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重阳节有哪些美食这些美食有什么来历(100句)

2023-01-08 15:17:2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重阳节有哪些美食

1、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2、云果,您生活中的健康小帮手!

3、第一登山,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在这个季节登高远望是最合适不过了的,可达到心旷神怡

4、再将山药、香菇、胡萝卜片放入汤内煮熟。

5、锅内放水,先将木耳菜梗放入煮熟,捞出装入汤碗。

6、重阳糕的口味也非常多,除了以传统大米粉、糯米粉等为主要原料,还可以使用黑米、紫糯米等食材,表面点缀以果干,口感更丰富,颜值更高。第二道:柿子推荐理由:重阳节除了可以吃重阳糕,柿子也是一道不错的时令美食。小时候外婆家种的柿子树,现在仍然在结柿子。

7、在很早以前就有人过这个节日,又称“登高节”、“菊花节”据说是之前。其实对于这个节日的起源有着很多版本不一样的说法,有人说它起源于西汉,也有人说它起源于东汉。这个节日很早之前就有了的,我们在屈原的诗《远游》中就已经有听到他提起这个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一直流传到今天。

8、重阳节喝菊花酒、吃螃蟹、吃糍耙、吃重阳糕。秋天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在古代文人墨客会将上好的菊花收集起来,用来酿造美酒,所以菊花酒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重阳糕是直接用重阳节的名字命名的,在古代人们在这天都会去登高望远,而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的含义在里面,比较吉利。秋天也是螃蟹最肥美的时刻,膏黄美味,肉质细嫩,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品蟹为后人留下许多轶闻雅事,但是螃蟹属凉性,多食不宜。吃糍耙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食俗,正是稻米收割的季节,将新鲜收割的糯米制作成成糍耙,吃到嘴里让人回味无穷。

9、所以,老伴不但包了韮菜大虾馅的三鲜水饺,还炒了我平时最爱吃的两个菜一一油炸花生米和辣土豆丝。由于高兴,一连喝了两杯酒,不一会进入了幸福的梦乡……

10、取糕屉,平铺清洁的湿布,放入一半的糕粉抹平,放入锅中先蒸5分钟;

11、羊肉性温,益气补虚、温中暖下,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五劳七伤。在《本草纲目》中,羊肉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中医认为,羊肉还有补肾壮阳的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冬季食用,可收到进补和防寒的双重效果。人们适时地多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

12、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13、一是重阳节前后,蟹肉肉质鲜美,蟹黄肥厚;

14、九九重阳节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节日,今年的九九重阳节又恰逢遇到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感觉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九九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有很多,每个地方都有一些不一样的传统习惯,那么九九重阳节,除了登高祈福祭祖之外,别忘了吃这些美食,你还知道关于九九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15、重阳要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同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历史含义是:认为它是延寿,不老的美称。民间将九月也叫“菊月”或“菊节”。故赏菊是重阳不可少的活动。

16、最后放入木耳菜叶,并加盐调味,烧开后一起盛入汤碗内,淋少许香油即可。

17、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

18、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人人爱吃。

19、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20、古时菊花酒,是头一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九月九日这天,人们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之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来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到了明清时代,人们在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等中药。

二、重阳节有哪些美食这些美食有什么来历

1、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很庆幸家中有90高龄外婆,每次回家能看到她身体康健,吃得好睡得好,也是非常开心幸福。

2、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补品。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祖国医学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小米粥是不错的养生粥。

3、甘菊花2000克,生地黄1000克,当归500克,枸杞500克,大米3000克,酒曲适量。

4、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重阳节有吃蟹的习俗。中秋刚过,北方的蟹正是肥硕之时。说重阳蟹最美有两层含义,一是重阳节前后,蟹肉肉质鲜美,蟹黄肥厚;二是重阳节是个孝心节,天渐凉了,给年迈的父母准备一套保暖衣,送上几只鲜美的大闸蟹,冲上一杯暖暖的姜茶,让老人家暖暖和和过秋冬。

5、《西京杂记》记述,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6、插茱萸、戴菊花的风俗,在唐代已经普遍流行。

7、“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8、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花酒的习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作诗、饮酒、爱菊出名;后人效仿他,遂有重阳赏菊的风俗。

9、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我国古代把九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汝南县一个叫桓景的人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九月九那天,桓景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安排好,只身带青龙剑杀死瘟魔。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10、长按关注中国食品安全网

11、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

12、重阳要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金秋九月,秋菊傲霜,文人将九月称“菊月”,老百姓把菊花称“九花”,北京将菊花当成市花之一。由于菊花斗寒的独特品性,所以使得菊花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在古人那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认为它是“延寿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弥坚。

13、面粉、盐、鸡蛋、羊骨头、葱姜。

14、吃花糕。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的含义在里面,比较吉利。

15、调节饮食平衡也是防病护体的根本。秋季饮食老年人应以平补为主,尽量多吃性平味甘的食物,如玉米、百合等就是最佳饮食。燥为秋令,易伤津耗液,因此,老年人可适当进行润补,即养阴、生津、润肺。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

16、酒也能养花?给它们喝一口,分分钟开爆盆!

