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描写青城山的名句(100句)

2023-01-22 16:14:1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描写青城山的诗句有哪些

1、愤敌常旁午,忧时半孔壬。清风晨揖袂,明月夕离襟。

2、高溥(1794—1875)清代名士。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青城山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学识渊博,尤工诗词,川内学者称其为“城南先生”。曾任广东崖州知州,后授直隶州知州,然未赴任,居青城山旧宅,卒后葬于青城山下白云庵。

3、我登青城山,云雨顾在下,月色缟岩谷,欲睡不忍舍。明朝下半岭,颇怪哀湍泻,山麓云未归,平地泥没踝,乃知宿处高,所恨到者寡。有客谈泰山,昔尝宿石室,夜分林采变,阳谷看浴日,九州皆片麈,盛夏犹惨栗。我闻思一往,安得飞仙术?但愿齐鲁平,东封扈清跸。

4、客情投异县,诗态忆吾曹。

5、编辑:代阳、龙再兴、黄小洋

6、太平花、都江堰,千年前的相遇今日再现!

7、月色缟岩谷,欲睡不忍舍。

8、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9、《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寻扁舟。

10、思量几载赋来游,咫尺蓬山望未休。

11、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12、这一句由景而情。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松林繁茂,曲径通幽,置身其中,自有远离尘世、幽深清静之感。

13、(注:青城山古称西山)

14、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芙蓉锦江诗刊

15、洞天撑出半崖斜,仙院蓬莱碧雾遮。

16、怪道神仙争住此,不将簪笏易林邱。

17、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这是四川青城山真武殿的一副对联,出自唐代诗人杜光庭的《题福唐观二首》描写了福唐观周围众树参杂,烟雾缭绕的景象。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明写景,暗写人生,写悟性。这种远近高低斑驳陆离的树影和缭绕的烟雾,是秋的迷离,也是作者人生的迷离。七半歧路亦堪愁道出了对误入岐途的迷离人生的感叹,既悟前事皆为歧路,所以不须去,于是便仁陪天仗入神州陪佛修代,苦守青灯,归入正途。

18、青城山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赞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唐代诗人杜甫、岑参、钱起、贾岛,宋代诗人陆游、范成大等,对青城山都有所题咏。

19、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20、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二、描写青城山的名句

1、沿路标指示,我的徒步之旅正式开始。看了时间,这时候正好11:00.这条路上走的人相对就少多了,超过前面的几个人后,走了很久都不见前面有人。因为一直在走公路,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走错了路,正在怀疑的时候看到路标,右手边没多远又一道索桥,过了这道索桥,青城山的景色才逐渐展示在眼前。

2、================================

3、我访灵岩一登览,江河如带入吟眸。

4、沿堤香气芎苗接,入座潮音松盖分。

5、译文:骑着马过了野桥,秋日里优哉游哉的四处游玩,青城被竹林覆盖,岷江流经都江堰滚滚而下。沿着樵夫踩出的小路进了村子,吃到了青城山开裂落地的板栗。一直玩到落日将尽,还被朋友留宿在了青城县城里。

6、《青城山观》宋代:释楚峦原文:岩下水光分五色,壶中人寿过千龄。何当一日抛凡骨,骑取苍龙上杳冥。译文:山岩下流水五光十色,山中的道家寿命已有千岁。总有一天会抛弃凡骨,骑着苍龙上青天。

7、主管: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8、岩下水光分五色,壶中人寿过千龄。

9、都江堰市是成都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以世界著名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都江堰原名灌县,如今城区分为新城区与古城区。尽管现代商业的融合,但在灌县古城里还是能找到一丝丝古老的气息。

10、(赋得青城山送杨杜二郎中赴蜀军歌)钱起蜀山西南千万重,仙经最说青城峰。青城嶔岑倚空碧,远压峨嵋吞剑壁。锦屏云起易成霞,玉洞花明不知夕。星台二妙逐王师,阮瑀军书王粲诗。日落猿声连玉笛,晴来山翠傍旌旗。绿罗春月供门近,知君对酒遥相思。

