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天地外的下一句是什么 百度网盘(100句)
一、江流天地外的下一句
1、嗟叹独相留,琴心何处寄。
2、《汉江临眺》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3、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4、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5、剪瞳峰上翠,牵足石中涓。
6、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7、襄阳的风景天气好,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诗人采取的几乎全是白描的写意手法,从大处着墨,于平凡中见新奇,将登高远眺、极目所见的山川景物写得极为壮阔飞动,奔放雄伟,全诗犹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8、我们写不出,是吃的苦没有他们的多。
9、余水贵,1961年出生于景德镇,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陶瓷协会理事、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擅长高温色釉窑变创作,作品追求陶瓷材质的肌理与变化,注重发挥体现工艺材料的质感美和肌理美,充分体现色釉的流变、釉变、窑变,把釉下色釉自然流动的抽象美与釉上生机勃勃的具象美完美融合在一起。
10、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11、桃花虽半落,莺燕在云天。
12、写这首诗时,他还是有余痛的吧。伤口结痂了,拿针戳一戳,尚有大量脓血渗出。
13、这首诗为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
14、到第二天就只欠流、无、地三个韵脚了。挚殊在群里催讨,毓秀先生甚是委屈,说他从来都不欠作业。原来毓秀兄作业早做好,只是喝了点酒睡着了,忘了发来,毓秀:
15、你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多安静啊,简直是王维替天地发声嘛。
16、(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17、对于莘莘学子,齐老有一句震聋发聩的忠告,“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老人这句语重心长的教诲,整整影响了我的艺术全人生,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我的学思进程。
18、墨色润泽,关键在用笔,其次在用水。其中“留白”精准”,气息四通八达,为“气韵生动”之关键是也。
19、一直偏爱王维,读“辋川”系列,也是一种自我完成吧——俗世里得不到的安静,我在他的诗篇里重新领回。
20、中国画讲“相反相成”,贵在一以贯之。焦墨画当力避黒气,墨色晶螢剔透,润含春雨,泽被花开,是为得焦墨之三昧者。
二、江流天地外的下一句是什么 百度网盘
1、相唤踏青去,水滨行得无。
2、随后,诗人将笔墨从远景收回,转写眼前波澜壮阔之景。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3、一直羡慕男人间的友谊,没有“引刀成一快”的冲动壮烈,只是酒一样的绵绵无绝。谈着谈着,天色向晚,挥手作别吧,倪、董二位回去的路上,一定可以领会到“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的人生况味,苍凉也好,寥落也罢,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呐。
4、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日常农村静景。胡蝶即蝴蝶。蝴蝶双双在菜花田里飞来飞去;白昼慢慢显得长了,田户人家没有客人来临,村子里十分恬静。这是从正面描写日常农村景物,首句也说明是晚春,诗的后两句写茶商来到时的动景。茶商来是为了采购茶叶,但却连鸡犬都为之震动,这反衬出平时极少有外人到来,来了陌生人,大家都十分注意。这是动景,却是进一步说明农村的恬静。
5、“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6、下句是:山色有无中此句出自王维的《汉江临眺》全诗是这样的:汉江临眺①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②。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③。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④。①汉江:即汉水。临眺:登高望远。②楚塞:楚国边陲。三湘:湘水,合澧湘、潇湘、蒸湘三水,称兰湘。荆门:荆门山。九派: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③“郡邑”句:说都市像浮在水上,波涛如在远空翻涌。④山翁:山简,山涛之子,晋人,曾镇守襄阳。
7、今天我们探索发现黄宾虹的精神遗产,至今还停留在其艺术形式的创造性,“五笔七墨”的学说性,以及市场升值的潜质性……宾翁生前曾寄希望于后人,他认为50年后会有知音,会有理解并发扬他的艺术见解,艺术立场,艺术担当,艺术理念的隔代传薪的火炬接力手,秉承他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而不懈努力。
8、答: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何等恢宏广阔的视野。那时的自己野心勃勃,当然,他的才华也配得起他的野心。不过是政治把自己这个大好的人给埋伏了——安史之乱时,他没能幸运地逃离长安,结果被抓,不从吧,没命。只能,从了;安史之乱平息,他的命运更加险恶,人生中的繁华瞬间熄灭,徒剩一介残躯,不得已,才来到辋川山下隐居,一颗心渐渐于山水中得以修复,转而感念,人世的繁华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到不舍的。
