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貔貅的诗词(100句)
一、和貔貅有关的诗词
1、“形之美”,如流水般,自然而然透露出引人驻足的韵味。
2、大嘴貔貅源自皇家更正宗
3、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水调歌头·多景楼》宋代:陆游
4、这是一方以产于浙江的黑斑点黄红斑青田石雕刻而成的诗文正方章,青田的主色为浅灰,色泽明亮,质地纯正而细润,夹生黑灰点与局部黄红斑纹,界线分明,是制印与雕件的优质石料。
5、“闲步欲舒山野性,貔貅不许独行人。”
6、《史记·五帝本纪》:“﹝轩辕﹞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7、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汉代玉貔貅,其包浆莹润,曾经深沁熟盘,貔貅的胸前刻有御制诗。其下配有双层紫檀木座,上层刻有“乾隆御玩”字样,下层刻有与貔貅胸前相同的御制诗,可见其曾为乾隆皇帝的心爱收藏。另一件汉代玉貔貅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其上阴刻“乙巳年乾隆御题”诗。在欣赏与赞美古物的同时,乾隆皇帝也命工匠参照汉魏及南北朝时貔貅神兽的形象制作新的“仿古”器物。
8、03青田斑纹石雕诗文正方章
9、据古书记载,貔貅是一种猛兽,为古代五大瑞兽之一(此外是龙、凤、龟、麒麟),称为招财神兽。貔貅曾为古代两种氏族的图腾。传说帮助炎黄二帝作战有功,被赐封为“天禄兽”即天赐福禄之意。它专为帝王守护财宝,也是皇室象征,称为“帝宝”。又因貔貅专食猛兽邪灵,故又称“辟邪”。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
10、诗文: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11、貔貅文化发展至今,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祥瑞文化,更是由古代而来的美的积淀,今天就为大嘴貔貅的朋友们带来貔貅的形之美、意之美、和之美,让更多的朋友对中国传统祥瑞貔貅有更深入的认识。
12、貔貅的爪趾数,分为四趾和五趾;
13、而它唯一的排泄系统就是从其全身的毛皮里分泌出一点点奇香无比的汗液,四面八方的动物闻到这种奇香后无不争先恐后,不由自主跑来争食,结果反被貔貅吃掉。
14、下图为东汉鎏金镶嵌貔貅
15、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16、大嘴貔貅的作品以各地博物馆馆藏貔貅文物为设计原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谐交融,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欣赏每一尊貔貅作品都是一种由感官传达至心灵的享受。
17、这样我们就不会走散了。
18、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从地下挖出一对貔貅,而貔貅乃龙之第九子,故命人在灵谷寺的旁边建立貔貅殿供奉这一对貔貅。
19、“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
20、从现存的石刻及各种雕刻貔貅可以看出其外形极富曲线美,气韵连贯,昂首挺胸,张嘴吐舌,气宇轩昂。
二、关于貔貅的诗词
1、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月缺魄易满,剑折复铸良。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有死节,可杀不可量!——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2、控宝马、耀貔貅千骑。银烛交光数里。似乱簇、寒星万点,拥入蓬壶影里。——《宝鼎现》宋代:范周
