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尺型号(拐尺规格)
拐尺规格
1、预埋件,(能稳定厂房结构)
2、柱子,一般用H型钢,或者C型钢(通常是用角钢把两根C型钢连接)
3、梁,一般都用C型钢和H型钢,(中间积的高度根据梁的跨度来定)
4、檩条:一般都用C型钢和Z型钢。
5、支撑、拉条,通常是圆钢。
6、瓦,分两种,第一种是单片瓦(彩钢瓦)。第二种是复合板。(两层彩涂板中间夹着聚氨酯或岩棉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也有隔音防火的效果)。
一、主钢架(柱、梁、吊车梁)
编制依据:详图。
二、次钢架结构:C檩、拉条、撑杆、隅撑、水平支撑、柱间支撑、地脚螺栓(含以上各类的螺母、垫圈)
三、辅材:
1、加工辅材:焊剂、焊丝、焊条、三气(氧气、CO2气、金火焰)、油漆、稀料、钢砂等。
2、安装辅材:油漆、稀料、焊条、高强螺栓等。
3、设备工具用耗材:钻头、切割片、磨光片、导电嘴、喷嘴、冷却液、电量、设备配件等。
4、劳动保护用品:安全帽、手套、绝缘手套、绝缘鞋、防滑鞋、眼镜、工作服等。
5、检验工具:圈尺、钢板尺、拐尺、焊角尺、探伤仪等。
我们一直这样做:先将地脚螺栓按设计尺寸组立成组;按照设计尺寸制作一块“模板”,标出轴线的位置;预埋时先将组立好的地脚螺栓放入支设好的混凝土模板内,把“模板”套到组立好的地脚螺栓上,利用经纬仪、水准仪把模板定位好,再用电焊机把地脚螺栓与钢筋及混凝土模板固定好,固定时要保证地脚螺栓与混凝土模板的相对位置。
浇筑砼时应注意的问题:砼浇筑前必须在螺栓的螺扣上缠油布以保护螺扣,待钢结构安装时再解开。砼浇筑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踩在模板上,振动棒要尽量避免直接碰螺栓,特别不要碰撞螺扣。砼浇筑完毕后要派人检查柱顶标高,不符合要求的在砼初凝前整改好。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初凝前要重新校正地脚螺栓的位置。
紧固件连接工程
螺栓作为钢结构连接紧固件,通常用于构件间的连接、固定、定位等。钢结构中的连接螺栓一般分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两种。普通螺栓或高强度螺栓而不施加紧固力,该连接即为普通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并对螺栓施加紧固力,该连接称高强度螺栓连接。
一、普通螺栓连接
钢结构普通螺栓连接即将普通螺栓、螺母、垫圈机械地和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形成的一种连接形式。
普通螺栓的施工要求:
(1)连接要求
(2)直径和长度选择
(3)螺栓紧固
二、高强螺栓连接
高强度螺栓连接已经发展成为与焊接并举的钢结构主要连接形式之一,它具有受力性能好、耐疲劳、抗震性能好、连接刚度高,施工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建筑钢结构和桥梁钢结构的工地连接中。
高强度螺栓连接按其受力状况,可分为摩擦型连接、摩擦-承压型连接、承压型连接和张拉型连接等几种类型,其中摩擦型连接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基本连接形式。
(1)高强度六角头螺栓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分为8.8和10.9两种等级,一个连接副为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和两个垫圈。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同批制造,保证扭矩系数稳定,同批连接副扭矩系数平均值为0.110-0.150,其扭矩系数标准偏差应不大于0.010。
(2)扭剪型高强度螺栓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一个螺栓连接副为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它适用于摩擦型连接的钢结构。
