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刀断水 李白(100句)
一、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全诗
1、这首诗到底是为李云而作,还是为李华而作,分歧主要在对“蓬莱文章”四字理解不同。维护今题者,以李云作过秘书省校书郎,谓唐之秘省相当于汉之东观,而汉人称东观为“道家蓬莱山”,故应是送李云之作。主张另一题者,谓《文苑英华》注“蓬莱文章”一作“蔡氏(邕)文章”,即代指汉代文章,与校书郎之职无关,而李华则是著名古文家,方可比拟于蔡邕。另,《李太白全集》同卷另别有《饯校书叔云》系春日作,此诗是秋日作,古人在一年中很难有春、秋两季同送一人之作,故应是陪李华登楼作。好在这个问题对于诗意的理解影响不大,姑存而不论。
2、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3、万里长风送走秋雁。面对美景,正可在高楼饮酒作诗。
4、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5、这句话出自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全诗原文如下: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全诗翻译:舍弃我而逝去的昨天,已经不可挽留,扰乱我的心绪的今天,令人多有烦忧。长风吹过了几万里送来秋雁,对此可以开怀畅饮酣醉高楼。校书您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有我的诗如谢朓秀朗清发。我们都是心怀逸兴壮思飞动,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轮明月。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忧愁。人生在世上不能够称心如意,不如明天披头散发驾舟漂流。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并不是写某人做某事的动作。这里使用的是对比,希望与现实的对比:希望自己如洒脱的抽刀断水,而现实的日子确如这流水般的纠缠无法摆脱,只能借酒消愁,却发现愁不但没有消除,反而更加浓郁了!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最贴切的形容了诗人当时不得志的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7、不如明朝散发,驾舟江湖漂流。
8、弃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
9、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10、表达:比兴方法.前一句是比,是比喻的喻体,拿“抽刀断水水更流”来比喻“举杯销愁愁更愁”.后一句是兴,是比喻的本体,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11、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12、⑺览:通“揽”,摘取。览明月:《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作“揽明月”。另一版本为揽。
13、小青说:“我来到世上,被世人所误,你们说人间有情,但情为何物?连你们人都不知道。”
14、⑹俱怀:两人都怀有。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15、好象应该是“举杯销愁愁更愁” 它出自李白的一首诗 应该是一种怀才不遇,不被理解的心情 前一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应该是对人生不如意的一种无法磨灭,而又无能为力的人生观。 “借酒消愁愁更愁”可能是后人篡改的吧,应该是一个意思吧。 有人说喝醉酒并不是头脑什么都不知道,好象只有四肢不受支配,头脑好象很清醒。所以最好的办法不是“销愁”而是解决“愁”!
16、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全诗感情沉郁、奔放几乎句句都是精华,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
17、⑻销:另一版本为“消”。。
18、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19、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
20、弃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
二、抽刀断水 李白
1、弃我去者,昨日今日不可留;
2、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3、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称心如意,
4、意思是:用刀去斩断流水而流水照样流,借酒来消愁而愁绪照样存在。
5、李白的唐诗中读到这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心里免不了要问,为什么是抽刀去断水,这水到底指什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大诗人李白,不至于那么傻,用一把刀去断水,古话说:“水来土屯,兵来将挡”。用土屯筑堤坝断水最合理不过了,可见抽刀断水的“水”,不是指真正具体的水,而是指当时社会上的颓废之气,统治者和官僚们的腐败之风。当时社会,已经有了科举制度,人才多数都可以通过科考,争取功名富贵,而李白年轻时,不曾参加任何的科举考试,才名已经名满天下,才盖一国,他精通多国语言,国内任何字体无字不识,直接被皇帝聘请为四品文官,专替国家书写圣旨,如现在的包送和免考的优秀学生,直接入名牌大学一般,而李白的理想是做宰相,以达到安邦兴国的抱负。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出自《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7、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风的清秀。
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来源于李白的著名诗歌《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该诗以送别为题,却不写叙别,不写楼,直抒郁结,表达诗人在经历了人生太多的荣辱和悲欢之后,仍然不能忘怀那十年前于长安呼风唤雨的得意,虽然它早已是过眼的烟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是诗中最于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希望洒脱的抽刀断水,但是过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纠缠无法摆脱.所以诗人只能举杯销愁,在日渐增长的愁意中不能自拔.最贴切的形容了诗人当时不得志的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9、弃我而去的昨日不可挽留。
10、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1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2、这首诗基本上没有说离别之情,而是重笔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抒发壮志凌云的激情,及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现实黑暗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诗情大起大落:首二句破空而来,诗情下坠;再用破空之句作接,诗情上扬,于第四句点题;“蓬莱文章”异军突起,诗情扬至高峰;“抽刀断水”猛然下跌,最后两句煞题。全诗如风云变幻,大河奔流,其天马行空般的内在韵律,极具魅力。是李白的代表之作,和唐诗的头等名篇。
1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14、我们都满怀超逸豪放的意兴,豪壮的情思涌动于心,想要飞上青天去摘取一轮明月。
15、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1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宣城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17、流水浮灯这首凄婉哀怨的曲子为黄霑的代表作之是电影《青蛇》的插曲。
18、译文: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19、诗歌诗词平台,分享中外古今经典+原创图文
20、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诬告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在公元753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来到这里,很快又要离开,李白与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曾多次登临,并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要送行的李云,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负责校对图书。
