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莲花和佛教的诗句(100句)

2023-01-27 19:12:2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佛教莲花诗句

1、莲花的花虽死,但根不死。去岁叶枯来年又生发,象征着人的灵魂不灭,永远在不断的轮回中。佛教还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莲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植物。也象征着我佛“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同驻。荷花其姿挺展,日艳且鲜;其貌熙怡,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

2、赵碬:“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

3、佛曰:缘心如水,方为上心.莲欣然.

4、莲,在雨色朦朦时节,让那圆圆满满的叶,沾满晶莹的雨珠,如珍珠般,映射出莲清淡干净的容颜,在月色银辉如水的夜色间,悄然打动世人的眼。在岁月的递增间,越发喜爱那一池碧波里剔透干净的玉颜,在莲的神韵间,发觉生活的简单和满足。就让繁琐淡去,让岁月静好,一世安然。“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佛曰:淡定即从容,世间风月,不忘初心,赏花的心情,总能心静即安。

5、一般的说法是:佛教出自印度,当地气候炎热,四季莲花盛开,给人印象最深。而真正的原因却是莲花的生命特征与佛教的宗教观念不谋而合。

6、佛教问世后,佛教徒也采取了以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

7、愿做一朵莲,生生世世开在佛面前,开在你面前。春花灿烂,我蓄积力量,在淤泥中成长。夏蝉始鸣,我舒展绿叶,绽放花蕾。秋风轻启,我脱去花瓣,将思念化着莲子心中藏。冬雪飘零,一世完结,等着下一世的轮回。

8、这是明崇祯年间,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中的莲花一景,不知今天游颐和园,是否还能领略这一景观。

9、安康喜善何处有?乐慧正能三圣禅。

10、释敬安:“能传千佛戒,定上九莲台。”“莫吟柳絮惊人句,好向莲花见佛身。”“芙蓉出水禅心静,具叶迎风梵语和。 ”

11、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台湾,父母皆为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蒙古语名为穆伦·族公主。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12、苏东坡对琴操的离去痛心疾首,却又只能默默祝福。有时,放下也不失为一种解脱。人生就像是一场花开,无论是富丽的牡丹,妖娆的罂粟,还是清净的莲花,只要能够吐露自己的芬芳,便是无悔。而琴操恰恰是走过富丽,品过妖娆,最终,选择了清净。

13、白莲花代表纯洁的自性之体。因为白色不沾染一点点杂色,所以代表纯洁;

14、总想有一天,放下世俗的纷扰,带着一颗简洁的心,赴一朵莲花的约会,前世今生来世,只为一朵莲花奔赴远方。

15、从此,心如莲花,不再恨人!

16、任何季节,只要随意步入一所寺庙,人们都可以见到莲花的身影。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不就端坐莲花之上吗?

17、莲花还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传说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天是农历的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姿也成“莲花坐姿”,就是两腿交叠,足心向上。

18、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不需要目的地,不需要原因,不需要思考,只要身边有那个人,就可以一直走下去。

19、就这样过了一世又一世,低头望尘寰,多了许多浮浮沉沉的离合悲欢.

20、了该了之情,结该结之缘,去该去之地,历该历之事.

二、莲花和佛教的诗句

1、在印度文化中,莲花是生的再生,集合了真善美所有的象征,因而佛陀创立佛教时,便将莲花置于尊位,将莲花作为佛教代表。后来诸佛菩萨也大多用“莲位”,或者手持莲花,象征着佛菩萨的清净与慈悲。

2、商务合作:15921032980

3、但在“婆罗门教”的传说中,莲花和宗教的关系则又前进一大步。据说:大神毗湿奴在入定时,是从仙人肚脐中长出的一朵莲花中钻出来的。无独有偶的是,居住在印度中部的比罗尔人,在解释世界的起源时,也有类似说法—最初,天下皆水,有莲生出水面。傲游水中的大神,随荷叶冉冉上升起,并以莲花为座……