单层钢结构安装工程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核对进场资料、质量证明、设计变更、图纸等技术资料
2.落实深化施工组织设计,做好起吊前的准备工作
3.掌握安装前后的外界环境,如风力、温度、风雪、日照等
4.图纸的会审和自审
5.基础验收
6.垫板设置
7.灌筑砂浆采用无收缩微膨胀砂浆,且比基础砼高一个等级
二、钢柱子安装
设置标高观测点和中心线标志,标高观测点的设置应
与牛腿支承面为基准,且便于观察,无牛腿柱应以柱顶
端与桁架连接的最后一个安装孔中心为基准。
中心线标志应符合相应规定
多节柱安装时,宜将柱组装后再整体吊装。
钢柱吊装后应进行调整,如温差、阳光侧面照射等引
起的偏差柱子安装后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应规定
屋架、吊车梁安装后,进行总体调整,然后再进行固
定连接。
长细比较大的柱子,吊装后应增加临时固定措施。
柱间支撑应在柱子找正后再进行安装。
三、吊车梁的安装
应在柱子第一次校正的柱间支撑安装后进行,安装
顺序从有柱间支撑的跨间开始,吊装后的吊车梁应进行
临时固定。
吊车梁的校正应在屋面系统构件安装并永久连接后
进行,其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应规定。其标高的校正可通
过调整柱底板下垫板厚度进行。吊车梁下翼缘与柱牛腿
的连接应符合相应规定。吊车梁与辅助桁架的安装宜采
用拼装后整体吊装,其侧向弯曲、扭曲和垂直度应符合
规定。
四、吊车轨道安装
五、屋面系统结构安装
六、维护系统结构安装
七、平台、梯子及栏杆的安装
1.1对进场的C型檩条进行检查,对几何尺寸超偏或在运输中已经严重变形的檩条,退场调换。
1.2檩条安装时,必须垂直于屋脊拉线,确保屋檩在一平面内,首先安装屋脊檩条,焊接屋脊撑杆,然后依次安装屋檩、屋面洞口加强檩,在安装下坡檩条时,必须安装拉条,并调平拉紧,保证檩条不扭曲变形,有效防止屋檩受压翼失稳。
1.3对进场的屋面板,复核几何尺寸、数量、颜色等,对运输中变形严重、涂层划伤等严重缺陷的,退场调换。
1.4设置安装基准线,基准线设在山墙端屋脊线的垂直线上,并根据此基准线,在檩条的横向标出每块或若干块压型钢板的截面有效覆盖宽度定位线,按排板图依次铺设,并应边铺设边调整其位置,边固定,应首先安装屋脊托板。
1.5铺设屋面压型钢板时,应在压型钢板上设置临时人行木板,施工人员必须穿软底鞋,不得聚集在一起。在压型钢板行走频繁地部位,应设临时板。
1.6屋脊板、泛水板与屋面压型钢板的连接采用搭接连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搭接部位应设置挡水板,并设置防水堵头及密封条,屋脊板之间搭接部位的搭接长度不小于60mm,其连接件间距不大于250mm.搭接处填密封胶。
1.7天沟板的安装应注意纵向坡度。
2.1墙面板安装
2.2墙檩(墙梁)安装必须从顶部向下拉垂线,确保墙檩在一个平面,然后依次安装墙檩、洞口加强檩。
2.3对墙面板的检验同屋面板。
2.4设置安装基准线,画出门窗洞口的准确位置,以便于墙板的切边,墙面压型钢板的安装基准线设在离山墙阳角线200mm处的垂直线上,并根据此基准线,在墙檩上标出角块墙面板的截面有效覆盖宽度线。
2.5墙面板的连接采用自攻螺丝与墙檩连接。在墙面压型板上开洞,采用按洞口尺寸画出边线法切割,然后再安装。
2.6内、外墙板应逆主导风向铺设,泛水板之间、包角板之间以及泛水板、包角板与压型钢板之间的搭接部位,必须按照要求设置防水密封材料,山墙泛水板与屋脊板的搭接,必须先安装山墙泛水板,后安装屋脊板。
1、屋面工程
1.1对进场的C型檩条进行检查,对几何尺寸超偏或在运输中已经严重变形的檩条,退场调换。
1.2檩条安装时,必须垂直于屋脊拉线,确保屋檩在一平面内,首先安装屋脊檩条,焊接屋脊撑杆,然后依次安装屋檩、屋面洞口加强檩,在安装下坡檩条时,必须安装拉条,并调平拉紧,保证檩条不扭曲变形,有效防止屋檩受压翼失稳。
1.3对进场的屋面板,复核几何尺寸、数量、颜色等,对运输中变形严重、涂层划伤等严重缺陷的,退场调换。
1.4设置安装基准线,基准线设在山墙端屋脊线的垂直线上,并根据此基准线,在檩条的横向标出每块或若干块压型钢板的截面有效覆盖宽度定位线,按排板图依次铺设,并应边铺设边调整其位置,边固定,应首先安装屋脊托板。
1.5铺设屋面压型钢板时,应在压型钢板上设置临时人行木板,施工人员必须穿软底鞋,不得聚集在一起。在压型钢板行走频繁地部位,应设临时板。
