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莲的诗句(100句)
一、莲花与佛有关的诗句
1、而莲花与佛教的关系,就相对晚些,公认始于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乔达摩出生的那天。他落地后走了七步,竟步步都生出莲花。或许,正是在这些“莲花”之启示下,才有他29年后,放弃迦毗罗卫国的王子身份,从世俗走向思辩的传奇经历。
2、"若断爱无余,如莲花处水。"已经忘记了是在哪里读到过这句话。只一眼,便深深地记在脑海里,印在心里。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若一个人能做到绝情断爱,六根清静,将如莲花存于水中一样坦然安宁。
3、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4、一般的说法是:佛教出自印度,当地气候炎热,四季莲花盛开,给人印象最深。而真正的原因却是莲花的生命特征与佛教的宗教观念不谋而合。
5、天下舞曲谁能与之相比,采莲落梅顿觉令人生烦;
6、释义:青青的荷叶盖住了盈盈绿水,芙蓉穿上了红衣服。水下有连成线的藕,上面有大头莲子。
7、释义:轻幽的芳香朗绕在弯曲的池岸,圆实的花叶覆盖着美丽的水池。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使你来不及饱赏荷花就调落了。
8、白居易曾说自己“前生应是一诗僧”,他眼中的“莲”更多了一份信仰。
9、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10、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11、在寺院里种植莲花,除了在夏日增添一份美好之外,更有一层佛教的寓意。
12、欢迎分享,以便利益到更多有需求的人士
13、谢邀,我写的“莲花”句子,大多此莲非彼莲,只是字带莲花罢了。镇!晓梦惊蝶,荷衣震风。·灵迹般若觉,顿悟何常在。心似菩提果,愿是莲花开。·莲池得青藕,净水出红鱼。七叶竹枝里,山石兀玉溪。·水佩风菡萏,芙蕖日月练。·枯井野梧桐,云聚莲花落。·丝竹垂袖地,捧手式莲花。·莲舟裁水镜,引月落边城。·聚竹敲雪听澜语,水佩风裳月禅衣。·芝萃青荧烟雨了,雾荷当伞净持莲。·秀骨莲心点绛唇,月衣秋水幻芳人。
14、很明显你的问题从根本上走错了方向。爱情是愚者执着的产物,请不要把它与圣人和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混在一起来说,这不是明智的做法。所谓的爱情是非常残酷现实的,一离开了物质,金钱,柴米油盐,其根基已动摇了。什么天长地久,海枯石烂,那都是屁话,容貌一衰老或生病症,就是大难临头各自飞。更没有什么圣洁的意义,爱情的最终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肉欲二字。
15、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应该出自《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尘残留。
16、只要能爱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愿。
17、世人学舞只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18、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
19、于是不再心如止水,求佛祖让你我再次相遇,结一段尘缘.
20、秋风吹起浪,野鸭大雁飞。
二、关于佛莲的诗句
1、黑夜漫长无边,好似蛰伏着诸多难以估琢的东西。
2、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3、世上,梅花贞洁,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丽典雅;竹高有节,青翠碧绿;菊花孤傲,千姿百态,而我佛祖却独自钟情于莲花。这是由于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人们苦于国土气候炎热,对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尤其感觉惬意,清新喜人。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就注意顺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因此莲花就常在佛经之中屡屡引喻。如佛经上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而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
4、观荷叶露珠齐己霏微晓露成珠颗,宛转田田未有风。任器方圆性终在,不妨翻覆落池中。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李颀微风和众草,大叶长圆阴。晴露珠共合,夕阳花映深。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5、释义: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 ,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 ,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6、释敬安:“能传千佛戒,定上九莲台。”“莫吟柳絮惊人句,好向莲花见佛身。”“芙蓉出水禅心静,具叶迎风梵语和。 ”
7、◆10月3日国庆节·五台山朝圣文殊菩萨圆满智慧游学(四天)
8、一花一净土,一念一如来,一念心清净,莲花佛前开。
9、人,在江湖;心,在红尘。久了,何处觅静土?望天际云卷云舒,却难以看庭前花开花谢。在心里造一方碧湖吧,种一湖的莲。
10、美人起舞好似莲花旋转,世上之人想必从未看见。
11、采莲归去,荷花茂盛得像衣服一样盖满绿水,
12、当内心深处有了信仰的力量
13、明白了为什么几世修为缘何仍达不到缘心如水,
14、其余神祗,不是手执莲花,便是脚踏莲花,要么或做出莲花般手势,或是向空中抛洒莲之花瓣。
15、游惑突然想起了系统里的那片海,他总在固定的日子起风,固定的时间翻起浪来……最重要的是,永远望不到边。系统所有的风景都是那样,云山雾罩,没有边界。
16、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不需要目的地,不需要原因,不需要思考,只要身边有那个人,就可以一直走下去。
17、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18、与“婆罗门教”不同的是,佛教还相信莲花能反映持戒者修行的进度。说是:每有僧尼诚心礼佛,则西方“七宝池”即生莲花一朵,若能精进,则花渐大,倘或退惰,则花渐萎。无论此说有无根据,但莲花在佛教中的地位,已是不可动摇了。
19、塞外征夫仍然没有回来,江南采莲现在又已日暮。
20、采莲歌有节拍,采莲整夜没有停歇。
三、莲花与佛诗词大全
1、专注为传承人提供服务的专业平台
2、琵琶横笛乐曲来过一遍,花门山头飞来黄云片片,
3、就这样过了一世又一世,低头望尘寰,多了许多浮浮沉沉的离合悲欢.
