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形容入仙境的诗句(100句)

2023-01-22 16:42:2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表达置身在仙境的诗句

1、高牙:古代将军旗竿用象牙。

2、问: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5分)

3、明文徵明《拙政园诗画册》之意远台题诗

4、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着我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5、难忘今宵无眠,阖家欢、东风送暖。雪花飘后,福信来时,月满西楼。

6、模式九根据具体问题作答

7、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望海潮柳永

8、瑶台玄圃隔壶天,远在沧瀛缥缈边。若为移得在尘世,主人身是琼林仙。

9、当年挥手力千钧,旧照泛黄秋复春。

10、从来至净非三界,彼岸遥遥总不如。

11、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

12、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13、碧潭卷岩悬空影,秀色天成山水情。

14、第二段“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便是李白为了说明峨眉山的无与伦比。它的意思是说,峨眉山青苍的山峰仿佛要开天一样,山上的色彩斑烂则如同出自画中。登上峰顶便可以赏玩紫霞,恰如真得到了修道成仙之术。从这段的意思来看,无疑李白着重描绘了峨眉山的高峻与秀丽,奇光异彩。

1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6、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并对诗歌进行赏析。

17、这就是我与自己诗词邂逅的故事,时而香甜,时而幽美,时而苦涩,时而心酸;时而婉约,时而豪放,时而细致,时而不羁。将这一切深藏心底,将来我们亦是相伴相随的知己。

18、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19、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雨后的华山云海翻腾,云雾缭绕,站在山顶上放眼望去,多姿多彩的云海美景呈现在眼前,远处的山峰被云雾环绕,尖尖的山顶时隐时现。云雾从山谷中漫上来,升腾着,漂浮着,缠绕着,一阵阵从身边飘过,让人仿佛置身童话般的仙国仙境。让人不禁想到唐朝诗人虞世南的诗句:归云半入岭,残滴尚悬枝。

二、形容入仙境的诗句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3、译文: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4、2018年8月15日于上班路上

5、(参考答案):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6、白话译文: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7、《登云台山》——河南新乡云台山

8、第一组对句“黄鹂鸣翠柳”与“白鹭上青天”,一静一动,构成众生共存之和谐,第二组对句“西岭千秋雪”与“东吴万里船”,一永恒,一旷远,构成万物互聚之协调。主体通过意象化景象内在的感兴呼应,成功地构架出一幅宇宙众生万物生态平衡的和谐彩图,借此感兴对宇宙内在平衡律之体认。

9、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0、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11、(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12、清人方世举《兰丛诗话》:“诗有不必言悲而自悲者,如‘天清木叶闻’、‘秋砧醒更闻’之类,觉填注之为赘;有不必言景而景自呈者,‘江山有巴蜀’、‘花下复清晨’之类,觉刻画为之劳。”在古典诗词创作中,主体用于造境之情景,其实都是经过心灵再创造之产物,体现出诗词内在质的规定性,细加体察,方识机巧。

13、宋代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4、还有一些图景通过空斋、空亭、栏杆的描绘,则已勾画出预设的观景处和驻足点。如《繁香坞》,空旷的草堂中置两张圆凳,斋外繁花葳蕤,如有香味弥漫画卷中。一童子正端着茶壶走向草堂。画中草堂应是闻香品茗,饱览春光的好地方,但作者却并未画出审美活动中的文士,而是留出空白,暗示将步入堂中的文士和他们之间的茗饮对谈。而画面的空堂,似乎还招引观画者自己亲身往园中一游。诗道:“杂植名花傍草堂,紫蕤丹艳漫成行。春光烂漫千机锦,淑气熏蒸百和香。自爱芳菲满怀袖,不叫风露湿衣裳。高情已在繁华外,静看游蜂上下狂。”作者有意不绘“游春者”,也许是反映园居者的“高情”—仿佛抽身于画中的明媚鲜妍之外,静观世间的狂蜂浪蝶。

15、“会心”和“意远”的思想意味着:园林在满足文人城市居住生活的同时,还隔出了一片清幽之地,为其心灵提供了远游和超诣的可能。

16、山后修林皴墨影,檐前麻雀点苍苔。

17、树叶慢慢落在岸边之上,白云悠悠飘在高山之巅,秋雨之后天气初晴。华美的宫殿耸入高空,锁住象征吉祥兴隆的旺盛美好的云气。台阶旁边,新开的菊花深黄耀眼,盛开的芙蓉浅红醉人。华丽的殿宇洁净无尘,铜仙人承露盘里盛满了延年的甘露,碧蓝的天空明净如水。

18、飞虹望碧波,揽胜上三礁。

19、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20、2018年1月15日北京西城

三、处在仙境的诗

1、放眼西楼第九层,燕山鸦噪覆流莺。

2、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3、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4、处变还须存静气,居安何必要浮名。

5、诗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只有领悟“意象”中的寓意,才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

