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儿女孝顺父母的成语(100句)

2023-01-16 16:21:4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孝顺父母的成语

1、不要因为脾气丢了孩子的信任,让一个家支离破碎。

2、这个太广了,要说的话,说不完,简单点把。就是常回家看看,看看父母需要那些?及时的给予。其实父母有时候都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平时也买点吃的买点穿的。

3、回复“abc”:查看ABC微课堂所有菜单

4、(出处)《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5、提前4:12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

6、亲爱的天父,感谢您教导我们孝敬我们的父母,您知道我们的自私,不但教导我们还应许让我们得福长寿。我现在为我的父母祷告,求您使我的父母在年老发白的时候,身体健壮灵性活泼。您知道我的软弱,求您祝福我的父母到年老时是个容易被孝敬的父母,不使疾病缠绕他们。也求您感动我的兄弟姐妹,让我们都是孝敬的人,没有人推托责任。奉耶稣的名断开一切家族性的疾病,离开我的父母。奉耶稣的名祝福他们,心欢喜灵快乐,肉身安然居住!奉耶稣的名祷告!

7、扇枕温袭;恣蚊饱血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路2:51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

10、徙宅之贤: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育好他,(www.lzcn)三次迁居,改变环境。形容母教贤明。

11、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穷不怪父,凡事靠自己,及时行孝,趁父母健在。

12、约12:50我也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讲的话正是照着父对我所说的。”

13、如果你爱听的就听,不爱听的就不听,那不是顺服。不可能父母尊长的意思每次都合乎你的意思,虽然完全有可能,他们的意思和你的意思都不违背上帝,并且你的意思真的更好。只有在父母尊长的吩咐、责备与你的意思不同的情况下,谈顺服才有意思。如果他的意思本来就是你的意思,那你的“顺服”有什么意思?他的意思和你的意思不一样你就不顺服了,那你不就是在顺服你自己吗?就连主耶稣也曾有软弱,不想喝父给他的苦杯,可他最后却仍说:“太26:39‘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正因为父母尊长的意思和你的意思不同,此时的顺服才有意思,要不然顺服到底几个意思?只顺服自己的人,最没意思。

14、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15、你有没有发现:父母年纪越大,就越是小心翼翼。

16、一个家,什么最重要?和和气气最重要。

17、语言,是伤人最好的利器,顷刻之间就能让心里遍布伤痕。

18、咒诅嘲笑,冥顽不化,造谣中伤

19、对于老人,要考虑到他们的需求,他们的立场,他们的想法……对于父母,精神上的满足更重要,常回家看看,常打电话……对于公婆,除了精神上要让他们感觉满足外,还要物质上让他们满足,尽量不要有矛盾…….

20、出处:《艺文类聚·孝引列女传》:“相传春秋时楚国老莱子事亲至孝,年常著五色斑斓衣,作婴儿戏。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

二、儿女孝顺父母的成语

1、关于孝敬父母的成语很多,真心希望天下的父母健康长寿!

2、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中提到:

3、《十诫·十架》连载之三:偶像的黄昏

4、再说开去,同样恶劣的情况是,已经成年、有能力工作的子女,不去赡养父母,反而要父母抚养,即所谓的“啃老族”。这也是忽略责任。或者不愿独立,完全依靠父母给自己找工作、买房子,这也是忽略责任。又或者已经结婚,却任由父母干涉自己婚姻、家庭的内部事务,导致配偶被伤害、孩子受亏损,这也是忽略责任。再或者自己忙着享受二人世界,或者忙着工作打拼,却把孩子完全丢给父母,这也是忽略责任。上述的这种种,已经不是你孝不孝敬父母的问题了,而是你在要求你父母孝敬你。

5、(读音)ēnyúcímǔ

6、“这个世界上,你在意的,和在意你的,就那么几个人。”

7、不要因为怨恨伤了父母的心,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8、贤妻良母: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

9、寒泉之思: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10、形容对父母十分钟孝敬。

11、可以看出,希伯来文的“孝”,在字面意义上,更多强调的是“使父母得尊荣”,这完美呼应了基督徒行事为人的最高准则“使上帝得荣耀”。不过查考中文典籍,能发现我们祖先对于孝的定义其实也有这个层面,比如:《孝经》开宗明义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个“以显父母”,基本上就是“使父母得荣耀”的意思。

