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媜作品(100句)
一、简媜
1、当你满头大汗地去追逐一个愈来愈远的背影时,或是有人力竭声嘶地呼唤你,而你不想响应他时,那都是极不愉快的经验。
2、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3、“我们只是太忙罢了,忙得与美的事物擦身而过都不知不觉。也太专注与自己,生活的镜头只摄取自我喜怒哀乐的大特写,其他种种都是一派模糊的背景。如果能退后一步看看四周,也许我们会发觉整个图案都变了。变的不是图案本身,而是我们的视野。的确太忙了,忙得都没有时间去思考,反省。”
4、无家,可以禀明死生;无兄弟,可以话桑麻;等我的人,我却无梦相赠。
5、简媜,台湾女作家。1961年生于台湾宜兰县冬山河畔,台大中文系毕业,曾获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等。是《台湾文学经典》最年轻的入选者,也是台湾文坛最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著有散文集《红婴仔》《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月娘照眠床》《私房书》《下午茶》《梦游书》《胭脂盆地》《女儿红》《顽童小番茄》《我为你洒下月光》等十余种。她的作品不依赖绚丽的外表和各种包装,实实在在地靠着自己的文学才华及对生活的热爱,在台湾文坛创造了一系列不容置疑的文学成就。中文名简媜国籍中国出生地台湾宜兰县出生日期1961年职业作家毕业院校台湾大学中文系
6、陷我于永无翻身之日的险境。
7、简媜:倒不是文字上的变化,而是这种自我锻炼久了之后,其实人的触觉会比较敏锐,也就是人变成可改变的、可调整的、可协调的,而非不可调整、不可协调,就是你保持着相当的弹性。
8、短短一行,被你飞快地写下,翻过。再提起,只怕也要在多年以后,由阔达圆和的魏体悄然重写,方可看清,
9、简媜台湾宜兰人,散文作家,曾任《联合文学》主编、大雁书店发行人等。作为台湾第四代散文作家的代表人物之她被誉为“台湾文坛最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曾获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首奖等多项台湾文学大奖,其文字典丽灵诡,曾入选海内外多种文学选本,著有《水问》《空灵》《胭脂盆地》《红婴仔》《女儿红》等图/受访者提供
10、在驾驭文字初期,确实也容易为抓不到确切的文字而苦恼,只能靠着多练习。我从来有一个习惯,就是一篇文章写完之后,我会用自己的方式从头到尾念一遍。不见得把它念出声音来,但我真的是一个字一个字把它念一遍。我们的声音确实是很好的矫正器。
11、彼处桃花盛开,绚烂满天凄艳的红霞,你笑得清浅从容,而我却仍在这里守望,落英如雨,印证我佛拈花一笑的了然。爱,如此繁华,如此寂寥。
12、每个日子,都是内容不同的一本书,风格迥异的一幅画。只是我们的脚步太匆忙了,常常忘记去读它,欣赏它,随意地浏览过去,便断言生活是一味地今日抄袭昨日,只是公式化的食衣住行罢了。阅读,不仅是认识符号而已,更要懂得符号所传递的内涵;而观画,也不只是五彩缤纷的调配,细细想来,画中原是有画。
13、人物周刊:古典诗词对你语言风格的形成具体有怎样的影响?
14、我当然也经过这样的一个对峙或者说对立的阶段。这个问题要自己去寻思,就是我要放弃其中一个,或者是我愿意去寻找一个平衡之道。家庭是我选择的,我必须为它负起责任。如果只看到自我、只看到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对方,那不是我赞许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所以寻思平衡之道是现代女性在类近于“五马分尸”的现实状态当中,既能够安顿好现实的家庭,又能够安顿好她内心那种澎湃的事业梦想的方法。我只能说我很幸运,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我的平衡之道。
15、人物周刊:你更愿意以哪个维度作为衡量自己写作价值的标尺?
16、●30岁,她们为什么不结婚?
