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小说听书(100句)

2023-01-27 18:16:5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意思

1、很多人认为,李清照的牛气之处在于对意境的渲染,以及其经典的白描写法,至于字句上倒并不算讲究,毕竟她的文字多数过于直白。我却不这么认为,以今天要和大家说的这首《如梦令》为例,我们来说一说李清照的炼字功底达到了什么程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其实就是才女睡醒后,和卷帘丫头的两句对话,意思是很简单的。全词妙就妙在这"绿肥红瘦"一句。

2、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3、在看过电视剧的时候,无论是电视剧里面谁结婚,都是男的是穿红衣,女的穿绿衣,这也真正恰巧印证了绿肥红瘦这一句话,就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在那个时候就暗示女性的地位是比男性的地位要强的。所以的话,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寓意吧。这个朝代他是非常重视男女之别的区别呢。红男绿红色代表男人,绿色代表女人。那么无论是做什么大的事情,或者在出嫁的时候。女人就会穿上绿色的衣服来彰显自己尊贵的地位,由此而可以解释。绿肥红瘦这句话在电视剧里面也是有所体现。

4、所以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以海棠寄语相思苦恋。所以以当时李清照的年龄和背景来看,以“海棠”来暗喻自己也是极有可能的。

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

6、昨夜一场“雨疏风骤”,摧残海棠,催送春天归去,敏感的词人用细腻的心灵去感觉,就能知道肯定是一幅“绿肥红瘦”的景象。词人以淡淡的愁怀去体察自然景致的细微变化,至于昨夜的饮酒入睡,是否有什么宽慰不了的私人情怀呢?结合下文对春日景色渐渐离去的着急,不难体会出少女对自己虚度闺中光阴的焦虑。

7、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8、安心看剧吧按照这几年的剧来看,赵丽颖接的剧本都很好,演技也是在线的。所以我们吃完了官宣瓜,老老实实看剧就好了。

9、歌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0、说起李清照我想大家应该都是再熟悉不过了。她绝对称得上是我国的才女,好多人都认为他是我国"千古第一才女"。其实这句话说的应该也不错,因为李清照有着不输给男子的气魄和才华。在古时候封建制度中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李清照用自己的才华让好多男人都对她心服口服。在那个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李清照创作了好多流传千古的词作,所以说李清照绝对有着不熟男子的才情,更是让我们敬佩。

11、全曲在古风的基调之上,融入磅礴弦乐,行云流水的旋律配合琵琶的切入,伤悲怯怯,却又怅然舒和,饱满也不失韵味,结合演唱者独有的声线,将此曲的意境完美展现。

12、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13、李兄:“方今这天下,能写出这等妙词的,除了我那名满京城的堂妹,还能有谁?”

14、李清照在词句上的才华和天赋自来是不容置疑的,这位大宋朝独立特性的女子留下来的诗词并不很多,但却首首经典,越是推敲,越是意味深渊,辞藻精妙。“绿肥红瘦”这个造词更是备受高评和追捧,惊艳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15、“绿肥红瘦”这个词语就是出自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

1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7、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

18、她实在不忍心亲眼看见残红狼藉、落花满眼的景象,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然而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啊。

19、海棠开于暮春时节,海棠树郁郁葱葱,一开花就成了“花树”,繁花似锦、热闹非凡,一朝谢尽自然惹人伤感。所以文人们伤春的时候,常把海棠拎出来说话,比如另一位才女朱淑真《即景》就有:“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写得更加直白:海棠谢了,白日渐长,夏天就到了。加上海棠花花期较桃花和杏花更长,而且花朵也比较大,经过些风雨也还是有花剩在枝头的,不像桃花和杏花那么娇弱。所以卷帘人选了海棠花来回答有些担忧的娇妻:别怕别怕,海棠花还好着呢。没想到娇妻不领情:你呀,知道什么啊。再怎么好,也是绿叶好,红花肯定被雨打得不堪看了。