11、气反风骚朴,声收郑卫淫。于伊樵道上,欸乃钓矶阴。

12、如今山上一律退耕还林,香积寺景观风光不再

13、风洞昔传飞雾黑,龙池今照夕阳红。

14、何当一日抛凡骨,骑取苍龙上杳冥。

1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唐钱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唐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唐岑参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俄)莱蒙托夫《帆》啊大海——你多么慈祥,博爱——(美)狄金森《蓝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16、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7、 ——出自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为:“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18、纸短情长,那就相思肯如月,夜夜只随人。

19、青城前山景区最具代表性

20、虽然张大千曾说:“天师洞可游不可住,上清宫可住不可游。”然而,宿在天师洞也是游人的惯例,夏日在这里可赏银杏听蝉鸣,食白果炖鸡,尝洞天乳酒,是难得的一大享受。四川才女黄稚荃曾在一九三八年夏天住在这里,且赋诗句:“百灵争拥古烟霞,信宿真忘世与家。大树深宵鸣鹳鹤,虚窗幽梦远龙蛇。三清携手今谁者?九转成丹愿总赊。新月入帘寒意重,山泉静夜响筝琶。”至今读来依然清新有味,让人缅怀悠游的旧时光。

三、描写青城山的古诗词

1、抗战时,画家张大千曾避居上清宫,因有《上清借居》记其事:“自诩名山足此生,携家犹得住青城,小儿扑蝶知宜画,中妇调琴与辨声。食粟不谋腰足健,酿梨长令肺肝清。朅来百事都堪慰,待挽天河洗甲兵。”张大千虽居此处,却与成都友人有往还,如林思进有诗《夕望青城,有怀大千,时许寄书常道观图未至》,诗云:“三十六峰影,雨晴烟霭间。偿逢樵客下,迟想翠云鬟。”这样的唱和在当时也是文人间的寻常事。

2、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朝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宫门“上清宫”三字由蒋介石题写。宫内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经》五千言木刻。

3、乱木交柯盘圣井,数峰削玉并仙台。

4、我登青城山,云雨顾在下。

5、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6、(游青城山)白逊青城山中云茫茫,龙车问道来轩皇。当封分为王岳长,天地截作神仙乡。

7、是谁凿沼最澄清,传说麻姑旧有名。

8、大江之南风景殊.(杭州西湖)天下无。登(泰山)而晓天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庐山)东岳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9、借助绘画中的描绘(画出或描画)术语,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10、翠嶂三百曲,一水石涧趋。耳边清磐有,眼底俗尘无。其实峡谷的景色看起来都是差不多的,之前我曾经去过洛阳的龙潭峡,跟五龙沟的景色最大的差异,我个人认为是石上的青苔。五龙沟的青苔让干皴的水墨又另加了晕染,一下子生动氤氲起来。于是处处皆景,张大千当年就曾在青城山寓居数年,留下大量佳作。

11、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12、描写是具体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它的基本特点是描绘形象;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形绘声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13、盈盈双井小廊西,锡号鸳鸯费品题。

14、穿越到清代,你知道“灌阳十景”是哪十景吗?

1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6、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

17、西出成都,即可望见青城山,这是旧日景象。如今高楼大厦渐渐增加,青城山久不可见,只能存在想象了。然而游走青城山从古至今,代不乏人。我也曾多次带朋友登青城山,观天师洞银杏,看上清宫张大千故居,这些风物,如今再看,依然有着无穷的趣味,读这些诗歌犹如卧游,亦是一大快事。

18、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9、升高惊避长天压,眺远翻疑大地浮。

20、外文名称:describe;delineate;depict

四、关于描写青城山的诗句

1、青城山老人,服椒得妙诀。《服椒法歌》年代:宋作者:陈晔

2、客居成都草堂的杜甫游览青城

3、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4、更是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5、诗首的严中丞,即剑南节度使严武,是杜甫的朋友

6、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7、描述的是天然图画,具体描述如下:从建福宫拾级而上,经雨亭、天然阁、怡乐窝、引胜亭,便来到了天然图画坊。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清代亭阁,雄伟的牌坊矗立于长长的石级之上,地势极为险峻。天然图画坊,建于清光绪年间,为重檐歇山式木穿斗建筑,面阔三间35米,进深8米,高3米。天然图画坊贵在天然,放眼望去,远处龙居、天仓、乾元诸峰堆绿叠翠,葱葱茏茏,近边白鹭戏水,云雀翻飞。卢光表在《游青城》一诗中这样写道:“孤峰峻极插苍穹,出处惟余一径通,树色万重山四面,游人都在画图中。”