4、以白石连花奉寄楚公,言白石莲花自在佛前。将老病楚公自在西山;白石莲花既不雕镌应入西山,西山老僧又不起心欲此石莲。
5、他眼中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心中的“莲”,是当时污浊喧嚣官场中,淡泊名利、不染污浊的那一份坚定。
6、捻指青灯伴,心似莲花洁。
7、既悟莲花藏,须遗贝叶书。菩提无处所,文字本空虚。
8、此曲乃是胡人传入汉家,座上客人无不为之惊叹。
9、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10、荷花历来被佛教尊为神圣净洁之花,并且极力宣传并倡导学习荷花的这种清白、圣洁的精神。除此之外,周敦颐在名篇《爱莲说》中也明确表达了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具有"花中君子"的美誉。另外,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表明荷花具有天然之美。
11、两者最容易分辨的区别是,依水为莲,出水为荷。荷花的花和叶都高出水面不少,昂首挺立于微风中摇曳多姿;莲花尤其是睡莲,叶片浮于水面,叶片上常有一道深裂口,花也是浮于水面或略高于水面,昼开夜合。例如,莫奈笔下描绘的就是睡莲。
12、姻缘簿剪做鞋样,比翼鸟搏了翅翰,火烧残连理枝成炭,针签瞎比目鱼儿眼,手揉碎并头莲花瓣,掷金钗攧断凤凰头,绕池塘挼碎鸳鸯弹。
1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4、寺院内还有更多草木与禅意
15、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16、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17、谁说赏读莲花只能在夏天?
18、释义:清澈的湖水在秋夜的月亮下发着亮光,我到洞庭湖采白苹。荷花姿态娇媚好像有话要对我说,却愁坏了我这个摇船人。
19、佛祖望我,洁白的莲又从心底缓缓升起.
20、莲花的性质出于污泥而花极清净,佛法也是如此,修行人从生死浊世之中出,获得清净解脱。所以佛法经常用荷花来作一些比喻和象征。
四、莲花佛教诗句
1、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爽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唐·白居易《东林寺白莲》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清·石涛《荷花》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唐·李白《古风》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草。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唐·温庭筠《莲花》。
3、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4、咬破千山向海陬,百川不悔水东流。磐陀石影红尘落,涯洞潮声世事留。涛涌莲花观自在,波生海印渡心舟。名山佛指听梵语,却道人间好个秋。
5、权德舆:“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6、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般若,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似乎,莲花与佛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7、荷花即青莲,青莲与“清廉”谐音,因此荷花也被用以比喻为官清正,不与人同流合污,这主要是指在仕途中。
8、◆9月29日国庆节·西藏雪域高原山水禅修朝圣参学(九天)
9、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10、心似莲花开,失去也美好。
11、乐曲将尽狂舞似有神助,前旋后转舞姿千变万幻!
12、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13、愿做一朵莲,生生世世开在佛面前,开在你面前。春花灿烂,我蓄积力量,在淤泥中成长。夏蝉始鸣,我舒展绿叶,绽放花蕾。秋风轻启,我脱去花瓣,将思念化着莲子心中藏。冬雪飘零,一世完结,等着下一世的轮回。
14、以舍利弗为代表的阿罗汉,不会最上乘义,停留在小乘极果,不以成佛为最究竟之目标,直到法华会上,方才回小向大,发愿成佛。
1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伴随着唐代诗人王昌龄《采莲曲》的这首诗,那朵纯净的莲花是否也在您的心中,静静开放。
16、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般若,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似乎,莲花与佛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7、从此,心如莲花,不再恨人!