4、东坡见琴操并没有回答之意,干脆自问自答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虽然此刻有良辰美景,诗意才情,但那又能如何呢,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世间没有永恒的美好,多少繁华转瞬成空,多少情爱散作浮云,就连风华绝代的红颜,也逃脱不了命运的束缚,终是要奉父母之命,嫁于一个自己不爱的男子。

5、从中国大陆去的信徒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其实这就是佛教中的青莲。它在植物学上的名称叫“洋蓟”。英文名为:Artichoke.翻译成中文的别名还有洋荷花、荷花百合、朝鲜蓟、法国百合等等。这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它作为一种蔬菜广泛地运用于西餐之中,在佛教盛行的国度里,如印度、泰国、孟加拉等地方他们不仅是供佛用,而且在供奉之后,还把洋蓟做为一种高档的蔬菜食用,而倍受人们的喜爱。

6、黄莲花代表功德、十度之行。因为犹如太阳的光芒,以及大地的颜色,太阳及大地哺育万物而毫无怨言,所以用黄色代表功德、十度之行。

7、而就在那一天,天地之间淡淡倦倦,我亦舒展了花瓣,慢慢完成莲的绽放.

8、甚至,人们耳熟能详的《法华经》,它的全称也叫做《妙法莲花经》!由此可见,莲花在佛教中的地位,莲花与佛教的相互交融,已经达到莲即是佛,佛即是莲,佛莲不分的哲理境界!

9、五观堂丨梵呗丨安居丨十八物丨八关斋戒丨佛珠丨称谓

10、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在佛教的经典和艺术作品中经常被提到和见到的。佛教中常以莲花象征离污生净。以莲花示为清净无染。故常用莲花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以此体现佛家“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11、齐白石:“板桥辛苦木鱼声,是否南无念不平。料到如来修已到,莲花心地藕聪明。”

12、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13、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14、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是表示纯净和断灭的一个主要佛教象征。佛与菩萨端坐或站立的莲花宝座象征着它们的神圣本源——洁白无瑕、善美,身、语、意的绝对清净。世界很多的文明都将莲花视为神圣的现在,并将莲花图案广泛地融入它们的艺术和建筑之中。

15、人生的快乐常常像是漂在水上的花朵,顺流而下,转眼就不见。而忧伤则好像是迷住眼的尘土,有时候用尽气力揉搓也清理不出。心灵的平静才是人生真正的平静,境由心生,心生一切,心灭一切,缥缈虚空,淡然忘却。恍如隔世,走过去,再回头时,一切都可以放下!

16、佛陀创立佛教后,施行种姓平等,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主张废除森严的等级制度。为了广弘佛法,使民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便以俗语传道。又以莲喻佛,符合了民众的爱莲心理,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开来,拥有众多信众。

17、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18、描写莲的诗句《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青阳渡》晋·乐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芙蕖》晋·陆云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俯仰随风倾,炜晔照清流。《采菱诗》南北朝·江淹秋日心容与,淡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参差万叶下,泛漾百流前。高采溢通壑,香气丽广川。歌出棹女曲,舞入江南弦。《采莲曲》梁元帝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夏歌》南朝·梁·萧衍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19、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20、出污泥而不为污泥所染的清净莲花,则虽在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却如生活在清净庄严的国土一样。

三、佛教莲花的诗句

1、粉莲花(也叫紫莲花)代表出淤泥而不染,即入世之行,出世之心。白莲花代表纯洁的自性之体,红莲花代表诚信自性之理,粉色为红色与白色的和合色,代表出淤泥而不染,入世之行,出世之心;

2、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或大慈大悲观的世音菩萨,它们的须弥座不也是莲花的造型吗?

