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重阳节的古诗写出两句(100句)

2023-02-04 15:39:1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写出两句关于重阳节的诗

1、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2、篇一九秋将去难作别,重阳登高意依依。旷野轻烟白云下,西风孤雁夕照里。人生代谢本自然,草木荣枯有时节。莫为霜鬓叹风尘,眼前身边且珍惜。篇二萧萧秋风起,岁岁逢重阳。少年诗与酒,豪情随梦长。光阴逝无痕,不觉鬓染霜。菊园客如织,斯人独惆怅。篇三又饮金风玉露,夕照峰峦妆玉树。仙袂飘举蟾宫丹桂馥,月濯重阳幕。焰火璨闪花千束,锦绣山川欢歌似瀑。看神州翁妪同翩舞,腾起凌波几度。篇四良宵夜静话重阳,知己欣逢忆沧桑。曲水流觞浑不醉,遥闻天籁笑声杨。

3、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4、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5、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6、标准答案:赏菊、饮菊花茶。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达对山东兄弟的思念之情的?诗歌一二句,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后两句,写遥想朋友相聚时,朋友发现缺少了自己的遗憾。通过写朋友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朋友的眷念,用笔曲折有致,含蓄蕴藉。试写出一首或一两句与本诗所抒之情。例;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9、上片,以景入情,描叙登高赏菊,饮酒言欢的情景。开头两句点明“上翠微”的行踪,描绘“江涵秋影”与“雁初飞”的两幅画面。触景生情,便迅速推出“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三句人生箴言。趁着这大好的年华、大好的秋光大笑,插黄花。上片即花生情,也为过渡到下片暗示了一笔。

10、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1、兰佩秋风冷,茱囊晓露新。多情多感怯芳辰。强折黄花来照、碧粼粼。落帽参军醉,空樽靖节贫。世间那复有斯人。目送归鸿西去、一伤神。

12、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13、赏析:汉文帝筑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这天登临时曙色正要散开。三晋的云山都向着北方,二陵的风雨从东边过来。当年守关的令尹谁认识?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来。不如就近寻找彭泽宰,一起畅饮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14、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王维《偶然作六首》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王维《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16、第4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7、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18、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9、古代的文学家们,对重阳节的描写很多。由于古人对秋天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古人认为秋天意味着万物将收藏起自己的精气神,准备过冬了,再加上万物凋零,所以中国文人往往悲秋,故有春女思秋士悲的传统。但对重阳节,各诗词大家们的感触又不一样,体现了自己鲜明的风格。所以有评论家说,风格即个人,此言不诬也。好玩的国学精选一批大家所作的重阳节的词,并加以简析,以此纪念这个美丽的节日。

20、时逢重阳节,两位怀才不遇的天涯沦落之人同游玄武山,他们互相唱和,共抒思乡之情。

二、重阳节的古诗写出两句

1、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2、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唐)白行简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3、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4、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5、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6、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7、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8、鹧鸪天和客中重九元·蒲道源

9、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10、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11、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

12、点评:韦安石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三会寺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13、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14、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15、第1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6、三径旧栽烟水外,故园凝望空流泪。

17、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8、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欢乐之景。“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颔联二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颈联二句是诗人信手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尾联二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

19、酒味已醇新过热,蟹螯充实不须霜。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20、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三、描写重阳节的两首诗

1、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2、粲粲黄花手自持,登高聊答此佳时。纤云不作看山祟,斗酒聊宽去国思。

3、 这首诗是作者在借菊花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哀情。因为在唐宋时代,人们会在重阳节当天宴请宾客,第二天是小重阳,会再次登高宴饮,所以说两重阳。作者借酒浇愁,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被朝廷放逐的弃臣。他只好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登高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意犹未尽,所以在九月十日小重阳这天还要继续宴饮。但是菊花作为一种生命个体,却要惨遭两次采撷的痛苦。诗人不禁为此感到苦闷痛心。

4、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5、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6、赏析:《九日蓝田崔氏庄》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首联写强自宽解;颔联用典写诗人内心悲凉而又强颜欢笑的心境淋;颈联描绘山水景物,在豪壮之中透着几分悲凉之气;尾联写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全诗跌宕腾挪,酣畅淋漓,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诗句显得慷慨旷放,凄楚悲凉。

7、九日陪董内召登高唐·廖匡图

8、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9、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10、《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1、同人愿得长携手,久客深思一破颜。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

12、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13、不仅如此,因“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自1989年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以来,敬老崇孝风气已逐步形成。

14、卷634:013〖重阳四首〗(司空图):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节更悲凉。雨寒莫待菊花催,须怕晴空暖并开。开却一枝开却尽,且随幽蝶更徘徊。青娥懒唱无衣换,黄菊新开乞酒难。长有长亭惆怅事,隔河更得对凭栏。白发怕寒梳更懒,黄花晴日照初开。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

15、另外,从《全唐诗》中选录一些,供参考:

