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吕蒙正破窑赋全文赏析(100句)

2023-05-01 19:04:2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吕蒙正破窑赋

1、《破窑赋》透出的是人生命运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的思想,文章以自己从凄惨到富贵的经历,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经历的各种命运和磨难,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明这世界人生命运的起起落落。

2、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

3、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4、所以人活在世上,居富贵不能尽情享用,处贫贱也不要自暴自弃,听从天地的循环和周而复始吧!

5、北宋贤宰相吕蒙正曾任当时太子(即位后为宋真宗)的太子太傅,这篇文章吕蒙正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吕蒙正自述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来说明一种自然循环的人生思想。

6、布衣不能遮其体,饘粥不能充其饥。

7、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太宗征讨太原,吕蒙正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馆。太平兴国五年(980),拜左补阙,知制诰。八年,任参知政事。端拱元年(988年),罢李昉,拜吕蒙正为宰相。吕蒙正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与开国元老赵普同在相位,关系极为融洽。淳化二年(991年),谏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吕蒙正受牵连,被罢贬为吏部尚书。淳化四年,真相大白,复以本官入相。吕蒙正为官清廉,曾有人献古镜,言能照二百里,吕蒙正笑而却之道:“我脸不过盆子大,安用照二百里!”闻者叹服。至道元年(995年),太宗再度罢贬吕蒙正,吕蒙正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间,政尚宽静,事多委任属僚,其总裁定夺而已。

8、还有一次,有人献上了一方古砚,为了验证它的神奇之处,他当场打开,呵上一口气,砚台便湿润可以研墨了。吕蒙正连正眼瞧都没瞧,不屑地说:“就是一天能呵出一担水,也只不过值几文钱罢了,有什么稀奇的呢?”献砚者十分沮丧,抱起砚台走了。

9、之前,卢多孙当宰相时,他的儿子雍起家就当上了水部员外郎,以后就成为了惯例。到吕蒙正任相时,他上奏说:“臣成为进士,刚出来只做了九品京官,何况天下有才能的人终老林泉,没有得到俸禄的多了。现在我的儿子刚刚离开襁褓(刚刚长大),就受到如此恩宠,可能会遭到阴间的惩罚。请皇上只让他当臣刚刚出仕时做的官。”从此后宰相的儿子只当九品官,就成了制度。

10、《破窑赋/寒窑赋/劝世章》繁体字版本如下:

11、草履毛鞋,都是富豪之裔。

12、吕蒙正曾三次入相,兼任太子的老师。当时太子(后来的宋真宗)青春年少,目中无人,没有哪个太师敢当面教训太子。吕蒙正决定写一篇文章,来告诫太子。于是写了这篇《破窑赋》。

13、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轭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14、文章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鸡翼大,飞不如鸟。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

15、《破窑赋》系吕蒙正之《劝世章》,又称《寒窑赋》。《破窑赋》透出的是人生命运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的思想,文章以自己从凄惨到富贵的经历,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经历的各种命运和磨难,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明这世界人生命运的起起落落。所以又被命学家起名为《命运赋》。

16、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17、文章盖世,孔子厄困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钓于渭水。

18、然而温仲舒为人却不够厚道,为了显示自己,多次在公开场合贬低吕蒙正,甚至在吕蒙正触逆了“龙鳞”,皇上正生气时,他还趁机落井下石,当时人们都非常看不起他。有一次,吕蒙正在夸赞温仲舒的才能时,宋太宗忍不住提醒他说:“你总是夸奖他,可他却常常把你说的一钱不值啊!”吕蒙正笑了笑说:“陛下把我安置在这个职位上,就是深知我知道怎样欣赏别人的才能,并能让他才当其任。至于别人怎么说我,这哪里是我职权之内所管的事呢?”太宗听后大笑不止,不禁伸出了大拇指,既敬重他的气量,更敬重他的为人,对他愈发器重。

