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朗诵(100句)
一、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4、那边是个什么人在自称道人,引得众人都来围观?只见他挡在路上卖符,脸红脖子粗地夸说它是多么灵:
5、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正月二十日,苏轼时任密州知州,因为思念亡妻王弗而写下此词。王弗,眉州青神人,至和元年(1054)十六岁时与苏轼成亲,育有一子苏迈,二十七岁时卒于京城,后归葬故乡,苏轼曾作有《亡妻王氏墓志铭》。王弗亡后十年苏轼遭遇政治风波而四处奔走,途中又梦见爱妻,遂写下这首千古悼词。上片直接描写对亡妻的思念和自己失意的凄凉,下片重现梦中重逢的场景,景真意切,情义绵绵,哀婉深挚,催人泪下。
6、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7、写下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妻子王弗已经去世十年。这天是爱妻的忌日,苏轼夜里终于梦到了妻子,感伤之余,写下这首词。
8、赏析: 上篇雨前,下篇雨后,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以小见大,寓意深厚,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9、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10、20句经典古诗词,用来表白,仙气十足
11、这首词作于元丰六年(1083)四月贬官黄州时。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苏轼作完这首词的第二天,黄州城遍传苏轼昨晚挂冠江边乘着小船东去的消息,当时的知州也是苏轼好友的徐君猷大惊失色,以为“州失罪人”而罪责难逃,等他赶到临皋的时候发现苏轼还躺在床上鼾声如雷。上片描写自己夜饮归来的醉态,以及回家无人开门而聆听江声的处境。下片抒发自己渴望自由,不愿为名利奔波牵累的心情。全词身临其境,寥寥数笔,将哲理融入生活,表达自我的人生感悟。
12、(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13、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14、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5、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16、(译文)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指王定国),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与柔美聪慧的佳人(指寓娘)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17、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18、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19、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20、宋代:苏轼《蝶恋花·春景》
二、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朗诵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2、(译文)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4、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十首最美的初夏诗词,带你品尝夏的滋味
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8、十首经典诗词,带你重温传说中的江湖
9、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10、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1、此诗描写上元之夜群臣在殿前等待皇帝驾临的景况。诗人借仙风、通灵殿、红云、玉皇来比喻宋宫景象以及宋朝皇帝,虽为歌功颂德之作,亦可见其构思之奇巧。
1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13、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看一作:望)
14、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15、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16、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17、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1076)。苏轼从熙宁四年(1071)赴杭州与弟弟苏辙分别后再未见面,熙宁七年(1074)苏轼请求调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就是想与担任齐州(今山东济南)掌书记的苏辙更近一点。虽然两地相隔不远,但是两年来二人仍然无法相见,所以苏轼在中秋夜写下此篇,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与政坛的失意之志融为一体,成为词史上的千古名篇。上片写把酒问明月,幻想天宫之美又担忧月殿之寒,表达出盼望回朝又怕朝廷复杂难处的矛盾心情。下片写斜倚望月,将月亮的盈亏圆缺与离愁别绪联系起来,最后表达出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全词清新旷达,飘逸脱俗,富于哲理,寄托深远。
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校——苏轼《蝶恋花·春景》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9、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20、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三、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十年生死两茫茫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我本可以和着这清风扶摇而上去问问故人,只怕高楼红墙、层楼叠榭,我经不住那高处的寒意。而那九天之上的风光又那里比得上此刻银光乍泄下,犹如宫娥起舞的影和这水波微荡的风呢?
3、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
4、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5、诗歌月赛|15截止雨巷诗社有奖诗歌月赛第4期开赛启事(赛制有重大调整)
6、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7、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8、译文: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9、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1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2、题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13、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14、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1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17、赏析:这首诗词,不论是用词还是意境都透漏了一种悲凉,虚实结合,表达了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对自己发出感慨,使人读后不禁动容。
18、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
19、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2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1、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2、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4、赏析:在首诗,大概是学生时代映像较为深刻的诗,看似在描写庐山美景,又表现出了丰富的哲理蕴含其中,深入浅出,游山玩水是如此,观察世事也当如此——人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也不相同,对客观事物的认知难免有片面性,要认识事物,必须超越狭小范围,摆脱主管成见。
5、你可以把诗中的描写转换成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把诗中的描写作一幅幅的画面连接起来,然后这样就不会那么枯燥了,这样记住得也会很快的,试试吧
6、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7、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
8、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9、想来那年年让我肝肠寸断的地方,也就是你那明月映照,松树相陪的坟墓所在的小山岗吧。
10、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11、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
12、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1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4、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15、本文解析摘自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苏轼集》,作者汪超。
16、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7、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1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惠崇春江晓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9、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20、题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五、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朗读
1、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2、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
3、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4、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龙呤·似花还似非花》,《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少年游·去年相送》诗:《和子由淹池怀旧》《饮湖上,初晴后雨》《东栏梨花》《海棠》《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晓景》《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赠刘景文》
5、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6、看看苏东坡,遇见世间最有趣的灵魂
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8、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9、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10、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11、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1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3、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14、道人卖得了钱就径自去买酒喝,醉倒后还自言自语说我这符可真灵。
15、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今天放不下的烦恼,明天终会放下。说到底,人间万事,不过如此。
16、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18、这首词是熙宁八年(1075)十月,苏轼任密州知州时外出求雨归途中野外会猎所作。上片描写率众出猎的威武盛况和全城轰动的热烈场面,下片抒发保卫疆土和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全词情景壮阔,豪迈激昂,塑造出作者威武的英雄形象,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苏轼在《与鲜于子骏书》里曾谈到这首词,说自己最近新填了不少小词,都与当时名家柳永的婉约风味不同,可以令东州壮士鼓掌顿足,击节歌唱。从这番话语里可见苏轼非常在意自己“自成一家”的风格,这也奠定了他在词坛的重要地位。
19、赏析:词以月兴起,以与其弟的思恋之情为基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追寻,反映了作者复杂的矛盾的思想情感,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致。
20、请点击文章标题下面的“德馨”进行关注,谢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