16、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7、赏析:岑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所以这首诗也是写他的从军生活。彼时正是安史之乱,玄宗逃到蜀地,肃宗在灵武即位。而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却落入安禄山的叛军之手。帝国衰亡,首都沦陷。岑参在离家去国之际,恰逢重阳,思乡心切,写下这短短的二十个字,着实令人触目惊心。

18、九日放舟山塘清·施何牧

19、电脑打开慧读平台首页(http://www.huidu.com/)输入教育ID、密码8888在“输入机构代码处”点击搜索框,会弹出学校名称,选择你所在的学校即可自动填充机构代码,登录后即可阅读。

20、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

四、写两句与重阳节相关的诗句

1、卷004:013〖重阳日即事〗(唐德宗李适):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2、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3、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重阳节的诗词呢?欢迎留言哦。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

4、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5、最达观恬淡的重阳!

6、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8、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9、九日北楼宴集唐·权德舆

10、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11、点评:近人陈衍说:“九日登高,不作感慨语,似只有此诗。”(《宋诗精华录》)此评甚是。此诗俊逸流畅,属对工巧,生活情趣极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诗人适逢其会,发为词章,写成了这首充满兴致的作品。

12、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译文: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译文:我日夜思念的故乡在哪里呢?只有在醉梦中才能忘却思乡的愁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唐·王勃《九日登高》译文: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译文: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13、云锁吴山,重阳近、满城风雨。层楼外、摩挲病眼,尚堪延伫。采菊有谁忘世虑,催租底事妨诗句。纵鸟巾、潦倒不禁秋,犹能赋。村隐隐,牛羊路。烟冉冉,蒹葭渡。是几番兴废,几番今古。世乱可堪逢节序,身闲犹有余风度。且凭高、呼酒发狂歌,愁何处。

14、译文: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1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战地黄花分外香《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6、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孙老师和小朋友的口才伙伴——哈哈,一起朗读、欣赏下面这九首千古传诵描写重阳佳节且千古传诵的诗词,让我们痛过古诗领略诗人登高时的独特心境和重阳节浓厚的节日气氛!

17、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

18、但是这首诗并不是简单的思乡,而是带有独特的背景,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绪。最后一句的“应傍战场开”,乃是有特定含义,指的是长安城在安史之乱中陷落,百姓们遭遇苦难,昔日繁荣长安城也成为了战火纷飞之地。

19、更妙的是后两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诗人由花联想到人,联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贴切,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由于诗人随时留心观察生活,故能迅速从现实生活中来选取材料,作出具体而生动的比喻。这一比喻紧扣题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句“白头翁人少年场”,颇有情趣。白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20、点评:这首诗是文天祥被捕后,在元朝被囚禁期间所作。诗人在囚禁中遇到重阳节,他思念故国,感叹身世,盼望重见天日,重获阳光。借重阳佳节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真挚情感,表明自己坚持操守,渴望自由,心系故国,至死不悔的爱国情怀。

五、写两句和重阳节有关的诗句

1、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2、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唐·卢顺之

3、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4、一条小路弯又长,是否看见那青砖碧瓦房,是否闻到那门前的桂花香,是否已收到来自远方的祝福,一条短信,一声祝福,都是那永久的幸福,重阳节快乐!

5、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唐·李嘉祐

6、卷325:019〖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权德舆):穷年路岐客,西望思茫茫。积水曾南渡,浮云失旧乡。海边寻别墅,愁里见重阳。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独谣看坠叶,远目遍秋光。更羡登攀处,烟花满练塘。

7、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8、诗的首句点明题旨,恰切地写出了诗人的望乡动态。次句再现其心情,一个"积",足见"归心归望"的程度,就宛如那又浓又厚的风烟一般。三句事中寓景——九九饮酒,借酒消愁;四句景中含情——鸿雁南飞,人不能归。通过登高所见所感,诗人难以排遣的思乡情怀跃然纸上。

9、田园康居双十一木门家居狂欢节于11月1日盛大启动,活动详询各地经销商~~~

10、雨阻龙山会,云荒戏马台。且看黄菊放,休待白衣来。

11、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12、醉落魄/一斛珠宋·赵善括

13、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14、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15、九日试雾中僧所赠茶南宋·陆游

16、故宫历历遗烟树。往事知何处。漫山秋色好题诗。吟罢阑干、独自立多时。

17、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18、宛水才停棹,一舸又澄江。岩花篱蕊开遍,时节正重阳。唤起沙汀渔父,揽取一天秋色,无处不潇湘。有酒时鲸吸,醉里是吾乡。济时心,忧国志,问穹苍。是非得失,成败何用苦论量。年事飞乌奔兔,世事崩崖惊浪,此别意茫茫。但愿身强健,努力报君王。

19、译文:同客人带酒登山,长江水倒映着秋天景物的影子,大雁刚刚从这里飞过。人活在世上难遇一次开心欢笑的时候,趁年轻时头插满菊花玩个痛快回来。

20、秋丛绕舍似陶家,遍说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缜《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咏菊》)众芳摇落独轩妍,占尽风光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林逋《山园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