19、武略超群,太公曾钓于渭水。

20、衣服虽破,常有礼仪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二、吕蒙正破窑赋全文赏析

1、蜈蚣百足,行不如蛇;雄鸡两翼,飞不如鸦。

2、吕蒙正用相当大的篇幅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各种命运起伏的得时与失时、成功与磨难的巨大落差,他特意要列举这么多数量,是因为要说明很多人想胜天,实际是多数人胜不了天。很多人活在这世上,不会接受现实和应对变化。“马有千里之蹄,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有的人虽然“满腹经纶”,但“白发不第”就是到老也当不上官,有的人虽然“才疏学浅”但却“少年登科”,就是年纪轻轻就当官了,这就叫“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命好”。《破窑赋》正是提示人们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是人世间的常态,提示人们要接受现实和应对天地时空的变化。

3、穿衣服是绫罗锦缎,吃的则是山珍海味,出门有武士保护,回家有仆人侍奉,皇上宠爱我,百官拥戴我,所有的人说我尊贵,不是我真有多大本领,这是我得到天时和命运的眷顾啊。

4、一生皆由命,半点不由人。

5、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扇翼,飞不过鸦。

6、今在朝堂,官至极品,位居三公。鞠躬一人之下,列职万人之上。拥挞百僚之杖,握斩鄙吝之剑。思衣则有绫罗绸缎,思食则有山珍海味。出则有虎将相随,入则有佳人临侧。上人趋,下人羡,人道吾贵也。非吾贵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7、未遇之时,口无一日瓮飧,

8、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窑,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9、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时有常序,鬼神有常灵。天有宝,日月星辰。地有宝,五谷金银。家有宝,孝子贤孙。国有宝,正直忠良。合天道,则天府鉴临。合地道,则地府消愆。合人道,则民用和睦。三道既合,祸去福来。天地和,则万物生。地道和,则万物兴。父子和,而家有济。夫妇和,而义不分。

10、韩信力无缚鸡,立为汉朝贤臣,

11、人生三省:得失之省,利害之省,进退之省。

12、吕蒙正(944或946—1011),北宋大臣。字圣功,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公元977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丁丑科状元。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再著作郎,入值史馆。公元980年(太平兴国五年),拜左补阙,知制诰。后任参知政事。公元988年(端拱元年),拜为宰相。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与开国元老赵普同在相位,关系极为融洽。公元991年(淳化二年),贬为吏部尚书。两年后复以本官入相。公元995年(至道元年),再度罢相。真宗即位,任命吕蒙正为左仆射。公元1001年(咸平四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后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卒谥文穆,赠中书令。

13、忠惠(玄通子)老师融各家之长,承玄通妙法,独创一套玄学体系,擅长玄通预测、玄通风水、玄通功法,被国内众多大型企业聘为战略管理顾问,为众多房地产楼盘进行风水布局,为众多政商名流及社会各界咨询谋划。

14、有挞百僚之杖,有斩佞臣之剑,

15、舜瞽叟(gǔsǒu),上古传说人物。他是舜的父亲,黄帝的七世孙。其人性顽劣,对其子舜不满,经常想要寻机杀死舜。但舜却仍然孝顺地侍奉瞽叟,不敢有半点不敬。

16、瞽叟顽嚣,反生大孝之子。

17、蛟龙没有机遇,只能藏身于鱼鳖之间,君子没有机会时,只能屈从于小人。衣服虽然破旧,常保持恭敬礼仪﹐面带忧愁却可能怀有兼济天下的志向。不得志时,只能安于贫穷和本分,心中坦荡一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天。君子贫寒也有一身傲骨,暴富的小人脱不了内心的贫寒。

18、拥有管理百官的权利,有惩罚卑鄙悭吝官员的权力。穿衣服是绫罗锦缎,吃的则是山珍海味,出门有武士保护,回家有仆人侍奉,皇上宠爱我,百官拥戴我,所有的人说我尊贵,不是我真有多大本领,这是我得到天时和命运的眷顾啊。

