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有关杨玉环的典故(100句)

2023-01-23 15:52:2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关于杨玉环的典故

1、张灯结喜彩,待客摆喜宴,

2、杨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中最为有名的人物,妇幼皆知,路人均晓。白居易一首《长恨歌》,第一次把杨贵妃的故事升华到一个缥缈诱人的境地,以至千余年来,杨贵妃各种奇妙的传说,成为人们永远嚼不烂的话题。

3、佐证二:历史典故均指向野河山。据当地历代老人相传:“瓦家沟出了个杨贵妃,三年桃花无颜色。”“杨贵妃笑雪黑,生歧阳,死马嵬。”这里的歧阳就是现在的南阳镇杨家坪(亦称瓦家沟),就在野河山景区内。

4、既下逐客令,又像是致歉,

5、(反驳):天宝十五载(756年)才有的安史之乱,不知许子真是怎样提前11年,在天宝四年就预知了杨贵妃的遭遇。从全国范围来看,有关于这个许子真的记载,除了容县以外,是完全没有,可见其一点名气都没有,或者这个人其实就是当地人虚构出来的。而容县把许子真的地位捧的很高,事实上一个小小是四门助教只不过是高等学校教员老师中职称低于讲师的一种初级职称。因此,此碑文完全无任何权威性。

6、☛回复数字“3”:本月新片速递;

7、夏避三伏热,冬防三九寒,

8、入宫遂心愿,改名易容颜,

9、自从得丑女,垄亩皆丰田,

10、关于杨玉环的祖籍,有虢州阌乡说、山西蒲州永乐说、弘农华阴说等。种种说法不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杨玉环的父亲是杨玄琰。

11、时任太子的生母赵丽妃,是李隆基在潜邸时的宠妃。

12、兴师动众,可谓之浩大,耗费人力物力资源也十分巨大。为了博杨贵妃的一笑。唐玄宗不惜行师动众地命令700多名工匠在华清池建立了一个温泉,供贵妃享用。唐玄宗十分懂音律也十分热爱音律,歌曲,舞蹈等。

13、千钧一发间,惊动天上仙,

14、晴空霹雳闪,老天降祸端,

15、瀑布声呜咽,倾泻离別怨,

16、烧香又许愿,祈子求生男。

17、当然,除了政治、夺嫡、宫斗,电影主要讲的还是爱情。像贵妃醉酒,像霓裳羽衣舞这些有关杨玉环的典故,在电影中都有呈现,而且都变成了杨贵妃对唐玄宗李隆基爱情的鉴证。贵妃醉酒,只因吃醋;霓裳羽衣,更是为天下有情人所做。这些无不证明着一代贤君面对着自己心爱的女人,着实可以不顾江山。而君王一旦把持不住,令人心潮澎湃的“马震”也就激情上演了……而在欲仙欲死的境地中走向人生的终点,更诠释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真谛。你也许不爱杨贵妃,你也许不爱范冰冰,但是看了这部电影,你会爱上爱情。

18、势如五只虎,守望杨玉环。

19、借故讨水喝,怯步到门前

20、并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及其作用,使得全诗风情摇曳,生动流转,极富艺术感染力。人的悲剧性命运及以庄禅思想为依托对这种命运的超越,对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愉悦的追求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二、有关杨玉环的典故

1、玉环七岁半,爱上山梁玩,

2、杨贵妃的兄弟被封侯拜相,家中的三个姐妹也被封为国夫人,其中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被封为了宰相,但是在杨国忠谋其位不谋其政。在位期间做了不少有害于国家的事情,促进了唐朝的衰落与杨贵妃最后的悲剧。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野河山没有华山的奇峻险美,也没有太白山的六月积雪,更没有冠以世界或国家园林的头衔,她却以唐朝贵妃杨玉环而出名。野河山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的故里,是杨玉环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贵妃叔父杨珣埋葬之地,是一个比较独特的集黄土风情和人文、森林、丘陵、大山融为一体的自然景区。尤其是关于贵妃故里的美丽传说,更是让你流连忘返。

4、假贵妃之名而作的广告文学。杨贵妃,似乎早已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美的代名词。有几则故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用贵妃之名而作的应用文学——广告文学。如《贵妃杏》,河南灵宝黄河岸的杏子,因与杨贵妃有一段不解之缘而闻名于世;西安解放路饺子馆的风味食品“贵妃蒸饺”,因传贵妃喜食而吸引着中外顾客争品其味;“醉杨妃”是洛阳牡丹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因其形似贵妃醉酒,故得游客青睐。这些假借贵妃之名而作的广告,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5、开元十七年,10岁左右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6、那位万人之上的大唐皇帝为了博得杨贵妃的欢心,每逢荔枝季节总要委派专人通过每五里、十里的驿站从四川(有的说从广东、福建)驰运带有露水的新鲜荔枝。宫中的享受又是极其奢侈,越是难得的山珍海味、希世奇宝越要进贡,除荔枝外,另有一美酒更是让唐玄宗封为宫廷御酒,其酿酒用的水是高山上的清晨甘露,此酒具得天独厚的四川兴农酿酒之地利优势,酿出来的美酒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浓而不艳!

