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教的成语有哪些(100句)

2023-01-16 16:22:0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孝的成语

1、(出自):《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2、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3、(拼音):zhìhùzhìqǐ

4、孝的成语有哪些:父严子孝、父慈子孝、披麻戴孝、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孝思不匮、孝专悌力田、忠属孝节义、孝子爱日、求忠出孝、忠臣孝子、忠孝节烈、忠孝两全、入孝出悌、移孝作忠、孝悌忠信、有了存孝,不显彦章、忤逆不孝、孝经起序、忠孝不并、孝子贤孙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6、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7、孝子顺孙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8、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9、(拼音):cùncǎochūnhuī

10、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11、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姿态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假装自己跌了一跤,于是他模仿小孩子啼哭的“呜呜”声,二老大笑。

12、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13、(出自)《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14、(示例):人以~是教,家惟礼义廉耻是尚。◎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三回孝子贤孙(xiàozǐxiánsūn)(解释):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15、孝悌力田 ( xiào tì lì tián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xiào tì lì tián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出 处《汉书·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16、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17、16/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18、二十四孝成语: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芦衣顺母、鹿乳奉亲、戏彩娱亲、卖身葬父刻木事亲、行佣供母、怀橘遗亲、埋儿奉母扇枕温衾、拾葚异器、涌泉跃鲤、闻雷泣墓乳姑不怠、卧冰求鲤、恣蚊饱血、扼虎救父哭竹生笋、尝粪忧心、弃官寻母、涤亲溺器

19、村中一名妇女正在教女儿学习二十四孝故事。朋友,您猜出了以上六个忠孝图中的几个?不瞒大家,我反正是猜出了五个成语。

20、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二、教的成语有哪些

1、13/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2、 (出自):西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3、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处:劝报亲恩篇

4、移孝作忠〖解释〗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5、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6、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7、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8、(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9、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0、如今84岁高龄的终南山依然临危受命,依然冲向了疫情战场的第一线!

11、(拼音):gùfùzhīēn

12、惊心!滑县一女带孩子站在“虎口”中!差点命丧车轮下...

13、关于孝顺老人的成语及解释:

14、在滑县距黄河只有几公里的桑村乡回木村大街上,3名妇女聚在一起对着南墙正在猜上面的孝道成语故事。

15、敬老尊贤劳而不怨南山之寿寝苫枕块升堂拜母

16、此画为宋朝时期,朱昌寿幼年生母被嫡母逼走改嫁,五十年未见,于是弃官寻母,终于找到自己的母亲。

17、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18、孝子贤孙 ( xiào zǐ xián sūn )

1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0、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三、教的成语开头成语接龙

1、庾黔yǔqián娄,南齐高士,任孱chán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出自):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3、(解释):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4、忠孝两全(zhōngxiàoliǎngquán)

5、披麻带孝:指服重孝。

6、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7、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8、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9、(拼音):xiǎnqīnyángmíng

10、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11、供稿合作:jiazaiyubei@1com

12、孝敬的心意值得夸赞。读音:(xiàoxīnkějiā)出处:茅盾《子夜》一:“让老太爷高卧家园,委实是不妥当。这也是儿子的孝心。”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然此蚊不自量力之勇,亦尚可嘉。”例句:爸爸从海南带回些热带水果孝敬爷爷奶奶,真是孝心可嘉。扩展资料近义词:孝子贤孙读音:(xiàozǐxiánsūn)释义:指孝顺的有德行的子孙后辈(多用于比喻)。出处:元·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白话译文:圣贤之人最欢喜的就是有义气的大丈夫,有节气的女子,爱的是孝顺的子孙。

13、移孝为忠〖解释〗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14、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15、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处:劝报亲恩篇

16、狮子搏兔尚尽全力,面对未知的病毒,怎能不枕戈待旦,严阵以待?早做准备,才能从容应对。

17、孝敬老人,孝顺父母,引领社会风俗道德。

18、此画为汉朝时期,文帝在母亲生病时,他天天亲自为母亲尝汤药、煎药汤,时刻陪在母亲身边。

19、慈乌反哺:比喻子女报答亲恩。

20、(示例):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和‘郭巨埋儿’两件事。◎鲁迅《朝花夕拾·》孝悌忠信(xiàotìzhōngxìn)(解释):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四、表示孝的成语

1、孝悌忠信入孝出悌母慈子孝忠孝节义忠孝两全孝子贤孙孝思不匮孝悌力田孝子慈孙孝子爱日移孝为忠父慈子孝子孝父慈孝子顺孙父严子孝移孝作忠入孝出弟求忠出孝披麻戴孝披麻带孝

2、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3、 (解释):表示孝顺父母。

4、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5、子孝父慈〖解释〗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6、敬请欣赏、关注、点赞、分享

7、当然,真正卖身葬父的故事出自汉代的董永,董永少年丧母,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父亲的葬费用。

8、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gǔ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9、是的。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10、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11、这是五帝之一的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12、当孝顺自己长辈时记得: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13、(乌鸟私情、扇枕温被)

14、(出自):唐·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5、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处:礼记

16、(解释):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17、联系我们:廊坊电视台春风化雨培训部

1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作者:李毓秀出处:弟子规

19、(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

20、舐犊情深、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父母之邦、父爱如山、恩深义重、恩重如山、千恩万谢、敬谢不敏、感极涕零、感激不尽、感恩怀德、恩重泰山、大恩大德、

五、孝的成语

1、古人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2、1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3、孝悌忠信: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4、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5、卧冰哭竹卧冰:晋王祥卧冰求鱼事母;哭竹:楚人孟宗天寒求笋。指对父母十分孝顺

6、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7、(拼音):zhùgěngzhùyē

8、随着我们小听众们的成长,现有的小故事已经满足不了大家挑剔的耳朵啦~

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作者:李毓秀出处:弟子规

10、闵(mǐn损,字子骞qiān,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

11、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12、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13、王祥,琅琊,lángyá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4、廊坊广播电视台培训部学员

15、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作者:(法)司汤达

16、孝的成语:父严子孝、父慈子孝、披麻戴孝、孝思不匮、孝悌力田、孝子爱日、忠孝节义、忠臣孝子、求忠出孝、忠孝节烈、忠孝两全、入孝出悌、有了存孝,不显彦章、孝悌忠信、孝经起序、移孝作忠、忠孝不并、孝子贤孙、忤逆不孝

17、5/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18、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幻——孟子。

19、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guàn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20、舐犊情深: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的深情。(老牛舐犊、舐犊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