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叙事性散文的叙事艺术特征(100句)

2023-01-04 15:03:1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叙事性散文

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我的太爷老师”的许多事,他是如何把这些事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的?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作答。

2、(考点透视)(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主旨;(2)筛选整合信息;(3)理清文章脉络(线索):(4)理清文章思路:(5)理解标题、词语或句子的含义;(6)分析标题、句子(段落)的作用;(7)赏析词语或句子:(8)分析常见表达方式及共作用;(9)理解标题或句了的作用:(10)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赏析;(11)体会作者情感、观点、态度;(12)表达自我感悟和阅读启示(1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3、(答案)(1)“吐”本指不由自主地涌出,这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将疼的历练转化为人生真谛的过程。(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疼痛能给人带来的历练,比喻成孩子在跌倒中学会走路和奔跑,在摔伤中雄鹰学会飞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疼痛都会带给人历练的结果。

4、⒅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5、①父亲读过几年私塾,蒙师是我们邻村的范二先生。我听祖母说过,父亲因调皮被范二先生用戒尺打肿手掌的事。祖母说父亲将《三字经》改编成“人之初,性不善,烟袋锅子炒鸡蛋;先生吃,学生看,撑死这个老混蛋”。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我无法想象威严的父亲竟然也是从一个顽皮少年演变过来的。

6、为避免空洞和不着边际,需要结合材料对关键词进行思考。总之,记叙文审题的关键点在于,选择一个角度去写,不必面面俱到,但求实实在在,古人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如此才能写深写透。

7、从文章第一段,你读出一个怎样“我”?

8、(解析)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词语的能力。首先“勾”字,是妈妈锄草时的动作,妈妈怕锄草时弄坏了旁边细嫩的南瓜苗;“铺”“描”,这是妈妈铺草施肥的动作,妈妈希望通过增添肥料后南瓜苗能茁壮成长。其次分析内容:这三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妈妈侍弄南瓜苗时的情景,写出了妈妈锄草时动作的小心、仔细,施肥时对南瓜苗的爱惜重视。最后揭示情感:三个动词是妈妈与南瓜苗深厚情感的体现,也是人与万物深厚情感的体现。

9、线形结构的叙事性散文

10、(3)对比衬托:在散文中,为了突出作者所写的对象,作者往往运用对比烘托的写法。

11、②该词的深层含义(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

12、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合集

13、“我提议炸b村。”县委副书记首先发表意见,立刻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14、一九三六年五月八日夜,北平

15、(答案)(1)不仅是我怕,我的哥哥姐姐也怕。不仅是我们怕,听姑姑说,他们一代人,我的那些堂姑、堂叔也都怕。示例:细节(动作)描写,运用“舀”“喝”“扛”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激动、自豪但又冷静、克制的心情。(2)“从未”和“一直”写出父亲对“我”从事写作的尊重,从来没有停止对“我”的关爱,也表达“找”对父亲的理解和敬爱。

16、(摘自2020年5月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7、你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8、面对困难时,让你不要气馁。面对成功时,也请你不要骄傲。为自己鼓劲,不需要理由。

19、我们必须拥有一双慧眼去观察世界。从自身向外围发散,由“小我”拓展至“大我”境界。我们可以着眼于小我的真实性,“送别”的选材并不新奇,但能在“送别”中领悟人生真谛,化作“千古同感”,这便是“平中见奇”。

20、⑧草长莺飞三月天,正是纸鸢翩飞的好时候。找一片空旷的场院,逐渐放开牵线,“蝴蝶”“蜈蚣”迎风展翅,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天上的风筝飞着,地上的大人和孩子们站在春天里,尽情地享受着十里春风、万里春光。

二、叙事性散文的叙事艺术特征

1、《泰戈尔诗选》: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重点梳理及相关练习题

2、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女儿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火红的风衣牵动了河景。,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个人,像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3、另外,叙事性散文的优秀作品往往是诗意盎然的。所以,同学们要多多注意文笔。

4、短小精悍,自由灵活

5、“孩子,别哭,妈妈陪着你。”多少次无助与迷茫,多少次心酸与痛苦,妈妈的话语中一直有这样一句。这简单的一句话,因为庆祝了妈妈沉重的爱而格外神奇,抚平了伤痛。这一句话的力量让我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我永远记着:“孩子,别哭,妈妈陪着你。”

