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叛逆的说说(100句)
一、孩子叛逆家长烦的说说
1、为何孩子会叛逆,换句话说不懂事。这通常是由于多家长在文化教育孩子时,自身最先没做好楷模,当孩子仿效爸爸妈妈的一些不合理个人行为时,爸爸妈妈又要斥责。
2、如果和孩子一起客观地把事情捋一捋,总结经验,孩子可能会心平气和地接受。
3、开始成为大孩子的你,父母以后做好啦啦队员,慢慢退出指导员角色。
4、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心理学咨询师武志红认为,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场所,孩子都是通过父母学习待人处事的方式,不好的行为模式会“复制”到下一代。因为“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没有接触到正确的方式,理所当然也就难以正确行事了。
5、这会让孩子感受到无形的亲情压力:
6、我们都知道,情绪上头时,骂孩子、吼孩子不好。
7、特别是大学,哪怕你在学习上没有取得好成绩。但读大学时,能给你带来更多的隐形的财富。比如:结识很多优秀的朋友,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明确的目标。思想、行为等方面,有所提高。
8、别说“我就是那么随口一说”“我还不是为了孩子好”。
9、对于叛逆期的孩子不要过于苛刻,要懂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千万不能太罗嗦,不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作为家长要耐心的陪孩子度过叛逆期,尽量不要打骂,这样会让孩子起反抗心理。最后,就是多沟通,多引导,不要强压。
10、咱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自身尚存的幼稚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如此一来,相信孩子会从不谙世事平稳过渡到成熟。
11、母:我是你妈,还不能张嘴说话啦?
12、当然,家长向孩子提问时态度一定要和蔼,更要虚心;不能摆着架子,把提问整成“提审”,变相为“审判式”唠叨。
13、比如,当孩子刚要开始写作业,却同时开开音响,家长一般就会唠叨什么“一心不可二用”啦,什么“一心以为有鸿浩将至,长大肯定么有出息”啦,其实这些大道理丝毫不起作用。如果能换成提问“你为什么做作业要听音响,这里有什么科学道理呢?”这时,家长可能会听到一些过去闻所未闻的知识,什么音乐会激活大脑,左右脑需要协调等。当然,如果家长是个乐于学习的人,就会在最新的资料中看到:通过科学对比试验证实,音乐虽然能激活大脑,但是总的效果还是不如专心致志地学习。家长拿出这个新信息,再和孩子交换意见,这和唠叨相比恐怕要高明千百倍!
14、一个人在他的儿童期、青春期甚至成人期,都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叛逆状况。如果父母只是被动的等待孩子摆脱叛逆行为,可能会让问题变得更糟糕。帮助孩子学会恰当地表达自我,是我们作父母的天职。
15、➆不要忘了多关注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盯着结果。
16、却往往忽视了,很多日常话语,看似随口一说,却隐含了很多情绪和攻击。
17、你对于如何才能控制局面一点头绪也没有。
18、青春期的孩子当上级、下属还是兄弟姐妹来养
19、⑫学习用风趣的方式而不是讽刺挖苦的方式去化解权力的挣夺。
20、有利于了解孩子目前的真实认知水平
二、关于孩子叛逆的说说
1、父母多与孩子交流互动
2、所以,无论青春期的孩子在情感上,还是学业上,身为父母,学会闭嘴,以身践行,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逐渐开启自己的内驱力,一步步走上独立成长之路,去面对人生的风浪,就是家庭教育的成功。
3、总之,孩子一生还有三次叛逆时期,这是很正常的,父母和孩子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然后多多相信彼此,一起携手度过这段艰难岁月,共同迎来美好明天!
4、孩子叛逆期都那样,只是别人不说而已,不要觉得就你家孩子叛逆。人的成过程必须经过青春叛逆期,父母要理解孩子。
5、烦心的父母们哪里会知道,孩子的不听话、逆反,正是自己的没完没了的唠叨逼出来的!
