利度
齿顶面积小,穿刺能力强。
齿尖薄,穿刺能力强。
2.3 多组分色纺纤维梳理针布的配置要求
多组分色纺纤维混纺,不像单种纤维纺纱那样可以专门有针对性地选配针布。色纺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的特点决定了针布不可能随着生产品种的变化而更换,因此,适合梳理多种不同纤维、可以有效组合是多组分色纺纱选择针布的关键。多组分纤维的针布配置,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适度的齿高和齿密,防静电;稀密搭配,减少充塞;薄齿薄尖,提高穿刺能力;增加横向齿密,提高转移能力;盖板大角度、高齿密、宽通道,提高转移、减少充塞、降低落棉。
2.3.1 防静电
静电的产生与环境、温湿度、纤维的摩擦系数、针布密度及其对纤维的控制能力等因素有关。在其他因素可控的情况下,针布选配以减少摩擦系数,提高静电泄导为原则。减少摩擦系数,针高要适度,角度要大,参与梳理的齿数要少[3]。一般锡林AC2520×01580、AC2520×01570,盖板MCZ18(80°)、MCH32(80°),道夫AD4030×02090。特点是齿密较稀,角度较大。细旦涤纶和腈纶混纺时,选用MCH52盖板和AC2030×01740针布时,会出现绕锡林的现象,造成生活难做,通过调整工艺无法解决,只能从针布选型上去解决。改用MCB42盖板和AC2030×01750针布就解决了绕锡林问题。
2.3.2 减少短绒损伤
短绒增长主要与针齿的切割、梳理力过大和反复梳理有关。在针布选配时,要注意针齿的几何尺寸、针齿的光洁度、适宜的转移率相结合,柔和穿刺、梳理需要合理的针齿几何尺寸设计。驼峰齿、锥齿针布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纤维梳理过程中的纤维损伤。
2.3.3 提高分梳能力,降低棉结
纤维的梳理度与参与梳理作用的齿数及其穿刺能力、接触面积有关。选配薄齿、密齿、矮齿、小齿顶面积的针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齿顶面积(L×B)由0.08×0.09mm减少到0.07×0.08mm、0.05×0.06mm,穿刺能力会明显提高,梳理质量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2.3.4 提高梳理效果
梳理效果是综合指数,主要体现在纤维的伸直度、分离度和定向度上,保证在棉结少、短绒可控、杂质排除彻底的基础上,实现95%以上的单纤维率,纤维平行度要好。在针布选配时,重点关注对纤维的作用齿数和作用次数,如适度密齿,提高转移效率[4]。
2.3.5 减少A1纱疵和小纱疵
多组分纤维一般是含杂少的纤维,质量要求较高,因此控制小纱疵、保证布面质量是关键。A1纱疵的形成与纤维的后弯钩有关,因此道夫针布的选配非常关键,减少后弯钩纤维必须增加齿密,道夫针布的齿密从327齿/平方英寸提高到512齿/平方英寸,A1纱疵可以减少30%左右。
2.3.6 合理配置梳理工艺
生产多组分色纺纱,根据纤维性能适当放大梳理隔距,降低剌辊速度,提高给棉板高度,采用平刀工艺,加大锡林与剌辊的线速比,确保梳理纤维从剌辊上顺利并及时转移到锡林上,减少锡林和剌辊返花;生条定量偏小控制为宜[5]。
3.1 粘胶三组分纤维针布配置实例
JWF1203梳棉机,生产70%细旦粘胶(0.89dtex×38mm)、25%本色涤纶、5%藏青涤纶三组分色纱,生条定量23g/5m,出条速度140m/min。在配置MCH52盖板针布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面积锡林绕花问题,生产无法正常。
分析原因:盖板针布过密,造成梳理力增加而产生静电,无法正常生产。