6、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18—议论文阅读

7、叙事性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8、“李时珍”,远不止仅仅等同于《本草纲目》,是永远的经典,更是一个符号,一个民族的魂魄。(有删改)

9、试想,倘若我答应了他们,也许我就会被那里的事物所感染,沾染上不好的习性。也正是我选择了拒绝他人,才抵制了这种“同伴压力”。生活中,“同伴压力”会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后果,我们只有学会拒绝,才能获得成功,抵达胜利的彼岸。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学会拒绝,处理好这种“同伴压力”。

10、一壶南陵酒,三分啸成剑气,七分凝成月光,绣口一吐便是大半个盛唐的你——李太白,曾一心为官,想登仕途之巅,虽力士为你脱靴,贵妃为你研墨,但在觥筹交错、阿谀奉承中,你意识到了:官场的繁复冗杂禁锢了你的双脚,压抑了你自由的灵魂。通向成功的路,最适合你的,不过是自由,于是你大笑,高吟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去:于是你指着酒杯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有你的浪漫:你行立于船头,长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有你的豪迈。就这样,你骑着白鹿走向诗情画意的人生,走向这适合于你的成功之路。喝一壶酒你会飞,飞过难于上西蜀的青天,飞越天姥山的传说,直飞到九千尺的瀑布下,将盛唐的太阳点亮。

11、表现手法(写作手法)

12、(21)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13、(解析)心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特色的能力。结合具体的子体会语的的清新、细腻。如,“海‘袁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其是浅该的红,红得“乐而不要”,微的白,白得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中“红得着,被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语言干净利落,色彩鲜艳,新颖不俗气”“像一个天花枝叶繁茂,给人带来快乐、活液、力量和生命。

14、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同伴压力”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座高山,处理好“同伴压力”则是一门必修课,如何处理则大有学问。

15、③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

16、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到了报复,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17、习语文(Www.XiYuWen.Com)注册送积分,资料免费下!

18、8岁时的我,懂得了慢慢观察。领略了成长的美好。姥姥家后的座小山上是一片竹林,我喜欢趁大家不注意时偷偷爬上去,毫不谦让地呼吸着竹子的清香。有时在那儿趴上一整天,观察雨后春笋的迅猛生长,观察蚂蚁成群结队地爬上竹子后又爬下,观察鸟儿在竹林中嬉戏……我学会了观察大自然,第一次接触了大自然。姥姥说:“细心观察,慢慢发现,就会知道大自然有许许多多值得去探索与研究的事物。”

19、在作者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我们从父亲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20、(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首先分析详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分析作用。第⑤段详写叶圣陶《稻草人》的创作过程,表达作者对他出众写作才华的赞赏;第⑥段详写叶圣陶违背自己坚持的休息时间,和朋友一起为“我”饯行,表达作者对他珍视友情的感激怀念之情。

三、叙事性散文600字初中

1、(答案)母亲小心移栽、侍弄南瓜苗直至结果。吃茄子做成的各式各样的菜肴。看芦花老母鸡孵小鸡,给小鸡吃小鸡草的籽实。

2、叙事性散文指以记人叙事为主,又洋溢着浓厚抒情气氛的散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3、(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从⑥段“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剃得像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的长长的白发”这段文字可知,他年老丑陋,慈祥;从⒃段“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中可以看出他纯朴善良,关爱他人;从他总是笑着说话可知他非常乐观;⒆段“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老汉年纪已高,还在为生活奔波,可见他生活艰辛,饱经风霜。

4、河北省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21篇

5、无标志块状结构叙事性散文

6、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16诗歌鉴赏

7、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14文言文课内及课内对比阅读

8、凝视着瀑布的模样,看着它与我想象之中的平整、平静全然不同的样子,看着瀑布后的完整,不存在什么山洞的石壁,我久久无法言语。这就是瀑布真正的样子,这就是瀑布最真实的样子!我想象中的瀑布,从来都不是真正的瀑布!

