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以苏字开头的对联(100句)

2023-01-29 15:56:1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以苏开头的对联

1、南侧廊墙亦嵌有苏州历史上有关的名宦士人业迹,

2、邮箱:xixiayx@1com

3、“结中等缘”,指交往有度,既不拒人千里,也不过分亲密。

4、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20岁中举人;

5、宜兴第一原创自媒体公众平台

6、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7、披襟坐霄汉,看中天霞起,大海澜回。

8、以上三段文字虽比较零星,但从中似可窥见纪昀对楹联特别是对句类书是有一定研究的。宋人四六成句,指宋文人的字词巧对,如王安石的“带眼;琴心”“生白,杀青”之类。集《左传》句对书,宋代即有崔升等十余家,已佚。唯存徐晋卿《春秋经传类对韵》一卷。

9、省楹联研究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大家言恭达先生创作了《满江红•白衣天使出征》词一首及大草长卷书法,为白衣天使出征壮行。在言恭达文化基金会抗疫百万义捐后,3月6日下午,言恭达先生又将《满江红》大草书法长卷捐赠给重点承担起江苏援湖北战疫任务的江苏省人民医院。学习强国江苏平台、新华网等三十多家权威媒体纷纷给予报道,全国诗联家也纷纷步韵唱和了320余首作品,共同表达对白衣天使的崇敬之情。

10、“诗话词话”栏目:欢迎全国各地诗论家有一定见解的诗话词话类原创文章。

11、纪昀精谙对偶之道,但他对对偶、骈偶的态度是矛盾的。他有一句论对名言:“骈偶于文字为下格,然其体则千古不能废。”(《〈文心雕龙〉评》)。正因如此,他平生虽喜作联语,但却不愿过多地载入文集,传留后人。

12、简述这几件典型事例之后,梁章钜这位清代官员,相信已经具备大有作为、正气凛然的刚毅形象。下面我们再从他和对联的角度,试着建立他另一个视角的形象。

13、以智能制造的名义,全江苏最爱学习的企业家都在这里了!

14、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与红豆集团成功联办“颂党恩红豆情”诗联征集,相关结果已在“相思相爱是七夕”云直播晚会上现场发布,《颂党恩红豆情》一书正在编撰中。与莫愁湖景区联办楹联征集,海内外包括美国、马来西亚、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联友,踊跃来稿参与。与省诗协以及镇江诗联成功联办“百年恒顺醋都镇江”诗词联赋征集活动。省楹联还与宿城区委宣传部联办虎年春联征集,支持淮安区施河镇征联。

15、(小事宏观,大事微观,成事纵横观,败事主客观,牢树英雄宇宙观。隆焉壮也!深谋善断,手理万机,争朝夕,筹议维新。忆往昔峥嵘岁月:旅法留苏,备尝艰险话长征;中原逐鹿,桂岭打狼,淮海缚龙,巴山捉憋。为解放鸿基,殊勋屡建。抗群魔,枉重灾,竟落得抄家削籍,乐抱初衷无悔,耿耿兮愤索怀,笃行马列志弥坚。十年浩劫,几度沉浮,不减英雄本色。九州思治,回挽狂澜,净扫红羊甘受命。昭雪顺民情,错冤假案全甄;洗余污,消余悸,废墟拨乱,弘扬务实精神。倏闻鼙鼓乍喧,仰赖才通韬略,军威赫赫滇陲震,还我金瓯。推贤存智,古崇尧禅舜谦;惩佞诛奸,近斥江欺林篡。高风亮节,彪炳千秋,举世尊称当代伟人。堂堂仪貌,秩秩德音,岱岳登峰天下小)

16、嘉庆十年(1805年),31岁任礼部主事;

17、不知道明年此时此身在哪里?不能一天没有竹子在左

18、在当时,纪氏此说可谓是关于楹联起源的权威论断。梁章钜基本采用了这个观点并加以发挥。这个观点长期以来被奉为金科玉律。直到近年来才受到质疑。现今楹联学术界普遍认为,楹联应起源于唐。孟昶题桃符帖则可能是春联之祖。