6、➅对于非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一定要重视奖励的随机性。
7、差距,不管在哪都是有的。而差距往往能引发人们对于生活不公平的抱怨。比如:别人比你有钱、有人脉,可以轻松拿到一份自己向往很久的工作。孩子常常会在遇到这种现象时,内心会出现很多负面情绪。
8、点击转发来支持我们吧~
9、内心强一点的,直接怼回去:那你给人家当妈去。
10、身体是学习的本钱。
11、结果就是,成功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挫败感,一肚子的愤怒无处发泄。
12、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
13、⑪不要把孩子的所有行为都看成挑战你权威的反叛行为。
14、而且,细品这句话,总感觉有一些道德绑架的意味——
15、()我的孩子常常公然反对或拒绝遵守成人的要求或规则。
16、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让他们正在试图与原来的“母体”分离。他们要求的是人格上的尊重和独立,而不是你所说的正确与否,动听与否。
17、看上去是对孩子要求严格,但孩子感受到的,是一种道德优越感的碾压,是一种蛮不讲理。
18、“你看看人家”,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你太差了,你不如别人,你不好。
19、是否有任何曾经发生的消极事件在影响着我孩子身上正在发生的这些行为?
20、人可以没有伟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标。我们都知道学习辛苦,但孩子,你也应该明白,上课、作业、考试,这是每个孩子都有的经历。多年之后,我希望你感激现在这个拼尽全力的自己,而不是徒然悔恨。
三、孩子叛逆心里烦的说说
1、那我就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说说吧。我自己也才18岁。有时候家长多说几句我也觉得烦。再说下去要么吵。要么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觉得这时候家长戛然而止不要再说了。不然矛盾会激化。适时关心下,该鼓励表扬的时候就表扬。像我爸就从来没有赞美过我。还老是冤枉我。沟通也少。所以我就老是跟他对着干,不爱听他的话。经常沟通的时候说些他感兴趣的。爱美没什么嘛。我也经常随身携带小镜子。刘海容易乱。注重仪容仪表。形象问题哈
2、你能别对我这么好吗?!
3、就像一个人越标榜不在乎什么,其实越在乎什么。
4、➆当权力的争夺开始时,想一想你“妥协”了会怎样。
5、在网络知乎和豆瓣小组里,无数的年轻人都痛恨父母对自己曾经的过度管教,他们甚至称之为“父母皆祸害”,认为是父母扼杀了自己童年“对美的追求”,而很多人更是把自己的不幸福归结到了原生家庭,也就是父母的家庭教育上,对他们的怨念可谓深重。
6、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表现不满意,那么就从现在开始付诸行动吧。一些行为可能与你的性格非常吻合,一些则不太吻合,如果需要时,你必须刻意表现这种行为,如果能改用其他方式表达,当然也是可以的。
7、青春叛逆期,不是洪水猛兽,是每个孩子成年的必经之路。所谓叛逆期,其实就是一个人自我成长、自我蜕变的过程!