10、(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言襄阳风光如此美好,欲留下来与山简共谋一醉,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1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意思就是说,大江东去,浪淘尽,一条江水浩浩荡荡的流淌的美好时光,江水浩浩荡荡的的在天地之间流淌,大江东去,浪淘沙,流到天涯海角的无穷尽,山上美丽的花朵,在悄无声息的时候开放,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绽放风采依然美丽。
13、(章长青)说来我是从小就特别喜欢绘画,但是在高考的时候我们就遇到了知青下乡,我做过四年的知青。在当知青的过程中,放了工以后,整天就是到村里边去拿着画板对着老人、小孩一个一个的写生,我在那里当时的房子都四壁贴满了人头像,最后贴不下了,我就直接贴到顶棚上去了。我自己在鼓励自己,当这么多的头像、这么多的作品,我每天进去,尽管当时的知青生活非常艰苦,但是仍然精神很饱满,也非常有幸福感。
14、最近画了四尺三开山水条屏四帧,一改往日“屋漏痕”笔法,下笔直取,用笔流畅飘逸、色彩简约概括,力争一次到位。
15、辋川是一块荒凉的山地。从此,王维一边种田,一遍写诗。山水接纳他,抚慰他,滋养他,让他的诗篇与他的生命一起涅槃。
16、上苑雨催花,缘河风染柳。
17、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18、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19、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
20、山翁:晋代将军山简,曾守襄阳。这里借指当时襄阳的地方长官。
三、江流天地外的下一句
1、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2、此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卷八。开元二十八年(740),40岁的王维调知南选,以殿中御史的身份去黔中等地任选补使,途经襄阳时作此诗。诗的前六句写临流远眺的景观和感受,既是写实,又充满想象,气象恢宏阔大,是历代文人写江汉景象的佳作。
3、出自唐代王维的《欹湖》
4、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5、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6、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明时暗,若有若无。江流不断,一直伸向远方,船行中看见两岸山峦,有的近而明,有的远而暗,不断推移变幻。我们的眼前似乎也随之展开了一幅山水画卷:江流浩渺,无边无际,山色迷蒙,连绵不断。虽只有淡淡几笔的勾勒、渲染,却是气韵生动。这恰如苏轼所评,王维诗“诗中有画”。明王世贞也评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7、(章长青)那是2013年5月26号,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搞了这个展览。这个展览我通过了3年的努力和创作,用了1年时间,从汉中的嶓冢山汉水发祥地考察,沿途用了1年时间,拍照、画速写、考察,把它中间的人文、地理,先把它考察清楚。在2007年的时候,在杜老师的工作室完成了这个百米巨制,杜老师也给了很多指导,从章节上、从虚实上,都做了一些指导。
8、攀枝红萼影,抱叶水云间。
9、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浦:水边。
10、应笑暮归迟,烟尘耽搁久。
11、(主持人)您之前在您的家乡安康举办了“山水长青”这个著名的山水画展,可否今天为我们分享一下这个画展的盛况?
12、倪云林想必也喜欢过王维的诗的吧。一个画家若没有极高的文学素养,他的作品怕是也到不了那样的高地。除了倪云林,还有董其昌,我觉得这三人都是一派的。倘若穿越时空之旅,王维、倪云林、董其昌活在同一个时代,倪、董两位常常去辋川王维的家里串串门——最好是冬天,大雪严寒,滴水成冰,王维贫寒的屋里坐着一只小泥炉,温一壶薄酒……一直靠弟弟接济,也备不了什么下酒菜,三人就平白无故地你呷一口,我呷一口,谈诗论道才是重要的消遣,三个气象迥异的小宇宙,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无与伦比。
13、“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1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原诗:汉江临眺①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②.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③.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④.(注释)①汉江:即汉水.临眺:登高望远.②楚塞:楚国边陲.三湘:湘水,合澧湘、潇湘、蒸湘三水,称兰湘.荆门:荆门山.九派: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③“郡邑”句:说都市像浮在水上,波涛如在远空翻涌.④山翁:山简,山涛之子,晋人,曾镇守襄阳.译文:楚国的边塞连接着湘江波涛,汉水西起荆门,贯通长江的支流.远望江水滔滔,似乎要奔流到天地之外;山色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城郭仿佛在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却又好像摇荡着遥远的天空.襄阳风和日丽,美轮美奂,我多么想留下来,和那山上的隐士痛饮共醉.