17、《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月娘照眠床》、《私房书》、《下午茶》、《七个季节》、《梦游书》、《浮在空中的鱼群》和《空灵》
18、有时候,我真想把壁画指给别人看,然而我仍旧缄默。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双心灵的眼,如果它们紧闭着,我再怎么描述都是徒然;如果它们已大大地张开,不用我说,便早已醉了。
19、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这位文学海洋的遗珠。也希望有更多人在驳杂的树上能看清自己追求的光亮。
20、●幸存三轮摩托司机:“我们是肉包铁”
二、简媜作品
1、人物周刊:你会觉得自己已经充分实现或探索写作的价值了吗?会不会感到作为创作者的局限性?
2、●周涛放掉央视当家花旦角色,我没那么痛
3、文字这匹野兽,她学着驯了30年,却是用了至今为止58年的人生来浇灌。她的散文处女作发表在高中时期,念台湾大学国文系期间出了第一本散文集《水问》。她自认那是她的断代史,是只属于大学少女时期的文字。我第一次读到简媜也是那个时期。大学里的前辈教我们判断,从封面的损旧程度便能看出作品的被阅读程度——大学图书馆里,简媜的散文集摆了满排,书皮褪色、书脊开胶,显然是相当受欢迎的一档。
4、便是落雨,也有一番风细柳斜的心事。我只能做到起身离席,却仍无法与你同步。其实,又何曾与你同步过?
5、进入婚姻之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那是非常感动的。你寻找了爱情的一个归宿,找到一个知己跟你一起建立了家庭。但是家庭不是植根在天堂的,家庭是在人间的。为什么说很多人进入到家庭里面,走得那么泥泞不堪,甚至寸步难行,因为他把婚姻当天堂在理解。其实不是,婚姻就是在现实的土壤上,你必须要胼手胝足,必须要筚路蓝缕,必须要开疆拓土的,这当中多少是劳动、工作,它绝对不允许你轻罗小扇、穿得漂漂亮亮地去扑流萤。而人每一天就只有24个小时,你的精力是有限的。
6、我逐渐明了,其实人世的生灭故事早已蕴涵在大自然的荣枯里,
7、即可免费领取52本精读好书
8、你已到达彼岸,水草丰美,桃花怒放,
9、年年岁岁,杜鹃把春天开成花的河流;岁岁年年,一段心境。
10、读简媜的作品,可以体会一种简单的美。这种直指人心的美不需要太多浓墨重彩的渲染铺陈,写一种颜色,也可以像印象派绘画般百转千回;在深深浅浅的红里,就有了死亡与再生,缠绵与解脱,幻灭与真实,囚禁与自由。而她语言的弹性,密度,质料,慢慢地也品出来。
11、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蝉亦是禅。
12、——原题《相忘于江湖》,选自简媜《水问》
13、绝句该吟该诵,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蝉是大自然的一队合唱团;以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不在宋诗集,不是王维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对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写成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有点近乎自然诗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达飘逸,更多的时候,尤其当它们不约而同地收住声音时,我觉得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
14、若能澄心净耳听,万籁俱寂亦是韵。
15、从少年时代起熟读简媜老师的散文,那些日夜仿佛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又仿佛就在昨天。那时候她写的大多是“生”。她写:“我说人生呐,如果尝过一回痛快淋漓的风景,写过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错肩,也就够了。”
16、●无锡跨桥垮塌的后半夜
17、从1961年到1976年,她人生最初的15年被台湾宜兰的兰阳平原滋养着,读书耕种、夜听虫鸣入梦。家族里男性去世得早,阿嬷先后丧失三代亲人,也意味着简媜早年丧父。“轻飘”是对她极大的误解——她的文字空灵秀美,但底子是厚重,少年时期就已见证过波澜壮阔的人性,像毛巾浸了脏水,脏水拧滴,质重还留着。
