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写借物喻人的古诗(100句)

2023-01-31 16:52:2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写借物喻人的诗句有哪些

1、眼前浮现祖母那矮小,瘦弱的身影,忍不住眼眶湿润起来。

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童年的时候,大家日子都过得清苦。园子的菜,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于是,饭桌上的菜,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唯一不变得,是咸菜。

4、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涵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5、柳树谦虚、不忘本的品格打动着我。其它的树木枝叶都是向上生长、仰望着天空。而它的枝条却是向下低垂,永远注视着给它提供营养的的根须和土地。我们国家的很多留学生也正具有这种品格吗?他们在国外掌握了顶尖技术,依然选择回来报效祖国。怎能不令人敬佩和感动?

6、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子,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意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子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子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子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子的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7、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8、我爱柳树,爱柳树的精神品格,更爱具有柳树精神品格的人。柳树虽然很普通,但她的精神实在是可贵!

9、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0、想想看,生活中,不正是有三叶草品格一样的人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着,自己却不求回报。

11、感悟“物”与人的精神品质,抒发情感。

12、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3、写“借物喻人”的文章具体要求:

14、其要有新意。很多学生爱用蜡烛、园丁比喻老师,爱用老黄牛比喻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虽然贴近生活,但却毫无新意。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打破定式思维,慎用老套意象,写出新意。

15、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如蜡烛品格的人。比如,我们辛勤的园丁——老师。他们把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道理教给学生。每天认真细致地批改着作业,即使生病了,也坚持站在讲台上。他们就这样为学生付出,没有任何怨言。所以,我们才由愚钝变得睿智。

16、“如果我是一道微光,就一定给你灿烂的光芒。”蜡烛就是这样做的,给予别人的多,想着自己的少。

17、郑板桥 (郑燮) 《竹石》

1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9、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0、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二、写借物喻人的古诗

1、最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如何行文。我们在做这一步的时候十分慎重,因为我们担心如果选择的范例文本不当,容易导致学生会统一写成“杨朔体”。经讨论,我们采取的方法是,点评学生的随笔。只要引导学生要把物的特点和人的品格写具体。

2、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3、后来我长大了,江南的城市里,人们竟那么爱吃菱,说是可以防癌排毒,若是有绿色无害的牌子,那价格便愈发高了。摆酒席时主人往往要上这道凉菜,那些菱被完整地去了外壳,泡在蜂蜜里晃悠悠地端上来了,个个雪白而饱满,我在众人招呼下动了筷子,一股甜味直冲鼻腔,像是露骨的谄媚,称赞不已,我只是笑。

4、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5、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6、仙人掌拥有外刚内柔之心。在造物之初,仙人掌是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她娇嫩如水,轻轻一触碰便可能失去了生命。上帝不忍心,在她的心上加上了一套盔甲,坚硬如铁,上面还带有伤人的钢刺。从此,再也没有人能看到仙人掌之心了,凡是接近她的生物都会鲜血淋漓。很久之后,有一位勇者要铲除这恶物,剑出刀落,仙人掌变成了两半,从中却是绿色的液体。原来,那是被封存的仙人掌之心,由于无人了解其中的寂寞,化成了滴滴泪珠,绿色的泪珠使柔弱的仙人掌更凸显了她的坚强。所以仙人掌的花语是——坚强。

7、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已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8、黑板前的桌子上,零零碎碎的摆放着许多粉笔。这些粉笔几乎都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甚至有些小的不值一提。

9、你看它那笔直的身躯,多像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不向黑暗屈服。你点燃它时,会看到一束跳动的火苗,那火苗是那么洁白,就像圣母的光辉。

10、路灯的外表朴实,她绽放光明,照亮过往的路人。她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从不求回报,也经常被人们赞美。

11、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12、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

13、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14、画龙点睛,明点中心。

15、小草是春天的使者,在春天到来之前,随眼可见遍处都是绿草,眼前都是一片绿的世界。作家笔下的小草描述的生动形象,为小草写下了一篇篇颂章,绿草就是富有生命力的。的确,每一株草,不,应是每一种事物都富有生命力。

16、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17、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18、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罗隐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蝉》虞世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咏松》陈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郑思肖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瑞文网纠

19、“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0、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三、运用借物喻人的诗句有哪些

1、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哦?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4、唐代骆宾王的《咏蝉/在狱咏蝉》

5、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6、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7、解决了以上问题,借物喻人的文章就成功一半了。那么,怎样才算一篇优秀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呢?

8、若草则为兰,若木则为松.

9、周敦颐 《爱莲说》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11、后来,我成家了,先生和我都是皖南人,离开皖南,来到上海。上海人一般很少吃腌制的东西,科普类推广也一再强调,腌制类的东西要少吃,致癌,致各种疾病,致各种!

12、例如,出示《梅花魂》中的文段:

13、以物喻人的句子:若脱笼之鹄以人喻物的句子: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喻物的句子: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14、梅花,我永远喜爱的花。

15、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1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7、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8、那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写借物喻人的文章呢?