改进措施:更换MCB40针布,植针方式由渐密缎纹植针改为匀密斜纹植针,减少了锡林盖板主分梳区之间的摩擦力,静电得到了缓和,质量和生活得到了改善。针布配型见表9。
表9 三组分纤维纺纱针布配置
项目
原配置针布型号
调整后针布型号配置
道夫针布
AD4030×02090
AD4030×02090
刺辊针布
AT5610×5611
AT5610×5611
锡林针布
AC2525×01550
AC2525×01550
盖板针布
MCH52
MCB40
备注
出现绕锡林情况,车速只能开80m/min
正常
3.2 粘胶腈纶羊毛三组分针布配置实例
FA221D梳棉机,生产80%腈纶(0.89dtex×38mm)、10%羊毛、10%有色粘胶三组分色纱,生条定量21g/5m,出条速度100m/min。在配置AC2030×01740锡林针布、MCH52盖板针布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面积锡林绕花问题,同时A1纱疵增多,出条速度只能开到40m/min,严重影响生产和质量。
分析原因:腈纶纤维较为蓬松,比例较大,盖板针布过密,造成梳理力增加,产生静电无法正常生产,同时锡林针布过密,造成梳理力大,转移不畅,造成梳理效果差。
改进措施:第一次由AC2030×01740改为AC2030×01550薄齿,配备MCH52针布,生产正常,A1纱疵达到需求,但是盖板落棉较多;第二次将MCH52盖板针布的工作角由74度增加到78度,盖板落棉正常、指标稳定。
改进机理:第一次锡林针布改为薄齿稀齿提高了穿刺能力,改善了静电绕锡林的情况。第二次盖板针布加大工作角,纤维控制能力减弱、转移能力增强,减少了落棉。具体配置和质量指标见表10。
表10 粘胶腈纶纤维羊毛三组分纤维纺纱针布配置
项目
原配置针布型号
调整后针布型号配置
道夫针布
AD4030×02090
AD4030×02090
刺辊针布
AT5010×5030V
AT5010×5030V
锡林针布
AC2030×01740
AC2030×01550B
盖板针布
MCH52
MCH52-78°
色结(粒/g)
35
24
A1纱疵(粒/g)
178
106
备注
出现绕锡林情况,出条只能开40m/min
正常
3.3 Modal和粘胶混纺针布配置实例
JWF1204梳棉机,生产85%的Modal(0.89dtex×38mm)、10%有色粘胶纱线,生条定量22.2g/5m,出条速度100m/min。在配置AC2035×01740锡林针布、MCH52盖板针布、AD4030×02090道夫针布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面积锡林绕花问题,同时A1纱疵增多达390粒/g(内控指标180粒/g以内),出条速度只能开到80m/min,严重影响生产和质量。
分析原因:锡林针布角度过小(90°-35°=55°),梳理力大,转移不畅,造成纤维揉搓、梳理效果差,同时AD4030×02090道夫针布齿密较稀,对纤维的控制能力较差,转移能力不足,造成A1纱疵增高。
改进措施:将AC2030×01740锡林针布改为AC2030×01550薄齿锡林针布,同时道夫针布改用AD4030×01890,增强对纤维的控制能力,有效降低了 A1纱疵。具体配置和质量指标见表11。
表11 Modal粘胶组分纤维色纺针布配置
项目
原配置针布型号
调整后针布型号配置
道夫针布
AD4030×02090
AD4030×01890
刺辊针布
AT5010×5030V
AT5010×5030V
锡林针布
AC2035×01740
AC2030×01550B
盖板针布
MCH52
MCH52-78°
色结(粒/g)
25
19
A1纱疵(粒/g)
378
92
3.4 染色棉粘胶聚酯纤维混纺纱针布配置实例
