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九个字的古诗二句(100句)
一、一行九个字的古诗四句
1、黄尘扑面三伏火云热,每诵子作令我心爽然。
2、兮:古代辞赋中的感叹词。相当于‘啊’或‘呀’。
3、(在角格的数字必定要有3组数与之相加等于幻和值。)
4、口诀法:1居边格,往外斜填,出边移到另一边,遇数退步继续填。
5、这样的古诗很多,列举两首。《歌白帝》百川如镜天地爽且明,云冲气举德盛在素精。木叶初下洞庭始扬波,夜光彻地翻霜照悬河。庶类收成岁功行欲宁,浃地奉渥罄宇承秋灵。《九字梅花》:昨夜西风吹折中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野树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半枯半活几个擫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
6、那说些什么好呢?木匠为此还真是费了不少心思。忽然想到:往年的这个时候,网上就会出现很多关于春节的十首、二十首、五十首、一百首古诗词的帖子。年年都出,说明爱看的人还挺多。
7、与最大的数9相加等于15的数有2组:(5)和(4),所以最大的数9只能在边格。
8、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四结,穿插一段平怡之景,看似闲笔,实为逗出“缅思”二句,乃反衬之法)
9、◆统编教案||四下《古诗词三首》
10、此三首,皆自述心情,而诗意层层转折,层层递进。李白一首,尤见章法。
11、不过,木匠在此要很善意地提醒一下大家,这诗几乎人人会背,您可别让家中的小儿女给问住哈。一定要知道:“屠苏”是一种酒,传说正月初一饮这种酒可以避瘟疫。“新桃换旧符”也是一种年俗,或可说是贴春联的前身,始于汉代。东汉人卫宏所著之《汉旧仪》有云:东海度朔山有大桃,蟠屈千里。其北有鬼门,二神守之,曰神荼(音:伸舒)、郁垒(音:郁律),主领众鬼。黄帝因立桃板于门,画二神以御凶鬼。”
12、其实这个很有意思,也锻炼大脑的思维。
13、田郎与我相识今十年,新诗日下万口争流传。
14、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俾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15、音响相和:声乐音响互相应和。人的语音和响动互相和谐。喻情投意合。
16、好啦,天不早了,咱们就说到这儿吧,木匠要收工了。咱们牛年再见。
17、昔思君:昔日思念夫君或君子。
18、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19、则是以律诗的笔法入古体,多律句、对仗,便觉气息卑弱。
20、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一结,咏物起兴,寸茎、百尺是一篇之本)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二结,议论点题)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三结,引事照应起兴之物)
二、一行九个字的古诗二句
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2、此二首,皆咏古事起,于咏事中穿插诗人的情感、议论,诗中赋陈,亦苍古矫健,结句著以十字点题,如曲终划拨,戛然而止。
3、重点围绕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多媒体资料补充进一步帮助学生体悟诗情,感受整首诗传递的欢乐、喜庆气氛,并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
4、言不尽惜往船舶远方,子不语腊梅思怜未亡。叹不完今朝对月思乡,笑不语杯落白泪成霜。道不尽思曲忧断伤怀,伊不言暗冉琴笙萧弦。望不完忆君怜月影残,伤不尽人随百花落碾。虐虐留情望满意望采纳
5、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6、此诗的妙处在于,字面上并未点出时间,但一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却暗示了此时正是除夕夜。且这一句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都是千古名句。
7、朝代:南朝作者:宋谢庄
8、明天,就是除夕了。过去的一年,发生了很多不好的事情,当此“鼠”去“牛”来之际,我想大家都是怀了一份对来年风调雨顺,一切向好的祈盼吧。
9、昨夜西风吹折中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
10、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二句总起,势如万仞之山)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一结,以上皆以褒扬为主)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二结,此处诗意转折,暗含谴责)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三结,纯是讽刺)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议论点题)
11、此二首皆咏物起兴,而以下必引事与起兴之物相照应,亦必有诗人议论。