19、水不得时,则波浪不静。

20、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三、吕蒙正破窑赋全文多少字

1、《破窑赋》是北宋大臣吕蒙正中写的,流传了1300多年,被称为千古奇文,命运真谛。

2、这张屠户左思右想:吕蒙正身无御寒之衣,夜无隔宿之粮,不会耕作,更不懂经商,只是一味地读书,是个身无分文的书呆子。我看他活命都难,将来还能有什么出息。把猪头赊给他,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不如趁早把猪头要回来。于是,他火急火燎地赶到吕家。只见吕家一家老少高高兴兴,满屋肉香扑鼻,一片喜庆气氛。这张屠户见猪头已煮在锅里,就问吕蒙正要钱,不管吕蒙正怎么承诺,张屠户就是不肯。张屠户见没有现钱给,就从锅里捞起正煮着的猪头提着就走了。吕蒙正十分无奈,提起笔在墙上写道:“人家有年我无年,煮熟猪头要现钱。他日若是时运转,天天每日都过年。”

3、《破窑赋》是北宋大臣吕蒙正的作品。相传此赋是作者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作者以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来说明一种自然循环的人生思想。

4、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5、三天后,吕蒙正唤来管家说:“我的亲人已到了。我有一联,将其张贴于大门,只有挺胸而进者,即为亲朋,不得怠慢。”管家忙将对联贴上。

6、吕蒙正的《寒窑赋》可谓名篇,流传最广,共有三版本,篇中稍有差异,如此经典名篇在《宋史》和《古文观止》中都无收录记载,令人费解,是编撰者们疏漏或是其它原因?不得而知,为补遗憾,今天推荐给诸位读者。

7、吕蒙正寒窑赋全文及译文如下:

8、蛟龙没有机遇,只能藏身于鱼鳖之间,君子没有机会时,只能屈从于小人。衣服虽然破旧,常保持恭敬礼仪,面带忧愁却可能怀有兼济天下的志向。不得志时,只能安于贫穷和本分,心中坦荡一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天。君子贫寒也有一身傲骨,暴富的小人脱不了内心的贫寒。

9、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

10、蜈蚣多足,不及蛇灵。雄鸡有翼,飞不及鸦。马有千里之驰,非人不能自往。人有千般巧计,无运不能自达。

11、万贯千金,死后离乡别井。

12、及至遇行,腰悬三齐玉印,

13、嗚呼!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聽由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焉。

14、《寒窑赋》、《破窑赋》,又名《劝世章》,是近代江湖术士假托北宋大臣吕蒙正的作品,吕蒙正曾任当时太子(即位后为宋真宗)的太子太傅,这篇文章假托吕蒙正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作者以吕蒙正的语气自述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来说明一种自然循环的人生思想。此文题材不是赋,文辞对仗近乎于元曲里面的俚语,与明清章回体小说的标题也很相似,与江湖术士的命理对答词很相似,与明清时期成书的《增广贤文》里面的内容、形式都很接近,经后人考据《宋史》亦无相关记载。

15、苏秦本是旧苏秦,昔日何陈今何亲。

16、舜的父亲瞽叟顽固愚蠢,反而生下舜这样的大孝子。张良原来只是普通百姓,萧何也只是县吏。晏子的身高不到五尺,却被封为齐国宰相。孔明居住在茅草屋里,却能担当蜀国的军师。项羽虽然强大,却兵败而自刎乌江;刘邦虽然弱小,最终取得了国家政权。

17、尽管贫穷,吕蒙正还是少立大志,奋发苦读,终于中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状元。之后,皇帝赐予状元府。于是,亲朋故交、士绅旧故、达官贵人、商贾巨富,成百上千,皆携重礼厚金登门祝贺,一时门庭若市。吕蒙正管家佣人无不雀跃喜极,报知吕蒙正。吕蒙正却说:“我只有亲人一家,何来如许亲朋?”管家忙将贺喜礼单送上,曰:“大人亲朋故旧遍四海,怎说仅有一家?”吕蒙正笑而不答,只吩咐闭门谢客。

18、吕蒙正曾三次入相,兼任太子的老师。当时太子(后来的宋真宗)青春年少,目中无人,没有哪个太师敢当面教训太子。吕蒙正决定写一篇文章,来告诫太子。于是写了这篇《破窑赋》。这篇文章,虽然内容短小,但是却包含了无穷智慧,聪明的太子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道理。据说太子读过此文后,一改常态,常虚心向他人请教。

