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思乡之情的古诗句子(100句)
一、抒写思乡之情的诗句
1、白话文: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2、纵有成竹在胸,终需得心应手
3、否则你可能再也刷不到这个号了
4、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李中《客中寒食》
5、送给远方的游子十首乡愁诗,
6、一个“散”字,除了表现笛声的余音袅袅,更将陡变愁城的洛阳推到读者眼前。
7、百年欢乐能几何,在家见少行见多。——王建《行见月》
8、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时间一天天近了,乡愁扑面而来!
10、翻译:在旅途中饱受着寒冷饥饿,思念家乡情不自禁落泪。
11、宋代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2、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旅次朔方》
1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4、(关键词)杨柳;故园;古调;归思;宦游;
15、冬至这一天,朝廷要放假,民间也很热闹,穿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一派过节的景象。白居易当时正宦游在外,夜宿于邯郸驿舍中,有感而作此诗。
16、先给你个大概的感念吧一般是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对远方亲友,故土的思念之情.一般意象有杨柳(留)明月鸿雁杜鹃(苦)鹧鸪双鲤(孤单)尺素(传信)等所表达的一般是对古人的思念对亲人的眷恋感怀对于不能相见的无奈
17、白话文: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18、在诗中,诗人写自己和家乡亲人相互思念,使这一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19、《乡愁》作者: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了对故乡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20、战国?楚?屈原《九章?哀郢》反:通“返”。故乡:指故林,故枝。狐死必首丘:据说狐将死时头总朝向出生的小山。首,头朝向。以飞禽走兽不忘出生之地,喻指对祖国忠心耿耿,至死不渝。后来以形容对故乡的热爱、怀念,不忘其本。
二、描写思乡之情的古诗句子
1、用书面语言将鉴赏结果表达出来时,要注意语言的专业化和规范性,上文中粗体部分可作同学们组织语言时的参考。
2、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3、此句出自白居易的《望月有感》,意为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4、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5、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赵嘏
6、乡是中国古典诗词百写不厌、历久恒新的主题。他乡风物、异域人情,极易触动游子思念故乡的情怀,生发出动人的诗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即以表现因偶然机遇触动的乡愁而为人传诵:
7、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长相思》(唐)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9、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
11、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2、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体现了“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13、李白,唐朝浪漫主义诗人,喜爱饮酒作诗,一生中最爱写祖国山川河景、月景,想象力极其丰富,诗风意境高远、雄奇豪放,曾经被贺知章称之为诗仙,在他所有诗中,有这样一首诗,短短二十八个字,却抒写出李白思乡之情深。
1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5、“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惊奇地在心里发问。这句的“暗”字.照应了题面上的“夜”,又是理解全句乃至全诗的穴窍处。偌大的洛阳城,在暗夜里,诗人一时并不能辨出笛声所自与自己距离的远近,循声踪迹笛声方向,也不知来自何处,要判断吹笛人是谁,就更难了。因为“暗”,一切感觉来自听觉,不能来自视觉,所以起句用发问语气;又因为“暗”,诗人视觉上对吹笛处所和吹笛之人毫无预先的准备,笛声乍起,使诗人感到很突然,所以又有“飞声”的想象——笛声仿佛是凌空飞来的。“飞”强调了“暗”的背景,加倍写笛声陡起的突兀感。
16、白话文: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17、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1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19、诗词君:王安石评价张籍的诗“看似寻常最奇崛”,这句话在这首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0、——许廷鑅(héng)
三、写关于思乡之情的诗句
1、二诗的时间定位几乎是一致的,都选在由冬入春、昼夜交替之时。在这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时刻,诗中所写景物无不突出“变化”:
2、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3、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4、诗词|历史|文化|绘画
5、诗词君:这一年冬末春初时,诗人由楚入吴,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6、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唐代:岑参《逢入京使》
7、这两首诗在体裁上同是五言律诗,在内容上同是描绘江南初春美景,而且都刻意强调物候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具体对比:
8、唐·张九龄《西江夜行》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9、这首诗创作于开元二十二到二十三年,李白大约三十五岁,当时正旅居洛阳,春夜人静,忽闻《折杨柳》笛曲,从而触发乡思。此诗的“玉笛暗飞声“、“散”与“满”,都恰到好处,必须多次朗诵,才能体会其中神韵。
10、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13、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14、以枯藤老树昏鸦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感到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再加上夕阳西下更是满目凄凉,引起思乡之情。
1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16、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17、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18、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
19、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20、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四、抒发思乡之情的诗词
1、诗人在旅途中,他早早的起来赶路,残月挂在天边,村店的野鸡叫了,板桥上弥漫着清霜,都是旅人的足迹。槲叶飘落,枳花绽放,令我想起了家乡,遥想着野鸭大雁,早就挤满了河塘。
2、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4、后者则集中笔墨描绘江面孤帆、初升海日,让浩瀚江水充盈读者的眼睛,让春天的气息充塞天地之间,视线基本水平推进,笔法洗炼挥洒,意境明快雄奇。
5、我们将以几种典型意境的“意”(思乡、离情、隐逸等)为统领,结合教材、高考出现过的古诗词及其他作品,具体讲解如何鉴赏古诗词。
6、写这首诗的时候,王维才17岁,当时他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因其为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千万别以为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很多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7、对比两诗,前者依次描写天边云霞、江岸梅柳、枝上黄鸟、水中绿萍,视线俯仰回旋,笔触细腻轻盈,意境优美清丽;
8、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10、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1、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泛指北方所产的马。越鸟:泛指南方的鸟,胡马南来后仍依恋北风,越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马和鸟尚恋旧不忘本,暗喻对故国对乡土的眷念。
12、这首词作于南宋消亡之初,元军攻破临安后,词人开始流浪,在流浪途中舟行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时,为了表达自己羁旅在外的思归之情以及亡国的无奈,写下了这首词。
13、宋·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4、春天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思念的季节。下面两首创作于初、盛唐时期的早春思乡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15、本文原载《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04年第3期
16、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17、一个“暗”字,除了表现笛声的不知所起,更引入黯然销魂的听者;
18、●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19、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20、第二句继续写闻笛,比上句写得更飞动,场面也很大。“散入东风”承上句“暗飞声”,启下“满洛城”。诗人当户凝听,盈耳的是嘹亮的笛声,拂面而来的是骀荡的东风,诗人遂想象到,不知从何而来的笛声正是由春风送入自己耳膜,春风也定将笛声传遍洛阳城。诗人借助了“东风”;试想,一只玉笛,无论笛声怎样嘹亮激越,都不能把它当作嗤嗤轰轰的晨钟暮鼓来写。诗人借助“东风”,作了笛声“散入东风”的合理想象,随之又有“满洛城”的合理夸张,这使全诗的场面和气势显得非常空阔远大。
五、抒发思乡思乡之情的诗句
1、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2、据考证,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时所作,此时的诗人34岁,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3、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
4、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5、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6、清代纳兰容若《长相思·山一程》
7、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8、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阳城》
9、农历新年,乡愁扑面而来!
10、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1、汉?乐府古辞《古歌》离家愈远,乡情愈深,人也日渐消瘦了。
1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4、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黄鹤楼》
16、白话文: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17、●代马依北风,飞鸟翔故巢。
18、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1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