3、今所见最早之貔貅形象的艺术作品上可追溯到汉代,多为带翼的四足兽,其造形可能传自西亚。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貔貅的形象变得更加概括抽象,装饰意趣更浓。
4、“意美以感心”,看到一件事物,会情不自禁联想它背后的故事或者象征的意义。
5、现在和田玉的价格是10年的100倍,原石在市面上的价格也是很贵的。和田玉是所有玉中涨价最快的一种,现在和田玉已经停止开采了,和田玉资源的稀缺导致了和田玉价格的上涨,了解更多关于和田玉的收藏等信息你可以搜索御府和田玉知识,和田玉貔貅。
6、古代关于貔貅的诗词还有很多,其中的含义可能各不相同,不过灵感来自生活,结合诗词以及貔貅文物,对探究古代生活、研究古代文化都有重要的作用。
7、坐拥貔貅十万,衔枚勇、云槊交横。——《满庭芳》宋代:邵缉
8、貔貅的造型很多,难以细分。经过朝代的转变,貔貅的形态比较统一。其造型取各兽之优,海纳百川地汇集了多种怪异的兽形象,共有二十六种造型,四十九个化身,难以细分。现在常见的较为流行的形状是:龙头、马身、麟脚、有角、突眼、大口、长獠牙、毛色灰白、会飞、额下有长的卷胡须、两肋有短翅双翼、身上披鳞、腹大、长尾毛、鬃须常与前胸或背脊连在一起。貌似金蟾,甲如麒麟,形如狮子,整体上像龙。
9、“此地一尊酒,歌吹拥貔貅。”
10、形之美,不一定是雅韵的,也可以威猛的,黄翡的色泽使貔貅在颜色上呈现出一种层次感,背部的瑞草灵芝,在黄翡色泽的衬托下,宛若传说中的金芝,而且黄色是贵色,在古代黄色专属皇帝,象征富贵、权利。此尊貔貅以黄为尊,虎口利牙,威猛霸道,展现出帝王的威震天下。
11、唐张说《王氏神道碑》:“赳赳将军,豼貅绝羣。”
12、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井州。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锦带吴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13、南方银行门前大多是貔貅,北方石狮多一些,北方大多银行前正门两侧的石狮左公右母,公狮张口注视来往信众;母狮子闭口护子,表现传统社会男尊女卑、各司其职的特性。
14、2008年成立的转转会是著名的收藏家组织,也是推动中国生活美学的品牌,以推动中国新民艺复兴、艺术进入生活,手作与日用之美为主要宗旨。
15、咸阳怀古(作者:徐震)阿房宫殿对南山,阁道萦回霄汉间。伯业终随烽火尽,游魂俄载属车还。三千童女空浮海,十万貔貅已入关。留得当年遗恨在,长城血泪土犹斑。夜坐念东征将士(作者:陆深)长河乘夜渡貔貅,兵气如云拥上游。大将能挥白羽扇,君王不爱紫貂裘。十二关山齐故国,百年疆域汉神州。不眠霜月闻刁斗,自启茅堂望斗牛。
16、香炉里不能放沙子,泥土,要放姜米,珍珠米,黑米。供奉果品中不能有梨,草莓。其它不忌,酒肉亦可供奉。女人有月经或者怀孕时严禁给貔貅上香,以防对胎儿不利。
17、望盖挥鞭骑若风,将军飞入万军中。马奔赤兔翻红雾,刀偃青龙起白云。虎豹堕牙山鸟静,凤凰坠羽树林空。历观史记英雄将,谁似云长白马功?——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18、此黑青田石雕琢成长方章,黑青田石黝黑白斑点,石质润泽度高,斑纹自然流畅,老包浆皮壳温润细腻,边款隸书体阴刻“天时地利人和傅山”,长方形印面刻篆体白文“天时地利人和”。边款隸书体刻字与印面篆刻字体刚劲,技艺精湛,非常难得。
19、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从地下挖出一对貔貅,因貔貅乃是龙王的九太子,故命人在灵谷寺的旁边建立貔貅殿供奉这一对貔貅。
20、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尚书)》沈唐·明
三、形容貔貅的美好诗句
1、说到吉祥文化,国人心中最神圣的还是中国年,那份喜庆和吉祥,让辈辈代代痴迷。其实除了传统的求神拜佛,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
2、明·刘理顺《送袁环中(袁可立子)督宁远饷》:“以供貔貅用,腾骧月不同。
3、04青田黄斑石雕诗文正方章