19、省楹联研究会楹联家、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上将酷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对此次全民抗疫中江苏联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为抗疫助力的行动和成果表示赞许。在全国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刻,将军慷慨赋诗,创作了《七绝•赞抗击新冠肺炎逆行英雄》一诗,立刻引起了全国广大诗联家的共鸣。省楹联研究会自2月27日征集步韵和诗作品以来,收到包括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林峰等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诗联家的和作达1000余首。除刊发于各种媒体外,将军的这首诗作,还由著名书法家仇高驰先生精心书写了出来,在“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主题书法征集及展览中,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20、扬州市楹联研究会策划实施的《扬州是个好地方——跟着楹联读扬州》系列活动,每周播发一讲,列为扬州市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多次登上学习强国省平台和全国平台。

二、以苏字开头的对联

1、changqiaoshangdeduilian

2、2022年,各地要及早谋划,制定措施,继续推进楹联文化市县区建设。淮安区、沭阳县在中国楹联文化区县基础上,尽快实现“最佳”;宿城区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建成中国楹联文化区;宿迁、镇江、淮安三大市力争建成省楹联文化市,并朝着中国楹联文化市整体推进、稳步迈进;整体推进尚不成熟的大市,也应确定一个县区,重点打造。溧水、洪泽、盱眙、清江浦等地要早日建成省楹联文化区;各地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省楹联教育基地、文化镇、村、公园景区等建设。病联错联会严重影响城市文化形象,在楹联文化市县区建设中,要重视病联纠错。

3、一是要认真组织好“十年风华,十年飞跃”主题活动。

4、亭正中壁间嵌有明代画家文征明画像,

5、五是省楹联工作及楹联活动形成系列品牌受到广泛赞誉。

6、万事开头难,若要建功立业,得先有一个成就事业的远大宏图,追求越高,自身的成长就越快,才可贡献于社会。如《了凡四训》说的人有善愿,天必佑之,福禄随之,神灵卫之,众邪远之,众人成之!

7、楹联教育成果大,后备力量斗志强。

8、“用正宗宜兴话,讲正宗宜兴故事”

9、第一联巧在“西湖”“锡壶”“惜乎”三词谐音反复,意思连贯,犹如绕口令。妙不可言。第二联巧借诸葛亮之姓名及字,一语双关,又内含自对,“明”对“亮”,“孔”对“葛”,“个个”对“诸”,妙若天成。两联应对皆有极大难度。1994年,澳门楹联界悬三万元(港币)大奖,欲以此十二言绝对求偶,以了结联坛上的一段悬案。历经一年多时间,收到海内外对句68000多比,始终未能觅得理想佳作。

10、顶针联(下句的首字接上句的末字为顶针):

11、在楹联教育基地建设上,南通、常熟、太仓、无锡、泰州、常州等地除了有多所中国联教基地外,还在继续大力推进省联教基地建设,南京崇正书院还成为校园之外的一所省联教基地。其中,沭阳楹联教师培训在所有公办学校实现了全覆盖,南京溧水同时为多校楹联教师开展培训。太仓、沭阳、淮安区等地,还经常接待全省、全国许多学校前往参观学习校园楹联文化。

12、中国城门楹联论坛:前年已成功举办一届,去年12月底,结合“城门挂春联江苏开门红”春联发布,我们配合新华报业在李巷又联办了第二届中国城门楹联论坛,融合了“强国楹联故事会”、溧水地标春联解读,形式上更有创新,中国楹联学会李培隽会长出席,天津、深圳、上海、大连等地楹联负责人以及《中国楹联报》《楹联博览》杂志负责人参加,省楹联研究会论坛上做了发言,题目是《楹联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江苏探索与实践》,比较全面论述了江苏楹联工作,大家反响热烈。

13、纪文达师曰:《左氏传》一书,文繁词缛,学者往往纬以俪语,取便记诵。

14、对联作为制度,用“圣旨”固定下来则始于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爱好春联并热忠于创作,由于朱元璋的重视,上行下效,而且从明代起,春联由写在木板上改写在红纸上,以趋吉避凶,这就方便省事多了。

15、纪昀题京师戏馆联,则应视为他真正的代表作:

16、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

17、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42岁考选军机章京;