8、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

9、烟霞指山水名胜古迹,旧侣同旧友

10、“上清天”亦有出处。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与上清道结合。上清道宣称修行得道可“上清天”,比旧天师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曾官至户部侍郎,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书立说,对道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11、以奔放的笔调感叹这里的景色多美好

12、(游青城山)赵抃三十六峰峻,维岷在蜀奇。方行刺史部,重款丈人祠。冻雪诸蕃隔,晴云六面披。访山穷宝洞,敕鬼觇丰碑。泉落寒崖响,萝依古木垂。良工存旧笔,老叟琢新诗。陟险齐双屐,逢幽鼓七丝。盘桓不忍去,还作更来期。

13、小楼杰出苑墙西,远近山川绿也齐。

14、回复雨后都江堰如仙境

15、山道盘旋其中,不显尽头

16、当封分为王岳长,天地截作神仙乡。

17、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

18、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苏晕重。游青城山(宋)李兴宗古岷横枕坤维首,连标远接昆仑右。

19、杜诗圣能寓居蜀地10年,作诗900多首

20、话到青城意欲颠,悠悠天地浩无边。

五、关于青城山的古诗词

1、(八声甘州·登青城山)叹巴蜀胜地多名山,青城似瑶台。拥翠峰北起,岷江乳哺,紫气东来。七八亭廊初见,箫管俱徘徊。直上凌宵阁,雾破天开。端的清明世界,瞰锦官历历,燕赵尘埃。数陈仓暗度,赤壁扫烟灰。祭崔嵬清茶三盏,百谷王、碧洞自流回。云间鹤、仙乡何处?正好同归。

2、何当一日抛凡骨,骑取苍龙上杳冥。青城山会庆建福宫(宋)范成大墨诏东来汹驿传,璇题金榜照山川。

3、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我也姑且吟诵那《梁甫吟》。

4、《谒青城山》年代:(送)作者:(赵抃)背琴肩酒上青城,云为开收月为明。观宿有诗招主簿,庐空无分遇先生。

5、舞蹈支持:学堂乐歌湖光塔影

6、译文:树木交织在一起围绕着圣井,数座山峰并列好像仙台。山顶之上幽深异常,非常向往青城山上望一回。

7、《青城山》宋代:汪元量原文:乱木交柯盘圣井,数峰削玉并仙台。平明绝顶穷幽讨,更上青城望一回。译文:树木交织在一起围绕着圣井,数座山峰并列好像仙台。山顶之上幽深异常,非常向往青城山上望一回。

8、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9、水原清静无澜起,理有雌雄莫浪迷。

10、刊刻在天师洞,三清大殿的后面石壁上

11、每于早岁兴霖雨,定有劳人净俗尘。

12、杰阁灯青绝尘垢,空亭塔古认苔纹。

13、四川大学老教授曾缄曾两次游览青城山,且均记有诗词,这行旅颇得登山之趣,又得自然之味,如咏天师洞银杏,曾缄先生就有两首,前一首有“我游名山事幽讨,瞥见此木心彷徨”之句,感怀时事沧桑,事如云烟。后一首则叙述银杏之白果可以充饥,诗云:“愿栽万株遍世界,老死不听饥鸿嗷”。在其所写的一组青城山的记游诗中,涉及到的风物包括鸳鸯井、观日亭、偏桥、丈人观等等,如今这些景点已不是昔日模样了。其《别青城》可谓把青城山诸多妙处均写尽了:“一百八好景,三十六青峰。幽处多藏寺,连山只见松。望中犹黛色,归路已尘容。它日须乘兴,佳游不厌重。”

14、有客谈泰山,昔尝宿石室,夜分林采变,阳谷看浴日,九州皆片麈,盛夏犹惨栗。

15、接下来你所看到的文章可能会激发你旅游的欲望。

16、黄应泰(1770—1838)清代名士。他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修建了私家园林“个园”,如今个园已经是享有盛誉的中国名园之一。黄应泰于1796年游历灵岩寺。

17、年代: 宋 作者: 释楚峦

18、啮山喷怒雪,垒石卧寒云。禹绩真堪补,双流此地分。

19、更看铁像封尘土,法界从兹悟塞通。

20、海内闲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