18、叔本华不得不低叹:“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谁逃得过时间之蹄而不苍老?谁躲得过现实的棰而不折骨?没有。没有。
19、忽有钟声隔江传来、染了秋霜的声音听来分外清寂,仿佛偷听了我的心事后,似有似无地为我说经。
20、遂重新检视命运,看它如何写就这一段际遇。暮色四合,天边的浮云已渐暗。人走,茶亦凉,有明月,
三、简媜散文代表作
1、那是“下一个就是你”的恐惧。
2、我只是粗略看过她的几本书,谈不上有多深刻的了解。起初是因为几句话对她的作品有了好奇心。后来看了她写的书发现这绝对是个才女。人情世故,风花雪月,在她的手里被揉碎,化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在你眼前,所见即所得。
3、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现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实在一滩浊流之中,何尝没有一潭清泉?在机器声交织的音图里,也有所谓的“天籁”。我们只是太忙罢了,忙得与美的事物擦身而过都不知不觉。
4、展开全部还有《月娘照眠床》《七个季节》《浮在空中的鱼群》《梦游书》《空灵》《红婴仔》《顽童小番茄》
5、简媜,原名简敏媜,女,汉族,1961年10月9日出生,台湾省宜兰县人,台湾女作家,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曾获全国学生文学奖大专组散文第一名、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梁实秋散文奖、吴鲁芹散文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首奖、国家文艺奖、九歌年度散文奖、台北文学奖等。
6、所有的鸟儿都以为把鱼举在空中是一种善举。
7、你抬手落笔,转折勾挑出青春的天书,我是你无法辩识的狂草,
8、简媜:天赋比努力更关键一些,在艺术跟写作上。有些人非常努力,但是你就看到那口井的井水就已经满了,因为它的井就是这么大。从事所有创造的工作,天赋必须要像湖泊一样,慢慢地经过作家自我的锻炼,最后达到像海一般的感觉,就是《念奴娇》里苏东坡开展的那样一种气魄、格局跟境界了。
9、我仍是一个不告而别的人,毁了她少年春闺的人,辜负她的人。
10、如果您喜欢3请点赞,让我们知道,您曾来过~~
11、简媜:就好像在原始森林当中,你要捕捉精灵或者动物昆虫一样。依照不同的题材,你要捕捉的文字的属性不一样,这也是我在写作当中觉得很迷人的部分。我曾经对我自己有一个期许,我希望在写作时我拥有猎人的冷静跟猎犬的躁动。猎犬当然要寻找猎物的了,寻找不同属性的文字也是寻找猎物的一种。
12、简媜:刚开始一定有,你会觉得你要去驾驭,尤其当自己有很丰沛的情感、有一种非常深刻的感悟时,你终究要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一个驾驭的过程,好像你开一部大车一样,你要掌握那个方向。
13、●泡面“起死回生”的秘密
14、她缓缓将半杯水放在我的书桌上,也站起来,姿势极有素养,倚在窗前,两只手无处搁,兀自捏着无名指上那枚金戒指在指节间推推拖拖。我专心在等她的回话,她自知无处回避,一个仰头之后坚定地面对我,脸色沉如千斤石,声音拦着将爆的泪咽,说:
15、你是我不能回去的原乡,与我坐望于光阴的两岸。
16、若能澄心净耳听,万籁俱寂亦是韵。——简媜适用主题:关于心态决定生活的质量,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立意。如2014年山东卷《开窗看生活》,2014年湖南卷《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示例:正如简媜在《水问》中说的那样:“若能澄心净耳听,万籁俱寂亦是韵。”只要心怀诗意,嘈杂的车声可以是泉水叮咚,千篇一律的公寓可以是山色空濛,生活的苟且亦可是诗和远方。世界不总是可爱,但是你可以爱。
17、人物周刊:经历了这样的对峙阶段后,慢慢找到平衡,会给自己的文字带来变化吗?
18、只待你开出一幅九天十地的牌久,
19、简媜:我必须说我在文坛像一个幽灵人物了。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江山代有才人出,因此我不会用“疲软”去形容它,他们具有非常强的实验性。有些新生代的作家,他刻意要安排口述的文字、口语的言说方式,故意造成某种无厘头、滑稽或者是错乱的效果,那表示他们看待书写,不管是文字使用或书写策略,都比前面的世代更加宽广自由。
20、上辈子是不是个偷米的人?为什么这辈子要以字还粮?
