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勤俭节约的事例(100句)
一、关于勤俭节约的古代名人故事
1、绘本故事:没有耳朵的兔子
2、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
3、司马光还举了许多正面的事例,讲明节俭是“大贤之深谋远虑”。
4、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
5、张俭注重节俭,他只穿粗丝织成的绢帛,每餐只食一菜,按月发的俸禄有节余的,便拿来接济亲朋旧友。一次正当冬天,在辽兴宗歇息之便殿奏报事务,辽兴宗见他袍子破旧,暗里派近侍用火夹穿个洞做上记号,每次见到他都没有换下来。辽兴宗问其缘故,张俭回答说:“我穿这件袍子已经三十年了。”当时辽兴宗崇尚奢侈华丽,所以张俭用这种做法微言讽喻辽兴宗。辽兴宗怜悯他清贫,让他任意取用内府物品,张俭奉诏后只拿了三匹布出来,因此更加受到辽兴宗的嘉许重用。
6、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
7、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
8、绘本故事:小房子变大房子
9、太史公评价:孔子言“必世然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馀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呜呼,岂不仁哉!
10、武帝虽然个人极度反感奢侈浪费,但因皇权不振,在制止贵族重臣的“豪侈”行为上一直有心无力。西晋开国元勋何曾“性奢豪,务在华侈”,衣食住行“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平日吃的“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即不蒸出来十字开花的形状就不吃。每次进宫参加御宴,何曾都看不上御膳房所做的饭食,觉得不如自家厨房美味,无法下咽。武帝“辄命取其食”,就特许他赴宴时自带美食。何曾“食日万钱”,一天的饭菜就要耗费一万钱,以致留下“何曾食万”的成语典故,还“犹曰无下箸处”。大臣“刘毅等数劾奏曾侈忲无度”,武帝“以其重臣,一无所问”。
11、绘本故事:我不知道我是谁
12、绘本故事:彼得的椅子|家有二宝,谁的欢喜谁的忧?
13、绘本故事:又来了!鼠小妹的松饼
14、绘本故事:我不是胆小鬼
15、有个官员想用好看的石头铺设宫殿地面,被他当场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16、绘本故事:幸福的大桌子
17、绘本故事:铁丝网上的小花
18、绘本故事:我要救出贝里奥
19、有个内侍穿着新靴子在雨中行路,被朱元璋发现了,气得他痛哭了一顿。
20、绘本故事:风从哪里来?
二、名人勤俭节约的事例
1、绘本故事:长颈鹿不会跳舞
2、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他在应天书院读书时,一位同窗好友见他的伙食太差,便让家人送饭时多捎上一份,准备赠与范仲淹。
3、绘本故事:小黑鱼|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4、他甚至还自己参与农作,皇后也亲自采桑养蚕,宫内的开支也是一省再省,连皇帝的龙袍和皇后的凤袍也经常打着补丁。汉文帝还下令对于八九十岁的老人,由国家进行供养。此外,他减免百姓租赋和徭役,废除盗铸钱令,开放山林川泽,使得社会经济迅速得到恢复。
5、绘本故事:打破杯子的鼠小弟
6、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生存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7、绘本故事:我的兔子朋友
8、我们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让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风尚继续引领我们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9、绘本故事:鼠小弟和音乐会
10、赵匡胤教女俭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皇帝就应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但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在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11、勤俭节约的思想与风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披荆斩棘,最终带领人民战胜贫穷、走向富裕。
12、由于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以事实说话,很有说服力。
13、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礼帽用麻料来做,是礼制的要求;如今用丝料做,是节俭的方式,我遵从大众。在堂下见礼叩拜,是礼制;如今改在堂上见礼叩拜,那就显得傲慢。虽然违反众人,我还是坚持堂下见礼叩拜。”这里最明显地表现出孔子灵活的思想方式,当能够用节约的丝料来代替麻料时,虽然礼的规定要用麻料,但孔子遵从大众的选择,不是顽固不化、一味复古,而是与时俱进,在能够节约的地方尽量节约,但在见面礼节方面则选择古礼。
14、晏子“食不重肉”,一餐只吃一个肉菜。同僚梁丘据“见晏子中食,而肉不足”。肉菜之外,主食是“脱粟之食”即只去壳没有精制的糙米,蔬菜不过是“五卯、苔菜而已”。晏子做饭以够吃为限,景公的使者突然到他家里,没有准备多余饭菜的晏子只能“分食食之”,结果“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晏子衣着简朴,以蔽体保暖为度,甚至“布衣鹿裘以朝”,把省下来的钱财“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晏子以勤俭之道相齐辅政,“政平民说”。
15、中国最美传统故事绘本:《女娲补天》
16、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建设时期,毛泽东都是勤俭节约的典范。
17、绘本故事:巴特恩的裁缝梦
18、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丁父忧,去职归乡,服丧三年,复出,任礼部郎中。知制诰。直枢密院。加赐金紫。柱国。特封开国男。食赋三百室。
19、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有:朱熹节约粮食、司马光教子、傅玄劝谏、季文子节俭立身、朱元璋“四菜一汤”等故事。
20、绘本故事:爸爸带我看宇宙
三、历史上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1、写给孩子的《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绘本
2、绘本故事:黎明开始的地方
3、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他的袜子总是补了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意丢掉另买。
4、他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饥”而矣。
5、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三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他的格言:“节约每一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6、绘本故事:当鸭子遇见死神