15、当时布完展以后我也感叹,我说我能画这么多画吗?因为画了好多年,堆拢了一看,自己把自己吓一跳。当时陕西电视台采访,他就问我一个问题,他说老师,看你身体挺好,你能画这么多画,我们很难接受。哪儿来的这么大的力量?我思考了片刻,我说按道理我是没有这么大的力量,我说这个力量是从我们安康人民300万人的力量借来的。他说怎么借呢?我说古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要回馈这方水土,我们作为一个安康儿女,我们对我们自己家乡的美好山河要立言代传,我肩负着这个使命,所以有这么大的力量,我把它展示给大家,我自己也感觉到挺对得起自己。
16、客遇落花春,霞腾生此地。
17、齐白石对中国画艺术的最大贡献是对传统中国画的改良与出新,实现了一代人当有一代人艺术的工具性语言上的技术革命。齐老善学,心存“我注六经”的雄心壮志,他临摹任何人的作品,都保留着自己鲜明的个性,这一点又与追求“立功”的张大千临摹必“乱真”的追求大相径庭。
1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描写的是阳城汉江,即汉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自王维的《汉江临泛》,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
19、很多人都不理解,说你怎么有瘾啊?上个没停。我说确实缺得很多,我就感觉我一辈子都补不上,所以反复地去。因为中国文化它是个博大精深的,到我们60岁的时候,也就是刚摸着门,可以说刚在门槛外面,即将要进去了。有人说你谦虚,我说真不谦虚,我们越学越觉得这个东西博大。所以我的教学生涯,也确实历经艰难,但是总的来说,学校的领导,包括朋友、老师,还是对我很支持的。
20、当一个人见了天地以后,他就读懂了山间生活的安谧有多么珍贵,远离俗世喧闹,把自己一并归化到自然中,或许,诗中的王维,此刻便化为了石上的青苔,任鱼虾自身上游弋……
四、江流天地外下一句是啥子
1、余水贵为了化腐朽为神奇,恰到好处地施釉,反复思考、不知疲倦、不怕失败。他多次钻研,无畏艰辛,这既是一种魄力,也是一种能力。余水贵借助高温颜色釉富于变化的特点,通过对色釉性能特征的掌握,利用对烧成温度和气氛的控制,使它产生出淋漓尽致的色泽和神韵,展现出一种新的经过多种色釉互相渗透的新貌。这正应验了石涛所说的“法受于天,应用在人”,高温颜色釉为余水贵的陶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色彩语言。在余水贵的创作下,它变得千姿百态、鬼斧神工,既可以呈现中国水墨画的意蕴,也可以展现西方绘画的艺术特色,还可充分表达出画家的思绪,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两者相辅相成,自然而然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2、中国文化有一种无限超越,无限延伸,无限可能的超逻辑力量,我们常说的“大写意”、“大手笔“、”大境界”,指的就是对这种“超逻辑的为量”的驾驭、掌控和把握的能力。
3、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4、也懒得翻年谱查他究竟在辋川生活了多少年。不查,也不碍他的事,反正晚年的他走向了圆满。人圆满了,就不值得计较年岁的长短了,他一直是亮在天上的,永不落的星。
5、(主持人)观看您作品的朋友都会感觉到作品中有一句诗,叫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请问您是如何处理中国画中的虚和实的关系?