三、李白抽刀断水难以解愁
1、“蓬莱”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以“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中间”是指南朝;“小谢”是指谢眺,因为他在谢灵运(大谢)之后,所以称小谢。这里李白是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2、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3、“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含义是,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形容情绪感受不减反增。
4、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饯别:以酒食送行。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6、人生在世,无法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7、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8、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9、《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1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和音乐
12、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
13、《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宣城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
14、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则高华明朗,仿佛脱口而出。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
15、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16、想要举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
17、《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所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才能无法施展,苦痛难排的愁思——水流不断,抽出刀来想把流水斩断,水反而流得更急;愁闷满怀,举起酒杯饮酒销愁,却愁上加愁。比喻奇特而具独创性,自然贴切,富于生活气息,向称名句。全诗如下:《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出处
19、清发(fā):清明焕发。
20、今天的日子扰乱我心绪,令人无限烦忧。
四、抽刀断水水更流的诗
1、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的一叶扁舟。
2、这是李白的诗句,出自《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全诗:
3、称(chèn)意:称心如意。
4、一席茶馀话,十年萤雪功。
5、诗开门见山,抒发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烦忧苦闷。秋日登上高楼,望着长风吹来飞雁,尽情酣饮,纵古论今。“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前句指李云的文章,后句自比谢朓。然后说自己、李云和谢朓都有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逸兴壮思,却难以实现,所以“举杯消愁愁更愁”。
6、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7、蓬来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8、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诗句出自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全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zhāo)散发弄扁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意思: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10、叔云:李云,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
11、弃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
12、该诗以送别为题,却不写叙别,不写楼,直抒郁结,表达诗人在经历了人生太多的荣辱和悲欢之后,仍然不能忘怀那十年前于长安呼风唤雨的得意,虽然它早已是过眼的烟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是诗中最于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希望洒脱的抽刀断水,但是过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纠缠无法摆脱。所以诗人只能举杯销愁,在日渐增长的愁意中不能自拔。最贴切的形容了诗人当时不得志的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13、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
14、“长风”两句借景抒情,目接风送秋雁之境,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得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15、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1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销愁一作消愁)
17、这首诗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
18、是李白写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9、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称心如意,不如明朝散发,驾舟江湖漂流。
20、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的豪迈情怀。
五、抽刀断水水更流下一句是什么古诗
1、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2、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3、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为生活增添一份诗意
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5、你我满怀超宜兴致,想上青天揽住刀月。
6、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7、建安骨:指的是建安七子诗作的风节和气质。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8、“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9、你知道是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吗?
10、弄扁(piān)舟:指隐逸于江湖之中。扁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li)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记——货殖列传)。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
11、《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2、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1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15、“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16、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缘生缘死…西湖很美,光影很美,王祖贤很美,最美的那段音乐叫流水浮灯。(网易云音乐网友评论)
17、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明早披散着头发驾着小舟去随意漂流。
18、⑼称(chèn)意:称心如意。
19、下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20、《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