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正短语20个成语(100句)
一、偏正短语成语举例15个
1、(解析)试题分析:(1)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
2、轻声是汉语中的第五种声调。
3、(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4、“可见”意思是“可以想见、推论”,是由上文推知出的结果;“算力正成为我国在新发展格局下衡量经济状况的‘晴雨表’”是说“算力”可以衡量经济的状况。
5、B.“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6、“对于那天的情况,我们班的同学的确真不知道。”中有。
7、▲篇幅有限只能展示一小部分
8、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
9、C.7D.7
10、D.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飞到芦苇荡尖轻轻掠过水面
11、D.⑥句中的“题材”应改为“体裁”。
12、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13、A.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法课
14、判断:如果在“偏”和“正”中加“的”或“地”,如果通顺大多数便是偏正短语。如黑色跑车,中间加“的”,便是“黑色的跑车”,说明“黑色跑车”就是偏正短语。
15、这家饭馆的饭菜我们从来没有尝过。
16、C.“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场景”,指戏剧、电影中的场面,泛指某种情景。场景体现的是具体的场所和地点,场合说明的是空间的一种界定范围。这里“充满东方美学意趣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开幕式设计的情景,用“场景”合适。所以应将原句的“场合”改为“场景”,选项修改正确。
17、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8、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19、“名言+阐释+例证”句式
20、C.“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一句中的“我”是代词。
二、偏正短语20个成语
1、(15分,每小题3分)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3、《屈原列传》“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极”:“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应翻译为“疲困”。
4、涣然一新按步就班英雄倍出欢渡节日
5、(答案)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6、这样的小溪我见过不少,却不知有哪一条比温泉镇村边这条溪水更招人喜爱。因为它流经的地方是那样偏僻,那样贫瘠,但是每到春天,还是吸引着那么多人。①一坐几省闻名的温泉疗养院就设在这里。②一路上我设想猜测过它的容貌。温泉,你是条泼辣的瀑布从高处一泻而下③还是一股柔软的热流从地下缓缓升起?
7、②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报喜不报忧"的特点。
8、元朝初年王应麟编写的儿童识字教是。
9、“chuāng”的构成音素有。
10、A.第一语言教学B.外语教学
11、“i+1原则”是由提出的。
12、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13、基本词汇有三个特点:稳固性、全民常用性。
14、结构相同的句子一般体现为对偶、对仗、排比、互文、顶针、回环等。
15、A.工具性B.实践性C.国际性D.普及性
16、(3)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我学院召开了一次非常会议。
17、下列音节中,拼写正确的一共有()个。(填写总个数,2分)
18、C.不应该和邻居吵架D.与别人发生争执要主动认错
19、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
20、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三、偏正短语的解释
1、碌碌无为是偏正短语。碌碌无为,汉语成语,拼音是lùlùwúwéi,意思是平平庸庸;无所作为。出自《史记·酷吏列传》。
2、清理文思的题型解题思路
3、许多外语学习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前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现象。
4、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5、(2)画线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将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6、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7、(00全国)“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但是,“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木柴”之意,将它理解为“打柴”明显不当。
8、递加修饰语是每个修饰语依次和后面在中心语相联系,形成多层修饰语的递加,如“一辆新式奥迪牌轿车”,其修饰关系是“{一辆+(新式+(奥迪牌+轿车))}”;而偏正短语做修饰语跟递加修饰语不同,是修饰语本身是偏正短语,如“我的孩子的老师的孩子”,其修饰关系是“{((我的+孩子的)+老师的)+孩子}”。
9、(4)“势拔五岳掩赤城”——“拔”
10、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11、B.“不仅”,指不止这一个,结合后文“整个北京冬奥会的诸多场合”可见不止“冬奥会的吉祥物”展现出中国文化的风采,整个北京冬奥会的诸多场合都展现出中国文化的风采,所以第一空填“不仅”是对的。“不仅……还……”指不止这一个,还有类似的,与“还”配合时表示结论不唯一。但是这里第二空关联的内容“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风采”与“不仅”后面的内容不是同类事物,所以这里不能用“还”,而应该用“都”,表示冬奥会的吉祥物和整个北京冬奥会的诸多场合都展现出中国文化的风采。所以选项第二空填错。