8、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哦~
9、林姐气得泪水涟涟,嘴里不停控诉着儿子的“不听话”。而身高近180cm的儿子则愤怒到额上青筋暴起,两只手牢牢把母亲的双肩抱住,将其按坐在沙发上,恨不得捂上她的嘴……
10、还有一种是因为怕孩子受委屈,尽力满足孩子,当孩子大了,需求自然也大,攀比心,虚荣心等随之而来,在你不能满足孩子的时候,她不想听你说,自然会怼你。在说说你,养女儿不能找借口,工作再忙也要和孩子沟通,不是你们见了面之后吃好吃的饭或者玩手机这么简单。有了原因我们就对症治疗,改变管教的方式,与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给孩子树立好形象,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们两口子多孝顺你们的父母,并让孩子看见,让她知道对与错。加强亲子关系,让孩子知道你们是为她好,这不是用嘴说的,要让她体会到才有效。
11、➃有些界限是你必须坚持的,你要知道这些界限是什么。
12、一个唠叨的人谁都怕,一个唠叨的父母怎能不让孩子心烦透顶呢?你舌焦唇敝,把话说尽;孩子却耳朵里听起来了茧,由心烦到反感,由反感到叛逆,直至两败俱伤,亲子间形同冰火。因此,要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父母首先应该提高说话的质量,尽力减少唠叨的数量。
13、➁审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是否太高了。
14、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情绪上来时,难免口不择言,多多少少都说过类似的话。
15、然后与孩子聊,告诉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做爸爸妈妈的好朋友而不必唯命是从或者什么事都要父母做主,另外,家庭中的一些决策孩子也可以参与,有关他自己的事,都让他自己先发表意见。
16、青春期荷尔蒙分泌旺盛,最大变化莫过于身体的发育。孩子突然变得爱美起来,各种姿势360度自拍不厌,仿佛脸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出花儿似的。衣服也要她自己喜欢的,而家长的审美动不动就要被她嫌弃为“老土”。
17、尊重他们的私密感,并且把自己的心里话和其他的隐私和自己说说,培养友谊。不干扰他们在执行朋友间的窃窃私语,允许他们以通信等形式交流旅行体验。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秘密倾吐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让他们的感情在合理的范围内予以释放。
18、下面的清单描述了叛逆孩子的8个方面。为了帮助你掌握孩子到底有多叛逆,好好想一想,这些叛逆行为是否在你孩子的身上发生了。你可以根据孩子的行为进行打分,来判断孩子叛逆的程度,1表示叛逆行为最弱,5表示叛逆行为最强。
19、第让他自己承担犯错误的后果,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斟酌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是否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如果孩子他犯的错误太大了,他承担不起,那么家长就可以帮他。如果孩子犯的错误,他自己能够承担,那么家长就绝对不要插手帮他。要让孩子自己知道犯错误的后果,然后他才会长记性,才会约束自己,下一次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他犯了什么错误,就让他自己去承担后果,家长尽量不要帮他。
20、说起来是为孩子好,实质上是满足自己的需求。
四、孩子叛逆心情不好说说
1、想想什么是孩子该有的权力
2、➅告诉孩子你爱他,但是不喜欢他的行为。
3、一个人的未来由知识、能力、态度决定。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能力也可以在实践中增长,而态度却由习惯养成。你在良好习惯培养上,有时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现在,端正态度还来得及。未来,我希望你所做的一切,是既利已又利他。
4、……(此处省略365字)
5、你是你,我是我,凭什么要求我要像你一样?
6、为了能跟上生活的节奏,你感觉有点儿疲于奔命了。
7、第给孩子选择权。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其实不喜欢被人管着,他既然不喜欢管着,那么就给他选择权,他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在给他选择权之前,家长要和他先说清楚他选择的后果,他自己负责,让他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家长在孩子叛逆期的时候,给孩子选择权,给孩子自由,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孩子叛逆就是因为家长管得太多,既然孩子到了叛逆期,那么家长就尽量少管一点,给孩子足够多的选择权,让孩子自己选择,他想干什么,他愿意做什么,不愿意做什么,由他自己选择。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8、在什么情形下这些行为会发生?
9、在剧中,还有一种和孩子相处的方式,那就是学渣方一凡的爸爸方圆,从来不摆家长的架子,也不好为人师,对着孩子发号施令。他知道孩子渴望什么,喜欢什么,哪怕儿子成绩差,也积极引导他。和儿子称兄道弟,有事出手相助。艺考那天,方圆偷偷带着他去参加,成功通过了专业考试。
10、儿子叛逆期做妈妈是很累很难!