12、“右辅田畴薄,斯民常苦贫。伊昔称乐土,所赖牧伯仁。官清若冰玉,吏善如六亲。生儿不远征,生女事四邻。浊酒盈瓦缶,烂谷堆荆囷。健儿庇旁妇,衰翁舐童孙。(三结,皆自”伊昔“二字领起。铺叙之法。右辅为凤翔府,其地田畴本薄,其民常苦贫,而所以称乐土者,所赖吏治之佳美。)
13、预设:“行人”“问”“牧童”。他问牧童:“哪里有酒家?”牧童没有回答他,只是用手指着远处的杏花村。②请学生分角色演演这两行诗。③指导书写"牧”:牛字旁最后一笔提要有力,第八笔捺稍长一些。
14、言不尽惜往船舶远方,子不语腊梅思怜未亡.叹不完今朝对月思乡,笑不语杯落白泪成霜.道不尽思曲忧断伤怀,伊不言暗冉琴笙萧弦.望不完忆君怜月影残,伤不尽人随百花落碾.虐虐留情望满意望采纳
15、◆统编课例||一下《小青蛙》
16、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17、 一纸空文一盏灯,一场寒雨一阵风。
18、一庭秋风一山黄,一地落花一夜霜。
19、半醒半迷半率直,半痴半醉半天真。
20、愧客问本末,愿客无因循。郿坞抵陈仓,此地忌黄昏。”(十五结,照应前文“始若畏人问,及门还具陈。”)
三、九个字四句话的古诗
1、他人对此束缚不得去,田郎掉头一笑浮轻涟。
2、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3、朝代:北宋作者:卢赞元
4、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5、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六结,直叙)
6、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7、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8、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赋起)
9、释义及赏析:本诗以描写花来切入,最终达到描写国色天香的美人的目的,全诗颇有自己的雅思而不落前人俗套,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是这样评说:“诗亦有思致,以李花为不韵,甚切体物,前人亦未道破者。”此诗虽略嫌于冗沓,但是颇有诗味。
10、指名朗读。学生交流诗句的意思。(1)交流第二行诗句的意思。①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说说“纷纷”写出了清明时的雨是怎样的。预设:此时的雨细细的、密密的,在空中飘飘洒洒。板书:雨纷纷②引导学生说一说诗中的“行人”指的是什么人。(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③引导学生联系注释和生活经验说一说:路上的“行人”可能要去干什么?预设1:“行人”可能是去给逝去的亲人扫墓。预设2:“行人”可能要去踏青。④理解“欲断魂”的意思。(神情凄迷烦闷不乐,形容非常伤感)
11、◆统编课例||一下《四个太阳》
12、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13、虞美人词牌的最后一句就是例词虞美人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4、能借助注释了解《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15、《梅花》昨夜东风吹折林中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野树古梅独卧寒屋角,半枯半活几个瘦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纵使画工善画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梅花诗》玄冬小春十月微阳回,绿萼梅蕊早傍南枝开。折赠未寄陆凯陇头去,相思忽到卢仝窗下来。歌残《水调》沉珠明月浦,舞破山香碎玉凌风台。错恨高楼《三弄》叫云笛,无奈二十四番花信催。
16、庶类收成岁功行欲宁,浃地奉渥罄宇承秋灵。
17、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位渔翁一钓钩。
18、今宵祝文上,重叠叙新年。
19、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坐觉祅气豁。(十二结,以上皆写儿女语态,自“至尊尚蒙尘”一句,转得极有力。)
20、大通桥北官舍最湫隘,箕筥升斛囊囊群喧阗。
四、每行九个字的古诗
1、第三名《拜年》明·文征明
2、一山一寺一老僧,一砚一茶一孤灯。
3、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4、介绍单元主题,导入课文。
5、疏花蒙茏两岸渡头发.蹇驴蹩虌百丈风中牵。
6、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
8、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9、(据说是秦观写给苏小妹的)
10、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1、“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遣悲怀三首》)