FA201B梳棉机,生产50%本色棉、15%染色棉、8%粘胶、27%聚酯纤维的混纺色纱;生条定量17.5g/5m,出条速度70m/min。在配置AC2030×01550锡林针布、MCH45盖板针布、AD4030×01890道夫针布的情况下,色结多,严重影响生产和质量。
分析原因:染色棉纤维不易梳理,原配置的针布对纤维的梳理能力不足。
改进措施:将AC2030×01550锡林针布改为AC2030×01550B薄齿针布,齿尖减少了一半,对纤维的穿刺能力增强,有效降低了 A1纱疵。具体配置和质量指标见表12。
表12 染色棉粘胶聚酯纤维混纺组分纤维配置
项目
原配置针布型号
调整后针布型号配置
道夫针布
AD4030×01890
AD4030×01890
刺辊针布
AT5610×56109
AT5610×56109
锡林针布
AC2030×01550
AC2030×01550B
盖板针布
MCH45
MCH45
色结(粒/g)
49
31
A1纱疵(粒/g)
178
136
3.5 色纺多组分纤维通用针布配置实例
A186梳棉机,各种纤维小批量混纺,有色纺纤维比例在5-25%之间,生条定量18.5g/5m,出条速度60m/min。在配置AC2030×01550B薄齿锡林针布、MCH45-78°盖板针布、AD4030×01890道夫针布的情况下,配合适宜的分梳工艺,能够适纺多种纤维。
分析原因:AC2030×01550B薄齿锡林针布,齿尖减少了一半,对纤维的穿刺能力增强,盖板大角度减少了落棉,结合工艺参数的优化调整,能够满足色纺纱多种纤维的梳理要求。具体配置和质量指标见表13。
表13 通用针布多种纤维比例梳理效果对比
项目
粘胶比例70%
棉比例70%
腈纶比例60%
涤60%
天丝60%
锡林盖板隔距(mm)
0.20、0.18、0.18、0.18、0.20
0.30、0.25、0.25、0.25、0.30
锡林速度(r/min)
330
360
330
刺辊速度(r/min)
710
810
710
810
780
前固定三根(mm)
0.20、0.18、0.18
0.30.0.25.0.25
0.30、0.25、0.2
0.25、0.24、0.24
后固定2根(mm)
0.36、0.32
0.40、0.36
色结(粒/g)
25
40
19
21
24
(1) 多组分色纺梳理过程中存在回潮、成分、油剂、长度、细度、摩擦系数等差异大的问题。由此造成梳理中的矛盾:如静电控制和降低棉结;降低色结和短绒控制;批量小纤维多与梳理适纺性能;浅色色结控制与深色色结控制的冲突;短流程开松后移和精梳前移梳理负荷大等。
(2)多组分色纺针布的配置原则:适宜的齿高、齿密防静电;稀密搭配减少充塞;薄齿薄尖提高穿刺能力;增加横向齿密提高转移能力;盖板大角度、高齿密、宽通道提高转移减少充塞、降低落棉。减少生产中的矛盾,是提高多组分纤维色纺梳理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许鑑良 化学纤维针布的选配[J].梳理技术,2010,(3):6-9 摘自《梳理技术》
[2] 孙鹏子.高产梳棉机工艺技术理论的研究 [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2:20-26.
[3] 黄玉莲,王在京,刘浣.低比例色涤与棉纺纱的工艺技术要点[C] 2004年全国织造新产品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年会论文集,2004 :324-326.
[4] 桂亚夫.色纺梳理工艺的探讨 [J].棉纺织技术,2012,40(11):63-64.
[5] 桂亚夫.色并技术研究 [J].棉纺织技术,2012,40(2):19-21.
[6] 曹爱国 王佃义 赵福增 雒书华. 抛光针布生产细特纤维的应用探讨 [J].纺织器材,2015,43(4):41-44.