6、塔影波光梦可期,聊从世象拟诗题。

7、过尽繁华百余里,通州容我九平方。

8、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9、总的来说,《拙政园诗画册》是文徵明园林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亦是文徵明和王献臣退居吴中,逍遥自适的人生志趣的书写。在他眼里的园林不只是一片供人居住的空间,更是文人在政治之外,以另外的方式实现自我之意义的地方。退居园林,是从名利场中抽身而出,经营自己生命的家园。本文就从文徵明诗文中既有的观念出发,围绕《拙政园三十一景图》,阐发其园林美学思想。

10、楼影横空星月处,楼影横空,欲觅通天路。俯仰之间朝复暮,眼前诸事皆开悟。

11、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12、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13、关注“语文阅刊”并设为星标!每天都收到我们的文章。

14、《诗词速成手册》除写作知识外,附刊物电子邮箱,教您如何投稿和参赛。45元。

15、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16、金銮殿上恩兼怨,圣旨案头昏即明。

17、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18、枕中已悟功名幻,壶里谁知日月长。

19、脚下已归诗境界,席前不解酒风情。

20、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四、形容置身仙境的诗句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此种以情造境设计,近体诗多采用,尤为词家擅长。沈谦《填词直说》:“贺方回《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特善于喻愁,正以琐碎为妙。”词中“烟草”、“风絮”、“梅雨”为非关联景象之拼合,看似予人以零碎感,但内在却被“闲愁”串联,与“闲愁几许”直抒之情相呼应,反而使词作曲折有致,造境幽深。此种设计,于诗词外在形象,常给人以琐碎之感,不免受人非议,若识点染之法,尽皆释然。

3、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4、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5、题诗遥对王官谷,折桂思登鹳雀楼。

6、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7、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8、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9、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10、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1、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12、《望海潮》也是柳永词中广泛传诵的名篇。

13、明代文徵明曾留下大量关于园林和书斋的绘画,而《拙政园诗画册》则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作品。他以清简萧疏的笔墨,描绘出拙政园的三十一处景致,并各系以诗。画中一汪浅水,数痕远山,一座空亭,几株花木,充满着幽远而隽永的文人意趣。文人在园林中,卸脱人事的烦扰,远离世俗的喧嚣,静对满园风光,仿佛融身于水影山色之中。

14、奇峰搜尽云初散,长卷铺开篇始成。

15、此刻难将野兴收,斜阳晚照浸乡愁。可怜夜月频抛眼,无奈芦花乱点头。往事沉浮风瑟瑟,流云舒卷水悠悠。闲拈雁影黄龙府,带走家山那片秋。

16、凡心淡处浮尘静,慧眼量时初日圆。

17、锁重钩,数滴漏。数滴漏,待到佳节后。

18、怜花梦幻之间老,叹月春秋以后明。

19、1李商隐诗《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2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0、2018年10月18日于抚顺

五、来到仙境的诗句

1、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2、牵手湖边寻好句,裁云山顶赠伊人。

3、忽然魂魄惊动,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

4、诗句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删除

5、正值太平盛世,皇帝日常处理纷繁的政务后有了更多闲暇,夜色清新,铜壶滴漏之声遥远婉转。南极星里有位老人正呈现治平、寿昌之祥瑞。这时候皇帝的车驾在何处呢?也许就在那清晰悦耳的管弦乐声中吧。明月微风中,汴京禁苑池沼波光鳞鳞,宫殿吹卷起了门帘。

6、春游——十里香风晓霁,千家绮陌春游。

7、主体“临高台”而送别,望川原旷远,天涯无际,在离情别绪背景之下,揭示众生万物共存于苍茫宇宙之感兴隐喻,借日暮时分“飞鸟还”而“行人去”之场景变换,置身于生命存在之交替中,感兴对宇宙循环运行律之体认。

8、青色的烟云,遮住了月影,从碧海般的晴空里飞出一轮金灿灿的明镜。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挂树的斜影。夜露渐凉之时,多少秋蝉零乱地嗓鸣。思念京都路远,论路近唯有月宫仙境。

9、2019年6月13日于夔门

10、名楼久仰始登攀,鹳雀无踪寻旧篇。

11、林泉入梦意茫茫,旋起高楼拟退藏。

12、凝香聚瑞,火凤凰,玉洁冰清,烟雨,知足长乐,浅笑ペ微凉,岩语。

13、偷得了这浮生半日,闲游婺源。

14、无关冷暖漫奔波,往事回眸一首歌。

15、作者:何鹤;评者、制作:张金英

16、湖泊的上面,乱石丛立,最中间上有一块大石,远远望去,像是一只趴着的神龟。神龟石上面,有一对硕大无比脚印,这脚印留在如蓬莱,村民认为是仙人的脚迹,是仙人云游四海,抬头看蓝天白云,向下看青山绿水。湖泊、瀑布、深潭三连一处,美丽无以伦比,与天上仙境,不相上下,特地留下深深的脚印。

17、(诗词存档)星汉近年诗词选集|英子评诗微刊第三十九期

18、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0、先看清代邑廪生胡川(疑为高珩外甥胡训)的《游庵子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