19、盖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20、人们常说: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孔子的文章写得超过世人却被围困于陈国;拥有文韬武略的姜子牙也曾在渭水垂钓等待机会;孔子的学生颜回虽然早亡,但绝非凶恶的人;盗跖虽然活得长,却不是善良人;尧、舜虽然英明,却生下不肖的儿子;舜的父亲瞽叟顽固愚蠢,反而生下舜这样的大孝子。

四、吕蒙正破窑赋是真的吗

1、蛟龍未遇,暫居雲霧之間。君子失時,屈守小人之下。命運未通,被愚人之輕棄。時運未到,被小人之欺凌。初貧君子,自怨骨格風流。乍富小人,不脫俗人體態。生平結交惟結心,莫論富貴貧賤。深得千金,而不為貴,得人一語,而勝千金。吾皆悼追無恨人,富貴須當長保守,蘇秦未遇,歸家時,父母憎,兄弟惡,嫂不下璣,妻不願炊,然衣錦歸故里,馬壯人強,明光彩布,兄弟含笑出戶迎,妻嫂下階傾己顧,蘇秦本是舊蘇秦,昔日何陳今何親。自家骨肉尚如此,何況區區陌路人,抑猶未也。

2、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懮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3、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4、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

5、北宋的吕蒙正当上参知政事时,才不过四十岁出头。这也就意味着,吕蒙正从考中状元到当上副宰相级的高官,仅仅用了不到12年的时间,堪称火箭速度了。这在自己是件喜事,然而在别人,却难免妒火中烧。有一天,吕蒙正像往常一样走入皇宫,快要上朝时,忽然听到背后有人指指点点、愤愤不平地说:“这小子是乞丐出身,也能当参知政事吗?!”吕蒙正假装没听到,头也没回地继续往前走。跟他一起上朝的同僚不干了,拉住吕蒙正说:“是谁这样大胆,竟敢在背后说你的坏话,一定要追查此人。”吕蒙正急忙摇手制止了他,说:“算了,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恐怕我一生也不会忘记,还不如不知道来得干净。不问他,对我又有什么损失呢?”

6、《破窑赋》——北宋大臣吕蒙正

7、人生三问:尽快有多快?稍后有多后?永远有多远?

8、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

9、忠恕有道,玄融阴阳度众生;

10、吾皆悼追无恨人,富贵须当长保守,

11、人生的始与终,在无运与有运、得时与失时的这种天地时空自然变化循环中,会产生天差地别和意想不到的人为和自然变化。只有经历过太多苦难沧桑和大起大伏的人才能够体会到最深刻地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的巨大变化,才会体会到在人困、人为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中,命运的巨烈地沉浮与很多人生无奈的结局。

12、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13、吕蒙正,公元944年(后晋出帝开运三年)生于今河南洛阳官宦之家,

14、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

15、《破窑赋》是初三的课外文章。

16、有的人先富裕后贫穷,也有人老年富裕少年衰落。满腹锦绣文章,直到老年还没有考上功名;才疏学浅的人,可能很年轻就金榜题名。皇帝的妃娥在动乱中可能沦为妾妓,风流的妓女,时来运转也能做贵夫人。

17、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於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於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18、福禄岂能强求,富贵谁人不欲?

19、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

20、初贫君子,天然骨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五、吕蒙正破窑赋原文朗诵

1、蛟龙未遇,暂居云雾之间。

2、窈窕淑女,却招愚莽之夫;俊秀才郎,反配粗丑之妇。

3、世事翻来覆去,须当周而复始。

4、风水轮流转,任何的富贵或贫穷,都不是固定的,而是暂时的,流转的,今天发财、成功,随时可能明天破产、失败。

5、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女;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6、蛟龙未遇,暂居云雾之间。君子失时,屈守小人之下。命运未通,被愚人之轻弃。时运未到,被小人之欺凌。初贫君子,自怨骨格风流。乍富小人,不脱俗人体态。生平结交惟结心,莫论富贵贫贱。深得千金,而不为贵,得人一语,而胜千金。吾皆悼追无恨人,富贵须当长保守,