7、杨玉环和李隆基的爱情故事被当时和后世的人们演绎成了无数的文学故事。这些文学故事的结局与杨玉环的结局基本相同,充满悲剧色彩。然而,尽管杨玉环最后有一个非常悲惨的结局,但回顾她的一生,李隆基对她的爱仍然经常被人们谈论。

8、丑女美人坯,羞得花仙惭,

9、小弟今前来,为兄把喜传,

10、一路喊玉环,追踪到长安,

11、李隆基在群臣反对下,没提拔惠妃为皇后,武惠妃与太子李瑛的第一次隔空交手结束。

12、长长一声喝,起轿要下山,

13、五虎仙得令,火速赴人间,

14、就是咏贵妃放事。至于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句(《李太白全集》卷五)更成为千古绝唱。贵妃死后,玄宗人蜀,“行至扶风道,……又至斜谷口,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杨太真外传》)这就是后来宋词《雨霖铃》词牌的由来。

15、玉环见此状,跪地拜虎仙,

16、由于杨贵妃得到重宠,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

17、见面先寒暄,忆旧话童年,

18、五虎啸天叹,艳阳色黯然,

19、自从得丑女,山庄变容颜。

20、她请哥哥王守一刻玄宗名讳于木牌上,随身佩带以求得子。

三、杨玉环对应的典故

1、南北五里长,东西二里宽。

2、是福不是祸,是祸在眼前。

3、直接来自唐宋以来的传奇及笔记小说。唐宋以来的文人墨客,早就给予杨贵妃以极大的关注。她的生活内容有的已经偏离了史实而走向传闻,而后世的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就直接来源于这些笔记小说。如《乳托的传说》来自《绿窗新语》和《青琐高议》,《沉香亭轶事》来自《杨太真外传》的部分内容。

4、风翔府尹迎,远道来门前,

5、强把真情瞒,伺奉伴玉环。

6、地名杨家坪,杨姓居有年,

7、好事者刻意编织的故事。大凡有名之人,都有许多神秘的传闻,有的真有其事,有的却是好事者刻意编织的结果。仅就围绕杨贵妃的小名“玉环”二字,就有几则不同的传说。《玉环出世》言,杨贵妃生下时,脚上就套着一对白晃晃的玉圈,杨玄琰(贵妃生父)觉得稀奇,便起名“玉环”。《贵妃杏》云,杨贵妃出生之前,其母夜梦小黄雀衔着红杏飞来,杏内夹着翡翠绿的玉环,圆梦者说梦中得宝,宝主贵。而《杨贵妃与蛐蟮》就描写得更加扑朔迷离了。唐代高僧了然,不慎用锡杖将蛐蟮(即蚯蚓)截成两段,他立即用纸条把蛐蟮缠接起来,这就是蛐蟮腰间有道白痕的由来。杨贵妃母亲夜梦和尚向她手里塞了一包东西,孕而生女,腰环白痕,光洁如玉,遂名“玉环”。还有《秀才题诗贵妃墓》,亦是消遣文学所为。

8、据说,当年越国选美,西施名列榜首。在进京途中,行人争相围观,结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难行。护送西施的越国相国范蠡,见此盛况,心生一计,索性叫西施住进路旁旅社的一幢华丽小楼,而后四处张榜:欲见美女者,付金钱1文。

9、我儿不懂事,这事太凶险,

10、刺儿黑又尖,倒勾向后弯。

11、临走撂下话.让人心胆寒:

12、杨珣察颜观,心中暗盘算,

13、武惠妃香消玉殒,李隆基就闲下来了,他第一次感到了“六宫粉黛无颜色”。

14、唐白居易《长恨歌》唐陈鸿《长恨歌传》元白朴《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清洪升《长生殿》

15、心情失落的赵丽妃和皇甫德仪、刘才人(分别是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的生母),没事儿就聚在一起发牢骚。

16、酸枣虽好吃,枣刺讨人厌,

17、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18、不想,此事被人告发,李隆基查获后将王皇后废为庶人,这便是“符厌之祸”事件。

19、当时,唐朝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景象。唐玄宗为什么要为自己找麻烦,破坏安宁?那时,只有胡族和西部地区始终不和平。小型战争也在不断。只有安禄山才能真正压制他们。因此,唐玄宗对安禄山的特殊奖励引起了官员甚至李白的不满。谁知道唐玄宗的真正政治目的?安禄山能给唐朝带来和平,为什么不给它回报呢?那些有抱负并全都在纸上说话的诗人并不能带士兵守卫边界。唐玄宗终于尽力安抚安禄山,并赋予他很高的荣誉和政治地位,以掌握安禄山。杨国忠作为他的叔叔,没有轻视安禄山北方人的性格和举止,引起了许多矛盾。