四、简媜作品为什么被禁
1、提供有格调、有智力的人物读本
2、如果,有醒不了的梦,我一定去做,如果,有走不完的路,我一定去走,如果有变不了的爱我一定去求,如果,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让我回到宿命的泥土,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让世界是世界,我甘心是我的茧。——《美丽的茧》
3、黄昏早早降临,我所能眺望的天空一派泼墨。最后一只野雀衔走小粟飞回它的巢,我捻亮案头的灯,灯笠轻轻晃起来,终于停止。不记得风怎么来去的,好像流失的光影也是如此。远山有些亮光,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日复一日捻亮灯,他的心情也随着夜色与灯影摇曳吗?他知道哪些灯影穿越时空映入半山上小屋时,变成我最钟爱的风景吗?那么,我的案头灯又是谁人眼中的风景?
4、整个夏季,我们都兴高采烈地强迫蝉从枝头搬家到铅笔盒来,但是铅笔盒却从来不会变成音乐盒,蝉依旧在河边高高的树上叫。整个夏季,蝉声也没少了中音或低音,依旧是完美无缺的和音。
5、她不会知道那个出远门的人,枯坐在市集一隅,远远看她提篮牵儿从眼前走过。
6、简媜:我想一个有自我要求的作家一定会两个领域都探索的。换个角度看,私人也离不开公众领域。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自己有小孩,教育问题是你关起门来能决定的吗?它一定要碰到公领域对不对?到了我更成熟的一个写作的生涯之后,我的私领域一定会伸向公共的,最后开展在公领域的这一个大的范畴里面,公私已经交融在一起了。
7、人物周刊:你做这样的选择,觉得自己的完整性在哪一部分有失落掉吗?
8、若有人叛逆社会,其实是在背叛社会化至深的某一部分自己,人与人无仇,与自己的仇才不共戴天。
9、想不透自己为何喜欢花花草草,更想不透为何爱那些落花枯叶?如果含苞的花朵象征青春,那么地上泥里的花叶即是老年,像人生。也许是喜欢这一点灵犀相通。
10、无缘,不能代表所有生机的失坠,它仅仅是,而且只是;一个生命过程中注定要陷入的苦茧而已.茧都能破,何况壳有着沧桑历尽之后那种欲语还罢的风韵,她是美的,美在仍然有情。我们常常不可说地相视一笑、算是心领神会或者一起散步,说一些过去掺一些现在杂许多未来,不知不觉,路愈来愈多,愈走愈远。
11、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响,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
12、去光荣地受伤,去勇敢地痊愈自己。愿意这样期待我的生命,直到生命的尽头,我愿意是一个伤痕累累的人,殉于对人世的热爱之中,以血泊酹我衷心敬仰过的天地
13、空对,一盏冰冷的茶。竟是不能不忘。也罢,且学你拂袖而去,
14、2007年,台北,简媜与作家张大春
15、去光荣地受伤,去勇敢地痊愈自己。——简媜适用主题: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敢于挑战未知,不要害怕犯错误等立意,如2013年全国卷一《经验与勇气》,2007年广东卷《不要轻易说不》。本句选自简媜的《水问》:“去光荣地受伤,去勇敢地痊愈自己。愿意这样期待我的生命,直到生命的尽头,我愿意是一个伤痕累累的人,殉于对人世的热爱之中,以血泊酹我衷心敬仰过的天地。”我们要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即使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16、天书有的有字,有的没字。对我而言,无字天书是比较好懂而且内容丰富些。读有字天书需要一等的智慧,读无字天书,则需要一等的心情。
17、在为数廖廖的能在大陆出版业分得一杯羹的台湾散文作家中,简媜的名字越来越常见于书店与图书馆的架位上,逐渐成了当代大陆青年学子在某一段时期的文字汲养。在我读中文系的个人经验里,那是中文系女生宿舍睡前卧谈时会用夜间电台般的悠悠声线念出来的文字,当时只觉得字句的组合怎么可以这么美,咂摸在唇齿间的节奏和韵律都是有余味的。再后来,心境渐渐远了,似乎再也没有了重读简媜的念想。
18、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小童年。因为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录音带,让我把童年的声音又一一捡回来。
19、人物周刊:如果要形容创作过程中撷取字词句的过程,你会用怎样的比喻?