18、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19、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工部(当时也称水部)署遭遇火灾。乾隆批交尚书金简大司空负责修复。一日早朝前,群臣在朝房待诏,刘墉拟出此上联。联中嵌入金、木、水、火、土五行。一时无人能对,适值纪昀入朝,亦到此间。众官将刘墉出的五行联告知纪昀,并要他作对。纪昀略一思索,时有一新选中书,为南方人,体魄魁伟,常自负为“南人北相”。便道:“要对上亦不难,不过于新中书有所不便。”众官说此事无妨,纪昀于是对出了下联。联中嵌入了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而且对仗工整,颇为精颖。

20、《巧对录》载,有两位生员同访纪晓岚。一额有黑斑,一左目记瞽。纪见而大笑不止,两生惊讶,问其故。纪曰:吾偶从杜句得一联云:

三、苏字对联怎么写

1、“诗词酬唱”栏目:为各种原创唱和专辑。地域不限。诗人可自己组织达到一定数量的酬唱作品投稿,要求格律严谨。

2、苏有朋。苏志燮。苏素苏芊羽苏幼贞苏怡贤苏有珍苏慧伦(竭力为您解答,希望给予(好评),非常感谢~~)

3、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15岁中秀才;

4、●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举行2020年新春团拜会周游会长发表新年寄语

5、北人南相,中书君什么东西。

6、要看完整的两联才能确定上下联,开头俩字没办法判断的。也有简单的方法,看末尾的字,入声的一般是上联,下联的末字一般是一二声,但不是绝对的。

7、三是楹联文化单位以及楹联教育基地建设继续大幅推进。

8、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9、其次是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南京组织联友赴湖南参观秋收起义纪念馆、长沙橘子洲等处,开展“红色之旅”采风创作;镇江组织诗联家赴溧阳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茅山、韦岗等地,开展“走进红色党史,共赋红色诗联”系列采风创作;南通组织赴如皋晋谒红十四军纪念馆,盐城组织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及泰山庙等红色景点,徐州组织凭吊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馆),淮安区走进苏嘴镇大胡庄釆风,淮阴区走进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常熟走进本市党史陈列馆和虞山联珠洞红色基地、沙家浜红色革命基地等。

10、(共产党当家家家富、富有钱多粮广)对(解放军打仗仗仗赢、赢得国泰民安)

11、联语为集句。上联出自杜甫《兵车行》,下联出自李商隐诗《马嵬》。两诗句移植联合成联,顿生新意,讽刺庸医,入木三分,真乃奇迹也。横批为“明远堂”三字。《论语·颜渊》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两句,取其中“明”、“远”二字,意谓医生“不行”。横批与联语配合,极具讽刺之艺术性。

12、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十年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高歌猛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反腐倡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国家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省楹联研究会议定2022年在全省联界开展“十年风华,十年飞跃”主题活动。一是继续深入开展诗联讲党史活动,今年讲述重点,主要放在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新征程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二是组织全国全省以“十年风华,十年飞跃”为主题的征联活动;三是各地要采用联墨展览,诗联朗诵等多种形式,展示吟诵这十年的巨大变化。“十年风华,十年飞跃”主题活动是贯穿全年楹联工作的主线。

13、纪晓岚楹联,在艺术上有几大特点:一是工切,二是奇巧,三是幽默,四是机敏,五是精深,六是富有气势。其中尤以幽默机智为时人激赏。清江藩的《国朝汉学师承记》卷六说纪昀“胸怀坦率、性好滑稽,有陈亚之称。然骤闻其语,近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

14、各个行业战线楹联内容丰富,把中国古老文化传统中的辞、赋、诗、文、书法、雕刻、建筑艺术、园林艺术融为一体,形成具有独特的艺术珍品,因而广大人民喜闻乐见。

15、虚对实,实对虚,轻重莫偏枯

16、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一直持续关注抗疫形势。为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致敬英雄,在抗疫每个阶段,省联会都利用网络倡议、倡导并组织各种征稿等全省相关楹联战疫活动。

17、首先是突出一条主线,用诗联讲党史。省会带头在全省各地包括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常州城建院、扬州文津中学、沭阳县机关、宿城区机关、莫愁湖景区等大中院校、党政机关、公园景区等处演讲多场。讲课的框架从“烟雨楼台星星火,风云世界殷殷雷”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分八个篇章,一直讲到“迎来中国新时代,走进全球大舞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史的结合相得益彰,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全省各地也广泛开展了诗联讲党史活动,宿迁高树军采用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精神谱系讲,无锡蒋东永采用一副楹联,一段史实,一点启示,用讲故事的形式讲,多种形式讲党史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