4、来往军中胆气高,平欺许褚胜张辽。又夸益德真勇猛,致使当陽喝断桥。——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5、貔貅也有公母之分,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一次收藏一对,才能够真正的招财进宝。很多人认为貔貅就是现在的猫熊(大熊猫),但是从先秦古文看来,这个说法值得商榷。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貔貅在古代有两种,分别是单角貔貅和双角貔貅,有人说单、双角区别公(为貔)母(为貅),还有人说是区别善恶,总之是有单角貔貅的,而今多数都是单角貔貅,已经很难看到双角貔貅了。
6、藐视吴臣若小均,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鼓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7、从现存的石刻及玉雕貔貅可以看出其外形极富曲线美,气韵连贯,昂首挺胸,张嘴吐舌,气宇轩昂。
8、周武王见貔貅如此骁勇神奇,就给他封了一个官,官号为“云”。当时姜子牙发现貔貅每天食量惊人,却从不大小便。
9、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获取更多干货
10、遥想当年汉武,猎河西、貔貅飙举。——《水龙吟·雷台铜奔马》张行·唐
11、大嘴貔貅的作品,造型设计既有结合虎豹特征的,又有表现帝王君临天下气势的,设计师思维与古代貔貅文物的碰撞,造就了大嘴貔貅众多精妙绝伦的貔貅作品。大嘴貔貅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以更多承载貔貅文化的玉雕貔貅作品,回馈朋友们的期待。
12、尺寸:章面尺寸:5X5厘米;高度:15厘米;重量:16克
13、传说:貔貅是三百多万年前生活在西藏、四川康定一带的西域猛兽,具有极强的搏击能力。
14、这是一方以产于浙江的黄底冻石斑青田石雕刻而成的正方型诗文章,此青田石的主色为乳黄色,色泽明亮,质地纯正而细润,夹生藕色冻石斑点,界线分明,是制印与雕件的优质石料。此青田黄斑紋石雕诗文正方章採用整块带藕色冻石斑黄青田石所雕琢而成,黄青田石油润细腻,带藕冻石斑,石质润泽度高,斑纹自然流畅,老包浆皮壳温润细腻,正方型印章,边款划分行线阴刻楷书边款:“青山一道同雲雨鲁農二叔大人大雅之屬即请正之鲁邨沈傳洙”,正方形印面刻朱文篆体:“青山一道同雲雨”。
15、但也有古代词人以貔貅喻凶,南宋女词人徐君宝妻有词《满庭芳·汉上繁华》“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貔貅被说成凶兽,以喻元兵。《新华字典》上貔貅词条:①古书上一种凶猛的野兽;②比喻勇猛的军队。可见貔貅不一定是瑞兽。
16、关于《清明上河图》有以下诗句:
17、《晋书·熊远传》——命貔貅之士,鸣檄前驱。
18、《汉书》“西域传”上有一段记载:“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犀牛”。孟康注曰:“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
19、01巴林黄冻石瑞狮首钮方章
20、清毕著《纪事》诗:“乘贼不及防,夜进千貔貅。”
四、古人赞貔貅诗
1、治病然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陀。骨上肉开应刮毒,盆中血满若流波。樽前对答犹谈笑,青史英名永不磨。——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2、今所见最早之貔貅形象的艺术作品上可追溯到汉代,多为带翼的四足兽,其造形可能传自西亚。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貔貅的形象变得更加概括抽象,装饰意趣更浓。从现存的石刻及玉雕貔貅可以看出其外形极富曲线美,气韵连贯,昂首挺胸,张嘴吐舌,气宇轩昂。
3、尺寸:章面尺寸:15X2厘米;高度:7厘米;重量:13克
4、此巴林黄冻石瑞狮首钮方章採用整块色泽淡黄、质地温润、除黑色斑纹之外纯净无瑕的巴林黄冻石雕琢而成,巴林黄冻石色泽柔美清新,纯净少瑕疵,瑞狮首钮下正方形印台,章顶凸起高浮雕瑞狮首钮构图生动雕琢细腻,印台单面雕楷书边款:“壬戌五月為韵初先生作無邊印胡鼻山人作于滬上”,方形印面朱文官玺篆体:“從善如流”。