12、是指由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的补充短语构成,补充短语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补充短语分为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动+补,动补短语中的补语不能回答代词“谁”、“什么”、“哪儿”,而是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状态或处所等。例如:看(不清)、去(一趟)、拿(起来)、印在(脑子里)、跑得(快)、走得(急)、洗(干净)。形补短语形+补,以形容词为中心时它的后面只有补语,因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例如: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漂亮(极了)。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跑得快、走得急、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跳得高。
13、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
1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15、(8)“卑”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横撇横竖。
16、(2018年中考北京卷)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下面是这封信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17、D.⑤句中的“截然相反”可改为“参差不齐”。
18、2022年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言基础运用汇编
19、A.“展现”,指明显地表现出来的意思。“表现”,表示出来;表示出来的行为或作风。他们的区别:“表现”,自身通过思考表现出来,带有主观色彩。“展现”,倾向于客观陈述,基本不带主观色彩。这里是指“本届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倾向于客观,也带有“明显地表现出来”的意思,用“展现”更好,原句使用正确,不需要改,选项说法错误。
20、D.“短视频不仅偷走了很多人的时间,也偷走了很多人对兴趣爱好发现和坚持”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四、偏正成语大全
1、➤《给中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课》(19节视频专题课:汉字,语法,修辞,病句、标点符号)
2、(6)“吾亦望汝副其心”——“副”
3、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4、“笔直”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
5、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6、B.“赴汤蹈火、抗击风浪、孜孜不倦、魅力四射”这四个短语的结构都不相同。
7、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点明地域和季节,其中一个“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8、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
9、答题技巧:找出推断的根据。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10、★首选把近段时间各地模拟题中的第六大题翻一遍,熟悉题型是答题的关键,其次,看到新题型不要慌,慢慢看题目要求,总能有收获。
11、B.第④句的“见证”可改为“鉴证”。
12、☞统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13、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4、后补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与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组合,常用“得”字连接,其补充作用的成分是补语。“动词或形容词”在前,“补语”在后,回答“怎么样”。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得”连接,有的不用。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分两类:·动补短语:动+补,形补短语:形+补。
15、我们根据所熟悉的成语“爱不释手”可知道,“释”的意思是“放弃”。由此推断“释农耕”应该是“放弃农耕”的意思。
16、偏正短语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
17、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18、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19、D.《龙潭三湖从何而来》一文说:“龙潭之水最初来自窑坑苇塘。”龙潭之水全都来自窑坑苇塘吗?答案是否定的。
20、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五、偏正短语成语举例100个
1、B.前句为“一个个浪漫名字背后”,中心词为“背后”,不能搭配“映照着”,可以删掉“背后”,改为“一个个浪漫名字,映照着中国航天的奋进步伐”,或者改为“一个个浪漫名字背后,是(隐含着、跃动着、透视着)中国航天的奋进步伐”。
2、★如果有对话,要注意谦敬词的使用。
3、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4、为人民(服务)、对群众(说)、关于课堂纪律问题、当黎明到来的时候、按规定(办理)、把大门(推开)
5、一是搭配不当,“散发并寄托着浓烈香味、人们辟邪去灾愿望”搭配不当,应改为“散发着浓烈香味、寄托着人们辟邪去灾愿望”;
6、A.纳西B.东乡C.门巴D.景颇
7、小松收入微薄,而且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家庭负担不轻,但是为人慷慨大方,经常帮助比他更困难的朋友。
8、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9、C.第二语言教学D.对外汉语教学
10、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11、如果在“偏”和“正”中加“的”或“地”,如果通顺大多数便是偏正短语。
12、汉字是的书写符号系统。
13、☞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14、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15、阿里:不用了,那件颜色没有这件深,我不喜欢。我就买这件!
16、A.“半个钟头”是偏正短语。
17、A.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
18、好了,客观题做完了,可以把答案填入指定位置了。
19、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20、愤怒地说,愤怒地说,非常出色,精心设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