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尊师重教的古语(100句)
一、古代尊师重教的名言
1、新青区召开“庆祝第34个教师节表彰大会”
2、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周同去世后,每到初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3、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佚名
4、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唐朝盛世。李世民懂得国家要兴望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
5、释义:大家都遵从师道的话,学风自然就好了。
6、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朝·韩愈
8、一代伟人毛泽东:尊师重教光辉榜样
9、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佚名
10、释义:国家将要兴盛,必然要尊师重教,尊师重教,国家的法度就得到了保存。
11、翻译:(找个教书本上知识的老师很容易,找个教你怎么做人的很难,而且是以自己的行为教导你的。)
1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13、新中国成立之初,徐特立应毛泽东邀请从南方来到北京,毛泽东在中南海家中专做了湘笋和青椒等湖南家乡菜为老师洗尘。毛泽东说:“没有好菜吃。”徐特立表示“人意好,水也甜”。
1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5、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后汉纪·灵帝纪上》
16、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17、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18、拼音:yīzìzhīshī
19、文学家鲁迅:探望老师传为美谈
20、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佚名
二、关于尊师重教的古语
1、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
2、翻译:(古代圣贤的帝王,没有不尊敬老师的)
3、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将老师比作春蚕、蜡烛:
5、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佚名
6、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7、唐太宗李世民:教子尊师传为佳话
8、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9、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10、数学家华罗庚:修炼成名不忘师恩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14、导语:古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人尊师重道的精神,被后世传为佳话,令人学习和敬仰,使人追求高尚的道德和树立崇高的信仰。教师节来临之际,给孩子们讲一讲古代名人尊师重道的小故事,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15、首先,我们每个中学生都应该自觉尊敬老师,包括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自觉维护班集体和学校利益,做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好学生。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尊师重教一定会蔚然成风。
16、学校,王政之本也。——宋朝:欧阳修
17、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清)王卓《今世说》
18、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重大的、最光荣的职业。这一职业的意义和作用必将日益提高和增加。——克鲁普斯卡娅
19、这个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比如如果想表现你的潇洒,可以用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又如,要表现积极进取,有事业心,可以用《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再如,要说自己乐观旷达,可以说:笑也捻花悲也捻,岂因得失论悲欢。要表明感情丰富:东边日晴西边雨,道是无情也有情。还有: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还有很多,楼主多看看书就是了。
20、事师之犹事父也。——《劝学》
三、有关尊师重教的名言
1、毛宇居,毛泽东小时的私塾老师。1959年,已是党和国家主席的毛泽东重回故乡韶山,毛泽东亲自向毛宇居老师敬酒,毛宇居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却说:“尊老敬贤,应该应该!”杨昌济,杨开慧的父亲,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就学时的老师,毛泽东认为:杨先生是一位“有高尚道德性格的人”。他常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杨先生的住处登门求教。讨论问题,改正笔记,杨先生也特别器重他。而徐特立老人是毛泽东一直非常敬重的另一位老师,1937年徐老60寿辰时。
2、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
3、为学莫重于尊师。古之学者必有师。疾学在于尊师。君子隆师而亲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4、新青公安分局荣获“尊师重教先进集体”
5、古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人尊师重道的精神,被后世传为佳话,令人学习和敬仰,使人追求高尚的道德和树立崇高的信仰。教师节来临之际,给孩子们讲一讲古今名人尊师重道的小故事,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6、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7、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8、翻译:(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9、拼音:zūnshīzhòngdào
10、"重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我国传统上把学问知识分为“道”、“经”、“术”三个层次。“道”是最高的学问。“经”是对“道”的阐述。“术”是实践“道”的手段和方法。古代所有学派都把“道”作为最大的学问,最终的追求目标。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11、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苏霍姆林斯基
12、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13、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
14、编辑:新青公安分局张璞
15、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16、他们将大好年华付与三尺讲台,手执三寸粉笔,在一面黑板上书写大千世界,教导莘莘学子,不为回报,只是为了一份责任。
17、解释: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之师。比喻从别人那学到一点东西也是自己的老师。
18、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19、毛宇居,毛泽东小时的私塾老师。1959年,已是党和国家主席的毛泽东重回故乡韶山,毛泽东亲自向毛宇居老师敬酒,毛宇居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却说:“尊老敬贤,应该应该!”杨昌济,杨开慧的父亲,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就学时的老师,毛泽东认为:杨先生是一位“有高尚道德性格的人”。他常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杨先生的住处登门求教,讨论问题,改正笔记,杨先生也特别器重他。而徐特立老人是毛泽东一直非常敬重的另一位老师,1937年徐老60寿辰时,毛泽东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信,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老师,您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必定还是我的老师。”1947年徐老70寿辰时,毛泽东又题词“坚强的老战士”送给他,表示尊敬和祝贺。
20、尊师重道,注重师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它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尊师重道是指尊敬师长,重视自己的教育事业。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四、关于尊师重教的古文
1、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师友箴》
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
3、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6、精彩选编|吕祖百字碑密解(实修参考)
7、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躯的至高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8、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9、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韩婴
10、择师,不可不慎也。——《礼记》
11、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3、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14、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15、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尊师重教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可见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6、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在封建社会里面,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后,其它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老师。
17、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18、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19、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20、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
五、古人尊师的名言
1、修道天所发布的文章精摘自前辈经典、实修行者文章与网络公开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代表修道天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待之,不盲从,不排斥、不恶意攻击。
2、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3、用法:作宾语;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4、宋朝时,杨时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着了。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5、毛泽东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信,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老师,您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必定还是我的老师。”1947年徐老70寿辰时,毛泽东又题词“坚强的老战士”送给他,表示尊敬和祝贺。
6、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
7、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8、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而郭林宗汗牛充栋,熟读各家典籍,乃是远近闻名的大儒。
11、尊师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曲啸
12、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13、释义:尊敬老师,不管她的贵贱贫富,都应该从心尊敬。
14、人不可以不就师矣。——(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16、张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刚亮,他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过5天再早些见我。”说完就离去了。
17、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18、华罗庚,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在他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19、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20、华罗庚,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在他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