1.6屋脊板、泛水板与屋面压型钢板的连接采用搭接连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搭接部位应设置挡水板,并设置防水堵头及密封条,屋脊板之间搭接部位的搭接长度不小于60mm,其连接件间距不大于250mm.搭接处填密封胶。
1.7天沟板的安装应注意纵向坡度。
2.1墙面板安装
2.2墙檩(墙梁)安装必须从顶部向下拉垂线,确保墙檩在一个平面,然后依次安装墙檩、洞口加强檩。
2.3对墙面板的检验同屋面板。
2.4设置安装基准线,画出门窗洞口的准确位置,以便于墙板的切边,墙面压型钢板的安装基准线设在离山墙阳角线200mm处的垂直线上,并根据此基准线,在墙檩上标出角块墙面板的截面有效覆盖宽度线。
2.5墙面板的连接采用自攻螺丝与墙檩连接。在墙面压型板上开洞,采用按洞口尺寸画出边线法切割,然后再安装。
2.6内、外墙板应逆主导风向铺设,泛水板之间、包角板之间以及泛水板、包角板与压型钢板之间的搭接部位,必须按照要求设置防水密封材料,山墙泛水板与屋脊板的搭接,必须先安装山墙泛水板,后安装屋脊板。
屋面板安装
一、平时当我们接到投标任务开始算量之前,首要任务是整体熟悉图纸,认真阅读、理解建筑设计说明和结构设计说明,并摘要自认为算量过程中需要了解的相关信息(例如:屋面板、墙面板、天沟的材料规格、型号,主钢架、吊车梁、檩条等的材料材质,以及钢材表面处理要求等);
二、根据自我习惯逐个计算钢结构厂房各个构造的工程量(为了避免漏算,可以按图纸顺序依次进行计算;也可以分别对钢结构厂房的六部分建造——预埋件、柱子、梁、檩条、支撑和拉条、瓦进行计算)。那么,下面就是我结合图例及经验对每部分具有针对性的总结出来的计算规则、步骤以及报价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预埋件部分:一般情况下,数出预埋件的个数,并算出相对应的预埋螺栓的套数、垫板的块数和重量,其中要注意为了便于报价表的编制我们在编写计算过程时要注明预埋螺栓锚筋的长度,这样在有些情况下因实际要求预埋件按重量算方便计算其重量及相对应的市场价。
2、柱子部分:一般是H型钢,或用角钢连接的C型钢,根据常规算法:分别计算其长度和米重并进行相乘,同时要注意相关节点(梁柱连接、柱脚节点、有吊车就需考虑牛腿等节点的钢板、螺栓)。对于初学者要主动结合相关图集并跟设计员或在这方面有经验的同事沟通、求解,争取把知识点弄懂再算。
3、钢梁部分:钢梁跟钢柱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基本一致,需要指出的是钢梁的长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一定的坡度,同时若钢梁、钢柱的材料为变截面H型钢时,要取其平均值来算其米重。
4、檩条部分:该部分包含屋面檩条、墙面檩条、雨棚檩条、雨篷梁、门柱、门梁、窗柱等。在计算长度时,若材料为C型钢则只需参照图纸实际尺寸;若为Z型钢则要考虑檩条与檩条之间的搭接长度(一般一边为300mm)。此部分要注意几个位置的节点(檩条与梁柱的连接、门柱与地面的连接),其中檩托板及普通螺栓,不管图纸上有没有画出相对应的节点,我们都要主动考虑该节点的存在,并予以确定。
5、支撑和拉条部分:一般材料都是圆钢,且通常情况下按图纸计算实际长度,同样要注意相对应的节点(连接板和螺栓)。
6、瓦部分:一般选用单层彩钢板(板型)或夹芯彩钢板(岩棉、聚氨脂),按平方来计算,取其投影面积或实际展开面积,扣除屋面采光带、墙面上的门窗洞口面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合理考虑收边板(屋脊盖板、封檐板、泛水板、包角板、砖墙和门窗收口板等),对部分节点不清楚要主动求解或参照图集,切忌漏算。
7、门窗、天沟、落水管部分:根据实际计算规则进行计算,要注意天沟所涉及的零星材料、落水管部分的直通、直弯头、落水斗等。
三、根据常规经验所得:对于钢结构厂房,按建筑面积计算,单位平方含钢量15~80㎏/㎡均有可能。
泡沫:最便宜;容重(7~30㎏/m3;常用10、12、16㎏/m3),也保温、隔热但不是最好,防火性能差;
岩棉:在同类(夹芯板系列)中耐火性能最强;容重(40~80㎏/m3);
聚氨脂:隔热性能最好; 缺点:达不到防火等级;容重(38~45㎏/m3);