6、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7、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8、土地是最有胸怀的,人到了退无可退之际,只有广博的土地肯接纳你。
9、龙,江流天地外,蜿蜿蜒蜒,形态像龙,山色有无中,青山重叠,朦朦胧胧,像龙喷云吐雾时隐时现
10、“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11、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时任殿中侍御史的王维,因公务去南方,途径襄阳。此诗是诗人在襄阳城欣赏汉江景色时所作。
12、辋川系列里,有他许多的生命体验和人生彻悟,就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足以令他不朽。法国的黑塞亦如此,惨遭命运痛击,一个人独自跑到小镇杜伊诺隐居,慢慢写下不朽的《杜伊诺哀歌》等名篇。
13、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地方行政长官功绩之意。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诗人采取的几乎全是白描的写意手法,从大处着墨,于平凡中见新奇,将登高远眺、极目所见的山川景物写得极为壮阔飞动,奔放雄伟,全诗犹如一巨幅山水泼墨画,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14、这首诗写的是,去水边洗衣服,水面漫上了岸边的绿苹。三月三的天气春寒料峭,懒得出门。蛙声却从薄暮傍晚到拂晓,听这蛙声,想必今年也收成大好。秋,收成。一作“收”。温庭筠有词,肠断白苹洲。白苹洲,指江中长有白苹的小渚。
15、汉水浩瀚,好像是流到天地之外;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缥缈中。
16、▲刘继庄焦墨《大岳任扶摇》(六尺对开横披)
17、(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的嘉宾是著名山水画艺术家章长青老师,章老师您好,欢迎您作客新华网,也请您向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1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19、必须重估黄宾虹“观乎人文,化成天下”的现代人学价值。
20、「诗词鉴赏」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五、江流天地外的下一句是啥
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汉江临泛/汉江临眺》,原为如下: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2、夜里,睡不着,披衣坐起,书堆里翻来挑去的,想读读王维。就读王维吧——如果是冬天,下一场雪,就更衬托出王维诗歌的气质了,那么的孤清高冷,渺无人烟。王维后来的眼界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日月星辰宇宙自然。
3、王维命运的分水岭,以“安史之乱”为转折。幸亏胞弟王缙以自己的官位换来他的免于一死。一个人,繁华,他历过,惨痛,他也历过,到末了,差点送命。留一口气活下来,还是弟弟出钱助他在辋川买的一块地。退而求其次,种田吧。
4、斜阳归得急,乃借月残钩。
5、北宋欧阳修曾出任扬州知州,主持建造“平山堂”,后友人刘敞(字原甫)任杨州,欧阳修写的送别词中就直接引用了王维诗中的一句,其词为《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6、一颗少年心,怎能领悟得了那样的天地空白?在年轻时,或许读不懂王维后期诗作的孤清高冷、寒寂素淡,作家钱红莉读“辋川”系列时,越发感受到他的诗歌里土地、天空的广阔胸怀,“王维的诗就是一幅幅中国水墨。它一直是动态的,宛如江河湖海,随着岁月慢慢流淌。”
7、散人兄虽然做爷爷了,才思却依然这么敏捷,真佩服。岁寒公子毓才智过人,一贯就是快手,这回肯定不会输人,她诗马上也出来了。
8、睡前夜读,一篇美文,带你进入阅读的记忆世界。
9、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10、扶醉踏青郊,敞怀餐秀色。
11、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12、这句俗语好比一个人,对于王维,想必有深深地体恤,也是他拿性命换来的懂得。
13、倘中国画批评家都象以上三位“专家”那样,对黄宾虹美学价值指手画脚,说三道不懂装懂,误导国民,中国画又何以“承前启后”?当代中国画家无不打着“弘扬传统”的旗号啸聚江湖,扪心自问,这些“著名画家”,到底有多少人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14、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15、“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最后诗人直抒胸臆,这里山色真美,真想和山简在这样的美景下一醉方休。表现了诗人对襄阳景色的热爱,留恋山水的志趣。正因为诗人如此热爱这里的风景,所以,整首诗的字里行间都含有积极乐观的情绪。
16、诗词赏析: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什么意思
17、答:前两句描绘出了水天一色、广阔渺远的山水远景,后两句描绘出了水势浩大、波澜起伏的眼前景象。
18、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风浪之前,船儿是平缓地在江面行驶,城郭是静止地立于岸边,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风浪忽至,一切都动了起来。一“浮”一“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笔下之景生活起来,诗也随之飘逸起来。自然,这一切都只是错觉,是由于船在波浪中上下起伏,人的视线不停起落升降的缘故。诗人巧妙地借用这种错觉,进一步渲染出了汉江水势的磅礴。
19、再回头说王维的诗。这一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该有多好呢。王维历尽劫波之后,终于见了天地。一条江,流啊流,流着流着就流到天地之外;山色最美的样子呢,在于“有”“无”之间。“天地外”不就是“空”吗?王维以哲学的眼见到了中国水墨的“留白”,山最美的时候就是漆黑的墨色……无论王维的诗,还是倪云林的画,都没有人迹。最高级的诗画莫过如此。
20、文章太守,挥毫千字,一饮千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