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养蚕日记三年级300字(100句)

2023-01-05 14:43:0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养蚕日记

1、养蚕需要格外的耐心和细心,每天都要给蚕宝宝喂食桑叶,清理蚕盒的卫生。孩子们给蚕喂桑叶、清理卫生,家长们也到处找桑叶,还根据蚕的生长给蚕换房子,从养蚕盒到簸箕或者大的箱子,全家齐上阵,一起养蚕忙。

2、可以写一下孩子在养蚕过程中的成长、发现、喜悦、收获等,进而谈一下亲手实践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然后讲在养蚕事件的影响下,自己以后对孩子的培养方案等。不必拘束,意随笔止即可。

3、蚕蛾们终于咬破蚕茧出来了,然后大概会等待一段时间,他们在等待什么嘛......?

4、每年的春天,三年级的学生都会进行一项长达两个月的观察活动——养蚕。今年的情况有点特殊,在线上学习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蚕的一生。他们已经知道了,蚕在生长的各个阶段需要多长的时间,蚕卵的颜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幼虫期要经过几次蜕皮?蚕宝宝是怎样进食?怎样呼吸?怎样蜕皮?又是怎样吐丝结茧了,在蚕茧中还会进行什么样的变化?

5、我的蚕宝宝们开始渐渐成为四龄蚕。

6、蚕宝宝真得要准备结茧了呢!看~在吐丝结茧的蚕宝宝!

7、蚕卵到家了。它小小的,是灰色的,简直比芝麻还要小。真的不敢相信,它能变成白白胖胖的蚕宝宝。我把它放在一个塑料盒子里,塑料盒子里铺着一张白纸。这就是它日后的家。

8、总之,只要保持20摄氏度至30摄氏度的养蚕环境,给予合理的空间和安全、卫生的环境,合理喂食,就能培养出健康、可爱的蚕了。

9、早上我就看到蚕宝宝们把桑叶吃了个精光,于是我又帮它们放了一些桑叶。

10、蚕宝宝的生活习性是: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

11、蚕宝宝们胃口不错,桑叶吃出一个个小洞洞!

12、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13、最近蚕宝宝胃口好,长得也特别快,又长长了!

14、蚕对环境的要求很高,不能接触到农药、化肥、香烟、蚊香、杀虫剂、化妆品等物质和气体。在养蚕的过程中,也有一不注意也牺牲了蚕宝宝的情况,不过吃一堑长一智,在一个多月的养蚕过程中,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积累了很多养蚕的经验,也迎来了蚕成熟吐丝结茧的时刻。

15、这个学期,孩子们迎来了一项特别的任务——养蚕,一路欢歌笑语,收获满满。

16、刚孵出的蚕宝宝像很小的蚂蚁,所以叫“蚁蚕”。大黑有好几只长满毛毛的短短的“脚”,它喜欢爬来爬去。希望其他的7颗蚕卵都能顺利孵出蚕宝宝,成为大黑的弟弟妹妹。

17、蚕吐丝了,被蚕丝包裹起来就形成了蚕茧。看着一个个作茧自缚的蚕,孩子们都感觉到很神奇。

18、我每天为蚕宝宝打扫房间。他们吃完桑叶,会拉出黑黑的蚕沙。听妈妈说,这些黑黑的蚕沙还有大用处呢。妈妈在给蚕换叶子。他用剪刀把叶子上的蚕连它抓着的小叶子一起剪下来。突然妈妈惊叫一身,我连忙跑去。妈妈缓缓告诉我,有一只蚕爬到了背面,被她一剪刀送上了西天。可怜的蚕身首异处,中间黄色的液体流咕咕往外冒。我又是生气,又是心疼,更加仔细的寻找蚕宝宝。希望它们都安全搬家。

19、蚕蛹受外界影响也会扭动身体哦!

20、后来,我才知道,蚕抓住白纸上的纤维,固定住身体是为了蜕皮呢。而在蚕蜕皮时盲目移动,蚕不仅脱不下外衣,还会惨遭横祸。

二、养蚕日记三年级300字

1、然而,对新世纪的一零后来说,养蚕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快乐,也是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我的养蚕来源于我们科学课老师布置的一项课后作业。

2、都说民以食为天,蚕也是一样!桑叶要干净,而且不能潮湿。在蚕比较小的时候,要用嫩叶投喂,而且最好是剪成小片,易于蚕啃食。二龄蚕及以上,就可以用比较老的桑叶投喂,而且桑叶背面要朝上。

3、今天发现一只蚕宝宝一动不动,是不是要蜕皮了呢?