20、新上来的货名叫李林甫,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觉得备受宠幸的武惠妃是个结盟的好选择,便不断向寿王李瑁(武惠妃第三子)示好。

四、杨玉环比较出名的故事

1、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蜀州(今四川成都)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2、三月桃花开,花仙弄娇艳,

3、凤翔府尹招,要我把美荐,

4、天宝15年6月,潼关失守了。唐玄宗与大臣们商量着对付的政策,此时宰相杨国忠对唐玄宗说:“这十年来,不断的人报告安禄山要谋反,可是陛下就是不信,结果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5、将女火坑掀,心似滚油煎,

6、归家忘吃饭,彻夜难入眠,

7、你若回天庭,有难谁救援?

8、奸臣当道,宦官专政,然而唐玄宗却每日与杨贵妃作伴,不理朝政,耽于享乐,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与杨贵妃死去的结果。古人总说红颜祸水,可是杨贵妃又做错了什么?

9、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已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她。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变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

10、溪细流淌远,追根须溯源,

11、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12、玉皇大帝赐,露珠聚成泉。

13、仙女指路径,梦醒惊玉环,

14、立坐都不宁,长嘘又短叹,

15、李隆基将她纳入后宫,封为“婕妤”,倍加宠爱。

16、门当户又对,不将龙风攀,

17、州府派衙役,开进野河山,

18、相传,一天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正在家中修改诗稿,有位南方的诗友来看望他,还带来一些刚成熟的荔枝。于是两人一面研究诗稿,一边品尝鲜美可口的荔枝,吃着吃着,白居易不由得诗兴大发,挥笔写了一首赞美荔枝的诗句:“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杨贵妃的典故,不多说了。苏轼被贬岭南,自我解嘲“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杜牧讽刺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9、杨家窑洞里,产妇满头汗,

20、唐玄宗言国忠乱朝当诛,然贵妃无罪,本欲赦免,无奈禁军士兵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继续包围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劝言,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赐死了杨贵妃。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三十八岁,这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之典故。

五、杨玉环出自什么典故

1、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三杯亦醉,春情顿炽,忍俊不禁。

2、在传奇及笔记小说基础上的再演绎。乐史《杨太真外传》云:“贵妃生于蜀,尝误坠池中,后人呼为落妃池。”这是最早的资料记载。而《落妃池的传说》,据此演化成娓娓动听的传奇故事,说是玉环兄妹三人在池边吟诗言志,玉环醉心于水中自己的倩影,而一只蜻蜓点水碎镜,使玉环大为生气,她手一扬,身一歪,这便有了“落妃池”的美名。

3、漏洞二:杨妃容州碑记,碑文不长:“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维,母叶氏”。

4、表功讨封赏,晋爵又加官,

5、宁守杨家坪,不愿去长安,

6、六盘山自北向南蜿蜒而来,与关中名山——乔山聚首,在扶风县现在的法门镇形成了一处重重叠叠的千山余脉,使平坦的关中平原立时挺起雄阔巍峨的脊梁。其实,关中一带的山脉,植被原本就好,随便一个山头,都是重峦叠嶂,绿涛澎湃。但览尽关中所有名山大景,独独野河山最有文化厚重感。

7、杨玉环,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杨玄璬家。

8、当时,他和杨玉环逃到了蜀国,但当马尾婆可用时,他的陈和其他士兵要求处死杨贵妃,因为他们认为杨贵妃的美貌是错误的。面对心爱的杨贵妃,于心不忍,但为了保住江山和自己的性命,他最终还是答应了陈的请求,把死在了马尾坡。

9、玄硅多伤感,手执小玉环,

10、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骊山上宫殿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引发了杨贵妃的笑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山峰。

11、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已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她。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

12、姜尚封神台,至今有遗观,

13、来者名杨峋,本是知县官。

14、迟之久,迟之又久。

15、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

16、当然了,历史上的李亨就不是啥硬实人。但把一朝太子憋屈成这样,主要是因为李隆基有杀儿子的黑账单,而且还是一天杀了仨。

17、昔有黄鼠狼,给鸡来拜年,

18、振山到这时,吐情露真言,

19、闯进拜亲堂,立眉又瞪眼,

20、据相关资料记载,李隆基为了宠爱杨贵妃做出的荒唐事远远不止一件,可以看出这个杨贵妃确实是深受皇帝的宠爱,但让我们十分纳闷的是,杨贵妃为什么临死之前还只是一个贵妃?既然那么宠爱的妃子为什么不立为皇后那?难道是因为当时的皇后的势力过大,皇帝不敢废除这个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