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评价诗句(100句)
一、用一句诗来评价红楼梦
1、到唐寅的“都是红楼掩面人”
2、读完这本书,就会感觉“人太多的妄念,只不过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环境。
3、“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
4、至于哪几部书对我影响最大,几十年来我一贯认为是两位大师的著作:在德国是亨利希·吕德斯,我老师的老师;在中国是陈寅恪先生。两个人都是考据大师,方法缜密到神奇的程度。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个人兴趣之所在。我禀性板滞,不喜欢玄之又玄的哲学。我喜欢能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而考据正合吾意。
5、林黛玉葬花葬的是什么花?
6、贾宝玉,本来是天上的神仙,却贪恋人间的烟火,只能是“试谴愚衷”。
7、薛宝钗的咏柳絮时候的诗全诗为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8、作者简介:叶佩华,现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热爱文学,尤爱《红楼梦》的穷酸文艺青年。希望自己的人生别太快进入后四十回。
9、张爱玲何以把自己绕糊涂了
10、红楼人物情商排行榜,宝玉倒数第谁是正数第一?
11、就因为凤冠霞帔,也引来非议,她的判词和曲牌中有“枉与他人做笑谈”“人生莫受老来贫”,有人抓住这句话不放,说她自私,不施援手。
12、叙事散文的阅读(2):理解含义,品味语言
13、胡适:因为《红楼梦》是曹雪芹“将真事隐去”的自叙,故他不怕琐碎,再三再四的描写他家由富贵变成贫穷的情形。我们看曹寅一生的历史,决不像一个贪官污吏;他家所以后来衰败,他的儿子所以亏空破产,大概都是由于他一家都爱挥霍,爱摆阔架子;
14、写这本书很辛苦,但人们都不了解,把这本书说成是乱写甚至是反书、禁书。
15、当然,《红楼梦》写的最多、最好、最精彩,也最能跟人物形象水乳交融的,还是诗。黛玉、宝钗、史湘云等人写诗水平都很高,小说也以很大的篇幅写了众人结社、作诗、联句的情形,表现她们丰富的精神世界。据统计,小说中包括诗词曲赋在内的各种韵文,总计255篇,除去匾额还有207篇,平均每回2篇以上。(4)数量是惊人的。
16、鹦鹉也会背诵的葬花吟金句
17、总而言之,小说写的是一家之事,但背后又有一幅恢弘的画卷,从而使贾家成为整个时代与社会的缩影,天上人间诸景皆备。
18、但宝钗来了之后,像大丫头一样又是为宝玉赶蚊子,又是锈肚兜,黛玉心比比干多一窍,宝钗的各种城府心思她怎会不懂。
19、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20、富贵气象也体现为恢弘的气度、庞大的规模,即空间上的延展。
二、红楼梦人物评价诗句
1、可以容我们学习情商课,学习美学课,学习人生课。
2、红楼梦中的诗词很多,占据红楼梦书中有%15诗词,这些诗词有着情感纠结,往来红尘里情际如海,落魂魄,一淡断情劳燕过。有一些诗词对人物的特点有诗文道贺。人的性格质明文里却是应适造落,不管是事情,物体的描绘恰当好处,对每个人物的塑造更有帮助,契合每个人的特点来说诗的涵义,意义非凡,让人看出红尘有多美,有多少伤心泪,有多少断肠残情,浮尘如梦中,波浪起伏,一切笑谈转世空,多少旧梦浮在烟雾中。
3、✔读电影:5条套路把垃圾小说拍成伟大电影
4、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5、其次我想对薛宝钗的诗进行赏析。宝钗诗的特点也十分明显,并且与个人气质高度相符。我总结其为淡雅自重,辞约义丰。淡雅,指的是宝钗的美学追求,其中也包含着她对生活的追求。她藏愚守拙,不求奇句,只求庄重典雅,恬淡而又意味深长。一如她所追求的生活那样,安闲恬静。脂砚斋在评价宝钗的诗时这样写道: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纤巧流荡之词,绮蘼浓艳之语,一洗皆尽,屑而不为也。这个评语是对宝钗诗词,同时也是对宝钗生活态度的高度概括。总结起来,可以得出“淡雅自重”这样的评价。同时,宝钗的诗作往往蕴含着许多人生警句,甚至针砭时弊之语,这就是我所说的“辞约义丰”。最能够体现出以上所说宝钗诗的特点的诗作,莫过于第三十八回中的《螃蟹咏》:
6、“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7、后来柳湘莲从宝玉那得知尤三姐曾在臭名昭著的宁国府混过一个月,便顿时起了悔婚之意。
8、红楼一梦,看似是繁花似锦的花花世界,然而梦醒时分曾经风光无限的大观园,短短一夜之间就气象流转,荣华富贵不再。
9、✔读三国:刘备、曹操、诸葛亮……另读三国枭雄
10、中国古代赞誉文人有三绝之说。三绝者,诗、书、画三个方画皆能达到极高水平之谓也,苏轼至少可以说已达到了五绝:诗、书、画、文、词。因此,我们可以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论诗,他为宋代一大家。论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笔墨凝重,大气磅礴。论书,他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论词,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派,与辛弃疾并称。
11、《红楼梦》中哪一首诗最能体现薛宝钗的性格和思想《红楼梦》中哪一首诗最能体现薛宝钗的性格和思想《红楼梦》中哪一首诗最能体现薛宝钗的性格和思想《红楼梦》中哪一首诗最能体现薛宝钗的性格和思想
12、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哪些部分是真本?哪些是高鹗添加、改写的?不清楚。