针刺布生产线
221D刺绣针辊布型号一般是指针毯的尺寸大小,不同尺寸的针毯适用于不同密度和大小的绣花图案。221D刺绣针辊布一般有1#、2#、3#、4#、5#、6#等多种型号,其中1#型号的针毯厚度最大,适用于绣制细密的图案和轻薄的织物;而6#型号的针毯厚度最小,适用于绣制密度较大的图案和厚重的织物。因此,在_
刺辊针布型号与落棉量
天丝纤维作为一种比较新的纤维,只有在少数定制平台上可以定制。
天丝纤维采用较低的锡林、刺辊速度,放大刺辊与给棉板隔距。根据天丝纤维性能特点,选用MCH42型盖板针布。梳棉主要工艺参数:刺辊转速748r/rain,锡林转速354r/min,盖板速度130mm/min,盖板与锡林的隔距0.20mm、0.23mm、0.23mm、0.25mm,锡林与道夫隔距0.13mm,生条干定量20g/51TI,出条速度90m/min,相对湿度控制在64%左右。
采取以上工艺措施后,天丝生条棉网清晰度好,重量不匀2.0%。加工纯棉时采用52型针布,严格平、揩车检查,保证“四快一准”状态。包裹的锡林金属针布尽量不磨或少磨,增加锡林、道夫针布的锋利度。
刺辊针布型号对照表
如果你有这个机器的使用说明书的话就很好办了。1:你先看看这个机子的送布牙齿是不是在上升到最高点的时候高于针板,(大概2mm-3mm)。如果低与针板,你松动牙齿定位螺丝提升一点再固定就行了。2:看看针距调节是不是太小,放大一点试试。3:是不是牙齿连杆松动或者断裂4:看看送布时间。在机针针空下落到针板平面的时候牙齿高度是不是和针板在一个平面
刺辊针布型号与落棉量的关系图
本文发表在第28期《梳理技术》杂志上,更多好文章期待您的投稿。 投稿、咨询邮箱:shulijishu@geron-china.com
刺辊针布新产品开发及其工艺效果探讨
孙鹏、顾立海 [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
0 前言
近年来,我们针对客户新的需求及产品应用情况反馈,对棉纺锡林针布、道夫针布、盖板针布等主要梳理部件,进行了系列化的新产品开发及老型号产品的改良设计,其使用效果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可;刺辊针布作为原料进入梳棉机开松的第一作用环节,对梳棉机整体梳理效果,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开松效果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后续梳理部件针齿所承受的梳理负荷(梳理力)大小,影响后续梳理部件的应用、效果及其使用寿命等,因此开发了刺辊针布新产品。
1 刺辊针布新产品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1.1 双曲面刺辊针布
新型双曲面刺辊针布AT5610S×05611(S-双曲面),最明显的齿形特点为:齿背部为类似驼峰状凸起;驼峰谷底距离齿尖顶面的距离H1值的确定,是基于纤维在刺辊针布齿尖的分布区间范围及刺辊针布使用寿命内齿尖磨损量范围、容纤空间及兼顾齿尖穿刺深度等综合考量而定;驼峰谷底至驼峰山峰间横向距离L值及纵向距离H2的确定,是基于上半部平均长度及上四分位长度、对纤维及杂质的托持效果、及兼顾齿间的穿刺效果等综合考量而定。双曲面刺辊针布AT5610S×05611齿形,如图1所示。
图1 AT5610S×05611齿形
双曲面刺辊针布AT5610S×05611,适用于棉纺嵌槽式单刺辊梳棉机,用于纺制普梳纱、精梳中高支纱原料的开松,尤其用于精梳高支纱效果更好。其齿形特点,决定了双曲面刺辊针布具有良好性能:
(1)有助于提高刺辊部位后车肚落杂率,减少盖板针布嵌杂、生条籽屑棉结及成纱纱疵;
(2)有助于提高刺辊部位后车肚短绒、粉尘排除率,提高成纱质量及纱体光洁度;
(3)更加便于锡林~刺辊间纤维转移,降低工艺不当造成的刺辊返花、棉结增加的几率;
(4)有助于提高纤维在刺辊针布~预分梳板(如安装)间的受梳长度,提高预分梳效果;