18、卜得芳邻,居成美境,田舍翁问心已足,漫言应列鼎鸣钟。

19、苏轼、纪昀两人“未有无对”之论,其本质是源于一种哲学上的信念。即所谓“物生有两”,而俪句则应是“无独有偶”。正因为有这种信仰,许许多多佳联趣对才得以珠联璧合,而不至形单影只。但亦有半联高悬,知音难觅者。即所谓绝对。十分凑巧的是:苏、纪两位坚信无不可对的大师,竟各被一联难住,苦思而不得佳偶。而后人绞尽脑汁,亦未能交出完满答卷。遂成为“千古绝对”,诚为联史之奇事也。

20、此联根据戏馆舞台的特点立意,同时纵观历史,放论文化,其落笔居高临下,有睥睨古今、雄视天下之势。短短几十字,把历代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代表中国文化的一切神圣经典,一笔带过,甚至有些鄙夷不肖。这既体现了作者的眼界和学识,更表现出强烈的愤世嫉欲感情。清代李伯元在《南亭笔记》(卷五)中评价说:“此联世传为晓岚先生之作,上下古今,包罗一切,其手笔之大,眼界之宽,询有非先生不办者。”

四、苏教版对联

1、嘉庆七年(1802年),28岁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2、纪昀的这一思想,很可能来自苏轼。《冷斋夜话》载:东坡曰:“世界之物,未有无对者,皆自然天成之象。虽文字之语尽然,但学者不思耳。如因事当时为之语曰:‘刘贲下第,我辈登科’,则其前有‘雍齿且侯,吾属何患?’太宗曰:‘我见魏征常妩媚’,则德宗乃曰:‘人言卢杞是奸邪’。事非一时,则有需时而后得对矣。”

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反腐倡廉、精准扶贫暖万家)

4、道光十六年(1836年),62岁升广西巡抚兼署学政。

5、旷观八百载,难忘六一风流。

6、交情同骨肉,俾予后死独伤悲。

7、高视两三州,何论二分月色;

8、●步韵朱文泉将军《七绝•赞抗击新冠肺炎逆行英雄》和诗选编江苏宿迁、无锡篇

9、——江苏楹联六代会以来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10、嘉庆十二年(1807年),33岁掌浦城南浦书院讲席;

11、学术各门庭,与子平生无唱和;

12、简论纪昀的楹联及其联论

13、平地起楼台,恰双塔雄标,三山秀拱;

14、这两句都是说大丈夫得胸中有丘壑,抱负远大,有成就一番大好事业之心。如李时珍放弃入仕之举,立志编撰详细药理全书,三十多年终成巨著《本草纲目》。

15、以上罗列了很多楹联,当然我收藏的楹联远不止这些……

16、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17、上联说的是,中庸之道最重要的不是让你飞黄腾达在事业上成功,而是让你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好的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角色。下联说的是学习,学习首要是要有谦虚的心态,学习包括礼乐在内的生存本领和学习诗书在内的应试本领,这样一个人才能更好的发展。

18、(竹本无心、遇节岂能空过)对(松原有子、过时却是干包)

19、五十年圣寿,自兹而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20、为人之道:享下等福,向宽处行

五、以苏开头的诗

1、二是媒体刊发多。据不完全统计,江苏楹联战疫消息以及部分作品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新华网、新浪网、中国新闻网、搜狐网、中国江苏网、新华报业交汇点、江南时报网、腾讯网、网易网以及《新华日报》《南京晨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中国楹联报》《中华楹联报》《对联》等全国和江苏40多家权威媒体以及诗词楹联报刊杂志都给予了报道,尤其是3月19日《新华日报》,3月20日《中国楹联报》头版头条刊发的消息更是产生了较大影响。

2、(投稿电子邮箱)12027800@qq.com

3、余因辑《沧浪亭志》得集句一联云:“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上系欧阳文忠句,下系苏长史句,皆沧浪亭本事也。然屡书皆不工,故此联迄未悬挂。

