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含有比喻句的古诗(100句)
一、一首带有比喻句的古诗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译文: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4、例:如()()()
5、你有什么梦想?你认为怎样能实现这个梦想?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8、仿照例词写出十个含有“一()一()”的词语:
9、出自唐·杜甫《薄暮》。诗句描写秋日薄暮之景,描写花寒、花隐,强调鸟择深枝而宿,其意是通过花鸟来表现动荡不安的战乱局势下人们的生活情状与处境。后两句是“旧国见何日,高秋心苦悲”,将诗人忧国伤秋的情绪一泄而尽。
1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1、⑶前后矛盾。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12、大象先生怎么了?他为什么难为情?
13、(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14、机器人阿布为了能有时间读书,想出了什么办法?你认为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如果你是阿布,你会怎么办?
15、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16、你平时听课是像小苹果一样吗?你以后想要怎样做?
17、《咏柳 / 柳枝词》唐代:贺知章
18、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19、这首诗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当时苏轼担任徐州的知州,经常带着随从,与朋友们泛舟于百步洪,他们吹笛饮酒,赏月观景。还有一次诗人与道士参寥放舟洪下,一边追怀过往,一边记述壮景。
20、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二、一句含有比喻句的古诗
1、自三国魏·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萧瑟,风吹树木之声。诗句写秋风吹落叶、天凉露为霜之秋景,为历代传诵之悲秋名句。
2、鸟语花香莺歌燕舞山欢海笑
3、译文: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4、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5、故事中是怎样描写树爷爷的衰老的?请你说出你认识的一位老人的样子?最好用上比喻句,比如“她的皱纹就像什么”,“她的手怎么样,就像什么”……
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8、译文: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9、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成,东坡先生自小就刻苦学习,同时又用心揣摩,并不断实践和探索,才具备了令人刮目相看的艺术表现能力。
1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咏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不只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 思 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1、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12、资源共享:部编版5~6年级语文上册语文书每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留言得电子稿)
13、阿布为什么看到小机器人阿木高兴,觉得比他自己能看书还要高兴?从这里你能想到阿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4、日理万机日月如梭刀山火海
15、《小超人弟弟弟》杨鹏著(注音版,大连出版社)
16、出自唐·李颀《送魏万之京》。关城,指潼关。御苑,古代供帝王游乐或狩猎的园林。砧声,捣衣声。向晚,傍晚。诗句描写秋风萧瑟中潼关树木开始现出寒色,傍晚时分御苑周围人家的捣衣声也多了起来。叙事写景之中,寄寓了深深的悲秋之慨。
17、“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8、在《木头城的歌声》这个故事里,请找出关于人物的心理描写,并画下来。
19、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20、译文: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三、有比喻句的古诗词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换房子》这个故事,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兔子和伙伴们的新房子是什么样?你可以画下来。
3、购书渠道不限,可当当,可京东,
4、⑩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5、八月飞雪,冰天雪地,自然环境已经非常苦寒,加之与朋友离别,更让人心里觉得寂寞孤独,冷上加冷,朋友走后,诗人还在痴痴地望着他离开时的道路,山回路转,早已看不见朋友的踪影,在白茫茫的大地上,只下了马儿留下的足迹。朋友的身影早已转入群山之后,不见踪影,一个“空”字让诗人的惆怅之情如漫天白雪一样弥漫开来。
6、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小熊会在别人做事做得好时给别人掌声,给别人鼓励,你会这样做吗?
8、(2)老师告诉小明:“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11、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
12、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13、小兔和小鹿靠写信来联系?他们的信会投到哪里?
14、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15、《有耳朵的蚕豆》这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在蚕豆的生长过程中,作者是否写出了它外形的变化?仔细体会一下。
16、燕地小草像碧丝般青绿,秦地的桑树已叶翠之绿。当你怀念家园盼归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肠百结。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进罗帐激我愁思?
17、(3)中队长对张铭说:“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赛。”
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歌题目中带有“歌”字,说明这是一首七言歌行体,“白雪”二字点名了送别的自然环境,武判官,一位姓武的判官回京,岑参便写下这首诗给他送行。
1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四、古诗含有比喻的句子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左右为难
4、《大鲸鱼在海边》王一梅著(大连出版社版)
5、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7、寒花隐乱草,宿鸟择深枝。
8、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王维写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雨中送别,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是雪中送别,无论是下雨,还是下雪,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优美的自然环境,既给送别增添了一份惆怅,也给送别增添了一份诗情画意。
10、(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11、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12、积少成多、舍本逐末、贪小失大、异口同声
1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4、苹果老师讲课时,小苹果是怎样做的?
15、比喻分析: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16、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17、部编版(六三制)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3课《古诗三首》
18、资源分享:部编版1年级上册~6年级上册必考必背知识《日积月累》汇总(可获得电子稿)
19、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g,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ǐng)及所对应的页码。
20、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
五、写一首含有比喻的诗句
1、⑹词序不对。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4、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5、如火如荼如痴如醉如泣如诉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喻)
7、部编版(六三制)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2课《丁香结》
8、今天儿童文学作家葛欣就向孩子们推荐十首适合孩子阅读的、描写古人童年生活的古诗,老师、家长可转给孩子。
9、比喻分析: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10、部编版七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及预习资料整理
11、熊喜欢来图书馆读书,是不是很特别?你喜欢读书吗?说出你最喜欢的两本书的名字。
12、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13、⑨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14、这是一个发生在上学路上的故事,小朋友,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有没有亲身经历过或看到过有趣的事呢?
15、如胶似漆如狼似虎如幻似真
16、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1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18、大连、包头、成都、黑河、
19、大鲸鱼困在海滩上后,小动物们是怎样做的?如果请你续编这个故事,你有怎样的想法?
20、学部编版教材,不知道这些可亏大了!(家长必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