12、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13、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14、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一结)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二结)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三结)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点题)
15、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16、“重赐竭中国,强兵临北边。控弦二十万,长臂皆如猿。皇都三千里,来往同雕鸢。五里一换马,十里一开筵。指顾动白日,暖热回苍旻。公卿辱嘲叱,唾弃如粪丸。大朝会万方,天子正临轩。彩旗转初旭,玉座当祥烟。金障既特设,珠帘亦高褰。捋须蹇不顾,坐在御榻前。忤者死艰屦,附之升顶颠。(六结,此结写禄山专受玄宗之宠,极见气焰之嚣张。赋中有比,遂不枯槁。)
17、指导书写。(1)请学生观察并交流“借、酒、何、独、佳”结构上的相似之处。(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且左窄右宽)(2)教师范写“酒”字:提示:“酒”字左边第一点稍高,左边写得窄一些右边写得宽些,注意不要漏掉第九笔横。
1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9、通常好的诗句,都和下字的精准,无可替代,有着极大的关系。这两联,不仅对仗极其工整,且“潮平”与“两岸阔”,“风正”与“一帆悬”之间,都有着因果关系。如果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还只是对仗工整、下字精准的话,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就更妙了,“海日”与“残夜”、“江春”与“旧年”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而这“生”字、“入”字一下,它们不仅马上有了关联,还让原本都很平淡的“海日”“残夜”“江春”“旧年”一下子就都生动了起来,代表着光明的“海日”根本就是不由分说地撕破了代表着黑暗的“残夜”;代表着新生力量的“江春”更是以无可阻挡的强势入侵代表着守旧势力“旧年”,从而传递出了一种昂扬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20、第七名《除夜作》作者:唐·高适
五、一行九个字的古诗七句
1、半水半山半竹林,半俗半雅半红尘。
2、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鹘。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十三结)
3、古体诗是对近体诗产生以前的一切诗体的统称,古体诗依其源流及与音乐的关系分,又可分为谣谚体、诗经体、骚体(或称楚辞体)、古风(或称古诗)、乐府等。自字数而论,又可分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等。自风格内容论,又可分为诗,歌、行、歌行、引、吟、谣、曲等。(1)我们这门课限于时间关系,只能讲五七言古诗的作法。
4、一抹斜月一小楼,一帘幽梦一泪眸。
5、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6、仁得百僚师长肝胆,不用三军罗绮金银。
7、感吾学时一纸告知奔赴千里地,九月天南恰似七月北。自此故乡再无春与秋,四载寒暑归途路悠悠。
8、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
9、仓曹题注名姓不可数,似子飞扬跌宕其无前。
10、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11、一湖碧水一明镜,一轮明月一乡愁。
12、“况自贞观后,命官多儒臣。例以贤牧伯,征人司陶钧。(四结,“况自”二字,照应、深化前文。四句写贞观之治,下笔如此简练。盖前文已写尽盛世气象,此处只需作一照应,如再铺叙,即沦为俗手矣。)
13、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14、一砚残墨一支笔,一腔热血伴灯凉。
15、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16、好吧,那咱们今天也不说故事了,改说点别的吧。
17、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
18、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一结,咏物起兴,零落二字是一篇之本)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二结,照应一结,因桃李之零落,联想到尘世的荣华之易凋)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三结,议论点题)
19、◆统编课例||一下《吃水不忘挖井人》
20、九字梅花咏——元明本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译文:昨天晚上西风大作,将林中树枝吹得折了梢,渡口停着的小船也吹入沙滩低洼处。寒冷的屋角挂着一幅小桥与梅的画,梅花的影子倒映在书窗上。鉴赏:这首诗用浓重的笔墨描绘寒梅忍受西风,含苞欲放的生动姿态。以诗喻人,提醒人们也要坚守自己的节操,保持自己的本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