20、少女怀春,求觅良人,似乎皆是情理之中。

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小说听书

1、歌词:纵饮(3)朝霞半日晖,风雨着不透

2、绿色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蕴含着勃勃生机。城市绿化和绿色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绿色通道在特定场合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安全、便捷的途径,绿色食品、绿色包装、绿色产业使健康、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就像广袤沙漠中的一片绿洲,绿色意味着生命、健康和希望。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绿色,愿我们的环境充满绿色。

3、出自南宋李清照的《如梦令》

4、一个有温度、有态度的声音电台

5、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6、在文人的笔下,海棠花代表着爱人、恋人。

7、所以说其实可以解释为:女性其实聪慧、明事,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能做陪衬,被牺牲,是在为女子鸣不平;而红瘦则暗讽剧中男子智商捉急,朝三暮外强中干,表面上风光,实则连家务事也料理不好。绿肥红瘦也是对阴盛阳衰的一种暗示。

8、刘棣:央视配音员,代表作:《百家讲坛》旁白,人民日报七一建党宣传片《为什么》、建国七十周年国庆宣传片《这就是中国人》,BMW、奥迪、大众、Jeep、佳能、美的、腾讯、小罐茶等品牌广告;

9、听说这首词是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生了异心时的作品,表面看起来时惜春、惜花,伤感海棠花过,其实深层里难免闺怨,怜惜过去夫妻恩爱好时光,伤感于丈夫的不忠,就如“雨疏风骤”的夜晚过后,再美好的海棠也经不起如此磨难。

10、丫鬟:“小姐,你快看,那树后面有人!”

11、所以,绿肥红瘦应该是一个伤感且悲切的词语,它的背后,讲的是一个关于时间易老的故事。

12、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13、翌日,我午睡醒来,嘴里念念有词。

14、“知否知否,应是冻得发抖。”

15、一个是相思暗恋之情,因为海棠花是没有香味的,在神话中就写到是海棠花在暗恋,生怕别人闻出它的心思便舍去了自己的香味,从此海棠再无香味。

16、闺房外种植的是她最爱的海棠花,经过了一夜的风吹雨打恐怕只剩一地落英了吧?

17、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

18、而后,顾廷烨略施巧计娶了明兰为妻,婚后的明兰管家业、整侯府、铲奸佞,夫妻二人解除误会,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共同辅助明君,也收获了美满的人生。

19、再次,李清照骨子里是个非常独立的女性,虽然是大家闺秀,但是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她却从来不信封建这一套!她嫁给赵明诚,本来两个人特别恩爱,但是后来赵明诚为了巴结皇上,竟然让李清照去讨好宋徽宗,再加上逃亡时,赵明诚不顾李清照自己逃亡,李清照竟然休夫!这个女人长得美,又是个才女,而且李清照的诗词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李清照的语言清新素雅,加之她精通音律,使她的词声韵和谐,音韵流转。

20、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惜花,伤春

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听书免费

1、我随口答道:“海棠花很好,不要担心。”

2、文/编剧/导演/赵明诚:沙漠

3、一提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许多人都能想起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它展开了一幅宋朝少女明兰由闺阁少女成长为侯门主母的生活画卷。

4、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6、翌日,父亲便向李家求亲,两人同朝为官,又都是山东老乡,加之我在当时也颇有才名,李家对这桩婚事并不反对,于是顺理成章,我们便正式拜堂成亲,成为了夫妻。

7、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中,特指绿色的多,红色的少。写出了作者对红颜易老的感慨。

8、2019年娱乐圈第一大喜讯大概是来自于冯绍峰和赵丽颖了。新年第一天,冯绍峰就在微博上“用知否知否,应是一家三口”的句式公布了两人即将要生宝宝了。赵丽颖也随即转发“等候等候,恭迎2019”,一时间,“知否体”成为微博流行语。

9、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之情或是对心仪公子的爱慕之情,便是李清照寄托在这句词上的第三层含义。

10、旋律婉转悠长,郁可唯的歌声,诗意十足,深情款款,将一个“吾倾慕汝已久,愿聘汝为妇,托付中馈,衍嗣绵延,终老一生”的故事娓娓道来。

11、绿肥红瘦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花已逐渐开败,而草木枝叶正盛的暮春景色。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2、李清照的一生,诗情画意,家国情怀,即使在晚年时孤苦伶仃,国亡夫死,也不改她高洁的情怀。

13、李兄:“好,看在你如此诚心的份上,我就帮你一回!”