11、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到了青春期,除了身体方面的变化外,思维方式也由儿时的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
12、()我的孩子常常生气或怨恨。
13、日久天长,会形成内伤,和父母的关系渐行渐远。
14、心理学家认为,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增强,一方面渴望着从心理上摆脱对双亲的依赖,另一方面又对未来充满恐惧,表现为逆反心理增强,常与父母对着干;独立意识增强,但自控力差,易躁动不安。这个过程是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它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尽快在人格上独立、精神上自立,尽快地成长、成熟起来。家长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尽可能支持他们,引导他们明辨是非,正确处理问题,以期帮助他们安然度过“心理断乳期”。
15、孩子总在父母督促学习的时候,感到心烦,之后会觉得父母逼自己学习,完全是为了自己。觉得如果他有个好成绩、上个好学校,父母会有资本向其他人炫耀。这时,父母得告诉孩子,学习是为了你自己,一定要上大学。是为了让你掌握更多的机能、拥有更多的资本,来承担自己未来的生活。
16、如果家长仍然要求他们像以前那样听话,矛盾就不可避免了。在家长和孩子平等的家庭里,父母能够在孩子要求他们闭嘴的时候,马上收声不说,就可以减少这种激化,给孩子时间和空间的舒缓,避免刺激双方爆发更加不理智的行动。
17、坦诚地回答这两个问题,停那么一两秒钟,你可能会咽下这句话,换成更有建设性的语言、更积极的表达方式。
18、再反驳,好像就是自己没良心、不孝顺了。
19、青春期的孩子对于很多东西的痴迷,也来得毫无道理。男孩左手一个慢动作右手一个慢动作,就能把孩子的小心脏激动到“怦怦”直跳。而家长看了又看,还是分不清三小只谁是谁,又一次把他们的名字叫错,遭到孩子们的鄙视。
20、在学校,学习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学习好却体质差,这是顾此失彼。有人说,人生在世总要被比来比去,10几岁比成绩、20岁比学历、30岁比能力、40岁比阅历、50岁比财力、60岁比体力、70岁比病历……但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要比身体。
五、遇到叛逆期的孩子的家长心情说说
1、大脑控制系统的发育,更多地依赖学习。它随着人们经验的积累,在一次次试错中,才能学会更好地做出决策。对于孩子来说,校园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为学习场所。
2、倾听时切忌开口:孩子说话时,你最好是把打断孩子说话的情况降到最低限度。
3、孩子在叛逆期,家长千万不要去打骂或者说教孩子,因为这样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通过教育方法去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尽快的脱离叛逆,成长起来,我建议可以使用一下4630教育系统,我当初也是通过这个教育系统去解决的孩子的叛逆问题
4、结果就是,把一次很好的复盘机会瞬间变成了情绪上的对抗。
5、青春叛逆期,是每个孩子成年的必经之路
6、不要一味地批评孩子:这一点非常重要,你需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批评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让孩子从此关上跟你倾诉的通道。
7、父母们看到孩子们这些心里话,也许会感到委屈:我们再怎么唠叨,不都是为了孩子好吗,不正是爱他们的表现吗?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呢?
8、➁设定限制,但别强加太多的规则。
9、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10、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影响学习
11、下面这几句话,如果父母经常说,就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看看你中了几条。
12、时代不一样,凭什么这样比?
13、我打算怎样应对孩子现在的这些行为?
14、不要一味说教而不顾孩子的感受,对需要干预的事应采取适宜的形式,避免简单粗暴导致更深的隔阂。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是个小大人了,家长尊重的语气同样会换来孩子的尊重。
15、⑩不要害怕教孩子用尊重你的方式对你说“不”。
16、真正为孩子好的父母,是很少把“为你好”挂在口头上的。
17、“你看看人家多漂亮,你怎么就不知道捯饬一下呢?”
18、➀提前想一想孩子可能会出现的不好行为,你会如何处理。
19、这时,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应该允许孩子在一定范围内扩大提出社会和道德实践经验,以增加他们道德准则的数量。
20、别说孩子,每个人都讨厌被拿来和别人做比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