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喉镜叶片型号(喉镜叶片型号的选择)

2024-04-13 15:35:4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喉镜片的选择标准
  2. 喉镜镜片大小尺寸
  3. 喉镜叶片型号的选择
  4. 喉镜镜片的量取方法
  5. 喉镜片分类

喉镜片的选择标准

急性喉炎初期为粘膜血管充血,有多形核白细胞浸润,组织内渗出液积聚成水肿。晚期由于炎症继续发展,渗出液可变成脓性分泌物或结成伪膜。上皮有损伤和脱落,也可形成溃疡。炎症消退后上述病理变化可恢复正常。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有圆形细胞浸润,逐渐形成纤维变化,变成永久性病变,且其范围不仅限于粘膜层,也能侵及喉内肌层。应积极治疗急性喉炎防止其转为慢性的关键。急性喉炎的注意事项:1、生活要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夜卧早起,避免着凉。在睡眠时,避免吹对流风。2、平时加强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寒受热。

喉镜镜片大小尺寸

两种。喉镜镜片是一种检查器材,分为一次性使用喉镜镜片和重复使用镜片两种型号。

喉镜叶片型号的选择

本文引用格式:韩彤妍.新生儿气管插管释疑[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1,24(3):183-186.DOI:10.3760/cma.j.cn113903-20201220-01245

韩彤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 100191

【摘  要】 

新生儿气管插管是新生儿医师最常进行的一种操作,但操作难度大,风险高,是新生儿学中最危险的操作之一。接受这一操作的新生儿可能会经历不良事件,包括心动过缓和严重的氧饱和度降低。基于临床常见困难和问题,本文回顾了新生儿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建议新生儿气管插管实践中采用新的方式,可以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复苏术;插管法,气管内;婴儿,新生

新生儿气管插管是指将气管导管经口腔、声门置入新生儿气道内的操作过程。新生儿气管插管可以为新生儿提供通畅的呼吸通路,为通气、吸引等提供条件,是新生儿危急重症抢救的重要措施,是新生儿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最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新生儿气管插管不仅会在分娩现场的新生儿复苏时使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内也有很高的使用频率。但是,新生儿气管插管存在一定难度,需要训练之后才能熟练掌握。第1次新生儿气管插管的成功率低,常常会需要2~3次、甚至4次尝试后才能成功,因此被认为是一项高危的、难以掌握的操作,是新生儿医学中最难的操作之一。如何安全地进行新生儿气管插管,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可能有些人认为,不论过程如何,只要气管导管最终在气管内,就是气管插管成功。但是,成功的气管插管应当是尝试1次即将气管导管置入气道内,且没有发生不良事件或并发症。

本文通过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如何进行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及气管插管步骤中的操作细节。望本文的内容对新生儿医师有帮助,通过新生儿模拟人练习,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问题1  气管插管的指征有哪些?

   一般认为气管插管的指征包括:(1)羊水胎粪污染,正压通气下有气道阻塞时,需经气管导管吸引胎粪;(2)气囊面罩正压通气胸廓无起伏;(3)气囊面罩正压有效通气,但心率<60次/min,需做胸外按压前先进行气管插管,有利于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更好地配合;(4)脐静脉途径建立前,需通过气管导管内给予肾上腺素时;(5)需气管内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时;(6)已知为先天性膈疝患儿时。

问题2  气管插管所需要的器械有哪些?

  必备器械:直视喉镜(装好电池及灯泡)、喉镜叶片、金属导芯和合适型号的气管导管、正压通气用自动充气式气囊或者T组合复苏器。

问题3 用什么型号的新生儿气管导管?

   使用无菌包装的一次性新生儿气管导管,其特点为管径均匀一致。不推荐将带肩或带套囊的导管用于新生儿。一些新生儿气管导管在近管端1cm处有1条黑线,称为“声带线”。气管插管时声带线应在声带水平。新生儿气管导管上有厘米标记,在使用前辨认距管端的长度。气管导管有3种型号,分别为2.5、3.0和3.5mm,复苏时选用的具体型号应依新生儿的体重和胎龄而定。胎龄与出生体重不一致时,可根据二者当中较小者选择气管导管。见表1。

问题4 是否需要导芯?如何使用导芯?