聚氨酯封边岩棉夹芯板:隔热性能好,防火等级A级不燃;缺点:价格相对来说比较贵;容重(80-120㎏/m3)
屋面系统:结构形式(暗扣搭接式)
板型(1000型是目前最主流的新型节能板材)
屋脊盖板、泛水板及收边包角附件,一般设计中会比屋面和墙面彩钢板基材略厚,多选用0.6mm厚。
对于钢结构厂房,河南千万间目前有企业定额报价格式,在平时的投标计价中尽量遵循,即将单栋厂房所有的材料用量算出来,列成清单的形式,再计入材料单价,考虑人工、机械、管理、利润、税金,总价除以建筑面积,得到单位平方造价。
如果对我们平台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联系小编哦。
----------- 钢构联盟 -----------
steelstructureofleague
钢构百科
-steelstructureofleague-
拐尺使用视频
1.锉刀,刻刀、剪刀,平刀(注意刀具的型号大小要全面)在来一把刮刀就更好了。x0dx0a2.补土,砂纸(可以让表面更完美),胶水,(布和棉棒用来擦胶水,粘的时候难免会流出来,流出来不好处理)。x0dx0a3.镊子,划归,直尺、卡尺、拐尺,是辅助工具。x0dx0a4.笔用来划线。x0dx0a5.另外准备医*箱。x0dx0a辅助工具指的是辅助进行某项任务、某项操作或某件事时所需要使用的工具。使操作过程更加简单轻松,便捷、效率比如放大镜、助听器等。
拐尺价格
1、攻M10x1.5的螺纹,选钻孔直径为8.6mm的钻头。
2、要根据螺距、工件材质决定钻孔尺寸。M10X1 孔直径 9.1;M10X1.5 孔直径 8.6;
3、在加工刚件和塑性较大的材料及扩张量中等的条件下,钻螺纹底孔用钻头直径φ(mm)=螺纹大径d(mm)-螺距l(mm);在加工铸铁和塑性较小的材料及扩张量较小的条件下,钻螺纹底孔用钻头直径φ钻(mm)=螺纹大经d(mm)-(1.05-1.1)螺距l(mm)。
扩展资料:
加工钢料及塑性金属时 D = d - P;加工铸铁及脆性金属时 D = d - 1.1P式中: d ——螺纹外径(mm);P ——螺距(mm)。
在钻10mm螺纹孔时,M10X1 孔直径 9.1;M10X1.5 孔直径 8.6;
若孔为盲孔(不通孔),由于丝锥不能攻到底,所以钻孔深度要大于螺纹长度,其大小按下式计算:孔深度=要求的螺纹长度+ (螺纹外径);
攻螺纹时,两手握住铰杠中部,均匀用力,使铰杠保持水平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对丝锥施加垂直压力,使丝锥切入孔内1~2圈。用90°角尺,检查丝锥与工件表面是否垂直。若不垂直,丝锥要重新切入,直至垂直。
拐尺怎么使用
选购钢拐尺时,您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材质:钢拐尺的材质对其质量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优质的钢拐尺通常采用不锈钢或合金钢制成,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耐用性。
2、尺寸:根据您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寸。钢拐尺的长度通常在15厘米到30厘米之间,可以根据具体测量需求选择适当的尺寸。
3、刻度清晰度:检查钢拐尺上的刻度是否清晰可读。确保刻度线条清晰、精确,以便于准确测量。
4、制造商信誉:选择来自知名制造商或品牌的钢拐尺,因为这些制造商通常注重产品质量和工艺,能够提供更可靠的产品。
5、价格与预算:根据您的预算确定购买的价格范围。价格较高的钢拐尺通常具有更好的质量和精度,但也要综合考虑实际需求和使用频率。
6、用户评价:在购买前,可以查看其他用户对该品牌或型号钢拐尺的评价和反馈。这可以帮助您了解产品的优缺点,以便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此外,您还可以在实体店铺或在线平台上比较不同品牌和款式的钢拐尺,对比其功能、价格和用户评价,选择适合您需求和预算的那一款。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拐尺不准怎么办
30*20,60*40
拐尺怎么测量角度
世界轻武器第一人——约翰.摩西.勃朗宁(续四十八)
首先对《世界轻武器第一人——约翰.摩西.勃朗宁(续四十七)》进行一下补充:
1、在自动装填武器中,还有一种内能源式无复进簧的,即意大利佩利诺机枪PerinoMachineGun
在1901年,意大利的吉庇比·佩利诺GiuseppePerino(又译朱塞佩·佩里)研制出一种性能非常出色的轻机枪,经意大利军械管理部门秘密实验,认定性能出色,甚至部分特点超过当时风头正劲的马克沁机枪,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定型号为M1908,口径︰6.5x52毫米MannlicherCarcano。意大利当*决定对其严加保密,为了不走漏风声,竟下令不准生产佩利诺机枪,却从国内外订购大批性能劣于佩利诺机枪的重机枪装备意大利军队——比如国产菲亚特-雷韦利M1914。直到1916年,意大利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吃到了缺少轻机枪的苦头之后,才匆忙将佩利诺机枪投入生产装备军队。
本枪分气冷和水冷两种子型号。活动部件采用长行程后座。枪管和枪机都长后座。并且膛口安装有助退器,用于加大枪管的后坐冲量,以提高射速。
其供弹机构一开始采用25发弹板,由左向右供弹,只有枪机向前运动时才能启动弹板。弹板本身有保险销,开膛待击,待击时头发弹处于待进膛位置。
本枪取消了常规意义上的抛壳机构,射击后的空弹壳被抽到弹板上的空格内,25发弹打完,内含空弹壳的弹板由枪身右侧脱落。
后来,佩利诺又研制了一种供弹机构,采用柔性黄铜弹带,盘绕在弹鼓内
本枪无复进簧,而是由一种特殊机构,拨动枪机后座和复进。
这么优秀的机枪,被意大利人脑残似的保密给毁了。
2、对击针平移击发系列手枪进行一部分补充:
德国HKP7手枪:
波兰WIST94手枪:
WIST-94由WITU设计(WojskowyInstytutTechnicznyUzbrojenia——军备部的军事技术协会),外号是“Piryt”,在1992年做了两种不同闭锁系统的原型:A01型采用旋转闭锁系统,B01型采用倾斜枪管闭锁。B01是唯一完成测试的,但由于资金中断而被临时中止研制。后来WITU和Pretex公司提供经费,在1994年研制出一个新的原型。这种以B01为基础的手枪被称为WIST-94。现已被波兰军队采用为制式辅助武器。
WIST-94主要有两种型号,一种是基本型WIST-94,另一种是在扳机护圈前方上带整体式激光指示器的WIST-94L。该枪是设计用作近距离(50米以内)战斗和自卫用途。手枪有膛内有弹指示器。
WIST-94发射9mmPara弹,采用勃郎宁无铰链闭锁原理。套筒由钢制成,枪底把用聚合物材料制成。板机机构类似于史密斯维森西格玛手枪,每次射击套筒复位后击针都处于待发状态,具有双动击发能力,所以即使解脱了待击状态,只要膛内有弹,也可以随时扣扳机射击,双动时的扳机力比单动时要重。WIST-94唯一的保险装置是内置的自动击针保险,当板机扣到最后阶段时就开启击针保险,无外部手动保险。WIST-94用16发弹匣供弹,弹匣卡笋可以左右换向安装。空仓挂机在枪左侧,固定式瞄准具,内置氚光,便于昏暗条件下使用。
斯通纳2000手枪:
又称全美2000(AllAmerican2000)手枪或COLT2000手枪。
原是在KAC公司由里德·奈特ReedKnight和枪械大师尤金·斯通纳(斯通纳是AR10、AR15、M16、M4系列的设计者,其科研领域涵盖轻武器多个方面,是二战后可以匹敌老卡拉什尼科夫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他所设计的斯通纳63系统,在全新的高度上冲击了枪族化和通用化概念。以后还会提到他)共同设计的奈特2000型手枪,1991年被柯尔特公司买下来设计专利,打算推向警用手枪市场。该枪大量采用塑料件和铝合金件,重量轻。
COLT2000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回转式枪管闭锁。这种设计源自勃朗宁1897年US580925号专利,但有所改进,枪管上有5个闭锁凸笋,与套筒内的闭锁槽配合。击发后,套筒带着枪管一起后坐,在弹膛下方、安装在枪底把内的一个凸轮的作用下,枪管旋转30°开锁。无手动保险,而安装有自动击针保险,可防止手枪跌落时引起走火。
握把后端曲线弧度较大,弹匣为双排单进设计,容15发9mm派弹。片状固定准星缺口式照门,准星和照门都有夜间瞄准用的发光点。
COLT2000采用纯双动(DAO)击发方式。扳机不是简单的回转,而是平移为主回转为辅的方式运动。阻铁位于一个导轮上,当导轮移动时,它抵在导轮上滑动,以此来减少零件之间的磨擦。扳机行程过长。