14、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15、译文:收到(妻子的)回文诗锦书蓦然回首,(却发现)时光不再余岁无多。

16、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7、我父亲见状,以为我有什么题解不开,便问:“明诚,可是学习遇到难题了?”

18、海棠花在古人的诗词中经常被提及,它的出名程度不亚于梅花和牡丹。

19、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是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叫做《如梦令》里面是的诗句,叫做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叫做。你可知道?你可知道,在这个时期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那么这句话是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

20、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四、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意思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岁月早已铺上了道路,无论是花还是人,它终将带着属于它的结局走向你。

2、歌词:一任宫长骁瘦,台高(4)冰泪难流

3、一场风雨之后,李清照从宿醉中醒来,回想昨夜的狂风暴雨,她的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

4、最近的热播的电视剧,当属赵丽颖主演的这部古装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了!

5、绿肥红瘦,是用来形容植物和花朵的,,指的是花已逐渐开败,而草木枝叶正盛的暮春景色,表达了作者李清照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6、这句话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意思是: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7、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

8、这部剧长达70集,颖宝的粉丝们可有福啦!

9、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堪称活用“绿”的典范,以传神妙笔描绘出冬去春来、季节流转给自然景物带来的色彩变化。与之类似的还有宋代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词中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这两个例子中,“绿”表示“使变绿”或“变为绿色”的意思。

10、出自:《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含义是: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11、在一般的古装剧中我们就会发现只要是结婚,那一定就是红红火火的,红色的礼堂,红色的被褥,新郎新娘更是都穿一身红色的嫁衣,因为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红色一直都是吉祥如意的象征,除了婚事,我们在过年的时候也能看到很多红色的东西,这代表的就是喜庆。所以说这部剧明兰穿着绿色的嫁衣实在是有违人们的常理。其实这并不是违背了常理,反而是还原了当时的文化。

12、就”绿肥红瘦“这个词语本身而言,意思比较简单,绿叶茂盛,红花凋零,这是一夜之间、雨疏风骤后的必然结果。可是,将这个词语放在整首词句中,意义可就深刻了。

13、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

14、而颖宝新剧一出,不仅片名长,还让人琢磨不透。到现在快要播出了,大家才记住这绕口的全名。

15、我:“不不不,绝对不是随便!实不相瞒,虽与令妹未谋一面,但她流出的每首诗词,我都会摘抄下来,细细品读,回味无穷。我时常心生幻念,如若有一天,爹爹要我成家立业,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今生非她不娶!”

16、她很有聪慧,凭着自身的勤奋,最后变成了危害着家中衰落的大佬,自然在这个全过程中,免不了顾廷烨的协助。盛明兰与顾廷烨顾廷烨也是一个很有真实身份的人,但他的性情较为骄纵,在爸爸的眼中顾廷烨便是一个不孝之子,顾廷烨也经历了家门口不幸和居无定所的难题,

17、李清照:“啊!是谁!”

18、反观当时的李清照已经是十六岁的少女了,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她还在一个可以无忧无虑的年龄,但是在宋朝时期女子十三岁还未婚配便要交罚款。

19、还有一种说法是:海棠红花娇艳柔美,受尽呵护,却有很多经不住雨疏风骤的袭击——正如盛家的其他女儿;绿叶一直作陪衬,自生自灭,却在风雨洗刷后更加鲜艳挺括——正如女主角盛明兰。所以才有“知否”一问。也就是说,题目翻译过来就是:知道吗?知道吗?经过风雨而理应更加明艳的,正是明兰啊!知否:“绿肥红瘦”啥意思?知道含义就明白明兰大婚为何穿绿衣了!