(5)有助于提高刺辊针布齿部抗压能力,防止齿尖侧向弯曲倒伏。
1.2 高密度刺辊针布
新型高密度V型自锁刺辊针布AT5010×04020V,最明显的齿形特点为:在传统单刺辊梳棉机用V型自锁刺辊针布的基础上,分别增加纵向(齿距P减小)及横向(基部厚度b1减小)密度,与常规AT5010×05032V相比:纵向密度增加60%,横向密度增加25%,总密度增加1倍,由40 齿/(25.4mm)2增加到80齿/(25.4mm)2;各密度值的确定,基于上半部平均长度及上四分位长度、杂质大小(μm)及刺辊梳理度等综合考量而定;齿尖厚度b3 降低,齿尖锋利度提高22%,采用特种合金钢材料,保证其使用寿命。高密度V型刺辊针布AT5010×04020V齿形,如图2所示。
图2 AT5010×04020V齿形
高密度V型自锁刺辊针布AT5010×04020V,适用于棉纺自锁式单刺辊梳棉机,纺制含杂较高的机采棉原料,纺制转杯纺纱、普梳环锭纺纱、精梳纱。其齿形特点,决定了高密度V型自锁刺辊针布具有良好性能。
(1)齿密增加,梳理度提高,利于杂质暴露,有助于提高刺辊部位后车肚落杂率,减少盖板针布嵌杂、生条含杂、籽屑棉结及成纱纱疵,提高纱的光洁度;
(2)有助于提高刺辊部位纤维分离度,提高单纤化率,降低转移给锡林的纤维束尺寸,降低后续梳理负荷(梳理力);
(3)利于降低刺辊速度,节能,少损伤纤维;提高锡林~刺辊速比,刺辊向锡林转移,降低棉结。有助于生条短纤维含量的控制:刺辊转速在950r/min以上,刺辊齿密提高1倍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梳理度过大(视机台产量而定),造成纤维损伤,短绒率提升;一般正常产量下为防止纤维损伤,可降低刺辊速度。一般在750~950r/min左右,以偏低掌握为宜。在刺辊梳理度提高的情况下降速,即降低齿尖对纤维的打击冲量,确保纤维少损伤,确保合适的短纤维含量;
(4)利于低速高产:在适当降速情况下,可适当提高机台产量(视机台情况及纺纱品种而定)。
2 刺辊针布新产品工艺效果
2.1 双曲面刺辊针布
2.1.1 试验条件及梳棉工艺
在**某大型纺织企业,双曲面刺辊针布AT5610S×05611与同型号常规齿形刺辊针布进行对比试验(两者皆为新针布)。
试验条件:同机型(机台)、同工艺、同其余针布、同原料,同纺纱品种;其中纺纱原料为**长绒棉、细绒棉;纺纱支数JC80Ne;梳棉机型A186F;工艺隔距:刺辊~给棉板0.56mm、刺辊~除尘刀0.46mm、刺辊~锡林0.25mm、锡林~盖板0.18、0.15、0.15、0.15、0.18mm、锡林~道夫0.10mm。
工艺速度:刺辊转速900r/min、锡林转速360r/min、出条速度60m/min、盖板线速160mm/min;定量15g/5m;产量10.8kg/h。
针布配套:刺辊针布AT5610S×05611P(或常规AT5610×05611P)、锡林针布AC2030×01740D、盖板针布MCH52D、道夫针布AD4030BR×02090P、固定盖板针布GFB300B/GFB300C。
2.1.2 试验数据及对比分析
双曲面刺辊针布AT5610S×05611P与常规齿形刺辊针布AT5610×05611P的对比试验效果,体现在生条及成纱质量指标对比数据上,数据见表1和表2。
由表1可见:在生条棉结及棉结清除率、杂质含量、短绒及短绒增长率质量指标方面,双曲面刺辊针布AT5610S×05611P比常规齿形刺辊针布AT5610×05611P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体现在棉结清除率及短绒增长率方面,且盖板针布表面无嵌籽屑杂质现象,针面光洁。
由表2可见:在成纱单纱强力、强力不匀、U、CVm、-50%细节、+50%粗节、+200%棉结方面,双曲面刺辊针布AT5610S×05611P比常规齿形刺辊针布AT5610×05611P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体现在单纱强力及棉结和粗细节方面,纱体光洁。
