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王维送别好友元二,写下了什么诗(100句)

2023-04-30 15:43:0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王维送别

1、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渭城朝雨浥轻尘,”:清晨的微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灰尘,所以是清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2、(唐诗三百首39)李颀《送陈章甫》

3、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4、王朔:没有敌人,我寂寞死了

5、(唐诗三百首67)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客舍旁边一片青翠,嫩柳色绿清新。

7、(唐诗三百首52)祖咏《望蓟门》

8、去年寒食时节你正经过江淮,滞留京洛又缝春衣已过一载。

9、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10、王维的这首《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復问,白云无盡時。这首诗是以问答的形式,第一句是敍事,第二句是问,四句是答六句句写感慨和寄讬,为全诗着眼之处,是说山中白云没有穷盡的時候,而世间功名富贵总有终了的時候,所以他此去归隠山居,自有一种乐趣而又何必苦苦的寻问呢。

11、译文:政治清明时代绝无隐者存在,为朝政服务有才者纷纷出来。

12、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13、《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14、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

15、漳河如旧日,之子继清风。

16、(唐诗三百首57)王昌龄《长信怨》

17、天路来兮双黄鹄,云上飞兮水上宿,

18、(唐诗三百首24)孟浩然《宿建德江》

19、这是一首五言绝句,题为送别,却未对依依惜别的情景加以描绘,而是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角度和场景作为着墨点,可谓另辟蹊径、匠心独运。

20、(唐诗三百首23)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二、王维送别好友元二,写下了什么诗

1、①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

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3、zuòzhě:wángwéi作者:王维

4、②何所之:去哪里。之,往。

5、译文: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6、王维《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诗文解释)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你要到哪里去?你说因为不甚得志,要到终南山那边隐居。只管去吧,我不再多问,那白云没有穷尽的时候。(诗文赏析)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7、《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8、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9、“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四句是说,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指出了友人归隐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郁积不平。至于友人不得意的内容,当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业上的怀才不遇,诗人没有明确写出,也不必写出,留以想象空间。这三个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一把钥匙。

10、送车盈灞上,轻骑出关东。

11、(唐诗三百首70)王维《青溪》

12、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13、山中一夜春雨过后,只见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一般。

14、(唐诗三百首16)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15、(唐诗三百首7)宋之问《渡汉江》

16、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17、只管去吧我不会再追问,那里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在天空中飘荡。

18、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19、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20、⑵何所之:去哪里。之,往。

三、王维送别好友元二时的诗句

1、⑴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

2、(唐诗三百首61)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不是。《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4、汉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诉讼争田。

5、LZ你好,貌似是山中送别吧!这两首诗王维的《山中送别》主要表达了盼望与朋友再次相见的心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与朋友分别后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失落的情怀。李白的《送友人》主要表达了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两者都是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的伤感之情,相比较而言,前者在友人离别后对个人的孤独无依的落寞表现的强烈:后者虽对友人离别有伤感之情,但是却豁达乐观而却不使人灰心!希望这些可以帮到你,谢谢!~

6、(唐诗三百首68)王维《洛阳女儿行》

7、(唐诗三百首4)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8、王维的另一首《送别》则是

9、(唐诗三百首71)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0、(唐诗三百首49)崔颢《黄鹤楼》

11、(唐诗三百首38)李颀《古从军行》

12、(唐诗三百首45)李白《长干行》

13、(唐诗三百首26)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4、每天学一点,一天一天的进步,逐步积累,积沙成海.让孩子慢慢的喜欢上学习,慢慢的爱上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15、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16、(唐诗三百首18)王之涣《登鹳雀楼》

17、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

18、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19、(唐诗三百首41)李颀《古意》

20、(唐诗三百首22)孟浩然《过故人庄》

四、王维送别下马饮君酒

1、注释⑴掩:关闭。柴扉:柴门。⑵明年:一作“年年”。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2、渭城曲还有个小标题是:送元二使安西,元二:姓元,排行第作者的朋友。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就是王维送别朋友出使安西都护府,朋友的具体名字无处考证。

3、译文:万壑古树高耸云天,千山深处杜鹃啼啭。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树丛梢头流淌百泉。汉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诉讼争田。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

4、“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5、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6、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

7、点击上方小喇叭可收听诗词解读

8、chūncǎoniánniánlǜ,wángsūnguībùgu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9、(唐诗三百首65)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10、shānzhōngxiàngsòngbà,rìmùyǎncháifēi。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11、译文:万壑古树高耸云天,千山深处杜鹃啼啭。

12、友人将要起行,诗人匆匆赶去饯别,一下马立即为友人设宴饯行,频频劝他喝酒.席间诗人急切地向友人探问打算前往何处,友人表示因为不得志,要到终南山去归隐.诗人感慨地说:「您只管去吧,我不会再追问您归隐的因由.悠悠白云将永远伴随您!」

13、连你这个像谢安的山林隐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

14、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

15、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16、(唐诗三百首40)李颀《送魏万之京》

17、《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送别》原文:下马饮君,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9、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20、(唐诗三百首13)张九龄《感遇其二》

五、王维送别诗翻译

1、(唐诗三百首30)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4、《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6、王维,这一去山重水远不知何时会归来,愿他日我们有缘再见,珍重。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愿我们有缘再见,珍重

7、作品名称:送元二使安西作品别名:赠别、渭城曲、阳关三叠创作年代:盛唐文学体裁:七言绝句作者:王维题材: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9、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0、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1、王维:“元你这一去我们就可能再也见不到面了,永别了,元二!元二如有来世,我们再做好友!”元二:“王维,我们来世再见!”

12、(唐诗三百首33)卢照邻《元日述怀》

13、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14、(唐诗三百首58)王昌龄《出塞》

15、王维在诗歌创作中吸收了这种通过直觉、暗示、比喻、象征来寄寓深层意蕴的方法。他在这首诗中,就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凝缩融汇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画面之中,从而达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寻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16、⑴沈子福,作者的朋友,生平事迹不详。《全唐》作沈子。归又作之。

17、阡陌铜台下,闾阎金虎中。

18、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全诗六句,仅第一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自己骑马并辔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人。下马之处也就是饯饮之地,大概在进入终南山的山口。这样就把题旨点足。以下五句,是同友人的问答对话。第二句设问,问友人向哪里去,以设问自然地引出下面的答话,并过渡到归隐,表露出对友人的关切。四句是友人的回答。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杜甫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9、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20、(唐诗三百首44)李颀《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