   将金属导芯插入气管导管,可使导管变硬且屈度合适,易于插入新生儿气道。插入金属导芯时应注意其前端,不可超过气管导管的管端或侧孔,以免损伤气道软组织;金属导芯的尾端应弯折固定于气管导管口,使之在气管插管操作时不会前后滑动;还要确保金属导芯在插管成功后,能顺利地从气管导管中撤出。

问题5 如何摆正气管插管时患儿的体位?

   将新生儿体位维持在鼻吸气位,即新生儿平卧、头正中位、肩部垫一高度1~2cm的肩垫,使颈部轻度仰伸。

问题6 气管插管操作步骤有哪些?

   气管插管的操作步骤如下。

1.持喉镜:将喉镜叶片装到喉镜镜柄上,连接后接通电源,喉镜灯泡点亮。操作者用左手持喉镜柄,喉镜叶片朝外(图1)。当喉镜叶片置入口腔时,操作者可以左手小指为支点,轻轻按压在新生儿下颌骨上,以提供手的稳定,使叶片能够稳定而轻柔地送入口腔,之后随着叶片深入,小指逐渐下移,至图2的位置。

2.送叶片:操作者可以用右手食指帮助打开患儿口腔,或者助手轻压患儿颏部,使患儿张口。操作者将喉镜叶片沿着患儿舌面右侧滑入,将舌轻轻推至口腔左侧。向下推进喉镜叶片,直至其顶端达到会厌软骨谷(图2)。

3.寻标记:操作者前臂稍用力,使喉镜平行朝镜柄方向提起(如图2箭头所示方向),以暴露声门,不要做手腕旋转的动作。声带在声门两侧,呈倒“V”形。如果分泌物较多,可以进行口腔吸引,以利于充分暴露声门。

4.插导管:操作者右手持气管导管,沿患儿口腔右侧,经叶片凹槽内沿的水平面,置入气管导管。此时操作者右手可以直接拿在预计的深度刻度线,或者直视下,看到导管的声带线通过声门,即停止送入。

5.撤喉镜:气管导管置入后,操作者的右手在预计深度停住,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气管导管并固定在患儿右侧口角,或用右手食指将气管导管轻轻按在患儿上颚,左手撤出喉镜叶片。助手协助撤除导芯,连接正压通气装置。此时,操作者应确认在患儿口角的导管刻度线是否为预计深度,并换用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气管导管,右手挤压自动充气式气囊,开始正压通气。助手协助判断导管位置。

问题7 如何寻找会厌软骨谷和正确暴露声门?

   上述持喉镜—送叶片—寻标记—插导管—撤喉镜是一系列连续动作,其中的难点是在送叶片时如何将叶片送入会厌软骨谷和提升整个喉镜暴露声门的过程。首先,需要将解剖学位置熟记心中。其次,在送叶片时,不要左右扭转喉镜,应轻柔缓慢沿患儿口腔中线深入,当叶片大部分进入口腔后,需操作者直视下,观察喉镜叶片顶端位置。最后,当喉镜叶片顶端达到会厌软骨谷时,操作者与镜柄同方向提升整个喉镜,即可暴露声门。

问题8 如何判断气管插管位置?

    如气管插管后气管导管在正确位置,正压通气后会观察到心率快速上升,而且气管导管内有雾气凝集,患儿胸廓有起伏,双侧肺部可闻及对称呼吸音,胃部未闻及气过水声,患儿氧饱和度改善。

问题9 如何计算气管插管深度?

  一般可通过以下3种方法计算气管插管深度:(1)气管插管深度(即估计管端距上唇缘距离,cm)=体重(kg)+(5~6);(2)鼻中隔-耳屏长度法(NTL法):气管插管深度(cm)=鼻中隔(nasalseptum)至耳屏(eartragus)的距离(cm)+1;(3)根据胎龄确定插入深度(表2)。其中方法(1)需要了解超声预估的胎儿体重,方能相对准确地估计深度;方法(2)需要用软尺测量鼻中隔和耳屏之间的长度,而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因为寻找工具而延误抢救时机;方法(3)用胎龄估算的表格可以张贴在辐射保暖台旁,以利于快速查阅。当胎龄与出生体重不一致时,可根据二者当中较小的选择插管深度。

问题10 气管插管后,何时用胶布固定导管?