19、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20、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四、有哪些诗句是借物喻人的

1、找出“物”与人的相似处;

2、3:摄影、书法、美术作品20幅内;

3、《示儿》为陆游的绝笔诗,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4、但是腌制豆角却是件繁琐的事。每到夏季来临,豇豆上市,祖母便去菜场买来最新鲜的豇豆,在泉水里洗净,晾干,撒上盐,腌制好后,装进陶土做的坛子,盖上碗,旁边加水封坛。然后,放在院子角的葡萄架下,等待。

5、关于兰花,借物喻人的。幽兰赋惟幽兰之芳草,禀天地之纯精,抱青茎之奇色,挺龙虎之嘉名。不起林而独秀,必固本而从生。尔乃丰茸十步,绵连九畹。茎受露而将低,香从风而自远。当此之时,丛兰正滋美,庭帏之孝子,循南陔而采之。

6、夏天到来时,我们又收到了今年的红菱,我吃了一个,仿佛带着淡淡的河水味道,接着便留下满口清爽甘甜。我渐渐地,渐渐地明白了,有一种甜来自我亲爱的奶奶,来自我故乡的河流,更来自我灵魂深处一生一世的想念。

7、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美,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8、就在这百花凋零的时候,梅花绽放在枝头,展示出它的勃勃生机。

9、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10、在数不清的植物中,最让我敬佩的就是柳树了。最打动我的是它那顽强的生命力和谦虚、不忘本的品格。

11、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12、冬天,是四季里最没生气的季节,就连唯一能给大地增添一些绿色的松柏,也盖上了厚厚的雪被。那些在夏天里开得茂盛的花都枯萎了,就连矮小的枝头也被沉重的雪压得奄奄一息。

13、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14、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5、2:新诗10首内,每首不超过30行,律诗、楹联作品20首内;

16、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17、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18、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19、仙人掌生活在沙漠里,最大的特点就是耐旱。这正是反映了它不畏恶劣环境,仍能茁壮成长的性格。选择仙人掌送朋友,可以激励其上进。

20、抓住所描写的“物”的特点;

五、有关于借物喻人的诗句

1、街边的小食中,有几道特别受欢迎,因为里面加入了一道特别的拌料:“酸豆角”。每当挑起那金黄的切成一粒粒的酸豆角,我都忍不住眼眶湿润。

2、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的哭起来了……

3、具有三叶草品格的人啊,你的外表看似普普通通,内在却有着一颗三叶草花一般的小而高贵的心。三叶草,你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花草。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好处:突出中心思想,立意更深远,情感表达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6、这就是皖南人的生活,穷人的生活。

7、可奶奶也硬是要说菱角是甜的,我又有什么办法?况且她做菱角的方法也是那么老几样,有时放在粥里炖,或是加油、肉丝、菱角,添水烧几下,微苦的香味溢出来,淡淡笼着蒸汽。

8、一年四季,我们都有随时能拿得出手的小菜,佐以面条或稀饭。按先生的话说:这是“故乡的味道”,是“根”的味道。

9、罗隐《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以蜜蜂自喻)

10、我也是听信的。我们也想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但无奈,与生俱来的喜好是改不掉的,四川人爱吃辣,上海人爱吃甜,皖南人,口味重,又辣又咸!特别是咸菜!

11、也许有一天,人们再也不去腌制咸菜,不吃咸菜了。

12、“为什么呀?”我总是忍不住问祖母。祖母笑而不语,她一边忙碌着给我从坛子里掏出腌好的酸豆角,一边跟我一边听她说她年轻时的故事,她给别人做2份工挣钱给父亲凑学费,她和爷爷去几十里以外的山上砍柴,弥补家用;她自己圈一块地,自己种点蔬菜,减少买菜的开支……

13、郑板桥(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竹自喻)

14、城关五小五(5)班侯祥宇

15、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16、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日‘君子菜’。”

17、译文: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怎么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

18、为什么呢?我问奶奶,奶奶背对着我,一言不发。她布满斑纹的手执着老式木勺,轻轻地转动,菱的味道溢出来,久散不去。黄昏的时候,我看见她也是这样背对着我,用长竿将菱角拉到身边,捉去附在上面的田螺卵,十分爱惜的样子。我这道这批菱角会被风干,寄到城里,可给我们吃很久,她总是这样。

19、例如作家肖复兴的散文《苦瓜》,文章记叙的是母亲种植苦瓜的事件。把要写的对象,融入一件事情当中写,有情节,有故事。

20、我喜爱梅花的原因正是它的坚强不屈!你有没有想过,它的坚强不屈的品格与红军战士的精神是多么惊人的相似。正是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使红军成功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即使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还是坚持信仰党的信念,并为之付出生命。不仅如此,那些生活的强者不也正具备梅花的精神吗?比如,张海迪,忍受着自己身上难以承受的病痛,自学医术,坚持实现自己的价值;海伦凯勒,尽管双目失明,可她还是坚强地生活,而且还写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励志书,激励更多的人乐观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