4、预知后续结果,需耐心等待下一篇记录!

5、经过若干天的结茧,我养的蚕宝宝们陆续都“自缚”了,看看,这些蚕茧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橘色、鹅黄色,真好看!

6、5月13日星期五小雨养蚕第九天14~20℃

7、小蚕们越来越能吃了,桑叶撒下去,没过多一会,就被他们风卷“蚕”云吃光了......

8、我发现蚕今天昂着头,像是一个雄赳赳,气昂昂的武士,一动也不动。我生怕它就这么突然死了,惊慌万分,连用手指碰了碰它。它不耐烦的摇摇头,像是在驱赶一只黏人的苍蝇,便继续老僧入定了。我见它不吃桑叶,就恼火地拿起捏起蚕夹,夹住蚕的下半身,想把它抬起来。可它竟牢牢地抓住白纸。我只好费力的将它从纸上掰开,谁知道竟扯出几根丝。我连忙把它放在了桑叶上,它却一直痛苦地打滚,扭动身子,仿佛在挣脱一道无情的绳索。我手足无措,又把它放在柔软的白纸上。它这才静静地趴下来,不动了。

9、但是它的一生也是经过了很大的变化,

10、到了中午,这只蚕茧已经变得通体金黄,一个完美的工艺品出现了。

11、我带着我的蚕宝宝们去上学了,不过,数学题他们可能不会做啊!

12、快看!蚕宝宝们的胃口好大哦…

13、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小动物的生命周期,开学初,同学们便开启了养蚕之旅。在短短的6周时间里,同学们用他们的爱心呵护着蚕宝宝的成长,陪伴它们走完从“卵——幼虫——蛹——成虫”的生命历程。

14、日子一天天过去,蚕宝宝也渐渐地长大了,它们不停地啃食可口的桑叶,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蜕皮,身体渐渐长大,从黑色小小的蚕宝宝变成又白又胖比手指还粗的五龄蚕,一共要蜕四次皮呢。

15、中国2000多年前就有了养蚕的风习。自商周历秦汉以迄明清,国家均将蚕神列入祭祀大典。民间对蚕神的祭祀就更是虔诚而不敢稍有怠慢。民间以为,蚕是极娇嫩极神圣因而又是极有灵性的动物,稍有不慎就会使其受到损伤。清乾隆年间《湖州府志》转引《吴兴蚕书》就十分形象地指出了这一点:“蚕自小至老,须刻刻防其疾病。俗称蚕为忧虫,受一分病则歉收一分。”又引《农桑通诀》云:“蚕有十体,寒、热、饥、饱、稀、密、眼、起、紧、慢,此十者,人所当体恤也。时时体恤,犹惧有失。”蚕体本身的这种种特性,要求蚕民在养蚕时应格外小心,恪守诸多禁忌。

16、蚕蛾们经过交配,生下来更多的一颗颗小小的蚕籽。这些蚕籽经过低温保存,明年的春天还可以继续新的一段传奇......

17、雌蛾产下了一粒粒淡黄色的卵。

18、我们的手是有温度的,而且会有细菌,用手拿蚕玩耍,对蚕宝宝是极为不利的。此外,还要保持蚕生活空间的合理性和整洁,为蚕提供安全卫生的成长环境。

19、过了两个小时,我看见那只蚕宝宝已经自己完全裹了起来,但还能看到它在里面动。

20、有盖的鞋盒比较好,在盖子上扎很多小孔,平时要注意透气。

三、养蚕日记手抄报

1、今天早上,我看桑叶没有了,于是我又放了几片桑叶进去。我看到那一只吐丝的蚕宝宝已经快要吐好了,已经看不到了。

2、蚕宝宝长长了哦!已经有七八毫米了呢,而且当它用力伸展就能达到九到十毫米呢!

3、5月15日星期日晴养蚕第十一天15~21℃

4、我今天观察的时候发现蚕宝宝的尾部长了根刺!

5、蚕宝宝们每天无所事事,整天就是吃啊,吃啊......看,又.......又长大了!

