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深夜听雨(100句)
一、夜听雨声七言绝句
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3、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8、第21法:第四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后必缀以“何”、“谁”、“无”、“几”等字。如唐李白《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椀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宋邵雍《天津感事》:“阳乌西区水东流,今古推移几度秋。四面远山长歛黛,不知终日为谁愁”。
9、寒雨连天夜入湖,平明送客楚山孤。
10、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13、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14、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5、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16、(作于2020年6月21日)
1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8、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19、五更风露有精神,浩荡天恩处处匀。
20、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二、七绝深夜听雨
1、七言绝句书法作品有:《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作于2021年4月10日)
4、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6、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7、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 夜来闻雨声,行人问前程。双眼朦胧,却只道叮叮咚咚叮叮。——耳根《仙逆》
9、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10、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11、如唐李益《度破讷沙》:“眼见风来沙旋转,经年不省草生时。莫言塞外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明黄荣《牡牛图》:“江草青青江水流,卧吹孤笛弄清秋。放牛莫放南山下,昨日南山虎食牛”。
12、(作于2019年4月5日)
13、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1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15、要说夜听春雨声有意境的句子,我个人觉得应该首推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写的《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16、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17、但以第四句作诘问语,故“如何”二字,即冠其句首。如:
18、如唐杜甫《解闷》:“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为觅郑瓜州”;明袁凯《扬州逢李十二衍》:“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19、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20、别魂迢递为君销,一夜不眠孤客耳。
三、静听夜雨的七绝
1、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2、菜色青葱真可爱,如何比拟到饥民。
3、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4、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5、如唐李白《苏台怀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明王廷相《芜城歌》:“莫向隋宫问六朝,璚枝玉蕊已烟消。只今惟有湖边柳,犹对春风学舞腰”。
6、望岳阳潇湘秋楫远舟寒雁外闻声枫亭晚踟躇苍梧凉柳书君妃二魄斑竹留儒冠千秋天下忧国殇妖事叹如何洞庭绝唱数文正江山孤月埋吞吐
7、译文: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8、暮春飞花落去,夜晚显得十分漫长。有旧曲有新腔,音乐都非常美好。但难与旧人共赏。最可恨伊人已去,生离死别,徒然心伤。身在客中,愁为思乡。玉箫生不能与韦皋再会,死后犹能化为歌妓与爱人团圆。时近寒食,难以忘记当年的美好往事。
9、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1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1、(作于2021年5月7日)
12、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五言就是五字句,七言就是七字句。
13、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14、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15、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16、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有“诗佛”之称。
17、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0、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四、夏夜雨声的七言绝句
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2、(作于2020年5月19日)
3、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4、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5、第9法:以“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但观其第四句答词,则其问意自显矣。如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明杨慎《赠宋文百户石岗舍人》:“七十从戎鬓已斑,劳君相送出滇关。过家儿子如相问,为报衰翁二月还”。
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8、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9、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10、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11、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
12、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3、释义: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14、译文:青苔地上落满红叶,秋天的悲凉气氛,实令人不堪忍受。何况又是凉风劲吹,晚间落雨的天候。不要怨我只懂得言秋天的思念之苦,白发苍苍比你要多出七岁之余了。
15、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16、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1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8、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9、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20、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五、静夜听雨的现代诗句七绝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作于2017年10月6日)
3、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5、有关“雨声”的古诗包括:
6、第8法: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
7、第5法: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
8、第7法: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则不用“昔年”、“去岁”等字,然其实指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中也。
9、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10、白鹿洞二首·其一
11、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12、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13、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14、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15、译文:把小船停放拴在岸边的古木树荫下,拄着拐杖走过桥的东边恣意观赏这春光。春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春风轻轻吹拂人面,带着清新的杨柳气息。
1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7、(作于2018年6月23日)
18、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9、但是楚王被鞭尸的耻辱发生且达极限,庙堂墓地上也长满了荒草。这和如今的某些人一样,佞臣贼子陷害忠良。长安虽然仅一水渺然相隔,却如何能驾车而返呢?只能日夜听那哀猿啼鸣,夜夜梦里与你相见。扩展资料《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做的一首五言古诗,从描写秋天开始,表达作者的心境。
20、我愿一生长相依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美人笑可爱玉绳银汉光离离我与天地俱清闲爱惜长条待少年美人春词夸艳丽玉洞长春风景鲜我家君家各阳羡爱你真心永不变美人美酒长相逐玉树琼林光闪闪我爱林泉旧时景爱山堂下平生梦美女分明银汉秋玉容光照菱花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