9、部编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10、(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结合文段的内容可知,“我”的人生中经历了很多疼,有手指的疼、肩膀的疼、脚掌的疼、牙疼、头疼、失恋的疼、失去亲人的疼等等,因此作者把自己说成“疼痛银行的行长”,形象地表明自己经历的疼痛比别人多,经历的磨难也比别人多。

11、⑧学医不成,父亲心中肯定对我失望,但他一直在为我的前途着想。有一次,他竟然要我学拉胡琴,起因是他去县里开会,期间看了一场文艺演出,有一个拉胡琴的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叔叔年轻时学过胡琴,父亲帮我把那把旧琴要来,并要叔叔教我,虽然后来我也能拉出几首流行的歌曲,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12、很多同学在写叙事散文的时候,用情不老实,不是一味拔高,歌功颂德,就是情绪低落,盲目的贬低。其实这是叙事散文行文的大忌。

13、县长正在发言:“现在形势万分危急。洪水正向我们县城逼来,为了保住县城,只有炸掉附近的一个村子,把洪水往里面引。现在有三个村符合条件:a村、b村和c村。请同志们发表一下意见,看看究竟炸哪个村?”

14、(20江苏南通)

15、写作手法39讲汇总

16、D.文中“圣者”“国之医者”“伟大医者”等称谓,突出李时珍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17、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答题技巧与模板

18、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19、接下来,南瓜长高了,分了好几个杈,开始牵藤。植物有野性,却没眼睛,抹黑一样,触须四处探,总不明白似的,妈妈就来引导,把这些触丝往坟包的方向引,它们也听话,一直往那里长去。太快了,不及半个月,藤蔓将整个坟包覆盖住了,巨大的叶片上白筋纵横,通常,这样的品种结出的瓜糯而甜。

20、⑤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笑啥嘛!我生气了。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

四、叙事性散文 名家名篇

1、(备战2022)初中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题及解析: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

2、父亲看了信,什么也没说,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咕

3、拓宽视野丰经验,方得真识新事物

4、(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此题要求从描写或修辞角度着手。“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具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结合“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等语句可知,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我”难以平静的心情,也为下文“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的情节作铺垫。“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衬托出“我”难以平静的心情。

5、我转过头去,注视着那文稿纸,深呼吸了几口气,在那春光的陪伴下,我拿起笔,继续依着我自己的节奏,一字一字地写着,一直写到今天。

6、我想,生活中的点滴,都需要切身感悟,才能看见人情的温暖。

7、⑩一片云彩在村庄的上空盘旋,一会儿春雨便下起来,斜风细雨,不疾不徐。春雨贵如油,老天知道村庄的心事。拾掇完农具刚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也不急于赶路避雨,直让那细雨淋头,从头到脚仿佛在享受甘霖。春风细雨,浇灌着干渴的大地,浇灌着村庄的根系。根系滋润,才会枝繁叶茂,蓬勃生长出一个丰盈的村庄。

8、那一次,我和好朋友吵架了,正伤心的在教学楼前徘徊着;在心中埋怨着朋友的种种过错。就在这时,不知是谁像箭一般飞速向我冲来,撞倒了我,我重重的摔倒在地上。一股疼痛顿时在我全身蔓延,与朋友吵架的委屈也一同涌上心头,我感到自己的眼眶湿了。在伤心绝望的时候,一只手伸向了我。“你没事吧?”这声音多么熟悉啊!我抬头看了看,是她,我的朋友,他关切的看着我,并扶我站了起来。“你没事吧?”这简单的一句话整个下午都在我脑海里、心头上回荡着。这句话像春天的雨露,滋润了我的心田;帮我驱走心中的悲痛与孤独,抚平了我心灵的伤口。它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了我快乐,是我体会到人间真情永存。

9、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10、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11、南瓜苗旁边对不住寂寞地长了七八株野草,用小锄头尖轻轻勾掉,顺便给南瓜苗松松土,再铺一把枯稻草上去,最好再描点儿淡肥。

12、叙事散文叙述的是真实事件,这一点与通讯、报告文学相同。但散文写的事情可大可小,可取新鲜的,也可用陈旧的,而且比较常见的是一些琐碎的、平凡的事件。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叙述来传递作者的主观情感。它不像通讯、报告文学选材要求是新闻题材,讲究事件本身的时效价值与社会价值,并以此达到作用于社会、人生的目的。它可以作杂记、散记、侧记等,可以记一件事,也可以记多件事,但是在考试中,写的事件不宜过多。

13、⒁听了他的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14、叙事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象、各色人等、古今中外、政事私事,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凡是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只是,心旷神怡的,都可以选作叙事性散文的题材。