2.2 高密度刺辊针布
2.2.1 试验条件及梳棉工艺
2.2.1.1 山东某大型纺织企业一
山东某大型纺织企业一,高密度V型自锁刺辊针布AT5010×04020V与常规型号AT5010×05032V刺辊针布(两者皆为新针布)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条件:同机型(机台)、同工艺、同其余针布、同原料,同纺纱品种;其中纺纱原料为美棉(429);纺纱支数JC10Ne;梳棉机型FA224A。
工艺隔距:刺辊~给棉板0.30mm,刺辊~除尘刀0.56mm(90°),刺辊~锡林0.18mm,锡林~盖板0.18、0.13、0.13、0.13mm,锡林~道夫0.13mm。
工艺速度:刺辊转速890r/min、锡林转速420 r/min、出条速度130m/min、盖板线速330 mm/min;定量20g/5m;产量31kg/h。
针布配套:刺辊针布AT5010×04020VP(或常规AT5010×05032VP)、锡林针布AC2030×01550D、盖板针布MCH52D、道夫针布AD4030×01890P。
2.2.1.2 山东某大型纺织企业二
山东某大型纺织企业二,高密度V型自锁刺辊针布AT5010×04020V与常规型号AT5010×05032V刺辊针布(两者皆为新针布)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条件:同机型(机台)、同工艺、同其余针布、同原料,同纺纱品种。
纺纱原料:细绒棉(429、529);纺纱支数8Ne;梳棉机型A186F。
工艺隔距:刺辊~给棉板0.23mm,刺辊~除尘刀0.25m(-6mm、90°),刺辊~锡林0.13mm,锡林~盖板0.18、0.15、0.15、0.15、0.18mm,锡林~道夫0.13 mm。
工艺速度:刺辊转速1093r/min(后降速949r/min)、锡林转速360r/min、出条速度87m/min、盖板线速220mm/min;定量24g/5m;产量25kg/h。
针布配套:刺辊针布AT5010×04020VP(或常规AT5010×05032VP)、锡林针布AC2030×01550D、盖板针布MCH42D、道夫针布AD4030×02090P。
2.2.1.3 **某大型纺织企业
**某大型纺织企业,高密度V型自锁刺辊针布AT5010×04020V与AT5010×02620V(仿格拉夫型号)针布(两者皆为新针布)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条件:同机型(机台)、同工艺、同其余针布、同原料,同纺纱品种。
纺纱原料:**机采细绒棉、长绒棉(129、229、137、237);纺纱支数CJ60~100Ne;梳棉机型C51。
工艺隔距:刺辊~给棉板1.0mm,刺辊~除尘刀0.46mm,刺辊~锡林0.25mm,锡林~盖板0.30、0.30、0.25、0.25、0.25、0.20mm,锡林~道夫0.18mm。
工艺速度:刺辊转速900r/min、锡林转速400r/min、出条速度80m/min、盖板线速210mm/min;定量19g/5m;产量16.8kg/h。
针布配套:刺辊针布AT5010×04020VP(或国外针布型号AT5010×02620VP)、锡林针布AC2030×01740D、盖板针布MCH42D、道夫针布AD4030BR×02090D、固定盖板针布DQ660/DH270。
2.2.2 试验数据及对比分析
高密度V型自锁刺辊针布AT5010×04020VP与AT5010×05032VP及AT5010×02620V(国外针布型号)对比试验效果,见表3、表4及表5。
