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诗的寓意和象征(100句)

2023-01-19 15:10:0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有象征意义的诗句

1、蝉,象征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写照,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2、一个令人窒息的春节(戴天琪/徐迎梅)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4、原文: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并蒂莲有“花中君子”之称,是荷花中的极品,自古以来,人们便视其为吉祥、喜庆的征兆,善良、美丽的化身,象征着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6、如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初变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这是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的写照。

7、这一理想用西方语言来阐释,与古希腊人对神像的塑造有类似的特点。他们博采众人身上最美的一部分来塑造神。

8、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9、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到了唐宋时期,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10、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1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12、今日关注|汉语诗歌六言句式简论(谭汝为)

13、张若虚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2首,在灿如繁星的诗人群中毫不起眼。但是任何一位喜爱国学、热爱诗词的人,都不会不喜欢这首被称为“孤篇压全唐”的著名诗作。

14、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

15、释义: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断。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

16、把流水的日子,排列成有型的文字

17、释义: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

18、黄鹂寓意“飞黄腾达”,代表朋友之道,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朋友之间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讲信用,所以孟子说“朋友有信”。哪一种禽鸟最讲信用?候鸟很守信,每年准时北徙南迁,鸡也讲信用,每天早上准时打鸣。但这些禽鸟虽守信,却不能代表朋友之间的关系。于是古人又从《诗经》中寻找灵感,发现《诗经》中有“莺其鸣矣,求其友声”之句,便用黄莺代表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禽鸟审择高栖诗人比兴人伦。比如:韦庄的“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释义:只是晓莺催人起,残月伴远行,惆怅不已。一夕相别,竟永无归期。从此音尘相隔,青涩的情意停滞在那夜月华照耀的瞬间。而今客守异乡,相遇更无力。思念无从投递,却如此刻骨铭心。

19、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20、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井底引银瓶》白居易释义:只因得到你短暂的恩爱,误了我一生的幸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神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释义:将会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杜甫释义:用兵器当取强锐之器,擒王则众自降.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陆游释义: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二、诗的寓意和象征

1、以梅象征坚强不屈梅的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弯,被人们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而迎风斗雪怒放的梅花,则最先给人间透露春的气息。以菊象征不畏风霜菊花在深秋时节开放,它花期长,千姿百态,深为人们喜受。它不畏风霜的高尚品格更为人们所称道。以牡丹象征富贵牡丹花朵硕大,色泽鲜艳,它以其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端妍富丽的特色,素称“花中之王”。人们视其为富贵荣华的象征。以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以荷花象征清白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2、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3、花褪残红春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我不是我。遗落在草丛里的往事

5、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6、少陵伤时泪成血,一点丹心不磨灭。

7、如: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8、杨万里《兰花》春到兰芽分外长,不随红叶自低昂。梅花谢后知谁继,付与幽花接续香。

9、——先以河岸上水鸟成双成对和鸣偕行起兴,令人联想到爱情的温馨与和谐,引起下文男子对淑女的思慕与追求。

10、如,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即使以现代的标准来看,大观园也是理想主义者的圣地。给予青少年怎样的环境去生长,是一个难以给出确切答案的命题,而大观园恰是最温柔的一个答案。

12、如李清照《点绛唇》:“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3、郑思肖《画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是诗人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的写照。

14、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

15、不会再傻傻地说爱。不会

16、常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17、(1)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18、诗歌创作,离不开兴的手法。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抒情民歌都是妙用“兴”法的佳作,开头总是展现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使读者展开由此及彼的类比联想,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河里青蛙从哪里来”等等,都是“兴兼比”的妙用。

19、我不曾雕成印玺由诸侯拼命地争夺

20、初次设诗社,宝林二人最享受其中,黛玉甚至在众人面前展露出了她雅趣的一面:

三、行路难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

1、谢谢您对作者的肯定和鼓励!

2、能成为地质论文里沉甸甸的砝码

3、以“宫墙柳”暗喻唐婉,抒发了两人离别后再难相见,可望而不可即的心里状态。

4、那么夏日里在林间“吱呀、吱呀”鸣叫的蝉象征和寓意着什么呢?古时候,蝉在人们心中有两种精神寓意和一种命运象征。咱们且来一一剖析。

5、释义: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6、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唐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唐·杜牧《题新竹》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7、有人说,青春是时间的种子,洒在人生的两岸。

8、(5)以雨喻愁:万点飞花愁似雨。(杨炎正)

9、(1)以山喻愁: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赵嘏)

10、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11、原文: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2、柳树,惜别的象征。如柳永《雨霖铃》,就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13、听听湘云的笑声,黛玉的戏语,仿佛自己也是这大观园中的一个。这像是专为我们纯真少年建设的精神栖息之所。

14、所以,黛玉不再是那个尖酸刻薄的黛玉,宝钗不再是那个守拙以清心的宝钗,默默无名的、总是被欺压的惜春探春在这里也有了自己存在的一席之地。

15、如:苏轼《绿竹筠》“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16、春,让我陶醉(郑钰莹/李富成)

17、中国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被西方汉学家视为中国诗歌的根本特色之一。他们认为:唐诗将这种富有象征形象的隐喻语言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分析诗人如何创造自己的象征形象,就可以破译蕴含在其中的人类心灵里的“信息”,揭示诗歌“深层结构”。……象征是中国古诗的生命,而诗歌中的象征形象的深刻寓意往往超越文学本身,蕴含于丰富的文化、思想乃至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之中。

18、2020年笔试新班火热直播!