5、关于貔貅的禁忌1禁止佩戴貔貅玉佩做房事2禁止将污秽物涂抹在貔貅上3女孩子在天葵的时候(月经期)暂不佩戴4洗澡时请将貔貅取下5禁止将貔貅玉佩借用他人佩戴或者经常让他人把玩抚摸6禁止将貔貅塞在嘴巴里面含着7在蹲马桶或者吁吁的时候请将貔貅隐藏在衣服内或者放口袋里面貔貅挂坠佩带:用红绳佩带在手腕、颈项上。用无根水(雨水)和江河水清洗其身。貔貅最得观音之宠,所以在观音前烧香开光(最好能每月15放到观音前烧香祈福)。貔貅不能摸其嘴,因为用嘴叼钱;不可摸其眼,因为用眼寻宝。最重要貔貅绝不可以头对着自己,这样无法招财。
6、留得当年遗恨在,长城血泪土犹斑。
7、这方黑青田石长方章是《用之美》专栏最近接受藏家委托整理的近一千方文房印章藏品之此印章未经专家鉴定是否确实为傅山之作,可以确定的是印章材质是黑青田石。此一这方黑青田石文人闲章除石材具石纹裂痕与多年使用的磨损痕外,皮壳包浆浑厚,是一枚可盘玩、可展示之高雅老篆刻黑青田石文人闲章。
8、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长淮路、夜亭警燧,晓营吹角。绿鬓将军思饮马,黄头奴子惊闻鹤。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狂鲵剪,於菟缚。单于命,春冰薄。政人人自勇,翘关还槊。旗帜倚风飞电影,戈铤射月明霜锷。且莫令、榆柳塞门秋,悲摇落。
9、誓把功勋建,须将恩义酬。奋身诛虎豹,用命统貔貅。白马颜良死,延津文丑休。(www.sbkkcom)英雄谁可似?不负寿亭侯。——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10、比喻骁勇的部队,多连用以比喻勇猛的战士。
11、转转会女主人成琳是位建筑学博士,也是资深收藏家,她喜爱自然、美食与艺术,更喜欢朋友。为了分享艺术与生活的美好,她在不同的国家居住时,总喜欢在自宅中举办派对,与朋友分享艺术与生活的美好,退休后除了四处旅行外,时常逗留北京,与许多艺术家、收藏家、文人雅士过从往来。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创意源自于对生活的热情,这些美好的点滴逐渐形塑成我们真实的人生。
12、美,不是孤立存在的东西,而是存在于真和善的互相联系与互相区别之中,玉雕貔貅的美,从古代延展到现在,始于生活的浪漫,演变于永无止境的追求,在历史的长河中播散美的韵味。
13、这是一方以产于浙江红黄灰相间的分层斑纹青田石雕刻而成的正方章,此斑纹青田石的主色为夹生黄红条斑纹的灰冻石,色泽柔美,层次分明,质地纯正而细润,夹生多色斑纹,分布自然流畅,宛如一幅抽象画,色斑分明,是制印的优质石料。
14、中国传统位理学上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在古时这种瑞兽是分一角和两角的,一角的称为“天禄”(“四不象”),两角的称为“辟邪”。
15、用石雕瑞兽做镇墓、守墓物的情况,在秦代已经出现,帝王陵墓前的安置石兽,不光有镇墓防犯的象征,还有标志墓主身份、象征墓主地位的意思。如:
16、周武王见貔貅如此骁勇善战,就给它封了一个官,官号为“云”。
17、貔貅扮演军队的诗句有:
18、“金阙自帷幄,玉垒老貔貅。”
19、貔貅也有公母之分,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一次收藏一对,才能够真正的招财进宝。但如果要戴在身上,还是一只就好,以免打架。
20、多连用以比喻勇猛的战士。唐张说《王氏神道碑》:“赳赳将军,豼貅绝羣。清毕著《纪事》诗:“乘贼不及防,夜进千貔貅。”柳亚子《读史》诗之七:“绿林家世拥貔貅,乳臭儿郎据上流。”
五、赞美貔貅的诗
1、人们也因为它的这个特点,从而引申为只进财不出财,可以容纳四方之财,也就是聚宝盆,也有这催官运的好兆头。相传貔貅也有这镇宅保平安、辟邪挡煞的威力,将翡翠雕刻成貔貅,也是对它的一种崇拜与尊敬。
2、短衣匹马清秋,惯曾射虎南山下。西风白水,石鲸鳞甲,山川图画。千古神州,一时胜事,宾僚儒雅。快长堤万弩,平冈千骑,波涛卷,鱼龙夜。落日孤城鼓角,笑归来,长围初罢。风云惨澹,貔貅得意,旌旗闲暇。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看鞬橐(1)呜咽,咸阳道左,拜西还驾。