6、养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种桑养蚕之法相传源于黄帝的妻子嫘祖。蚕宝宝又名桑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桑蚕是经济昆虫之一。

7、这是我第一次养蚕,妈妈也没有养过。妈妈同时给我买了二龄蚕和蚕卵,二龄蚕好小啊,只有几毫米,有个灰白的小头,身子黑黑的。经过了几天的喂养他们渐渐长大了,身体也越来越白一些。我每天一醒来就想跑过去看看他们吃得怎么样,昨晚睡得好不好。过了一周我的蚕卵也全都孵出来了,妈妈说你可以从蚕卵再次观察一下它们长到二龄蚕的过程了。刚出生的蚕卵真是像一条小黑线一样。经过了两周的喂养,我的大蚕已经蜕了两次皮,好期待它们结茧的样子呀。

8、第一行写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还可以给日记加一个标题第一行的内容写在左边》》》》》》》》(题目)()年()月()日星期()(天气)正文。。。。。。。。。。结尾。。。>>>>>>>>>>>>>>>>>>>>>>>>>

9、今天早上,我打开蚕盒,看到桑叶上布满了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小孔,小蚕仍在卖力的啃食。他们大了一丁点儿,身子有点发灰,头部发白。一打开密封的盒子,他们一个个昂头挺胸,好像在等待着可口的桑叶。

10、看着蚕宝宝努力的从卵里爬出来,我好开心呀!

11、同时孩子们利用镜头记录了蚕的蜕变,见证了蚕宝宝的成长和形态变化。

12、养蚕日记持续更新中……

13、我这次很成功地见证了蚕的一生,

14、今天孵出一只雌蛾啦,它体型相对雄蛾要大,翅膀短小,腹部肥大,爬行慢。

15、放学回家以后,我发现我蚕宝宝们吃的速度并没有减慢,把我昨天晚上给他们的一堆桑叶全部吃完了,于是我又在基础上又添了那么十多片桑叶。

16、养蚕日记今天,我惊喜的发现一个个蚁蚕从密密麻麻的卵壳里爬了出来,黑鸦鸦一片。我小心翼翼用毛笔头轻轻往事先剪好的桑叶上刷呀刷,卵纸上的蚁蚕被刷到桑叶上,我却看不清蚕宝宝的模样。蚕宝宝长大了(5月7日)今天,蚕宝宝长大了,颜色没那么黑了。我查了资料得知从蚁蚕长到过熟蚕要脱四次皮。蚕宝宝脱皮了(5月13)我把桑叶擦干净再撕几条裂缝铺在蚕身上喂他们吃,绿豆色的蚕立刻津津有味的吃着桑叶,不一会儿几片桑叶便被啃出许多窟窿,他们仍继续埋头吃着。

17、我把买来的新鲜桑叶用剪刀剪成一条条喂蚕。小蚕太小,买来的桑叶必须是鲜嫩的,如果要清洗,一定要用餐巾纸把叶子上的水分吸干。

18、桑叶是养蚕的物质基础,必须以叶定种,尽量做到种、叶平衡,同时还需注意合理分批,力求饲养数量与劳力、房屋设备之间的平衡,做到科学养蚕,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蚕室、蚕具的利用率。桑叶的产量、养蚕次数和蚕品种的食桑量是制定计划的主要依据。我国华北地区无霜期短,5〜9月可养蚕2〜3次,长江流域蚕区4〜10月可养蚕4〜5次,珠江流域3〜11月桑树都能生长,1年可养蚕7〜8次;要准确估计各期桑叶产量,根据桑叶产量预测和不同蚕品种单位用桑量决定饲养数量,按照春季每张蚕种用叶750〜800千克、夏季500〜600千克、秋季700千克来计算养蚕种量。

19、蚕宝宝看着又长大了!它的头部白色部分占了身体的三分之变胖了好多,胃口也变大了。

20、蚕最喜欢吃桑叶,尤其是嫩嫩的新鲜桑叶,但喂桑叶的时候要十分细心,因为蚕是一种十分娇嫩的动物。喂食时,首先要吧桑叶上的水和灰尘擦干净,然后才能对蚕进行喂食。当蚕吃桑叶的时候,先在叶片上咬一个小口,然后大口大口地开始进食。要是你仔细听,就会听到“沙沙”的声音。

四、养蚕日记 三年级 小学生 科学

1、就算同一批孵化的蚕宝宝,喂同样的叶子,生长速度也不尽相同。每一条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

2、我爸爸特意给我买了一个养蚕专用的“太空舱”,从此,蚕宝宝们有了一个具有科技感的家。

3、我发现蚕蛹的复眼越见明显了!