19、阴阳:山为北阴,山南为阳。割:划分。

20、释义: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四、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有哪些梅

1、仔细观察古希腊人的塑像,例如最为熟知的“掷铁饼者”与“断臂维纳斯”,不难看见丰满的躯体与结实的肌肉,焕发着不可思议的动人色彩。

2、栏目主编:毕光荫/栏目副主编:周敏璐

3、迎春本是懦弱,在其它人联诗之时,独在花阴下“拿针穿着茉莉花”。即使她格外懦弱,又不显眼,像小草一样,可在大观园里,也一样被细心地呵护着。做副社长的她,至少在大观园里有一席之地,发挥了她的一点价值。

4、(3)杨柳的柳絮飘忽不定,常被诗人当作遣愁的凭借;

5、(4)伤感的象征:宋•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菊花,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用“瘦”字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感受。

6、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

7、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8、象征人的高洁品质。

9、古人眼中,即便是小小的昆虫,也有着其象征和寓意。在文人笔下,蜜蜂、蝴蝶是浪荡子的代名词,蜻蜓象征着春意和青春,萤火虫则有着刚毅顽强的精神,蜘蛛往往寓意着“喜从天降”和久别重逢。

10、汉魏时期的诗人曹植曾写过一篇《蝉赋》,其中有句曰“吟嘶哑以沮败,状枯槁以丧形”,意思是鸣声嘶哑接近死亡、身形枯槁最终丧生。寓意着蝉生存艰难,象征着穷困、忧患的命运。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咏蝉诗所表达的就是蝉所象征的命运寓意——“穷”:

11、在李商隐笔下,蝉身居高处却“难饱”,日日鸣叫却是“徒劳费声”。蝉餐风饮露,却吃不饱,鸣叫声都快嘶哑却得不到大树的同情。命运穷困、忧患、艰难,结合骆宾王的诗句,更兼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可见蝉的一生何其坎坷。这种艰难忧患的命运就是蝉的第三种象征寓意。

12、呼唤幸福时光(康若曦/张瑞芬)

13、“居高声自远”,这一句诗既道出了生活中常见的这里,也隐喻蝉的一种精神象征——居高!在古人心中,蝉寓意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而虞世南这首小诗就侧重于其“高”的品质,颂扬蝉的高标逸韵,并托物言志,隐喻自身的立身高洁,无需借助外物。

14、我的好朋友(杜若语/向淑英)

15、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16、荡胸:使心胸动荡。“曾云”也作“层云”。

17、这首小诗大意是:蝉在林间吮吸清澈的露水,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叶中传出。它的鸣叫声之所以传得远,并非是借助秋风的推动,而是因为它身处树端,居于高处。

18、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作》: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象征诗人扶善锄恶的鲜明爱憎。

19、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

20、高度赞扬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五、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有哪些

1、(2)多种于檐前屋后,故象征故乡。

2、释义: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比喻是古诗最常用的修辞,也是诗人在艺术创作中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比如人的愁苦是一种内在的抽象思维活动,在诗作中直言愁苦深重,是很难感人的。因而,诗人常常把愁苦的心境加以物化,就是说把无形的心理活动,用有形的景物状态去表现。此即中国传统诗学“心境物化”手法,常借比喻和象征作为抒情言志的津梁。例如:

4、我没有金刚石和祖母绿雍容华贵

5、(1)出淤泥而不染,故被视为处于浊世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6、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强大封建牢笼中,有这样一股活泼的力量冲出来,本身就是具有革命色彩的感召。一如宝黛对世俗的蔑视、凤姐对世俗的玩弄。

7、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8、——以桃花起兴,用桃花的艳丽娇美,象征新嫁娘的青春活力,并渲染婚礼喜庆欢快的气氛。《北风》讽刺卫国暴政,用“北风其凉,风雪其雰”起兴,启发读者从风雪寒冷暴虐联想到残暴的统治,烘托诗人悲怆的心境。

9、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10、如: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11、究本逐源,在元妃命诗之时,黛玉原本打算“大展奇才,压倒众人”,却因为只允许一人一首的规则,只得草草而作,不得结果。

12、一朵开在水里。一朵开在心

13、长安的空城高入九天,我曾在那里作皇上身边的侍奉。时光一日复一日的推移,而我对皇上的忠爱之情始终未渝。我现在的心境如同屈原的沉吟泽畔,又如同崔骃被放逐到辽东的海边。我像那折断残膀的鹏鸟随地跳飞如转蓬,又像那受伤而飞的秋雁闻虚弓也会坠落。

14、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15、再如辛弃疾用比喻来描摹灵山胜景: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用潇洒卓荦的谢家子弟比喻群山的峻拔气势,用倜傥儒雅的司马相如比喻山峰的雄奇意态,用太史公雄深雅健的文笔风格比喻灵山的宏伟气度,比喻之奇,涉笔之妙,令人击节!

16、难以忽略的是,在大观园之外,这些少男少女各有各的苦楚。

17、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用春兰秋桂象征贤人君子的高风亮节。

18、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9、李贺摹写箜篌妙音: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把无形的乐声比喻成种种神奇的物象与声响,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20、这类“比体诗”都是巧妙地借吟咏外物,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爱憎情感,达到物我两契的至境。宋人吕本中《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