3、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4、红莲花(也叫赤莲花)代表诚信自性之理。因为红色是红心之色,代表忠心。诸佛均为证悟到自性之理之人,所以诚信自性之理之人,就是见到佛了;

5、清灯古木,云深无觅处)

6、因为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以莲花作标志,意即希望所有世人,虽活在欲界之中,但不可为五欲六尘所污染,应傚法莲花,在泥沼中,吐露芬芳。

7、青莲花代表智慧,青色为万物生长发育之色,代表生,比喻为自性之体能生出各种妙用,而各种妙用均不离自性之体,所以青莲花代表智慧;

8、而莲花与佛教的关系,就相对晚些,公认始于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乔达摩出生的那天。他落地后走了七步,竟步步都生出莲花。或许,正是在这些“莲花”之启示下,才有他29年后,放弃迦毗罗卫国的王子身份,从世俗走向思辩的传奇经历。

9、莲花随佛教之传播,在爪哇的婆罗浮图佛坛上,在缅甸的蒲日古城,在泰国的苏可泰和高棉的吴哥窟等地的寺庙里,在斯里兰卡的钟形塔里,在藏传佛教的“唐卡”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芳踪。据说;在藏传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中,“叭弥”的释义:就正是莲花!

10、佛是坐在莲花台上的,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花,她代表着圣洁、典雅、高贵,而佛也正具有这些特点。

11、迄今为止,人类虽还不曾找到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作为发现莲花,享用莲花或栽培莲花的确切时间。但却知道,最早的宗教文物,却与莲花密切相关:这是一尊头戴莲花的裸体女神像,在印度恒河流域出土,是公元前4000年的遗物。

12、游惑突然想起了系统里的那片海,他总在固定的日子起风,固定的时间翻起浪来……最重要的是,永远望不到边。系统所有的风景都是那样,云山雾罩,没有边界。

13、“刹”为梵语,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

14、当佛教传入中国千年之后,洋蓟开始进入中国,但由于引进者的佛教修行不够深入,使这一佛教的珍品数年中一直没能与佛教结幸,万幸的是在佛门高人的指点之下,经过近十年的一系列考证与研究,通过从佛教的源头和传入中国的路径分析,在大量的实物和文字资料的证据面前,终于使这一珍品在中国与佛重新结缘了。现在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对广大的信众们说:青莲――佛教中观音菩萨的眼睛,代表智慧的青莲花,就是从国外引进种植在云南的。

15、在这个讲求缘心如水的极乐天空里,有万物自得的相知相属,有各自修为的佛缘高低,亦有讲经佛法的天花乱坠,却没有尘世的赞美与欢喜.

16、这天他们泛舟湖上,赏水色潋滟,芙蕖绿波,锦鳞游泳,兴致勃发,好不快活。东坡一时兴起,戏谑道:“莫如我问你答如何?”琴操欣然答应。遂问:“何谓湖中景?”琴操思索片刻,但见天水相接,落日飞霞,环境清幽,意味旷达,便答道:“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那何谓景中人?”东坡又问。琴操蓦然看到远处一舟中,一个妙龄女子宛立于船头,云髻高耸,衣袂翩然,在斜阳余晖的掩映下,恍如谪仙。灵光一闪,巧借唐人的诗句说到:“裙拖六幅湘江水,髫挽巫山一段云。”

17、在南传佛教中,信徒们皆采摘鲜花供佛。我国西双版纳以及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信仰南传佛教地区,信徒们基本不烧香,而以香花供佛。

18、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19、当她慌乱地赶去庭院时,但见眼前狼藉一片,母亲神情涣散地瘫软在地,手里还紧攥着一道圣旨,眼睛红的似要滴出血来,她从未见过这样的母亲,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挪动脚步。最后她才知,母亲早已气绝多时。

20、阎浮提中大福田,莲花会上菩提记。

四、莲花 佛 诗句

1、走进佛寺,各种形式“莲”的图案映入眼帘。殿堂中,佛陀、西方三圣端坐于莲花座上。其余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使人升起慈悲清净之心。

2、法宗长老丨无相长老丨弘一法师丨六祖惠能丨净慧长老

3、佛祖总是拈花微笑,看我的花心微微绽开又微微合拢.