20、时间确有一双鬼斧神工的手。她曾以为自己将独身度过下半生,甚至为自己安排好了养老保险等种种不至让自己凄凉度晚年的措施,在与朋友的论争中,以现代独立新女性的立场言说婚姻和家庭对女性的束缚。大学毕业后曾在出版社做编辑,尽管是长发长裙,但同事都唤她“简兄”,一杯曼特宁喝完必吞云吐雾,自言在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坛,不得不“像个男人”。
五、简媜怎么读
1、深冬的风替换曾经的烟花三月,举目四望,偌大的桌边只我一人,
2、思绪一叉开,便成铺着的文章或是诗,回过头来一边细读一边漫卷,卷卷回忆,卷卷收藏。
3、人物周刊:你觉得这种地母精神,有影响你作为女性的角色承担吗?
4、回忆若能下酒,往事便可作一场宿醉,醒来时,天依旧清亮,风仍然分明,
5、老舍:人是不容易看清楚自己的
6、另外,这本书入选了“台湾文学经典”。这本书算是简媜最厚重的一本书了,功力太深以至需要反复阅读。个人更喜欢《空灵》,那个清灵飘逸实在无人能敌。
7、正好这几本都有呢。烟波蓝就收于烟波蓝的。不过烟波蓝里面很多的文都来至于水问,和女儿红的。水问是她的第一本书的。希望帮到你
8、媜zhēng部首:女部首笔画:3总笔画:12基本字义古女子人名用字。名人:作家简媜,生于1961年10月9日,台湾。本名简敏媜。代表作《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私房书》、《下午茶》、散文《你若问我》等。
9、如果能退后一步看看四周,也许我们会发觉整个图案都变了。变的不是图案本身,而是我们的视野。所以,偶尔放慢脚步,让眼眸以最大的可能性把天地随意浏览一番,我们讲恍然大悟;世界还是时时在装扮着自己的。而有什么比一面散步一面听蝉更让人心旷神怡?听听亲朋好友的倾诉,这是我们常有的经验。聆听万物的倾诉,对我们而言,亦非难事,不是吗?
10、对于“老病死”这样的主题来说,如此的举重若轻,实在是有心了。
11、你瓷青的衣襟在风里飘拂。阳光遍地,你信手拾起一枚,放进我手里,
12、只待风沙四起,尘埃遍野,便折戟扬刀,杀一个回马枪,
13、秋霜已经爬满天,江边停泊的旅舟,或踏歌饮酒,或沉沉地眠睡。三两声夜鸟,更添秋夜静寂,水波摇晃舟身,亦摇晃榻上的我,仿佛我与江水、秋霜都是亘古的醒者,靠了岸,又离了岸的。
14、经年行路,风霜中最惦念的是故乡那扇小轩窗,几次梦里潜入芭蕉院,看见少年的她梳出白发。她的夜半孤影总让我不能放心。
15、在大雨还没有将人情世事布置好之前,且做浮尘野马。
16、错落于五月的湖面,飘散了满湖的灰飞烟灭。
17、那么,除了遥遥一见,我焉能怀抱两座空城走到她的面前,把残枝败柳的故事又说一遍呢?
18、天堂鸟是花中动物,它其实不是花,乃是因为某个特殊且不可原谅的理由,被造物者罚为一只不能飞的鸟,禁锢于花族之中。
19、为什么我阿嬷、我妈妈在兄弟姐妹当中,成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存在,我觉得她们身上是有非常丰沛而坚实的“地母精神”。大地之母是要孕育万物的,任何一颗很瘦弱的种子,都要让它发芽成长;大地之母也是扮演着牺牲的角色的,它把土壤的养分提供给了植物,植物才得以慢慢地往上生长。大地之母带来的是爱,而不是仇恨。正是因为爱的缘故,我们童年成长过程当中所吃过的苦,最后都变成了甜。
20、你已是我一生的水源,润我干涸的视线,柔我冷硬的心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