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名言警句(100句)
一、福报的名言名句
1、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2、管住自己的嘴巴,以免祸从口出,病从口出。
3、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4、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
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6、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7、凡事一分为黑白分明。
8、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9、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免费订阅!
10、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11、若遇嗔恚者,说丑陋癃残报。
12、一个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或标准看可以属于不同的类别,例如“你看电影吗?”是疑问句,又是单句、主谓句、动词谓语句。“下雨了。”是陈述句,又是单句、动词性非主谓句。
13、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14、问曰:“人为何而活?”佛曰:“寻根。”
15、这种祸福寿夭,在人生当中非常错综复杂,不是以人的意愿来转移的。说在降生的时遇到有人教导他,读《地藏经》,这就是他的福德,乃至教导他念满一万声地藏圣号,这是很难遇得到。
16、养心莫善于寡欲。
1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18、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19、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泰戈尔
20、比如说人家要生小孩,家里很富有,六亲眷属很多,大家送礼,越有钱客人越多,相互巴结相互平等。穷人就不见得有,过去有句俗话:「贫在娼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二、幸福的名言警句
1、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2、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3、不管谁有错,不管面临什么灾难,无论发生何种是非,都不可外扬家丑。
4、4一定要知道,后半辈子的相貌,是取决于你的心地。如果你天天修善、修慈悲心,你的相貌一定愈变愈好;如果你天天作恶,相貌愈变就愈难看;学佛的人尤其变得快,他懂得方法、懂得理论,他的相貌愈变愈庄严、愈美好。~
5、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6、佛陀在这句话中,真正要众生明白的,就是舍弃。甚至要舍成空杯状态,才会能得到更高的佛法。
7、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8、静坐长思己过,闲淡莫论人非。
9、每个人都会有牵绊,心中都会有牵挂,放不下的东西越多,那么所面对的压力也就越多。只有彻底放下心中挂念的一切,无论是权力也好,还是执着也好,感情也好,欲望也罢,当一个人的心中没有一切牵挂的时候,那么他就什么都不怕了。无所畏惧便是无有恐怖。
10、人不知感恩,无异于没有灵魂。
11、青山披锦绣,福报自然来。
12、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3、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14、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卢梭
15、往往你诚心诚意对这位佛友,想做点佛事给他回向就是不行,做不到,这叫障。大家说业障,业障并不是在你本身也会发挥出来,想帮助你也帮助不上。
16、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最容易造业的就是这张嘴,“毁谤”一词,妄语、两舌、绮语、恶口四种全包括了,尤其是毁谤圣贤的经教。正所谓无知者无畏,越是愚昧无知的人,就越口无遮拦,天不怕地不怕,什么话他都敢说,谁他都敢毁谤。日常我们看到有些嘴歪的人,或者嘴上长疮的,仔细观察,他在言语方面,肯定有问题。
17、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18、为别人鼓掌就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19、人的一生其实真正需要的东西不是太多,只是人的欲望之门一旦打开,那多少都不够用了。我们今天一切的享受,无论物质还是精神享受,如果不合理,不合法,不合情,那就是浪费、毁坏,将来就会吃苦。所谓享福消福,等福享受完了,苦就该来了。
2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三、福报的经典词语
1、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2、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3、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4、同时,因为人们的心中,对任何事物都容易起执念。一旦认为什么是佛法,会一直执着下去。其实,他所认为的佛法,是在执念的作用下的假象。真正要明白佛法,就需要看透这种假象,做到超越自己的一切心念。等到心念空了,也就真正明白了这句话。
5、第一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7、第一句: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8、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9、聪明指的是斤斤计较,算计别人的小聪明。糊涂指的是大智若愚。郑板桥的四个字,难得糊涂小聪明转到大智若愚确实很难。境界的提升不是一个档次了。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10、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11、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定慧一体勿分别,佛心道身本如然。以慈悲喜舍之心化贪图,以平常无为之心化起伏,以质朴简单之心化虚浮,以踏实认真之心化疏忽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人生如梦亦如幻,缘生缘灭缘自在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2、太多了,比如.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只因为你自己的内心,放不下。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修行是点滴的工夫。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观念,不要使错误的观念落入我们生死的坑道里面,那是很危险的。你永远要感,在网上,具体你可以去找一下《佛心慧语三千文》,
