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思乡的古诗10首(100句)
一、描写思乡的古诗20首全诗
1、初唐四杰之卢照邻、杨炯相关古诗阅读
2、作品赏析:李白的田园诗作并不多写,这首《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很明显是李白隐居于终南山时所作,至于哪一年所作,历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742年,第二种说法752年。
3、公(袁可立)非直断断为德于乡已也。——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4、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水响一齐飞。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析: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解析: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解析:在思乡人的眼里,故乡的月色格外明亮,兄弟们因离乱也久已没有得到他们的音讯,连写封信去都没办法,怀念之情层层递进。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解析: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解析: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杜鹃在树枝上凄厉地啼叫。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6、这首诗历来被世人所赞颂,可谓是千古丹青妙手,绘出了一幅千古流传的江天雪景图。
7、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8、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9、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10、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1、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12、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13、C.后诗中,“别”“笑”二字写出诗人近几年羁旅漂泊的生活状态,达观里有一些苦辛。
14、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15、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16、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17、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20、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二、描写思乡的古诗10首
1、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2、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3、这首诗是王安石途经瓜洲时所作。
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5、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7、A.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悲剧唱出了一曲悲伤凄凉的挽歌。
8、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9、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10、清·永瑢、纪昀《四库总目提要》评价此诗:皆沉郁苍凉,不复作草媚花香之语。
11、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2、全诗先写江中漂泊,孤舟无邻,次写故楼之月,明言今日离别,暗含昔日欢聚,借月怀人,含而不露,含蓄的表达了诗人绵绵悠远的情思。
1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山水田园诗作为一种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的重要体裁,历来颇受世人喜爱,尤其是唐代,是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巅峰时期,今编辑为大家综合整理20首山水田园诗的经典诗作,以飨读者。
15、初唐四杰之王勃相关阅读
1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7、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8、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19、“以哀景写乐”,无论是诗或曲,都较为少见。这大约是因为,旧时代的文人“不如意事常八九”,一遇哀景,则感慨系之,所以悲秋之作甚多;情绪高昂的稀有。过多也就未免令人厌腻,乃至形成滥调。因此,“以哀景写乐往往却给人强烈的新鲜感”。
20、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三、十首思乡的古诗
1、《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3、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4、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
5、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6、D.尾联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异曲同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7、早寒江上有怀作者: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韵译):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评析):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
8、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9、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10、D.本诗诗句质朴绚丽,绘声绘色,画面感强,作者置自身于山水之间,托情感于草木之中,韵味无穷。
11、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1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13、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4、这首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春,离杜甫去世半年多。永泰元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生活困顿,四处漂泊。杜甫停留于潭州(今湖南长沙)时,正值小寒食节,写下此诗。
15、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16、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7、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8、习乡尚齿。——《礼记·王制》
1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0、当然,这也不只是一幅终南山的传神写照,这更是诗人或朦胧或清晰或隐没的思想境界与艺术境界的升华,把终南山那种宏伟壮大的奇景抒写的句句有“我”,处处有“我”,却又句句无“我”,处处无“我”。
四、描写思乡的古诗20首全诗1~2年级
1、唐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2、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3、(注)①杂耕渭上: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据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垒,分兵屯田于渭水两岸,与当地居民杂处而耕,为久驻之计。②一星飞堕:传说诸葛亮之死,夜有星赤色而芒角,自东北流向西南,投入其所居之营帐。③一曹三马:《晋书》载曹操梦三马同食一槽。自魏齐王曹芳,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掌魏国军政大权,诛杀异已,至昭子司马炎时,篡魏自立,改国号为“晋”。④草堂翁: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营构草堂居住,写下了吊诸葛亮的千古名篇《蜀相》。
4、全诗充满情趣,情韵悠长,意境深邃,是一首历来备受世人赞誉的千古佳作。
5、背下这千首诗词,你也可以挑战诗词大会
6、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7、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8、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
9、B.首句交代送别地点和场景,“俎豆”指饯行的菜肴。此句写出当时洛阳郊处的荒凉和衰败。
10、两首诗歌在景物描写上各具特色,请比较二者的不同。
1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4、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15、译文: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便想写封书信以表对家人思恋。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16、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1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8、宋代诗人中,最为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有杨万里,他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19、《闻雁》(唐)韦应物
20、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五、描写思乡的古诗5首
1、沙漠胡尘起,关山烽燧②惊。皇威奋武略,上将总神兵。
2、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单纯看这首唐诗所表达的内容,其实非常简单。最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思乡之情,而是借助秋风的力量,借助文学诗词当中秋风所代表的独特意蕴,来抒发自己在他乡的羁旅思乡之情。
4、全诗笔调十分地轻灵,写景记梦,虚实相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一度被认为是唐代绝句。
5、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又如:多思;前思后想;自思;深思熟虑;思疑(疑惑;疑心);思郁(思虑薀结);思鲈(比喻抽身归隐);思劳(思虑劳累);思察(思虑辨察);思算(思量盘算;考虑);思忖(细细考虑,揣度);思惟(思索;考虑);思乎(方言。想,考虑);思省(考虑;省察);思度(考虑,思忖);思酌(考虑斟酌);思裁(忖度);思摸(方言。忖度);思辨(思考辨析);思绎(思索寻求)。
8、盛唐之孟浩然古诗鉴赏汇编(50篇)
9、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10、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11、朱超是南北朝时梁朝时人,官至中书舍人,长期服侍元帝。面对皇帝遇难,国家破灭,作为臣子却无力救扶。怀着这样沉重的心情,诗人于月夜泛舟“大江”之上,乃作此诗。
1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3、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1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5、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乡’和‘飨’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飨”的古字。
16、唐代诗人中,李白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山水诗可谓是开拓了新境界,不仅体现了山水景物的个性化,还表现在李白追求自我个人自由解放的天地精神。
1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8、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19、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0、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