12、亲爱的天父,我把我自己交在您手中,给我力量和健康,让我孝敬我的父母。除去我的自私,让我原谅饶恕,不记念人的过错。让我不找任何理由,让我爱我的父母,体谅他们,孝敬他们。天父,求您帮助我,在我年老发白时,身体健康,灵性活泼,不至于累到任何人。奉主的名,祝福我的晚年是有福气的晚年!奉主的名祝福我的晚年是容易被孝敬的晚年!奉耶稣的名祷告!

13、圣经中有一个很惊人的例子,就是几个公然嘲笑先知以利沙的年轻人,被神击杀(王下二23~24)。所以可想而知那些忤逆父母、怠慢尊长的人该有怎样的惩罚:

14、出21:15“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15、严父慈母:严:严格;慈:慈爱。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16、当你生病时,给你最细心的照料,不舍昼夜守护你的人,是妻子。

17、如果耶稣都可以道成肉身,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说我只效法基督而不效法任何人。只有一个骄傲到极点的人,才会认为没有任何人有任何地方比他强,因此不打算效法任何人吧。

18、《十诫·十架》连载之六:安息的真谛

19、忽略向尊长当尽的责任;

20、偎干就湿: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指幼儿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使小儿卧处常干。

三、形容不孝顺父母的成语

1、就这样躺在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2、[典故出处]近现代·阿英《花鸟争奇》:“慈乌反哺,有母子爱。”

3、(释义)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4、母仪之德: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

5、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看待世界的角度。

6、更进一步,言语的尊重还包括称赞。经上记着说:“箴31:28她的儿女起来称她有福”,这个贤德的妇人教育出了懂得孝敬父母的儿女,这些儿女起来称赞自己的母亲为有福。我们理应将父母和尊长当得的尊荣归给他们,照他们所配得的称赞他们。他们当然可能因为谦卑的缘故不接受这些尊荣和称赞,而这却不是晚辈就不以言语敬重他们的理由。

7、(读音)shūshuǐchénghuān

8、《十诫·十架》连载之四:偶像的递归

9、一家人在一起,互相体谅,彼此理解,养好这四种风水,比得过万贯家财。

1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1、老话里常说:父母的嘴,决定孩子的命运。

12、[典故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3、[成语解释]菽水:豆和水,指普通饮食;承欢:侍奉父母使其欢喜。指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14、出18:24于是摩西听从他岳父的话,按着他所说的去行。

15、(释义)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16、总而言之,尊重父母尊长,就是尊重上帝设立的秩序。我们理应“林前14:40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而尊重上帝设立的秩序,就是尊重上帝。

17、网上有个问题:一个家的温度是由什么来衡量的?

18、腓3:17弟兄们,你们要一同效法我,也当留意看那些照我们榜样行的人;

19、移孝为忠〖解释〗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20、好好说话,温柔对待,才是送给子女最好的礼物。

四、孝顺父母的成语典范

1、孝悌忠信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2、出处: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3、这虽然完全是中文,却和圣经的启示有惊人的巧合。基督徒都熟悉一段经文:

4、再让我们看看使徒保罗怎么说:

5、例句:《戏彩娱亲》讲述老莱子奉养二亲的孝行。

6、彼前2:18你们作仆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但顺服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顺服。

7、约5:17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

8、一个人,什么最重要?问心无愧最重要。

9、译文: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10、出5:11你们自己在哪里能找草,就往那里去找吧!但你们的工一点不可减少。’”

11、出处:《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

12、寸草春晖(cùncǎochūnhuī)生词本基本释义详细释义(解释):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出自):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示例):~无根处,枉教丹桂吐奇芬。◎清·方成培《雷峰塔·祭塔》(语法):复句式;作主语、谓语;比喻父母养育之恩难报答

13、这个方面刚才已经说了很多,不再赘言。

14、(616)戒色好办法:性欲来了就用十指梳头!(超管用)