4、其过程正好与莲花在污泥浊水中超凡脱俗,不为污秽所染,最后开出鲜洁之花的生命过程如出一辙。

5、然而,巴什拉尔并没有就此打住,他继续写道:“克洛德·莫奈该是理解了美的这种无量的恩惠,理解了人给予一切倾向于美的东西的这种鼓励,而他自己,则是毕生都善于为一切落在眼前的东西增加美。”因为,“在其生命的所有行动中,在其艺术的所有努力中,克洛德·莫奈都是美的力量的仆人和向导,而美的力量是支配世界的”。

6、在此之前,我从未听到过赞美。

7、新竹摇动着它是枝叶,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园林的深幽处。去收取果香四溢的新鲜脆嫩的果实了,金黄色的果实下落,惊起飞鸟。浓厚的雾气,岸边的青草,池中的青蛙。池塘蛙声的喧闹,和夏季常见的骤雨连在一起,令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8、释义:青青的荷叶盖住了盈盈绿水,芙蓉穿上了红衣服。水下有连成线的藕,上面有大头莲子。

9、忆仙姿·莲叶初生南浦

10、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11、若有来生,你定是清凉的芙蕖一束

12、“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尤凉”,炎炎夏日,借着一窗幽凉,几片闲情,煮茶品茗,闲敲棋子,心似白云一片,又似清茗一樽,在旷远平和的心境中恣意回荡,恍若一切都不曾走近,亦无远离。渐渐地,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茶的青翠,清明怡神。低眉,落子,一局棋毕,犹如淋了一场酣畅的雨,尤觉指尖清凉,尘世亦清凉。

13、日日笑看风雨逸苍龙,在云海滚滚的蓝天上,把洁白心事付与浩渺长空,寻找佛缘的圆融丰满.

14、从最早的南北朝时(梁)江淹《莲花赋》中写的:“发青莲于王宫,验奇花于陆地。”胡之骥注解为:“观音大士生于王宫,坐青莲花上。”。梁元帝《玄览赋》中记到:“紫绀之堂临水,青莲之台带风。”梁简文帝《佛像铭》云:“满月为面,青莲在眸。”北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言:“从容满月,照耀青莲。”都是以青莲喻佛眼。

15、愿做佛前一朵莲,每天过着如屡薄冰的日子,也要努力拼搏追求最美。世态炎凉,无争无抢,人心叵测,不敢直试。事情看穿了,人心看淡了,人情看破了,真情渐远。

16、那含苞欲放的花颜,楚楚

17、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般若,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似乎,莲花与佛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8、“借花献佛”一词就是源自佛教。《佛本行集经》载,昔时有一婆罗门弟子,名叫普慧,于参访途中至莲花城,闻说燃灯佛将前来莲花城说法。善慧想用鲜花供养燃灯佛,但是国王已囊括全城鲜花供养了燃灯佛。善慧找遍了全城,不能得到一朵鲜花。后来遇到一位女士,她手捧的瓶中藏有七茎优钵罗花(即睡莲,有青色、赤色和白色等),善慧恳切地向她求花。此女受其诚心所感,遂许以五茎,唯留丁两茎委托善慧代她献给燃灯佛,以积累功德。

19、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20、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院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

五、佛教与莲花的禅诗

1、荷花的诗句一: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荷花的诗句二:子夜吴歌李白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荷花的诗句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的诗句四: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韩愈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荷花的诗句五:采莲曲李白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2、袁洁.佛教植物文化研究

3、当今,莲花在佛教被尊为“圣物”。佛教的莲花象征完全一派东方文化的风尚,宁静、愉悦、超脱和微笑。无量佛如莲,无边佛如莲,人生亦应如莲,安祥则步步生莲。因此,莲花所蕴含清净的功德与清凉的智慧,永远为佛门弟子所崇仰,为世间善众所喜爱。