20、中国古代的颜色词中有很多跟丝织品染色有关,所以字形中包含“糸”。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绿,帛青黄色也。”蓝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混合后呈现出绿色,这对现代人而言是一种常识,古人其实早就有这样的认识,这种混合色在古时称为青黄色。可见,“绿”最初所表示的颜色跟我们今天的理解无异,通常以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作为代表,这样的颜色在《诗经》中就有用例:“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五、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意思

1、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2、父亲笑着说:“言与司是“词”字,安上已脱乃是“女”,芝芙去掉草字头,意思是“词女之夫”也。哈哈,原来是这样,明诚可是有心上人了?”

3、出处: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依照词牌名《如梦令》填词创作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解释的。“知否知否”是李清照“浓睡”懒起的自问自答,如果和普通的侍女来悠悠谈发,何来趣味?如果是新婚夫君来为懒起的妻子卷帘,妻子念及暮春,难免生发愁肠,呢喃道“知否,知否?”两个才情相当的人,共论春去夏来,岂不是神仙日子。很多人不明白《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小说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一句词作宅斗文的书名,我想可能作者觉得这并不是“宅斗文”呢,她笔下想塑造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应是像李清照和赵明诚那种相知相惜的融洽夫妻,于是把他们之间的对话来作书名也未可知。

5、要知道这部剧所发生的故事的背景是北宋。在那个朝代是非常重视男女之间的区别的,这在这部剧中也很有体现。当初他们一起在盛家学习的时候,男女之间就不能有很多交流,要是有外男进来,女眷还要用扇子遮住自己的脸,所以说在那个时候流行着“红男绿女”的说法,红色是代表男人,而绿色才是代表女人,所以要做什么重要的大事情或者在婚嫁时,男人就会穿红色的衣裳,而女人就会穿上绿色的衣裳,来展现自己尊贵的地位。所以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盛明兰出嫁当天穿的喜服是绿色,而顾延烨穿的是红色的喜服了。

6、译文:沐浴阳光,畅饮朝霞到午后,风雨刮不透。

7、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8、这个剧名很长,相信很多小伙伴都觉得挺难记,而且让人摸不着头脑,这剧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9、喝酒的原因是“赏花”,我认为,这花指的就是李清照的青春年华时光、夫妇琴瑟和鸣的美好时光;雨疏风骤则是在暗喻生活的磨砺,时光的流逝,这都是人生必然经历的过程,而之前的美好,在这场风雨中又会走向何方呢?

10、翻译: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11、出处: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依照词牌名《如梦令》填词创作的词《如梦令》

12、歌词:锦书(5)送罢蓦回首,无余岁可偷

13、大家都知道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据我所知知否这句话是出自李清照的词,表达的是对少女青春短暂的愁思。但是这句词作为电视剧的名称之后,其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14、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15、其实就是李清照(或者说宋朝的一个贵妇),吃了酒歇下了,一夜春风春雨淅沥,于是起床便担心起院里的花草,着人去看一眼,回说雨后海棠还在,但却在心里有了自己的逻辑判断:绿叶经得起风雨,而红花却是娇弱的,自然是“绿肥”、“红瘦”。

16、纵饮:出自《宴吴王宅诗词》的诗句:“听歌吴季札,纵饮汉中山。”意为畅饮。

17、这是李清照的一首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意思是她吃酒回来后,下了一场大雨,大风刮了起来。她一觉醒后,还觉得酒意仍在。想起屋外的海棠花,就问守门的人海棠花怎么样了。守门人说还是老样子,开的很盛。但她却觉得应该是红花凋谢,绿叶仍在。

18、很明显,这是一个非常伤感的故事。从整首词的人物、对话、场景、感慨中我们可以做一个大概的还原和推断。

19、除此之外,“绿”还能指代其他绿色的东西。比如,在宋代黄庭坚《看花回·茶词》“怎归得,鬓将老,付与杯中绿”中,“绿”指茶;在清代姚鼐《题汪君试砚斋图》“蕉叶满窗苔满迳,椅楹研绿写《黄庭》”中,“绿”指墨。

20、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婚后的日子,远比想象中幸福。一日夜间风雨大作,妻子睡了个懒觉起床,酒意还没消,我轻轻卷起帘子,生怕惊扰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