当时流行着一种观点,一些使用单/双动(SA/DA)手枪的执法人员为了提高对付街头袭击的应变速度,通常手枪上膛后不关保险(或干脆使用没有手动保险的双动手枪,如SIGP226),但这样SA/DA手枪在第一发与第二发以后的扳机扣力相差很大,而扳机扣力的大小是会影响射击精度的。如果采用DAO扳机,就能保证每一枪的扣力都相同,能保持射击时的一致性。因此DAO手枪可提高应付突发事件时的灵活性。
然而COLT2000的扳机设计得太糟糕。平移式扳机是有助于射手平稳地扣压扳机,然而对于一把扳机行程近半英寸且扣力有12磅的DAO手枪来说,这却是灾难,由于COLT2000的扳机感太差,严重影响射击精度。
同时,这一设计,使其纵向尺寸不那么紧凑,全枪高度稍高。
由于上述原因及一些可靠性问题,再加上在DAO手枪刚推出的年代总有人质疑这种没有手动保险的武器的安全性,COLT2000的销售状况不佳。受冷战结束影响,在1990年代全世界的轻武器市场萎缩,柯尔特公司也在1993年面临破产的威胁,于是就决定砍掉一些亏钱的产品,包括COLT2000手枪,原计划的.40口径型和.45口径型都没有推出。从1992年正式投产至1994年停产,柯尔特公司一共生产了约2万COLT2000。
中国NP2000型9毫米手枪:
这把枪就要比COLT2000紧凑得多。
本枪由972厂设计。972厂又称浙江新华机器厂、后改组为浙江新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位于杭州以北莫干山下德清县**所在地武康镇。曾大量生产56式半自动步枪、77式改进系列手枪,并生产仿制并改进版SIG系列手枪——诸如NP22、NP34——并出口伊朗朝鲜生产线。在上世纪90年代初,得知我军制式手枪将要换代的消息,该厂马上投入力量研制,并很快设计定型。但由于军方选定了208所设计的双口径手枪,所以该枪转向外贸出口,1999年底,正式命名为NP2000手枪。
NP2000手枪采用该厂自行研制的可单双动平移击针击发结构,别具匠心。
本枪采用中间件回转闭锁方式,即采用一个5齿的闭锁环作为枪管和套筒开闭锁零件。这一闭锁方式,可以看作勃朗宁US580925号专利所开创的枪管回转闭锁的大改。
开闭锁过程中枪管仅在支承座上作短距离直线运动,枪管上下左右摆动极其微小、无回转,所以运行平稳可靠,加之该枪采用全尺寸套筒导轨,所以射击精度极高。这一闭锁机构,属于首创性设计。
本枪亮点结构颇多、动作可靠,国内媒体也有很多介绍,我在此就不再多叙述。
本枪参加新一代制式手枪选型时,由于军方要求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以及全枪长超过指标2毫米(这2毫米其实不算啥),所以没有竞争过208所设计的采用工程塑料枪底(一体注塑成型)把的新枪(NP2000为全钢结构),无缘于1992年式这个国家型号。
但是,这并不能掩盖该枪是一支优秀手枪的事实,既生瑜,何生亮?
我认为该枪的美中不足主要在于外形。
或许由于该厂生产SIG系列的缘故,该枪外观有不少SIG的影响,特别是握把外形、扳机护圈外形、分解柄之类,颇雷同。话又说回来,SIG系列是世界名枪、设计先进,引进、仿制、借鉴的产品极多,雷同也未尝不可。
但是在套筒尾部的拉机防滑纹角度上却是败笔,有很大的改进余地。一般来说,手枪拉机防滑纹要么和其他倾斜的轮廓平行,要么垂直才好看。
该枪枪底把尾部轮廓平行于握把前缘、握把护板上部边缘、下部边缘、扳机护圈前缘、枪底把变薄轮廓线及弹匣倾角,本来极其协调,但是拉机防滑纹却加大了前倾角度(原来结构图内本来是和前7者平行的,为何生产出来却变了?其实生产成平行的毫无困难,我大惑不解多年),所以不平行于前7者,这就在视觉上显得极不协调。要是拉机防滑纹的角度稍稍改动,和前7者平行,那么外观就很好了。
美国TechnologyM11/X19毫米手枪:
只看到过几个图片,可推断其是采用平移击针击发的大型手枪,其他性能不详,愿有兴趣的朋友共同探索。
据说此枪有四种型号:M11标准、M11侦查、M11MERC和X1。由手枪设计师Fred克雷格设计的一款高端半定制手枪,结构类似HKP7,采用气体延迟开锁原理,带握把保险,虎口高度线要低于P7。
补充完毕,接着说复进簧布*:
2、复进簧斜后置,复进簧置于枪机后端,但是斜向放置,枪机后座时向下后斜运动。这可以看做复进簧后置的一个变种。
这一布*是也约翰.摩西.勃朗宁开创的!