4、范丽丽.佛教中的莲花意象.2010

5、佛教徒相信莲能反应修行程度,认为高僧诚心念佛,则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花一朵,若能精进,则其花渐大,倘或退惰,则其花萎落。扩展资料: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

6、正因为具有真善美,所以在人们的日常物质文化生活中,莲占有相当的地位,并且大踏步进入佛门圣地。佛家崇善、崇美、崇洁净,选中莲花作为象征和代称,可谓慧眼独具。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坐在象征圣洁的莲花座上,并且还演义出与莲花有关的传说:释氏母亲怀孕满月,游园时攀无忧树,树下忽然开出莲花,大如车轮,此时释氏便从母亲的右胁生出,坐在莲花上。佛教经书也有不少冠以莲花二字,如《妙法莲华经》等。也有不少僧人取洁白纯真美丽之意,以莲为名,以莲为寺,以莲为宗。东晋僧人慧远创净土宗,在庐山东林建莲社。越南17世纪竹林禅派僧人白梅麟角,将越南禅宗与净土宗相结合,创造莲宗派,在河内建莲宗寺。至于以莲为名的僧人,就更多了,比如印度的莲花生、莲花戒,日本的莲池等等。

7、明白了佛祖所说的“佛缘不够,不可强求”,

8、在这里,我们惊喜地读到了西方的《爱莲说》。周敦颐将莲人格化,把清廉高洁的人格美作为美的极致加以颂扬;而巴什拉尔把莲写成一位天真可爱的“水和阳光的纯洁的女儿”!进而将这种纯洁之美扩大开来,涵盖所有的花儿。

9、于是抬头望你,却看到了温厚与含蓄,看到了微笑与熟悉.

10、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11、佛教以莲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12、既在红尘浪里,又在孤独顶上。

13、父亲受宫廷牵诛,母亲因痛失丈夫而气激身亡,当她终于明白事情的始末时,未曾想,自己却被官府没收了户籍,自此烟花柳巷,无处安身。彼时,她还是才貌双全的闺阁千金,此刻却沦为人人皆谤的风尘女子,青楼歌妓,不知是命运的荒唐,还是自己的荒唐。当心灰尽,泪流干,她再非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女蔡云英,而是令无数男人为之倾倒的风尘歌妓——琴操。

14、日本是佛教大国,又是岛国,崇拜大海,性喜洁净,所以对莲花有着特殊的感情,莲花在日本文化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莲花遍布日本人生活的各个角落,不仅餐具中有呈莲花瓣形的小瓷羹匙,而且在日本人的饮食生活中,莲菜要占相当的比重。”

15、再莫问与谁话长更,何为相思苦

16、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17、佛教首先由印度传入中国,逐渐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甚大,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基本反映了东方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过去我们一度强调美的阶级性,强调不同阶级、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念,认为焦大不爱林妹妹,是因为他们不是一个阶级的人,从而忽略了美的共同性。莲就体现了美的共同性,东方人爱莲,西方人也爱莲。古希腊神话中,就有不少莲花的美丽传说。

18、佛教是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其解脱途径是:从人生苦海——学佛修行——达到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

19、有资料显示:长期食用洋蓟能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还能减肥、利尿。洋蓟在传到欧洲以后,人们不仅作为日常的高档蔬菜食用。还把其提取物大量地用于解毒、改善消化不良、防治胆囊疾病、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保护肝胆、以及治疗黄胆、肝疾、高血压、恶心等医疗领域;所以在洋蓟盛行的地方,人们除了把洋蓟用来供神以外,还大量地作为蔬菜食用。被当地人称为“富贵人的佳肴”和“欧洲蔬菜之皇”。

20、最后一次回首,洁净的极乐天界抛在身后,风烟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