13、至少在创作的篇幅上,宝玉是后来居上。
14、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15、多少事,皆付尘埃中纯看红楼梦的表面故事误了作者心思原来,红楼就是一个梦。
16、人生失意后,门庭冷落,别人避之不及时,才知那雪中送炭之人竟是平时的凉薄之人。
17、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18、除了这等大事,还有一些小事,也容易勾起老一辈的回忆,如第二十九回张道士对“国公爷”的怀念、第三十八回贾母对枕霞阁的回忆。写的是当下,却又时不时地闪现一下往日风光,虽吉光片羽,却弥补珍贵。这种描写,常带带有今昔对比的意味:
19、大观园的故事已经从“好”,不可逆地走向了“了”。大观园的悲剧,已经从“落花”走向了“人亡”。
20、“同穴之盟”是一个很古老久远的典故。《诗经》时代已经有了,《诗经》里头的《大车》中提到:“穀(gǔ)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jiǎo)日。”我指着太阳起誓,我们活着没有住在一起,死了一定埋在一起。
三、红楼梦的评价诗句
1、这个掌坛可不是吹口仙气就能应付的,需要实实在在的真本事。
2、看影视作品哭泣的比例,男性大于女性
3、▼南周年会员免费领价值138元《今天读了吗?》▼
4、在第五十五回,因荣府的内务管家王熙凤小月,需要静养一月,王夫人自然是玩不转的,于是,差遣李纨、探春、宝钗三人暂时管理荣国府家务事宜。
5、葬花吟为什么是最好的创作,没有之一
6、俞平伯:《红楼梦》作者第一本领,是善写人情。细细看去,凡写书中人没有一个不适如其分际,没有一个过火的;写事写景亦然。
7、《红楼梦》自造了一大群活生生似乎确有其人的人,自造了独立的小宇宙、大世界。
8、原著红楼梦第四回,青春丧偶的李纨就出场了,丈夫贾珠是贾政的嫡出大公子,宝玉和元春的大哥。
9、后四十回有功,就是因为给所有的大观园女子、红楼梦中人给了大结局,很多细节的一塌糊涂,都被容忍了。
10、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11、出生于书香门第,又嫁入豪门,她是唯一一个名中有“字”的女子。
12、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13、“《红楼梦》令你觉得汉语汉字真是无与伦比。”
14、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15、红楼梦里,一提起林黛玉,免不了说她爱使小性子,不仅敏感爱哭,还尖酸刻薄。
16、“同穴”是久远的文学典故。而一起“化烟化灰”,是宝玉原创的说法。
17、收集好书,刻好书,交出文人墨客,交出贵官,宴请皇帝,如四次五次,不能管钱,不肯存,注意花钱的习惯,紧缩不再回来:甚至赤字,让破产。《红楼梦》只是对这种“坐食山川”、“跌跌撞撞”的自然趋势的诚实描写。正因为如此,《红楼梦》是自然主义的杰作。
18、高度人性化艺术化的艺术作品。
19、一个爱生活的人,才会对美有超强的敏感度,她慧眼观世界,并灵动地去给生活加足佐料。
20、《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或是艺术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崭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使它足以卓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而毫无逊色。
四、概括红楼梦的评价诗句
1、对我来说,《红楼梦》中我最深刻的一句诗是林黛玉在葬花时吟的那首《葬花吟》中的诗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表面是在葬花,并同情花时大家都观看它,花落后却无人埋葬的可怜之处。实际上,这也是林黛玉自己的处境。因为林黛玉就是寄人篱下的,她寄宿在贾府或大观园,是没有归属感的。因此,林黛玉虽然在为花悲伤,实际上也在借花为自己的命运担忧、忧伤。
2、程伟元:江苏省苏州人,乾隆后期,在京花数年之功,搜罗《红楼梦》残稿遗篇,并邀友人高鹗共同承担"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的编务,三印《红楼梦》。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萃文书屋活字印本《红楼梦》(程甲本)序据张问陶《船山诗草·赠高兰墅鹗同年》诗自注说:"传奇《红楼梦》80回以后,俱兰墅所补。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6453html?fr=qrl3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4539html?fr=qrl3《京都竹枝词》
3、但是到了第七十九回,到了“芙蓉诔”,已经有很多的死亡的故事发生了。
4、毛泽东:(中国过去)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5、抒情散文阅读(考点+阅读步骤+应考策略+练习&解析)
6、人这一生就是一场孤独的修行,其他人再怎么陪伴也只是过客。
7、黛玉听了以后,骤然变色,为什么?因为这种诗文非常不吉利。
8、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贾宝玉是意象化的小说人物,是作家的心灵的映像。
9、第四讲黛玉的真正的知己唯有宝玉
10、石头和神瑛侍者是两个,黛玉情何以堪
11、这样的一个纯净的姑娘,孤独地埋葬美好的东西,单纯到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
