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抽刀断水出自哪首诗(100句)

2023-02-04 15:13:4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抽刀断水水更流是谁的诗

1、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为生活增添一份诗意

2、该诗以送别为题,却不写叙别,不写楼,直抒郁结,表达诗人在经历了人生太多的荣辱和悲欢之后,仍然不能忘怀那十年前于长安呼风唤雨的得意,虽然它早已是过眼的烟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是诗中最于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希望洒脱的抽刀断水,但是过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纠缠无法摆脱。所以诗人只能举杯销愁,在日渐增长的愁意中不能自拔。最贴切的形容了诗人当时不得志的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3、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4、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饯别:以酒食送行。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5、下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象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7、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8、《诗词》19《诗词》20《诗词》21

9、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10、《诗词》31《诗词》32《诗词》33

11、⑺览:通“揽”,摘取。一本作“揽”。

12、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13、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14、今天为你推荐一首,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这首诗中有两句天下闻名的话: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在某首流行歌曲里,也借用了这两句话。意思就是说啊,我想用刀把江水斩断,可是把刀抽开后,水流更加湍急,我本想喝几杯酒消解一下我的忧愁,谁知道酒喝的越多我的忧愁也更加的多。这两句诗你肯定是很熟悉的,不过诗的名字你估计还不知道吧。下面请听原诗诵读:

15、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16、⑼称(chèn)意:称心如意。

17、关注薇信公号reallylife,明天更精彩!

18、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hān):畅饮。高楼:指谢朓楼。

19、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20、乱我心绪的今日多叫人烦忧。

二、抽刀断水出自哪首诗

1、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2、在会话框回复关键词查看更多

3、七言古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书名:唐诗三百首作者: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4、你校书蓬莱官,文有建安风骨,

5、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6、(5)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诗文俊逸。

7、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8、蓬来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9、杜牧、杜甫、李白、欧阳修、戴复古、文天祥、吴文英、段克己、毛泽东、晏殊、纳兰、柳永、李清照、朱淑真、陆游、秦观、周邦彦、王安石、姜夔、李商隐、曹操、李煜、温庭筠、元好问、唐伯虎、晏几道、黄庭坚、白居易、王维、贺铸、陈与义、陶渊明、杨万里、王昌龄、贾岛、辛弃疾、刘禹锡、苏轼;海子、舒婷、木心、徐志摩、汪国真、林徽因、余光中、周梦蝶、席慕容、顾城、洛夫、戴望舒、北岛、仓央嘉措、李叔同、食指、卞之琳、何其芳、胡适、陈敬容、郑愁予、三毛;竹枝词、秋思、重阳、清明、寒食、荷花、菊花、咏梅、爱情、边塞诗、端午、离别、朦胧诗、虞美人、立秋、七夕、中秋、雪、冬至、相思

10、乱我心者,今日之心多烦忧。

11、1、秋雁:喻李云。2、蓬莱文章:这里指李云供职的秘书省。

12、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缘生缘死…西湖很美,光影很美,王祖贤很美,最美的那段音乐叫流水浮灯。(网易云音乐网友评论)

1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14、?22条无论你在什么领域都该了解的那些法则

15、赏析名家诗词,聆听名家心声,领略名家风采。诗词名家,与你一起品读名家诗词!

16、⑻销:一本作“消”。更:一本作“复”。

17、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

18、弃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乱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烦忧多多。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你我满怀超宜兴致,想上青天揽住明月。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人生在世,无法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19、我们都是心怀逸兴壮思飞动,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轮明月。

20、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三、抽刀断水水更流是哪个诗人写的

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清发自喻。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寻求寄托。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众口交赞。

3、(如遇播放卡顿,可点击绿标重播)

4、“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5、万里长风送走秋雁。面对美景,正可在高楼饮酒作诗。

6、▲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星子朗读音频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意思:烦忧奔涌抽刀断水水更流,愁思郁积举杯消愁愁更愁。

8、“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9、称(chèn)意:称心如意。

10、(1)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李白曾多次登临,并且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饯别:以酒食送行。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11、“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12、小青说:“我来到世上,被世人所误,你们说人间有情,但情为何物?连你们人都不知道。”

13、(9)称(chèn)意:称心如意。

1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者昨留乱我者今烦忧风万送秋雁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间谢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青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世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5、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称心如意,

16、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

17、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18、⑴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饯别:以酒食送行。校书:官名,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19、长风万里吹送秋雁南来时候,对此情景正可开怀酣饮高楼。你校书蓬莱宫,文有建安风骨,我好比谢,诗歌亦清发隽秀。我俩都怀逸兴豪情,壮志凌云,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抽刀吹断江水,江水更猛奔流,想要举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称心如意,不如明朝散发,驾舟江湖漂流。

20、(7)览:通“揽”,摘取。

四、抽刀断水水更流上一句

1、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诗文俊逸。

3、《诗词》34《诗词》35《诗词》36

4、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 意思是:抽刀切断水流,水流更畅通;借酒消愁,愁绪更强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出处 出自唐代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7、《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8、对此情景正可开怀酣饮高楼。

9、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10、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11、更多诗词,我们下期再见。

12、人生在世,无法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13、?最牢固的感情,大都势均力敌

14、《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5、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16、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则高华明朗,仿佛脱口而出。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

17、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作者)李白(全文)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8、⑺览:通“揽”,摘取。览明月:《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作“揽明月”。另一版本为揽。

19、抽刀砍断江水,江水更猛奔流,

20、“长风”两句借景抒情,目接风送秋雁之境,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得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五、抽刀断水水更流是哪位诗人

1、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2、二十岁的中文系姑娘,愿作一颗细小却明亮的星子,将诗歌的光传递给你。

3、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4、《诗词》22《诗词》23《诗词》24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和音乐

6、当然是我们的诗仙李白李太白了。出自唐代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7、一席茶馀话,十年萤雪功。

8、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9、明朝(zhāo):第二天早晨。

10、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11、⑻销:另一版本为“消”。。

12、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写作背景: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又开始了漫游生活。在753年(天宝十二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13、《诗词》16《诗词》17《诗词》18

14、?五个释放压力的简单方法

15、乱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烦忧多多。

16、八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17、抽刀:拔出刀来。水:流水。抽出刀来要斩断流水。比喻无济于事,反会加速事态的发展,原来诗句的相对应的是:举杯消愁愁更愁。

18、这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谢朓楼,系南齐著名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创建,又称北楼、谢公楼。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1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出处

20、(图文自网络,reallylife明天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