4、今天它又长大一些了,现在有1厘米多了,体宽也有1毫米了,太大了,妈妈说需要把它放到大的器皿里养殖了。我又一次用羽毛,轻轻地把它们一只一只的放到大器皿里。我发现他们不仅长大了,颜色也发生了变化,白灰条纹的样子了,整体的颜色变淡了,头有点大大的,是不是没吃饱,赶紧给它们喂新的新鲜叶子。我还发现大量的黑色的小颗粒,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这是蚕的粪便......我一听粪便就觉得好恶心。可是我想起来老师说的这个叫蚕沙,蚕很干净,只吃桑叶,所以它的蚕沙可以入药的,而且还可以做成枕头,有助于入眠。我反驳妈妈说,这叫蚕沙!妈妈说我怕说蚕沙你听不懂,没想到我的宝宝长大了,学的知识真不少呢!哈哈,听妈妈这样说,我有点小骄傲呢!

5、事后我查阅资料,发现可能是蚕儿早上吃了带水的桑叶。看来照顾蚕宝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以后我要更加仔细!

6、*以上所有配图来源自我自己和爸爸的拍摄。

7、陆陆续续有蚁蚕钻出来了......

8、5月11日星期三阴养蚕第七天18~22℃

9、孩子们观察到蚕的蜕皮,第一次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只是在清理粪便和残叶的时候找到蚕宝宝褪下的皮,后来就很有经验了。当蚕要蜕皮的时候,它就不吃桑叶了,头部变大,高高地翘起,好像被点了穴一样一动不动。而耐心地观看它整个蜕皮的过程,也是有趣极了了!

10、蚕蛹变得更硬了,在放大镜下,发现蚕蛹身上有一些小细毛。

11、当饲养几天后,蚕房里会有较多粪便和多余干枯的桑叶,记得及时清理。

12、待蚕结茧十多天后,蚕蛹就会羽化成蛾,破茧而出。蚕蛾交配后产卵,第二年春天又可以孵化出小蚕来。

13、今天早上我掀盖在盖在盒子上的遮光布时,发现掀不开,于是我又用了点力,才将一个角掀开。我看见一只蚕宝宝已经在吐丝了,它用蚕丝将自己包裹了一点,但还没有包好。

14、5月8日星期日晴养蚕第四天15∽25℃

15、我在放大镜下观察到蚕宝宝全身黑色,头部处有一点白,当我清理的时候发现它吐得丝和桑叶牵连在一起。

16、健康:蚕房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蚕不能晒到阳光,怕蚊虫、怕杀虫剂、蚊香等。发现病蚕或者死蚕要马上清楚,避免传染给其他蚕。

17、今天温度有点低,我要给我的蚕宝宝加点温暖,我用旧衣服把器皿包起来,看了下温度计25摄氏度,这就可以啦!

18、清理时用软的毛笔轻轻把小蚕扫到新鲜桑叶上,也可以用新鲜桑叶把小蚕引过来。

19、蚕在脱皮时,基本是不吃不喝不动弹的。很多人看到它脏兮兮的,其实是皮还没脱。再看到它纹丝不动,以为是死了,没有经验的人就会将之丢掉,那实在太可惜了!

20、最后,我再分享一下我的养蚕经验。

五、养蚕日记一年级

1、小小科学家们还认真的纪录并比较了不同时期,蚕形态和行为的变化。

2、图文:王佳乐妈妈、贺老师

3、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

4、它的每一次蜕变我都印象深刻!