15、[成语解释]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16、(释义)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17、(4)甘心乐意地顺服他们合乎上帝律法的吩咐和忠告;

18、另一个字是“效”。这个字指出了践行“孝”的方法,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够“像”上帝。这个方法就是“效”,效法。效法上帝,效法基督,效法那在基督里的父母,效法那在基督里的尊长。

19、移孝作忠〖解释〗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20、创1:26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五、乌鸦孝顺父母的成语

1、用凶言恶语去对待孩子,只会让一朵还没盛开的花骨朵迅速凋零。

2、释义:形容对父母十分尽心。

3、来12:9再者,我们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们,我们尚且敬重他,何况万灵的父,我们岂不更当顺服他得生吗?

4、第一个字,是“肖”。有一个成语叫“不肖之子”。孩子不像父亲,就叫做不肖之子。这当然不只是说长得不像,而主要是说这个孩子的品性志趣、行事为人,不像父亲。父亲勤奋努力,节俭朴素,儿子却游手好闲,骄奢淫逸,这叫不肖之子。父亲品行端正,学术精深,儿子却奸懒馋滑,不学无术,这也叫不肖之子。不肖,是最严重的“不孝”。

5、彼前2:13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

6、所以,“孝”“肖”“效”这三个字就涵盖了圣经第五诫的真实意义:“孝”是我们的目的和方向,使父母尊长得尊荣。“肖”是我们的起点和终点:我们本来像上帝,因为犯罪不再像上帝,因为信主又能够像上帝。“效”是我们的方式与道路,效法基督,效法圣徒,效法师长,效法神摆在我们身边的人。

7、恩逾慈母: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8、亲爱的天父,我要为我的子女祷告,求您垂听我的祷告。我把我的(儿子女儿的名字)交在您的手中,原谅我,我不会教导我的孩子,求您感动他们。当我年老体衰时,他们都是孝敬父母的人,有耐心对待父母。天父,求您祝福我的孩子,使他们勤劳智慧,使他们经济丰富,有能力有时间,孝敬父母。奉耶稣的名祝福我的孩子们,是丰富的,是孝敬父母的人!奉耶稣的名祷告!

9、不赡养父母,是突破了底线的罪。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中,“鹿乳奉亲”、“百里负米”、“拾葚异器”、“怀橘遗亲”等几个都是在讲如何在艰难的时代赡养父母。这是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脱的儿女的责任。当然,将“孝敬”降低到了赡养这个层次,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孔子都能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能养就是孝,那么养马养狗也算是孝了。如果不尊敬父母,这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然而,今日却真有一些人可以花钱养狗,却不赡养父母。

10、画荻丸熊: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11、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12、约17:4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

13、所有文章(包括被删的)在这个网站有备份:

14、[成语解释]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15、但这不是暗示你无论如何都要听岳父的话。基督徒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有一个前提,就是“在基督里”。请看圣经上神的话语:

16、释义:指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17、只有信靠耶稣,被福音重生,我们才能去做真正该去做的事,成为真正该成为的人。只有这样你才能真的明白第五诫后半部分的话:

18、拿我自己来说,我不但愿意立志效法基督,也愿意效法历代圣徒,还愿意效法我身边的人。我愿效法郭春雨牧师,效法他的忍耐与谨慎,敬虔与细致;我也愿效法家乐牧师,效法他的谦卑,热心,怜悯,温柔,对神话语的爱慕,祷告生活的丰富。

19、孝敬的心意值得夸赞。读音:(xiàoxīnkějiā)出处:茅盾《子夜》一:“让老太爷高卧家园,委实是不妥当。这也是儿子的孝心。”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然此蚊不自量力之勇,亦尚可嘉。”例句:爸爸从海南带回些热带水果孝敬爷爷奶奶,真是孝心可嘉。扩展资料近义词:孝子贤孙读音:(xiàozǐxiánsūn)释义:指孝顺的有德行的子孙后辈(多用于比喻)。出处:元·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白话译文:圣贤之人最欢喜的就是有义气的大丈夫,有节气的女子,爱的是孝顺的子孙。

20、最好的余生,应该是:有家回,有人等,有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