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句是什么意思(100句)
一、借代句
1、(1)不同点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2)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因为你绑定了银行卡,借贷宝会给你一定的奖励,需要你提现到银行卡才可以取出来,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需要验证借贷宝和银行卡的主人是不是你本人。再说了,银行卡密码这些信息的采集是跳转到类银行金融机构的页面上完成的!注册借贷宝绑定银行卡的页面是在中国银联的界面上完成的!借贷宝根本无法获取这些信息,你的个人信息也是安全的。
3、这个人是谁?原来是隔壁家新来的小鸣。(设问修辞手法)
4、明喻,译为“像XX一样”。
5、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6、“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7、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有四种方法,掌握了它们,不但可以加深对比喻的认识,还有助于了解比喻与借代、比拟、比喻义、比较的区别。
8、※暗喻,译为“像XX一样+XX比喻义”。
9、一定要动手写写其中的易错字,坚决消灭错别字。
10、指津四: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情感态度题目解题指津
11、以下是“意象分析0”模式(区分象、意关系)
12、日月:太阳月亮,比喻明朝。
13、(1)明确种概念(被定义的概念)。
14、故“借代”可以由此理解为“借用A代指(代替)B”,如“江山如此多娇”中借用“江山”来代指“祖国”。
15、a.文中将....比作.....,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
16、例如: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17、心灵的简单犹如雨后彩虹,美丽脱俗,彩虹出现的时刻,便是风雨洗礼后留下的精彩与绚烂。它是在历经风风雨雨后,带着阳光的浮现,将我的心明亮的照耀,让我的心即刻跟着成长
18、魏宛静秋2021/12/719:34:40
19、百姓竭尽财力,官吏满足自己的欲望,更有甚者,品行不正的官员掠夺百姓。
20、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二、借代句是什么意思
1、首先,修辞需要修辞环境和修辞情景,光看简单的一句,而不联系上下文是很容易产生歧义的。另外,从这单句来看,并非通感。通感是利用人五种感官系统的转移表达来起独特修辞效果的。这也许是借代,以悲剧代指他满脸上悲惨的神情。当然也许我的回答也有错误,有问题大家来探讨一下,会有所助力的
2、例(12)中以“毒蛇猛兽”比喻压迫剥削无产阶级的资产阶级统治者,这里喻体与本体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作者取其凶残狠毒这一相似点,通过联想构成比喻,把意思表达得鲜明生动。
3、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
4、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5、此法即在谜底里借用较确切的近义词,通过联想使它替代谜面上的某个词或字,以此举一反达到扣合谜底的目的,这也是猜、制灯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例如:“天安门上太阳升”,猜一个字,谜底为“景”字。“天安门”使人联想到它可以替代北京,太阳即日,“京”字加一个“日”字即构成谜底“景”字。又如:“端午”,猜一句成语,谜底为“一马当先”。“端”为开端扣“当先”,十二生肖中的“午”代替“马”,扣合得非常贴切。
6、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作用: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7、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来告辞。
8、下定义的句子一定是单句。
9、美色倾城、红颜薄命、饿到扶墙……历史上到底有多少因美而起的悲剧?(点击阅读)
10、借喻是比喻辞格中的一种类型,它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是比暗喻(或隐喻)更进一步的比喻。借代是借用与本体事物相关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的一种辞格,又称为“换个名称”或“换一个名字”。从定义来看,这两者在形式上有共同点,但其蕴涵的深层内容却是不同的,本文就将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这两者的区别。
11、②句式的选择: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12、句①中,“党”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政党,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没有“太阳”的意思,而且“太阳”也没有“党”的意义,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临时产生的,换一下环境,党还可以是“灯塔”和“舵手”,所以是比喻。同理,“我”和“花”之间也是这种临时的联系。而句②中“包袱”一词在使用的过程中,表示“思想负担”的意义已固定下来而成为“包袱”一词的一个义项,它不是临时产生的,所以属于词的比喻义,而不属于比喻修辞格。
13、平叙: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14、为什么倾覆城、国能够指女子极其美丽?
15、b.解读徽标中间每个构图要素所蕴含的具体意义
16、句②中“她”和“她姐姐”是同类事物,都是人类,所以是比较。
17、有时在府中宴饮,他坐在宴席间,整日姿态矜持庄重,不曾有一点迎合的意思。
18、(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偷换换念:就是替代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尤其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20、而喻体没有出现,所以句①是比喻,句②是比拟。
三、借代句
1、魏宛静秋2021/12/517:48:28
2、魏宛静秋2021/12/721:00:22
3、脂膏: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钱财;
4、借喻的句子可以改为明喻或者暗喻的句子,如“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以改为“雪覆于千树万树上如盛开之梨花”(明喻)或“雪覆于千树万树上变成了盛开之梨花”(暗喻)。
5、为了加强语气,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6、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
7、到处大喊大叫,骚扰破坏。
8、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9、现在司马氏骨肉亲人互相残杀,天下纷扰动乱,恢复呼韩邪单于的事业,现在正是时候!
10、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11、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2、响→像声音一样(回响)”
13、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语言表达
14、意象类开放式理解性默写仍然值得注意。把我们曾经下发的“意向类”背诵材料多背诵几遍,必有所得。
15、在一句话中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就是借代句。
16、袁文为“倾国倾城”排除了危险因素,袁文指什么?有道理吗?