15、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09汉字书写、汉字常识和书法鉴赏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17、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18、细节是事物的细部特征,在叙事散文写作中尤其要注重细节描写。因为细节不但是你形象思维的一个展现,而且往往会成为文章中的一个亮点,对刻画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性格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细节包含很多种,像人物的动作刻画,人物的神态刻画,个性化语言的刻画,当时环境的刻画,人物内在心理的描摹等等,不一而足。

19、部编版语文七至九年级下册教学视频+图文讲解+知识点汇总写作手法39讲汇总

20、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

五、叙事性散文的特点

1、请对选文第三部分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2、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3、⑤我想刪去牙疼,我想刪去头疼,我想删去失恋的疼,我想刪去失去亲人的疼,我想删去各种各样的心疼,我想刪去……太多太多的疼!

4、(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写法及其作用的能力。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这两段写了“我养好了身体,也养好了心。那次乡村静养,等于让我对乡村母亲的心灵养成做了一次田野调查”,承接上文“我想了解其中的缘由”,为下文“那么,母亲何以有那样洁净无尘的心,何以有那样洁净无尘的眼睛?我想,清晨或黄昏,原野上那无数颗透明的露珠,已经给出了一部分答案”的内容作铺垫。结构上,这两段属于插叙,插叙使文章避免了平铺直叙,有波澜起伏之美。据此回答即可。

5、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我们去看黄河。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

6、(2)赏析第⑦段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

7、⑧他不喜欢笔试,却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们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亲切、大声地说:“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关切地瞧着这个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注入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考试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已经过去将近三十年了,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8、审题的关键: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9、二十年前父亲家很穷,只好娶了邻村的一个哑女为妻,这个哑女后来便成了我的母亲。

10、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可知,“那一日的春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繁茂娇艳。第二问:结合“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的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到了报复,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由对春的怨恨憎嫌,转为喜悦、满意,还有一些遗憾。

11、首先,叙事散文多是真情实感的产物,要求有特别锐利的思想;

12、幸福如一抹浅浅的雾,淡淡地飘在天涯,飘在村东的路口,与那个破旧的屋子里的大米饭的香味融合,弥漫在我的心窝。为了它,我曾等了一个夏天,等老了一个童年。而此刻,它竟像一笛箫音,轻轻回响在我心灵的深处……

13、上小学时,简单的一句话使我深深体会到同学之间的浓浓友情。

14、南瓜烧豆角,长夏的常见菜。没有肉,倒点菜籽油光锅,囫囵烀一锅,下饭得很。除了这道菜,就是蒸茄子,青茄子、红茄子,自菜园摘回,随便划几刀,在水里浸出黑汁,挤干。这边把米饭锅烧开,滗掉米汤,茄子倒饭上;另备一小碗,蒜瓣切碎,加盐、菜籽油,一起蒸。锅巴香了,茄子也熟了,捞出,拌上佐料。在童年,这简直是神仙般的伙食。

15、(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写作顺序的能力。散文从材料的角度看,其特点就是“散”,但通过线索可将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从内容上看,文章主要回忆了太爷老师一生的主要事迹,②段略写他的各种才能,③一⑨段详写老师教书时的生涯,⑩段略写辞职后的境遇;全文采用时间顺序将太爷老师的许多事连贯在了一起,有详有略;从情感上看,从前十段的叙事和⑪段的议论抒情能感受到作者对太爷老师的感激、崇敬和赞美之情,这样一根感情线索贯穿了全文。

16、第②段连用两个递进复句,强调父亲的可敬不可亲,

17、鸡妈妈好神气啊,脱胎换骨似的,走在前头,领着十几只(中途坏了几只蛋)小鸡雏在村里散步、啄食虫子。白的鸡,黄的鸡,花的鸡,茸茸可爱。

18、叙事性散文要求考生写真情实感。真情是叙事散文的生命,只有直抒胸臆,把真情实感捧给读者,才会赢得考官的喜爱。

19、对于某些特殊性要求,虽然不在卷面上列出,但是仍然会在公开发布考场守则中提到,如“文中不可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等,考生也不可马虎大意。文中出现的具体校名、人名等一律要用“x”代替。

20、要浇水的,急不得,慢慢洇。黄昏,也要去浇一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