7、绘本故事:最奇妙的蛋|每一个你,都是最特别的自己
8、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9、勤俭节约的意思是勤劳而节俭,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出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都有关于勤俭节约的感人小故事。勤俭节约可以是,节约吃穿用度。
10、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11、绘本故事:我不要被吃掉
12、绘本故事:爷爷的肉丸子汤
13、在朝廷大臣的竞相炫富和武帝的推波助澜下,新生的西晋王朝不但没有一点新朝气象,反而很快气息奄奄。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八王之乱兵连祸结,西晋统一全国仅37年就被乱华的五胡所灭,导致中国古代历史进入长达将近三百年的南北大分裂时期。
14、绘本故事:石头汤|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15、田 禾 宋朝司马光不仅对史学有卓越的贡献,而且以远见卓识,精心教育下一代,在一篇题为《训俭示康》的文章里,深刻地分析了何以要节俭的道理。
16、绘本故事:又来了,鼠小弟的小背心
17、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唐代宗李豫(平安史之乱)。希望这些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18、绘本故事:白头翁的故事
19、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20、看似信笔写来,却条理清晰,寓意深刻。
四、勤俭节约的故事
1、重熙十一年(1042年)正月,辽兴宗一面在边界重兵压境,一面派遗南院宣徽使萧英和翰林学士刘六符与北宋交涉,宋方派富弼与辽方使节谈判,于九月达成协议,在澶渊之盟规定赠辽岁币基础中,再增加增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以了结这次索地之争,史称重熙增币。同年冬,辽兴宗因张俭献策有功改封张俭为陈王。
2、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
3、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4、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5、绘本故事:肚子里的小人
6、约翰洛克菲勒投宿:有一次,美国大企业家约翰到纽约一家旅店投宿,要求一间最廉价的房间。旅店的经理认出是洛克菲勒后,问他:“您为什么选择这样廉价的小房间呢?您的儿子来这时,总是选择最贵的房间。”“没错,”洛克菲勒说,“我儿子的父亲是百万富翁,而我的父亲不是。”
7、"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8、绘本故事: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
9、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
10、绘本故事:鼠小弟和大象哥哥
11、女婿回来后,对岳父的俭朴之风与仁爱之心大为感动,便将此诗作为家训,于书房悬挂。
12、软弱的武帝后来甚至随波逐流,参与到重臣贵戚的斗富争豪之中。武帝舅父王恺与大臣石崇互相“以奢靡相尚”。王恺用糖水刷锅,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烧。王恺用不常见的赤石脂做涂料,石崇就用当时难得的花椒刷墙。二人一时不分胜负,武帝亲自下场“助恺”,赐给他一株“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的珊瑚树。王恺用这棵珊瑚树向石崇叫阵,石崇“便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随后让人拿出六七株高三四尺,“条干绝俗,光彩曜日”的珊瑚树。王恺看罢,怅然若失。
13、朱元璋从小经历太多苦难,他更懂得珍惜,也更怕浪费。他的“小气”既是性格使然,也是防止自己骄奢,大臣奢靡的方法,从而也是为了让大明更加清明,让国家更加强大。
14、绘本故事:被澡盆卡住的熊
15、苏东坡:口腹之欲,何穷之有?
16、意思是说:这件被单是用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做成的,如果把这些边角料丢弃实在太可惜了。大臣们跪地高呼万岁,心想大明皇帝都节俭成这样,我们当臣子的就更应该节俭了,于是上行下效没有人敢铺张浪费。
17、其节俭的家风可见一斑。
18、朱德的饮食非常简单。据他的厨师回忆,工作日里,康克清在机关食堂吃饭,在家吃饭的只有朱德自己。每顿的饭菜只不过是一碗米饭、三盘小菜、一个汤。三盘菜里,一盘半荤半素的菜,一盘素菜,还有一盘常常是他亲手腌制的泡菜。汤就是普通的鸡蛋汤或青菜汤。晚饭就更为简单。
19、正是因为习惯了俭朴的生活,苏轼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起落,才能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胸怀。
20、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五、有关节俭的古代名人故事
1、绘本故事:当毕加索遇上马蒂斯
2、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3、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4、驸马王济身为皇亲国戚,“性豪侈,丽服玉食”,公然带头违背武帝“恭俭”国策。武帝曾到其家赴宴,王济“供馔甚丰”,所有餐食“悉贮琉璃器中”。其中有一道“蒸肫”味道特别好,武帝问起烹饪方法。王济答道,“以人乳蒸之”。武帝当即“色甚不平,食未毕而去”。
5、毫无疑问,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司马光训子是为了“齐家”,他的思想是有局限性的,只会养成一些纨绔子弟。
6、绘本故事:不睡觉世界冠军
7、勤俭节约的民间故事
8、绘本故事:永远永远爱你
9、经典童话绘本故事《小红帽》
10、刺客见赵盾晚餐只有一条鱼,不胜唏嘘慨叹,认为赵盾“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飧,是子之俭也”,遂不忍刺杀如此节俭的赵盾,可又不能违抗国君的命令,只有自刎而死。而赵盾因为节俭,从刺客剑下躲过一劫。
11、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口腹之欲没有穷尽,懂得节制才能惜福延寿。)
12、绘本故事:我能打败怪兽
13、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14、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
15、勤俭治家,节约光荣。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古诗道出了几千年文明的节约良风。勤俭节约不仅仅是安家之理,也是治国之道。小处不省钱袋空。不精打细算,花钱如流水,哪来的富有和幸福。纣王酒池肉林,荒淫奢侈。失了民心,丢了江山。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16、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
17、绘本故事:先左脚,再右脚
18、太平五年(1025年)春,出京任武定军节度使,赐佐时全节功臣,夏六月。改任彰国军节度使。冬十二月又改任大同军节度使。
19、绘本故事:不听话的小鱼
20、绘本故事:让路给小鸭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