7、之前卢多孙当宰相时,他的儿子雍起家就当上了水部员外郎,以后就成为了惯例。到吕蒙正时,他上奏说:“臣成为进士,刚出来只做了九品京官,何况天下有才能的人终老林泉,没有得到俸禄的多了。现在我的儿子刚刚离开襁褓(刚刚长大),就受到如此恩宠,可能会遭到阴间的惩罚。请皇上只让他当臣刚刚出仕时做的官。”从此后宰相的儿子只当九品官,就成了制度。

8、有一次,太宗让吕蒙正选一个人出使辽国,吕蒙正觉得一个姓陈的官员最称职,就把名字呈上,太宗竟不同意。第二天,太宗问人选好了吗?吕蒙正又以此人呈上,太宗还是不同意。当第三次问及时,他仍以此人呈上,气得太宗把呈上的文书掷到地上,愤愤地说:“你为什么如此固执呢!”吕蒙正拾起文书平静地说:“哪里是臣固执呢?明明是陛下对这个人有偏见吗。出使辽国,只有这个人最称职,其余的人都不如他,臣不敢为了讨好陛下而误了国家大事。”看到吕蒙正顶撞太宗,满朝大臣都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太宗气冲冲走下朝堂后,又回过头来说:“罢罢罢,吕蒙正的气量,我不如也,就依你的吧!”陈出使辽国,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9、用了·秒,转发只需1秒呦~

10、苏秦未遇,归家时,父母憎,兄弟恶,嫂不下玑,妻不愿炊,然衣锦归故里,马壮人强,萤光彩布,兄弟含笑出户迎,妻嫂下阶倾己顾,苏秦本是旧苏秦,昔日何陈今何亲。自家骨肉尚如此,何况区区陌路人,抑犹未也。

11、霸王英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柔弱,竟有江山万里。

12、天气不好时,就见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光辉;土地没有合适的气候条件时,草木都不会生长。水得不到恰当的环境时,就会掀起疾风巨浪;人若得不到机遇时,好运就不畅通。富贵荣华命中都有安排,谁不想要呢?人如果没有依从八德而生活,哪里能做高官当宰相?

13、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

14、瞽叟顽呆,反生大圣之儿。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为齐国首相。孔明居卧草庐,能作蜀汉军师,韩信无缚鸡之力,封为汉朝大将。冯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无封。李广有射虎之威,终身不第。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虽弱,却有河山万里。

15、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16、项羽虽然强大,却落得个兵败自刎乌江的下场;刘邦虽然弱小,最终掌管天下江山。汉将李广虽有射虎石的威名,却终身都未能够封侯。冯唐虽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却一生怀才不遇。韩信时运不济时,连饭都吃不上,等到运气来了,成为掌印的大将军,而一旦运气衰败,又死于阴毒人的计谋。

17、吕蒙正共有七个儿子,都在朝内任职。宋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禅泰山时,过洛阳两次驾临吕府。他见吕蒙正年事已高,便问诸子中谁可委以重任。吕蒙正答:“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夷简,任颍州推官,宰相才也!”就凭这句话,吕夷简后来得到重用,成为北宋有名的贤相。吕蒙正以国事为重,公正无私,荐侄不荐子,传为千古佳话。公元1011年(大中祥符四年),吕蒙正病逝,享年68岁,赠中书令、谥文穆。

18、尧舜圣明,却生不肖之子;瞽鲧愚顽,反有大孝之男。

19、公元1005年(景德二年)以病回洛阳故里。临行那天,他乘舆来到东园门,由两个儿子搀扶,上殿对真宗说:“对边远少数民族,请与之和睦相处。停止战争,节约财政开支,这是古今治国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赵恒嘉许,接纳了他的忠言。其后,真宗曾两次到其家中探望。

20、《破窑赋》,又名《劝世章》,是北宋贤宰相吕蒙正的作品,吕蒙正曾任当时太子(即位后为宋真宗)的太子太傅,这篇文章吕蒙正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