13、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14、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15、以爱兴家、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
16、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17、每一次善行都不会被遗忘,每一颗善心都不该被辜负,每一句善言都不该被埋没,善言善心善行。
18、第三句: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9、我们有很多事往往看起来很容易,举手之劳,念一部《地藏经》很容易,我坐那就念一个钟头,念完了,给他念一部吧!哪里能请到那么一位师父?哪碰到一位那么发心的?不可能。
20、百善孝为先,那不孝父母,甚至悖逆父母,在言语行为上伤害父母,那就是大不孝。现在这种事很多,古时候很少,在清朝,如果一个儿子杀了父母,那县长都要免职、判刑、坐牢,为什么?作为一个地方父母官,你没把百姓子民教育好,你没有尽到父母官的责任,就该撤职查办。现在再看看身边忤逆父母的人,很多工作生活上都不如意,总会遇到很多麻烦。
四、福报的名言名句欠钱词
1、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2、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
4、福报由善心、善言、善行累积而来,时时心存善念,口说好话,身行善事,则恶心、恶言、恶行自是随之消隐。
5、——柳宗元《为裴令公举裴冕表》
6、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7、不颠倒黑白,不拨弄是非。
8、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9、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10、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1、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12、佛教里最注重讲的就是看破,放下。但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有需求,有需求就衍生出了欲望,许多的修行者其实也是很难过看破这一关。有人会迷失于金钱,有人会迷失于权力,也有人迷失于美人,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实在是太多,只有当全部都看透,才能彻底放下。
13、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14、百灯旷照,千里通明。
15、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弗·培根
16、富贵如刀兵戈矛,稍放纵便销膏靡骨而不知;贫贱如针砭药石,一忧勤即砥节砺行而不觉。
17、人在做天在看。人的善良之举迟早会得到善报。与人相处不要只顾自己算计别人;不要踩着别人成就自己。只有与人友善才能感受到人心的冷暖才能体会到社会的情义;才会发现自己的价值才能提升自己的幸福度!
18、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罗曼·罗兰
19、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20、功利是一部机器的目的和检验机器价值的根据,而善良只是人的目的和意愿。——泰戈尔《民族主义》
五、关于福报的经典语录
1、佛曰: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口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2、学会感恩,才懂得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
3、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4、现在这个现象很普遍,自己有权、有地位的时候张扬跋扈,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一转眼,锒铛入狱了,往日风光不在,众叛亲离,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
5、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6、众生往还六道,随业逐流,遗失了本心,反被六尘的妄想心所蒙蔽,生出种种虚妄之念,这种种心皆不是真实不变的心性,只是一时假名为心而已。这过去之心、现在之心、未来之心,无非皆由六尘缘影而生,念念相续,事过则灭,这种种无常虚妄之心,是不可得的。
7、许多人认为我们肉眼看到的就是实相,其实是执着了。佛陀所说的身相,指的是色身,色身是地火水风四大假合,是因缘生灭、虚妄不实的,并非真实永存之身。佛陀的真实法身,等如虚空,五所不在。但是法身无相,凡眼是无法亲见,只有明了五蕴假合的幻相,才能见到佛陀不生不灭的法身。不仅佛身如此,凡是世间所有诸相,都是生灭迁流的相,虚妄不实的。若能了达世间虚妄的本质,就能见到佛陀的法身了。
8、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罗曼·罗兰
9、俗话说“病从口入”,现在人很讲究吃,很贪吃,不是为了吃饱,而是为了吃好。为了满足舌头根的那点欲望,什么敢吃,什么都要吃,奢侈无度,最后吃出一身毛病来,什么三高,各种千奇百怪的病。比如得了食道、肠胃的疾病,再想吃,却吃不进去了。这年头,还从来没听说哪个是因为吃不饱饭营养不良生病的
10、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1、这个世上谁也不傻。谁好谁坏嘴上不说心里有数。你的善良别人会永远记在心;你的恶行别人一辈子不会忘。不要以为自己聪明只不过是别人不想与你计较。再精明的手段迟早会被识破;再灵巧的掩饰终将会被揭露。
12、德行善举是唯一不败的投资。——梭罗
13、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14、善心善言善行,不用共勉,自勉就行。
15、《金刚经》中,佛陀讲到了许多具体的修行方法。其目的是以这种筏喻的方式,让修行者悟己的真如本性。因为每个人,听闻到佛陀讲的话,他的理解也不同。在不同时期,能从佛陀话中悟道的佛理也不同。所以,对于之前悟道的,在一定的时候就要进行舍弃。
16、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17、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8、没事的时候把人做好!有事的时候把事做好!善心、善言、善行!
19、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20、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