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律诗大全500首(100句)
一、五言律诗
1、五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律,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其雏型是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厉声教的《辛卯季春谒厉杭二公祠》等。五言律诗从五言古诗中继承了每句五个音节、全篇两句一组、总句数为偶数的基本特征,同时增加了对偶和平仄的规则;而这些规则是从骈体文中借鉴过来的;骈体文则是由楚辞到汉赋而产生的;因此,说到底五律是五古和骈体文嫁接的产物。
2、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3、题注:一作相和歌辞凤台曲
4、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陷山东、河南等地,此时的杜甫与兄弟们失散,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杜甫思念兄弟,在一个月夜,写下这首诗。诗中,杜甫托物咏怀,看着月亮,在这个夜晚,更加思念亲人,但是,因为战乱未平,音信不通,真是让人伤怀。
5、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
6、明发怀二子,空吟招隐诗。
7、只愁歌舞散,化作綵云飞。
8、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9、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10、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唐·李白)
11、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12、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扩展资料:五言律诗的平仄,有四个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3、(4)首句平起平收式:
14、2000北京中国千年传世书法珍品展(刊于《中国书法)2001年第2期)
15、送君不尽意,书及雁回峰。
16、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
17、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
18、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
19、我非常敬爱孟老夫子,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常高雅,他不是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挺立自叹不可攀,只有跪拜赞美你高洁。
20、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
二、五言律诗大全500首
1、青春流惊湍,朱明骤回薄。
2、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
3、窜逐勿复哀,惭君问寒灰。
4、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5、戏赠郑溧阳(唐·李白)
6、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7、这四种句式每一种作为第一句,然后按照一定规则组合成四种绝句。
8、因此我们看到的很多唐朝五绝名作,都是古绝。
9、清晨鸣天鼓,飙歘腾双龙。
10、五月天山雪,无花祗有寒。
11、最早的五言律绝句(近体绝句)齐梁时期的永明体诗人,开始研究四声八病,渐渐出现了格律诗的雏形。因此也出现了一些偶合的律诗。
12、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
13、有些词牌的格式类似于五绝,也是五言四句。如:"纥那曲"(单调二十字)、"啰唝曲"(单调二十字)和"拜新月"(单调二十字)等。
1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5、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
16、流俗多错误,岂知玉与珉。
17、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
18、羽族禀万化,小大各有依。
19、笛声喧沔鄂,歌曲上云霄。
20、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三、五言律诗的中间必须有什么对仗
1、素女鸣珠佩,天人弄綵毬。
2、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若丝。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5、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
6、天明尔当去,应便有风飘。
7、送袁明府任长沙(唐·李白)
8、平虏将军妻(唐·李白)
9、归去潇湘沚,沈吟何足悲。
10、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11、五十九首其五十二(唐·李白)
12、五律是五言律诗的简称,全诗八句,每句五字,第三四句、第五六句要分别对偶;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全诗八句,每句七字,第三四句、第五六句要分别对偶。
13、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
14、浮云本无意,吹落章华台。
15、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16、笔踪起龙虎,舞袖拂云霄。
17、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18、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19、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
20、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
四、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的区别
1、寄远十一首其六(唐·李白)
2、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3、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回身。
4、抒情平就是比较淡泊,无悲无喜;
5、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大约起源于西汉而在东汉末年趋于成熟;东汉时五言歌谣继续产生,并被采入乐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汉魏六朝时期的诗作,以五言为主。说明五言诗形成于此一时期。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已“居文词之要”(钟嵘《诗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
6、草书五言律诗纸本纵14cm横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7、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
8、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
9、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10、第一种是以“仄仄平平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仄收式。
11、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
12、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13、金陵白下亭留别(唐·李白)
14、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
15、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16、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唐·李白)
17、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
18、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
19、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
20、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五、五言律诗是什么意思
1、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
2、鱼目复相哂,寸心增烦纡。
3、挥手再三别,临岐空断肠。
4、本诗为《张十二子饶山亭诗二首》中的一首,取自《雅宜山人集》。此轴书法与其醉后所书的《草书诗轴》不同,风格近于平铺直叙,点画线条清新刚健,有追逐斧斫之痕迹。更接近蔡羽书法的婉转得势、结字清劲、气骨爽健一类。
5、题江夏修静寺(此寺是李北海旧宅)(唐·李白)
6、○平声,●仄声,◎平可仄,⊙仄可平,△平韵,▲仄韵,“平可仄”其实是“宜平可仄”,“仄可平”则是“宜仄可平”。
7、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
8、赠历阳褚司马(唐·李白)
9、茫昧竟谁测,虚传宋玉文。
10、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11、夜泊牛渚怀古(唐·李白)
12、歌声送落日,舞影回清池。
13、③拜新月(唐·李端)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14、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15、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16、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唐·李白)
17、不知繁华子,扰扰何所迫。
18、送友人入蜀(唐·李白)
19、根据平仄律,五言律诗有四个基本句型:
20、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