   在气管插管后,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及食指轻轻捏住气管导管,并固定在患儿的左侧口角,手掌及其他3指可轻放于患儿下颌部,并维持患儿头正中的鼻吸气位。右手挤压正压通气的自动充气式气囊,开始正压通气与胸外按压配合的复苏步骤。此时应全力进行新生儿复苏的操作步骤,不应急于用胶布固定气管导管。

当患儿复苏成功,新生儿复苏步骤结束后,如果需要保留气管导管进行呼吸支持,再固定气管导管。固定的原则是能够稳妥地保持气管导管在气道内,深度不变,且能清晰地观察气管导管的深度和导管内是否有分泌物。现举例介绍1种固定方法:利用2条蝶形胶布(图3),长边贴于患儿面部,短边贴于气管导管上,下缘对齐预计深度的刻度线,将气管导管固定于一侧口角。

问题11 气管插管时助手如何配合?

    气管插管过程中,助手起很重要的作用。插管操作者的视线不能离开新生儿的口咽部,因此助手应配合插管操作者,帮助保持患儿体位,递送插管用器械,满足插管操作者的要求。(1)插管操作者进行插管时,助手可以手持氧气导管,在患儿鼻旁进行常压给氧。(2)如果操作者需要口腔吸引,助手可以将口腔吸引管送到插管者手中。(3)如果操作者需要助手协助,助手应帮助按压患儿环状软骨,以利于暴露声门。(4)在整个插管过程中,助手监测患儿心率,并让操作者了解患儿心率的变化。(5)如果操作者插管成功,助手协助操作者撤出导芯,连接正压通气用的自动充气式气囊或者T组合复苏器,并用听诊器听诊患儿两侧腋下,协助判断气管插管是否成功。(6)如果操作者进行气管插管是为了吸引胎粪,则气管插管后,助手应协助操作者撤出导丝,连接胎粪吸引管及负压吸引器,并协助操作者进行气道内吸引。(7)插管操作应计时,不超过30s。助手在操作者插管时应计时并提醒操作者。如操作者尝试一次插管不成功,助手应立即给患儿继续面罩正压通气。

问题12 气管插管操作有哪些不良事件?

    新生儿气管插管过程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40%。患儿可能会出现心动缓慢、严重低血氧饱和度(较插管前下降≥20%)、气管导管送入食道、插入过深、口腔和气道损伤、呕吐、低血压和心脏骤停等,甚至死亡。

综上所述,新生儿气管插管是新生儿医师必须掌握的技能,需要在不断的模拟练习后掌握。由于在新生儿学科的培训中,新生儿气管插管的机会有限,Sawyer等提出的“学—看—练—证—做— 持(Learn-See-Practice-Prove-Do-Maintain,LSPPDM)”模拟培训教学法是一种改进措施。视频辅助气管插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可视喉镜用于气管插管教学,为学员和教师提供了放大的视野,应当在日后引入气管插管的临床教学过程中。近来,更有学者提出用床边超声辅助进行气管插管模拟训练。这一方法虽然能提高新生儿气管插管成功率,但同时要求掌握超声技术,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考虑开展。

参考文献:

相关好文推荐

1、新生儿复苏气管插管后气道内胎粪吸引的研究进展

2、新生儿复苏中的团队训练

3、对Apgar评分的再认识

喉镜镜片的量取方法

气管插管可视喉镜喉镜片的尺寸大小,目前临床上的喉镜其实有很多种,有带直喉镜片的、有带弯喉镜片的,以及各种各样的可视喉镜,所以在气管插管前,就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不同选择不同的喉镜。间接喉镜是有柄的圆形平面镜,镜面与镜柄相交呈120度,镜面的直径各有不同,应根据受检者的咽腔情况选取合适大小的间接喉镜检查。扩展资料:间接喉镜方法简单易行,也很容易掌握,且患者的痛苦比较小,只是对于一些咽反射比较敏感的患者不能耐受,以及舌根肥厚及会厌抬举欠佳的患者喉部检查不满意,还有就是儿童可能会因喉部解剖发育的特点难以观察到喉部的病变。直接喉镜检查喉部时需要用直接喉镜将舌根及会厌直接挑起,根据用处不同也有不同的类型。比如说薄片形喉镜(片形有直、弯两种,一般用于麻醉科)、普通直接喉镜、侧裂直接喉镜、前联合喉镜、支撑喉镜及悬吊喉镜等,而关于喉镜片的大小尺寸,有婴儿、儿童以及**喉镜的区别,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同选择合适的喉镜片尺寸大小。

喉镜片分类

喉镜叶片属于商标分类第10类1001群组;经路标网统计,注册喉镜叶片的商标达1件。注册时怎样选择其他小项类:选择注册(喉镜,群组号:1001)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