4、欢迎关注江苏省楹联研究会

5、折合字联(明朝文学家蒋涛):

6、我们满怀喜悦迈入新的年度。2022年,将要召开党的二十大,全省联界要更加扎实工作,争取攀登新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去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文代会、作代会等,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教育部对小学高年级明确要求“开展好对联欣赏、撰写等传统语言实践活动”;另外,民政系统对非法组织、山寨社团打击力度空前之大。这些都对我们的组织建设以及推进楹联文化工作带来更大契机,也提出更高要求。关于2022年工作思路,我简要列出几个重点:

7、学会内刊转型成功。去年八月底获得审批,获颁准印证,并已编发一期,及时送检后,再次通过年检,这标志着内刊转型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8、吾师纪文达尝言,世间书籍中语,无不可成偶者。客举“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公应曰“有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又举“孟子致为臣而归”,公应曰:“伯夷非其居不仕”。

9、(用十分热忱,融九天冰雪,显八仙神通,七情尽注,六艺尽传,献全部才智教书育人)

10、除学对歌外,我也喜欢收集许多经典楹联,如数字联(韩左军):

11、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12、取江之“水”,水韵灵动;取苏之“木”,得天地之大美。丰厚的水资源、独特的水文化孕育和滋养出我们江苏这么一个古老、美丽、富饶而又神奇的土地,历史厚重,人文璀璨。今年,我们要开展“水韵江苏”楹联行动,包括长江、大运河、太湖、洪泽湖等江苏大地上流动的韵律,重点是大运河。争取联合政府部门、有关单位、文化景区等共同推进。沿运河城市要积极行动,认真选点,会商有关方面,争取领导重视,努力使本市段“联韵大运河”有点的突破。扬州瓜洲渡、淮安清江浦等地已经有了初步成果,还需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适时将召开“水韵江苏”现场会,并组织全省联家大运河沿线采风、创作,做足“水韵江苏”楹联文章,用楹联文化反映和呈现出水韵江苏的万种风情。

13、他的题财神和药王合庙神龛联:

14、(群英有良谋改进竹溪山山水水)对(政府启宏图造福小城家家户户)

15、上联指出了钱的局限性,批判了“金钱万能”的人生观。下联指出药的局限性,它不能医治贫困,实际上是对世上贫富不均现象的揭露和谴责。联语工巧而深刻,可称格言。

16、目前,建成中国、省、市楹联文化单位的,既有大市、县区,也有乡镇、村、社区、景区公园等,已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多点分布、点面结合的大格局。我们对楹联文化单位以及联教基地建设也进一步规范了要求及流程,使得各地建设活动呈现出生机和活力,也带动了全省楹联工作全面提升。

17、上联:苏城剑客下联:吴国诗人上联:苏城剑客下联:吴苑天涯上联:苏城剑客下联:赵国诗人上联:苏城剑客下联:王国诗人上联:苏城剑客下联:蒋月知音上联:苏城剑客下联:洪水知音上联:苏城剑客下联:吴江渔翁上联:苏城剑客下联:王道书生上联:苏城剑客下联:赵国书生上联:苏城剑客下联:洪水春风

18、楹联景区建设也取得不少成果。南京莫愁湖公园刚刚在去年12月份成为中国楹联文化公园首个示范单位,徐州张伯英书院已建成省楹联创作基地。南京玄武湖公园去年进行了楹联征集,也在考虑建设省楹联创作基地。另外,南通、宿迁、常州等地都在大力推进楹联文化公园建设。

19、上联的“不”和下联的“惟”相对都属于虚词,前者是否定,后者是肯定,“不是***,而是***”的句式。这种一否定一肯定的句式,在对联中较为常见。比如“莫做无聊事,多读有益书”。“不”和“惟”分别为仄、平声,相对。子臣弟友对礼乐诗书,均为名词,末字“友”和“书”分别为仄声和平声,相对,并且符合“上仄下平”的规则。

20、这副楹联格调典雅,笔触流畅,引史焕彩,比典生辉,采用“双钩格”上联开头和结尾巧妙地重嵌小平名字中的“小”和“平”,热忱颂扬了邓小平的革命生涯和历史功绩。当代高级书法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王若丹2009年用隶书书写这副楹联,竟拍价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