5、蚕作为人类的贡献者,自古就受到讴歌。“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样的诗句相信大家耳熟能详!蚕农们有一句话:“今天你养蚕,明天蚕养你”,蚕茧抽丝就可以被智慧的人类制作成丝绸。

6、过了一个小时,我去看蚕宝宝发现它们将桑叶吃光了,我又给了它们一些桑叶。

7、今天我发现蚕宝宝吃桑叶的速度变慢了,我认为它们要吐丝了,于是我不但为它们换了桑叶,还折了八个纸盒,一只蚕宝宝一个纸盒,这样它们就更容易吐丝了。

8、这是写观察日记:可以连篇累续,像电视连续剧那样,一集接一集的连播,从开始的小小黑虫,怎样吃桑叶,怎样爬上爬下,注意详细观察,越仔细越好,要把细节写清楚,边叙述边议论,边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也可以把蚕宝宝最后吐丝结茧甘愿付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写出来,进而得到生华,这叫:文道结合!这种观察日记最能培养观察能力,写完动物写静物,观察静物要有顺序,从上至下或从左到右,由外及内,或根据行走路线都要有条不紊,时间久了自己就有规律可循!笔杆子是练出来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厚积才能薄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日积月累,写作已经习惯,不吐不快,像打喷嚏似的,像吃饭喝水睡觉一样,你就会收获一个杰出的著名作家!至少一名写手!!!

9、这个学期我们的科学任务要开始养蚕啦,可是我学具袋里的卵都压坏了,妈妈就在网上给我买了蚕卵供我饲养。加油吧!希望我能见证蚕宝宝的一生!

10、蚕宝宝开始很小,想要变成蚕蛾,必须不停地吃桑叶。他们每天都吃着桑叶。一圈又一圈的长大,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变成了蚕蛾。

11、轻轻摇蚕茧,能感觉到里面有东西在动。今天我剪开了一个蚕茧,发现蚕在变成蚕蛹前还会进行第五次的蜕皮哦!蚕蛹是纺锤形的,褐色的。

12、蚕宝宝现在身长有20毫米,身宽3毫米。

13、蚕宝宝就像大胃王,一天比一天能吃,肚子仿佛是无底洞。桑叶不知不觉就吃完了,蚕宝宝也变大了很多,从一个瘦小的蚁蚕变成又大又肥的大蚕宝宝,让我感叹生命的神奇。

14、5月9日星期一晴养蚕第五天17~22℃

15、最近蚕宝宝们胃口这么好,是不是为自己结茧储存能量呀?

16、五龄蚕用整整两天两夜的时间结晶,再在茧中脱一次皮,就成了蚕蛹。蚕蛹经过十天前后,变成飞蛾,雄雌交配,产卵500个左右,然后飞蛾死去,次年春,它们的后代又延续了“父辈”的传统,沿着后辈的道路继续为人类做出贡献。我们常说“螽斯衍庆”,出自《诗经·周南·螽斯》,形容子孙众多。螽斯是昆虫名,别称蝈蝈,螽斯一年一代,蚕也是一样。而我们喂蚕,与蚕见面、陪伴的时间也不外乎四十多天!蚕用有限的生命,留下美好的蚕丝,人类很是感恩!

17、蚕的一生,分为:蚕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蚕从“蚁蚕”发育到结茧,这个过程要脱皮五次!第一次脱皮之后,就叫“二龄蚕”,第二次之后称“三龄蚕”,以此类推。在一定的温度下,满足喂桑叶的条件,一龄蚕、二龄蚕各需要三天时间,三和四龄蚕需要分别喂5天左右,五龄蚕需要喂一周。也就是说,从蚁蚕到结茧,蚕需要被喂桑叶一个月前后。

18、我们回到家,马马虎虎的擦了擦叶子上的水,就把叶子放入蚕盒。蚕宝宝们立刻如同饿虎扑食般啃食起来,“沙沙沙”一阵悦耳的细语在蚕盒中响起。我细细地看着狼吞虎咽的蚕儿。只见它们用脚紧紧扒着桑叶那锯齿形状的边,贪婪的小嘴弧形向里进展。其中一条蚕独霸一片叶子,玩命地往里啃,居然很快啃断了桑叶,一小半叶片掉落下来,它不慌不忙的接住三口两口就解决了。嘿,真是一条懂得节俭的好蚕宝宝!

19、雄蛾用力地煽动翅膀在寻找雌蛾!

20、吃完午饭后,蚕宝宝们竟然把早上我放的十片桑叶全吃光了,看来它们吃得还很快啊。然后,我将它们全放到了一片大桑叶上,把它们不吃的桑叶和蚕宝宝的屎粑粑全部都扔了,又将二十多片桑叶放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