17、——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8、冬天的风很细,很会见缝插针。像水一样从衣物中渗透下去,即使包裹得再严,犹如“粽子”,冬天的风也会像刀一样直往袖口、领口切进去,使身体感到阵阵寒意。
19、(10)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20、分析修辞:还原为没有使用修辞的意思明白的句子:比喻句找相似性,比拟句找形象性,借代句找相关性。
四、借代句大全 优美摘抄
1、许多征兵的名册,每册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2、浅显地说借代是用什么代替什么,而比喻是用什么比什么。例如,“她的脸红红的像个大苹果”是比喻,而“这个红领巾跑了过来”是借代。
3、a.先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再寻找徽标的构图元素(线条、文字、图形、颜色、大小、位置等)
4、例(15)为借代。例(14)中以“干戈”作兵器代指战争,两者关系是用工具代本体。
5、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6、句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7、“我们要抓教学技术方法,技术水平是学习革命的关键突破,教学改革改到难处是技术。我们的老师现在要不断自我革命,自我突破,把原先所谓的黑板、粉笔、作业本变成教学技术新的黑板、粉笔、作业本。”在吴岩看来,学习技术是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是老师的一个新的能力,教师的“教”要用新技术,学生的“学”要通过新的技术来学习。技术与教学教育新的融合将引发一场新的学习革命。混合式教学要成为今后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新常态。
8、(10)旌旗十万斩阎罗。
9、馀烬:烧过灰烬,比喻即将灭亡的元朝;
10、(13)陈涉叹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节选)
11、断句题要仔细对比,然后两两分组,古汉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动词或形容词,再找出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
12、魏宛静秋2021/12/517:55:33
13、借代是用物体的特征代指该物合意,比如某人带眼镜,你不叫他名字,而叫他作“眼镜”。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和喻词,比如:此时他的心一会儿升到云端一会儿又沉到谷底。比如说一个人一下子钻进麻烦里可以这样说:他一头扎进麻团中。比喻则是把甲事物比成乙事物,比如苹果似的脸(暗喻),她的脸象苹果(明喻),吻了一下她的苹果(借喻),他此时的心情就是一团麻,就是一堆草,就是那煮沸着的水(博喻)。
14、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借喻中的喻体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它和要说明的事物是有本质区别的两回事。构成借代的基础是本体与借体的相关性,它是临时用一个名称来代替事物的本名,即利用客观事物的种种关系巧妙的形成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说的是同一个事物。借代的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标志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结果代原因;部分代整体等等。这种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建立在本体自身的特征、职业诸方面的,通过名词的借代使用表现出来的。
15、欧·亨利描述麦迪逊广场入冬的这段文字,精巧地杂糅了多种修辞手法:弗罗斯特是英文“frost”的音译,意思是“霜冻”。作者为霜冻赋予了一个充满罗曼蒂克气息的英文名“杰克·弗罗斯特”,这是用专用名词来代替本体的借代手法,无疑又是一种拟人修辞。
16、“借代”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
17、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说“人话”就是:“真香”就是通感!
18、"有线""无线"分别借代"有线班的战士"、"无线班的战士"。
19、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20、母亲的眼睛,犹如两湾深水潭,把甜美的快乐播放,把怅然的忧伤隐藏;母亲的手,犹如厚厚的海绵,拂去儿女的泪滴,把孤独悲伤留给自己尝;母亲节快乐!
五、借代句的例子10个
1、借喻与借代的作用不同
2、意象分析17︱西北有浮云(比喻意象,据“游子”拓展)
3、借喻与借代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这两种修辞方式出现很多,由于它们本体都不出现,因此往往混淆不清,学生难于辨别掌握,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那么对这两种修辞方式如何辨析区分呢,
4、②远处来了两个红领巾。
5、思念如雪飘飘至,虽临风寒冻不僵;祝福犹如三春暖,融冰化雪到身边;祝愿朋友事业顺,赢得鲜花掌声连;祝愿朋友多开怀,笑口常开青春驻。小雪快乐,幸福永久!
6、再比如,店里进来了一个穿长袍的,没一会儿,长袍就骂骂咧咧嫌这嫌那的。
7、做题要求:明确此类阅读题的考查目的
8、①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9、例如:⑤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10、取材作用:凸显主题,拓展主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以小见大;线索
11、洪水中的群众们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是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12、有些人无需说忘记,稍不留神什么也记不起了;有些人即使想忘记,犹如生根发芽在脑海里,抹也抹不去。
13、走进诗文中的修辞—借代(点击阅读)
14、于是,汉朝开始与西北方的国家交往,然而,这是张骞开创了先例,张骞之后出使西域的汉使,一般都称博望侯。
15、“巾帼不让须眉”,单单用客体“巾帼”“须眉”表达为“头巾、发饰不让眉毛、胡须”肯定不通;“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白衣天使”单用客体表达为“她希望长大后当社会上白衣服的天使之神”也不通。“买一瓶洋河”“大金牙也在看《史记》”“红领巾们越干越欢”也是如此。
16、②运用的论证方法:列举说明
17、印象不深的名句,要反复记忆。
18、我和小平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却情同手足。
19、指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
20、菊花的样子也是千姿百态。有的低着头像害羞的小女孩,有的像一个个大绣球,还有的像一个个白色的雪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