12、《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13、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这一点是谁都承认的。杜甫对他的诗给予了最高的评价:“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李白的诗风飘逸豪放。根据我个人的感受,读他的诗,只要一开始,你就很难停住,必须读下去。原因我认为是,李白的诗一气流转,这一股“气”不可抗御,让你非把诗读完不行。这在别的诗人作品中,是很难遇到的现象。在唐代,以及以后的一千多年中,对李白的诗几乎只有赞誉,而无批评。
14、李纨就是这样,看上去永远都是安之若素,素衣素裙,清雅端庄。如果只用“柔”来给她的品行定义,那就太片面了。
15、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殇情,残情,一切在言情,多少泪,多少悲伤落魄春秋中,转世为空梦。
16、王善保家的,想借着抄检大观园的机会,耍耍威风,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17、《芙蓉女儿诔》中写“尔乃西风古寺,淹滞青燐;落日荒丘,零星白骨。楸榆飒飒,蓬艾萧萧。隔雾圹以啼猿,绕烟塍而泣鬼。”
18、宝玉四首大观园即景诗为何都写夜景?
19、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20、宝玉的《芙蓉女儿诔》——祭悼晴雯的那篇祭文,是《红楼梦》的所有的文学创作中最长的一篇。
五、评论红楼梦的诗
1、荣国府的丫鬟。她长得风流灵巧,口齿伶俐,针线活犹好。她的反抗性最强,蔑视王夫人为笼络小丫头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抄检大观园时当众把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她的反抗遭到了残酷报复,病重时被撵出贾府。宝玉偷偷地去探望,她深为感动,当夜悲惨地死去。
2、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红楼梦》人物众多,上到老爷太太、公子小姐,下到管家嬷嬷、仆人丫鬟,旁及远房子孙,外到刘姥姥、柳湘莲、尤二姐、尤三姐等一众大小人物,加起来二三百人。小说又以贾府为中心,上勾下连,左右开弓,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到皇帝贵妃、四王八公,都囊括笔下,织成一张庞大的社会关系网。这个关系网,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及至描写重要场面时,就全面展现了。如第十四回写秦可卿出殡,就详细列出了四王八公的名单。这些人物未必都有“戏份”,有时往往是虚陪几个,不必当真,但他们的存在使得小说的空间延展了许多。
3、往日的贾家,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贾母、王夫人等人提及,被赵嬷嬷、张道士、焦大等人感慨、唏嘘,这就为这个大家族增加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历史的烙印虽越来越淡,但古铜色的光芒中依稀折射着往日的光辉与荣耀。而人们之所以怀念历史,很多时候是因为对当下不满意,或者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这也是贾府众人喜欢回忆的深层心理机制。戚蓼生说:“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红楼梦》中众人在回顾历史时,也同样体现出了这一特点。
4、有几人曾注意到,宝钗未到之前,黛玉也是个随性的姑娘,与宝玉亲密无间不说,对待侍奉的婆子下人也是体贴入微。
5、由此可见柳湘莲是一个古道热肠之人。
6、小说第九回学堂闹风波,众学童都打成一锅粥,砚砖空中飞,他冷静旁观,躲避是非。
7、于是我们就用凉薄把自己包裹,仿佛这样行走在人世间就不会受伤。
8、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9、《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
10、红楼一梦醒时空,枉然金钗各有命!
11、年少时觉得那些喜笑颜开之人好相处,然而人终究要长大,总是要走进成年人的复杂世界。
12、著名作家宗璞先生在王蒙《红楼启示录》一书的序言中说:“《红楼梦》是一部挖掘不尽的书,随着时代的变迁,读者的更换,会产生新的内容,新的活力。它本身是无价之宝,又起着聚宝盆的作用,把种种的睿思,色色深情都聚在周围,发出耀目的光辉。”
13、黛玉说,应该用我们现成的真事啊。真事是什么呢?因为大观园的房子都改了用霞影纱来糊窗户,所以最好改成“茜纱窗下,公子多情”。
14、世人皆从自己的角度去考量别人,有谁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那一颗凉薄之心的背后故事?
15、她出手阔绰当即赏银四十两。
16、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她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
17、《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为一部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清朝中期的文学作品,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18、庚辰本批语:“犹云‘可怜’,妙文!在别人视之,今古无比矣;若在荣府论,实不能比先矣。”在今夕对比中,流露出今日之衰,语言中有种淡淡的忧伤和无法自主的无奈。
19、曹雪芹擅长场面描写,每每在重大场面描写中,突出贾府的气派与威严。
20、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