由表3可见:山东某纺织企业一,在刺辊转速890r/min时,AT5010×04020VP与AT5010×05032VP对比,在生条棉结、棉结尺寸、杂质粒数、杂质尺寸、短绒率方面,高密刺辊针布具有明显的开松效果优势,特别适用于高含杂机采棉原料。山东某纺织企业二,最初试验的9#,在刺辊转速不变的1093r/min下,AT5010×04020VP与AT5010×05032VP对比,生条棉结及杂质粒数、短绒率皆不如后者,但棉结和杂质尺寸有所减小,分析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为:刺辊转速过高,造成纤维损伤严重(短绒率增加近5个百分点),杂质破碎,粒数增加;因刺辊横向密度增加,促进了刺辊横向精细化开松,使得棉结及杂质尺寸降低。为了降低9#的纤维损伤,将刺辊速度由1093r/min下调到949r/min(客户机台最低限)后,纤维损伤得到有效控制(下降4.8个百分点),棉结及杂质粒数、棉结及杂质尺寸均优于AT5010×05032VP;后分别在另外4台车(3#、6#、12#、14#)采用949r/min的刺辊转速再次验证,数据显示:在此刺辊转速下,三台车的上述生条质量指标,均优于1093r/min刺辊转速下的常规AT5010×05032VP刺辊针布,分析原因为:高密度刺辊针布AT5010×04020VP与常规密度刺辊针布AT5010×05032VP,在较高的刺辊转速下(如1093r/min),对棉层的纵、横向打击点较多,对纤维的损伤严重;在适当降低刺辊转速下(如949r/min),单位时间内的打击点减少,且每个打击点的打击冲量也相应减小,有效地控制了纤维损伤。且其锋利的齿尖设计(特种合金钢材料),提高了齿尖对棉层的穿刺能力,使用寿命与常规型号无明显差异,刺辊针布齿隙无嵌杂现象,盖板针布亦无嵌杂现象,针面光洁(含杂少)。
由表4可见:在刺辊针布900r/min下,生条棉结及棉结清除率、杂质含量、短绒及短绒增长率质量指标,高密度刺辊针布AT5010×04020VP[密度80齿/(25.4mm)2]比刺辊针布AT5010×02620VP[密度124齿/(25.4mm)2]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体现在棉结清除率及短绒增长率方面;可见AT5010×02620VP在此工艺条件下,纵向密度过密,同刺辊转速下梳理过度,造成纤维损伤、棉结增长及杂质破碎。另盖板针布亦无嵌杂现象,针面光洁。
由表5可见:在成纱单纱强力、强力不匀、U、CVm、-50%细节、+50%粗节、+200%棉结方面,高密度刺辊针布AT5010×04020VP密度[80齿/(25.4mm)2]比刺辊针布AT5010×02620VP[密度124齿/(25.4mm)2]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体现在单纱强力及棉结和粗细节方面。
除梳理效果验证以外,对其因齿尖锋利度提高(采用特种合金钢材料),可能导致的使用寿命影响,亦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其使用寿命与常规型号无明显差异。另刺辊针布齿隙亦无嵌杂现象,纱体光洁。
3 结束语
(1)双曲面刺辊针布AT5610S×05611(S-双曲面)与常规刺辊针布AT5610×05611相比,对于提高生条及成纱质量有明显的优势,尤其适用于纺制精梳高支纱;且盖板针布嵌带纤维籽屑及大杂几率降低,提高纱条光洁度。
(2)高密度V型自锁刺辊针布AT5010×04020V[密度80齿/(25.4mm)2]与常规AT5010×05032V[密度40齿/(25.4mm)2]、国外针布AT5010×02620V[密度124齿/(25.4mm)2]相比,在梳理高含杂机采棉原料时,在合理的刺辊转速下(视产量,一般控制在750~950r/min,以偏低掌握为宜),对于提高生条及成纱质量有明显的优势;且其锋利齿尖设计,采用特种合金钢材料,不影响使用寿命。刺辊针布齿隙无嵌杂现象,盖板针布嵌带纤维籽屑及大杂几率降低,提高纱条光洁度。
参考文献:
[1]孙鹏,肖光伟.双曲面锡林针布工艺效果探讨[J].纺织器材,2010,37(1):15-17.