3、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4、貔貅用来形容人,就说明这个人十分的抠门,抠门因为貔貅有嘴无肛,能吞万物而不泄,纳食四方只进不出,可招财聚宝。后来表示一个人有进无出、贪的无厌、极度抠门。如果有人用貔貅来形容你,不得不提,你这是被戏弄了,说明你只进不出,不想付出。
5、传说貔貅是龙的第九子,它的外表在九子中并不是特别的出众,它的嘴巴有点像金蟾,长长的,身上又像麒麟,它有嘴巴但是没有屁股,所以它纵使能吃世间万物,也不能排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认为貔貅可以聚宝,招八方财富。
6、09和田黑白玉瑞狮钮正方章
7、开疆施妙略,决水运良谋。功盖三分国,英雄敌万夫。孙权应丧胆,曹操欲迁都。华夏威风震,声名绝代无。——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8、在南方,有些人将它称为“怪兽”或“四不象”等。中国传统有装饰“貔貅”的习俗,貔貅与龙、凤、麒麟一样是一种虚构的动物,人们相信它能带来欢乐及好运。
9、羽血未乾蒙陨命,蒙妻正哭妾分香。天地有心诛汉贼,但迟数月取襄陽。——宋·陈普(咏史下·关羽四首)其四
10、《水龙吟·雷台铜奔马》唐:张行燕驮天马翱翔,雷台风雨鸣鼍鼓。昆仑玉策,祁连绿草,山丹牧旅。汗血凝霜,精鬃袅雾,峥嵘虎步。向前敲壮骨,乱尘飞锈,铜声吼,流沙怒。遥想当年汉武,猎河西、貔貅飙举。悠悠丝路,绵绵车仗,威严驾驭。千古风光,万年富贵,蚁槐惊悟。叹黄粱未熟,前尘犹梦,后踪追溯.
11、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麂》杜甫·唐
12、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的时候,在一次行军的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其收服,随后,带着它打仗屡战屡胜。
13、任是麒麟阁上,争如鹦鹉杯中。——《朝中措寄杨漕》元好问·元
14、“油幢影里拜清风,十里貔貅一片雄。”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6、传说:貔貅是三百多万年以前生活在西藏、四川康定一带的西域猛兽,具有极强的搏击能力。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带着它打仗屡战屡胜。周武王见貔貅如此骁勇神奇,就给他封了一个官,官号为“云”。当时姜子牙发现貔貅每天食量惊人,却从不大小便。而它唯一的排泄系统就是从其全身的毛皮里分泌出一点点奇香无比的汗液,四面八方的动物闻到这种奇香后无不争先恐后,不由自主跑来争食,结果反被貔貅吃掉。
17、此青田灰黄朱砂石正方章採用整块灰黄冻石底斑的朱砂红与黄色青田石所雕琢而成的正方章,红黑相间青田石带灰黄冻石斑,石质润泽度高,斑纹间隔层次分明,自然流畅,老包浆皮壳温润细腻,高方型印台一面阴刻边款:“吾兄妙雲先生存正咸豊大善二月十三日鼻山刻石于燈下”,方型印面刻篆体白文:“松竹生虛白階庭橫古今”。边款书法字体独具一格,白文篆刻印面刚劲流畅,气质高雅。
18、将军气概与天平,匹马单刀独自行。干里寻兄恩义重,五关斩将鬼神惊。鼓声响处人头落,旗影开时血刃红。堪笑蔡陽无计算,山鸡要与凤凰争!——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19、通体透亮,略有弧度,线条流畅,脚踩铜钱,背负灵芝如意,后足蹬地,似要一飞冲霄,这尊玉雕貔貅,无论是色泽上,还是造型元素,都非常的和谐统宛若浑然天成。
20、徐珂《清稗类钞·动物·貔貅》:“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辽东人谓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连举之。”(2)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