随着我对约翰.摩西.勃朗宁大师研究的深入,我对他的敬仰越来越增加,如滔滔长江水不可停歇。离之愈近,仰之愈高。
孔丘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勃朗宁大师的发明涵盖面太广了,后人很难突破,只能述而不作了。
在这里,我要拐个弯,先说说这一布*的系列枪支,回头再说复上管下布*&枪管低置布*的枪支。
雷明顿M1908半自动步枪系列: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早在1885年,奥地利(奥匈帝国)枪械设计大师费迪南.冯.曼利夏就曾研制出一款弹仓供弹步枪,采用了枪管长后座式自动原理和枪击回转闭锁方式。但是受当时奥地利冶金和弹*生产技术的限制,无法提供性能优良的钢材和较高可靠性的金属弹壳定装枪弹,该枪没有进一步发展,曼利夏虽然具有超越时代设计思想,但是却只能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令后人扼腕叹息。
到了1891年,曼利夏继续设计了采用枪管长后座式自动原理和枪击回转闭锁方式的M1891半步枪,接下来是M1895式步枪,采用导气式活塞长行程原理和枪机回转闭锁方式。
1900年,曼利夏设计了M1900半自动步枪,改为导气式活塞短行程原理,枪机回转闭锁如故。
这一系列发明,还是由于当时奥匈帝国冶金技术和军事思想的限制,并未进入量产阶段。而此后数十年里,该系列枪支的优秀设计也未被奥地利设计师们采纳。
1905年11月,曼利夏设计的M1905半自动步枪(复进簧上置布*,以后说)获得美国804748号专利,但是,此时大师已早在1904年1月20日去世,享年56岁。这一专利只能授予他的遗孀。
谨以以上文字,向大师表示敬意,我们以后还会多次提到他。
曼利夏以其超前的思想进行开拓探索时,其实他并不是这条路上的孤独者。在大洋彼岸,勃朗宁也在这方面进行独立的探索。这就如同物理界的科学家波义尔(Boyle)马略特(Mariotte)一样,心有灵犀,英雄所见略同。
我时常想象,在19、20世纪之交的思路井喷年代,勃朗宁那超凡的脑袋里同时或交替思考那么多的思绪、发明、原理、设计及制作,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啊!令人神往又望尘莫及。
经过多年奋战,并得益于美国成熟的冶金技术做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工业基础决定枪械设计),约翰.摩西.勃朗宁大师取得了五项关于枪管长后座的专利。可以应用于步枪和霰弹枪等。从这个角度说,勃朗宁要比曼利夏幸运很多。
勃朗宁于1900年6月6日申请(从即日起有效),1900年10月16日获批的US659786号专利,专利名为LongRecoilFirearms长后座行程枪械。该专利被1942年8月15日2418946号(雷明顿RemingtonArmsCoInc)、1942年10月27日2424264号(YorksGeraidA)、1943年12月14日2425434号(雷明顿RemingtonArmsCoInc)、1945年2484694号(DickeAllenA)、1965年3月2日3171225号(NobleMfgCoInc)、2009年1月14日8397623号(GeoffreyA.Herring)多次引用。这一专利亮点极多,我除了侧重复进簧布*外,也捎带阐述。
[indent]
(上图红色文字注释有误:复进簧支架先是兼做拉机柄,后来由于该位置操作怪怪的才改成兼做后背带环,本图中是拉机柄样式)
勃朗宁后来在US659786号专利的基础上又申请了US984263号专利。1904年7月30日申请(从即日起有效),1904年11年2月14日获批并公开。该专利被于1983年9月15日US4579034号专利引用。
US984263号专利一经问世,立马被老伙计雷明顿公司垂青,很快,雷明顿公司取得了其制造生产权。同时或稍后,另一个老伙计比利时FN公司也抛来媚眼,勃朗宁把该专利的生产权也售予FN公司,FN公司的产品限定于销往欧洲,雷明顿销往美洲及除欧洲的其他各地。
FN公司于1910年开始投入量产,口径.35英寸。
雷明顿取得生产权后,并没有急于按原版生产,而是让本公司设计师C.C.鲁米斯参与了修改。1906年,投入批生产,定型号为雷明顿M1908,当时叫AutoLoadingRifle即自动装填步枪,也有人称其为SelfLoadingRifle即自主装填步枪。