[2]孙鹏.再生纤维素纤维专用配套针布开发及工艺效果[J].纺织器材,2011,38(2):14-17.
[3]孙鹏.T形齿锡林针布开发及其工艺效果分析[J].纺织器材,2011,38(4):11-14.
[4]孙鹏.再生纤维素纤维针布选型配套初探[J].纺织器材,2012,39(5):16-18.
[5]孙鹏.新型梳棉机针布选型配套及工艺效果[J].棉纺织技术,2013,41(8):5-8.
《梳理技术》于2017年更名为《纺织技术》,杂志创刊于2000年,由金轮针布公司和原上海纺科院部分老专家,在梅自强院士(已故)的指导下联合创办。黄锡畴(已故)、许鑑良、孙鹏子(已故)、周建平先后任主编。并拥有一支国内外学界权威、行业技术专家组成的编委队伍。《纺织技术》每期发行一万多份,读者覆盖高校、科研机构、纺织企业各层面。成为纺织行业梳理领域内公认的具有极高专业性、权威性的技术刊物。《纺织技术》的宗旨是助力纺织行业进步,致力于行业技术的突破与提升,积极倡导学术争鸣,为技术交流提供平台,坚持免费提供给读者的原则,愿与广大客户和各界朋友携手共创梳理技术美好未来!
梳理机刺辊针布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刺辊针布型号怎么看
那么这种情况的话,他们二者是不可以通用的,因为他们的型号大小是不一样的,所以通用之后的话,很容易在生产生活当中出现一定的故障。
刺辊针布型号6牙是什么意思
分类分弹性针布和扒塌硬性针布两大类。弹性针布桥判由底布和植于其上的许多梳针所制成。硬性针布包括钢针植于木板上的针板和类似锯敏此改条状的金属针布。各类针布包覆在机件表面上后成为一平整而锋利的针面,用以分梳纤维,也可用于开松、除杂等方面。依纺纱原料加工要求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针布。
刺辊针布型号数字代表什么
梳棉机针布清理辊型号
砂光及校正除尘刀隔距,及时更换刺辊针布及预分梳板、前后固定盖板齿条,及时校正锡林与盖板隔距,如锡林与盖板同为新针布,可适当放大1-2英丝,...
针刺辊轮生产厂
您好,梳棉机刺辊针布的使用年限取决于多个因素,例如生产工艺、使用环境、维护保养等。一般来说,刺辊针布的使用寿命在1-3年左右。如果生产工艺比较粗糙,或者使用环境比较恶劣,刺辊针布的寿命可能会更短。相反,如果生产工艺精细,使用环境良好,刺辊针布的寿命可能会更长。此外,对刺辊针布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也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总之,梳棉机刺辊针布的使用年限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 砼振捣棒型号(砼振捣棒型号规格大全)
- 诺基亚砖头机型号(诺基亚砖头机型号有哪些)
- 桥架盖板型号(桥架盖板型号规格)
- 海绵规格型号(海绵规格型号对照表)
- 夏普4018粉盒型号(夏普4021粉盒型号)
- 联想有哪些型号(联想有哪些型号的电脑)
- 烽火光缆型号(烽火光缆型号规格)
- 桥梁检测车型号(桥梁检测车型号有哪些)
- 海天机型号(海天机型号密码是多少)
- 网线接头型号(网线接头型号规格)
- 精密运放型号(精密运放型号大全)
- 起重滑车型号(起重滑车型号及规格)
- 止退垫圈型号(止退垫圈规格型号)
- 怎么确定轴承型号(怎么确定轴承型号大小)
- 电动碟阀型号(电动碟阀型号表示字母)
- 东芝电视regza型号(东芝电视regza型号说明书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