18、◆10月26日印度尼泊尔朝圣佛陀18圣地累积福慧朝圣行(十五天)
19、当今,莲花在佛教被尊为“圣物”。佛教的莲花象征完全符合东方文化的风尚,宁静、愉悦、超脱和微笑。无量佛如莲,无边佛如莲,人生亦应如莲,安祥则步步生莲。因此,莲花所蕴含清净的功德与清凉的智慧,永远为佛门弟子所崇仰,为世间善众所喜爱。有志者应该努力修行,净化自我,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追求到达清净无碍的境界。莲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来象征佛教的这种理想。况且,莲花本身也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莲贵善美。它昂首挺展,日艳且鲜;洁身自处,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
20、荷叶虽然翠绿,但比起双眉却为之羞涩失色,红艳的荷花勉强比得上美丽的双颊。
五、莲花与佛教的诗句
1、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
2、佛祖总是拈花微笑,看我的花心微微绽开又微微合拢.
3、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4、《佛说四十二章经》中,释迦牟尼佛也以莲作比喻,“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修行并不一定要另觅世外桃源、离世避俗,在尘世中、在烦恼中同样可以修行。尽管娑婆世界难免浊秽,但只要自己是一颗清净的种子,依然能以尘劳为滋养,绽放出一朵清净的莲。恰恰就是,“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5、不仅如此,莲还与佛教医学有着密切关系。莲花含有丰富的营养,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古代女子常采清晨带露的莲花敷面美容,或服食莲花以驻颜益色。莲花含有皮素和木樨素,确能润泽肤色。初放鲜嫩的莲花用开水泡饮,其汁翠绿清香,有清暑解热和生津开胃之功效。莲的地下根茎称为莲藕。相传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患有肺结核,目犍连来探望他,并得知舍利弗喜欢吃莲藕,就带些新鲜莲藕让舍利弗吃,舍利弗吃莲藕后果然病愈。后来,佛祖弟子经常用莲藕作为药用来治病,并发现了莲藕的许多药用价值。
6、当今,莲花在佛教被尊为“圣物”。佛教的莲花象征完全一派东方文化的风尚,宁静、愉悦、超脱和微笑。无量佛如莲,无边佛如莲,人生亦应如莲,安祥则步步生莲。因此,莲花所蕴含清净的功德与清凉的智慧,永远为佛门弟子所崇仰,为世间善众所喜爱。
7、佛曰:不可说,不能说,不必说.
8、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唐代:卢照邻《曲池荷》
9、由此可见:人们欣赏莲花、开发莲花的过程,几乎贯穿了人类发展的整个轴线。特别在东亚、南亚和澳洲的各族人民,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文字、图形、语言和风俗习惯等等,一代一代地积累了有关莲花的种种认知。除了食用、服饰、建筑造型外,在精神层面,也同样留下大量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莲花”文化。
10、他的一生是一个难以捉摸的迷
11、思念的人不在这里,怅望别离的时候。
12、迄今为止,人类虽还不曾找到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作为发现莲花,享用莲花或栽培莲花的确切时间。但却知道,最早的宗教文物,却与莲花密切相关:这是一尊头戴莲花的裸体女神像,在印度恒河流域出土,是公元前4000年的遗物。
13、你一直在我的伤口幽居,
14、文献中有关莲花女神的记载,最早则见于印度的吠陀文献,说“莲神生于莲花,足立花茎上,头戴莲的花冠。”
15、而就在那一天,天地之间淡淡倦倦,我亦舒展了花瓣,慢慢完成莲的绽放.
16、心如莲花心地宽,人生一笑天地广。
17、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星津指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入水草之中。
18、只做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19、莲花随佛教之传播,在爪哇的婆罗浮图佛坛上,在缅甸的蒲日古城,在泰国的苏可泰和高棉的吴哥窟等地的寺庙里,在斯里兰卡的钟形塔里,在藏传佛教的“唐卡”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芳踪。据说;在藏传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中,“叭弥”的释义:就正是莲花!
20、李白:“心如世上青莲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