1910年,M1908改名为雷明顿M8半自动步枪RemingtonModel8。到1936年停产,M8共计生产80600支,口径分为四种:.25.30.32.35。35口径步枪是其中人气最高的——口径大、威力大,呵呵。
比如,第43000支是1920年8月生产的.35口径步枪。第54000号是1927年4月生产的.35口径步枪。
雷明顿M投入量产时,美洲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步枪,诸如温彻斯特、萨维奇杆动步枪等,M8一经投产,立马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M8全长1045毫米,重3.9公斤,枪管长558.8毫米,7条膛线。
在击发时,枪机枪机框组件回合枪管一起后退约8厘米,枪管缓冲簧和枪管复进簧设在枪管护套内侧。
瞄准具采用片状准星,可调风偏;表尺分两种,一种是是U型照门,在前护木上方抛壳窗前部,另一种在上机匣后面的枪托根部,可折叠,觇孔式。这款也可以保留前边的U型照门。照门可调高低。由于考虑视野,准星和表尺无护翼保护。
扳机力约2.5公斤,操作方便。
M8有至少5个对后世产生影响的经典设计:
a,兼具防尘盖功能的保险。
M8的保险位于下机匣右侧,三道弯,能顶住枪机框枪机使之不能后退,兼具防尘盖功能,操作拉机柄时能够将机匣右侧的拉机柄槽盖住,40年后的AK步枪就继承了这些设计与功能。
b,带有凹陷的插座式枪管底部。
c,包含枪机卡笋在内的回转式枪机闭锁机构。
这一机构,曼利夏其实也做出来了类似的,但是他既没申请专利,也没投入批生产,很遗憾,光环历史而必然的落到约翰.摩西.勃朗宁头上。
d,双阻铁/双挂钩发射机构。
这一结构对后世的M1加兰德系列和AK、AR系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e,柱形撞击式抛壳挺。
这一结构我在《世界轻武器第一人——约翰.摩西.勃朗宁(续三十七)》中有过介绍,这也是勃朗宁首创的。对M1、AR系列、斯太尔步枪等产生了重大影响。撞击式抛壳挺一般应用在步枪或机枪上,比如后世的美国M1/M14系列、M16/M4系列步枪、奥地利斯太尔SSG69步枪,中国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等。
民用的型号供弹具为固定式弹仓,弹仓下沿平齐于扳机护圈下部,弹仓上部的机匣盖处有一个大切口与右侧的抛壳窗连为一体,作为装弹口。**型版本有可卸式弹匣,外形体积与民用型相近。
在M8投入市场后,温彻斯特公司发布了由托马斯.C.约翰逊设计的M1905自动装填步枪,随后推出改进型M1907、M1910,但是由于威力不足,没能竞争过雷明顿M8。
当然,这些温彻斯特步枪对后世也产生了影响,大名鼎鼎的M1卡宾枪的发射系统就受其影响。
1936年,M8的改良型M81Woodsmaster被推向市场,除了枪托和前护木的设计有所变更外,其他与M8基本相同。雷明顿公司从M81开始,在名称型号后习惯性加Woodsmaster,直到今天的M750也继承了这一点,Woodsmaster成了雷明顿的商标。
M81到1950年停止生产。主要原因是其长行程后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速轻量弹及.03—06等大威力弹*的使用,而原有4种弹*逐渐生产量降低甚至停产。当时流行的.308温彻斯特弹以及.300萨维奇弹也使M81相形见绌。
1955年,雷明顿发布了使用.03—06弹的导气式的M740Woodsmaster,以在.03—06弹半自动步枪市场割据山河。
拐尺图片
如果是常用的划线用拐尺的精度要求并不高,可以找一如钢板直边,可用直尺先检查一个是否直,如果说很直就以这个边为基准用拐尺在这边上划一道垂线,然后将拐尺翻一百八十度在同一位置再划一垂线,两垂线如重合最好如不重合按实际情况调整即可
拐尺怎么制作视频
直角拐尺是一种量度工具,用来测量直角物体的尺寸,也可以用来划线。它由两个角度相交的尺子组合而成,分为90度拐尺和45度拐尺。
拐尺品牌
30*20,60*4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