17、每年,妈妈都会在重阳节当天购买重阳糕给外婆享用。我们本地的重阳糕多是软糯可口的糯米糕做法,口感类似于年糕,但是食材更丰富,更有韧性更好吃。我也尝了一小块,真的不错。

18、粳米粉、糯米粉、豆沙、各色干果、红绿果脯、白糖、油、清水。

19、新媒体投稿:cfsn21@1com

20、由于荞麦性凉,故脾胃虚寒、消化功能不佳及经常腹泻的人,不宜多吃荞麦。为了弥补这一点,陕北人常用羊肉与荞麦搭配。

三、重阳节吃哪些传统美食

1、植物之家(有偿)征稿启事

2、陕北有不少以荞面羊肉为主料的着名小吃,比如羊肉臊子饸饹、羊肉荞麦面等。而陕北人过重阳节更是要在晚上享用荞面羊肉。

3、今年的重阳节刚刚好赶上星期六

4、注意:重阳糕是一类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低蛋白的食物,不宜空腹食用。

5、重阳节,是敬老节,但是对于长辈的关心,我们不应该流于表面,而是关心在日常才更为细水长流。九九重阳节,3道传统美食少不了,营养美味寓意好,你最爱哪道?

6、重阳节美食一:重阳糕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7、南朝梁关均所撰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九月九日……,饮菊花酒”,这足以说明重阳饮菊花之普及。

8、软糍耙味香甜适口,其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食用时,把芝麻炒熟,捣成细末,把糍耙团搓成条,揪成小块,拌上芝麻、白糖等。

9、九月九日为重阳节。重阳,又称重九日。重阳之称早见于战国时期,屈原的《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之句。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九日已有饮菊酒、吃花糕、插茱萸的习俗,历代相沿,亦称此日为“茱萸节”、“菊花节”。传说汝南桓景跟随道士贾长房游学,贾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家有灾难,宜速回去,令家人各以囊系臂,登髙饮菊酒,祸乃可消。桓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暴死,后因袭成俗,登高成为节日主要内容,遂有“孟嘉落帽”、“白衣送酒”等佳话流传。唐代登高、赏菊的习俗相当盛行,还以十日为小重阳,宋代以后则每况愈下,登高之类活动只在少数文人雅士中流行。近年,许多地方把重阳节称作老人节,节间慰问老人,组织老年人举行文体活动和旅游活动。

10、将蒸熟的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漂亮美味的重阳糕就做好啦!

11、先将红绿果脯切成丝备用。将赤豆、白糖、食用油制成干豆沙,备用。或可直接去店里买一包豆沙;将糯米粉、粳米粉掺和均匀,取150克拌入红糖,加水50克左右,拌成糊状粉浆备用;将其余的粉拌上白糖750克,加水250克,拌透备用。

12、秋高气爽,丹桂飘香,重阳节除了登高外,还有一些饮食习俗流传至今。重阳节吃什么?饮菊花酒、吃羊肉面、吃花糕是重阳节的三大饮食习俗。

13、在我国有些地方至今还留存着这样的风俗:到了重阳时节,已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重阳糕,一般是两个大的,九个小的,取其“二九”相逢之意。北方农村流传的“中秋刚过了,又为重阳忙,巧巧花花糕,只为女想娘”的民谣,正是反映了这个风俗民情。

14、将搅拌好的粉静置一段时间,充分吸收水分后过筛成细粉;

15、螃蟹1000克、黄酒15克、姜末30克、蒜末30克、酱油20克、白糖、味精各少许、麻油15克、香醋50克。

16、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17、第2个东西就是菊花酒,重阳节喝菊花酒也是一种风俗习惯,有很多地方的人会提前酿造菊花酒,等到重阳节这一天,跟全家人或者是身边比较重要的人一起品尝,感觉也是对重阳节的一种尊敬。

18、花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一些花糕,还要加入枣子、栗子为馅料,这也是南京特色,在南京重阳糕又叫早立糕,蕴含着老人对子女“早点自立”的祝福。

19、核心提示: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传统佳节里,除了注重节日的氛围和寓意外,饮食中还融入了针对不同节气的天然养生之道。

20、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西京杂记》记述,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南朝梁关均所撰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九月九日……,饮菊花酒”,这足以说明重阳饮菊花之普及。在当时,人们将菊花酒视为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四、重阳节的节日美食有哪些

1、“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

2、取两碗面粉,加点盐,再打一个鸡蛋。活一块面,放在一旁醒十五分钟。用压面机把面团擀成长片。压成宽面。炖骨头的羊汤里加一个西红柿,再加点酱油。面条下到煮开的锅里,搅散煮熟。

3、对呼吸系统不太好的老年人来说,如今新上市的黄澄澄的雪梨,就是非常好的“补药”,可以用雪梨熬成雪梨粥,每天晚上喝一碗。除了雪梨,像秋季上市的京白梨、鸭梨等,都是做梨粥效果最好的好材料,价格还便宜,粥做起来也很简单,将粳米放在锅中熬至八分熟,然后把洗净的雪梨连皮一起切成块,放进粥里再熬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在粥中加入同样能够滋阴润肺的百合,3~5克就可以了。

4、风筝也叫"鹞",在中国有两千年的历史。闽南语中有一句话:"九月风吹满天啸",就是形容重阳以后,风筝满天飞的情形。

5、重阳节美食四: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6、原料:螃蟹1000克、黄酒15克、姜末30克、蒜末30克、酱油20克、白糖、味精各少许、麻油15克、香醋50克。

7、二是重阳节是个孝心节,天渐凉了,给年迈的父母准备一套保暖衣,送上几只鲜美的大闸蟹,冲上一杯暖暖的姜茶,让老人家暖暖和和过秋冬。

8、硬糍耙又称“油糍耙”,做法是糯米蒸熟后不捣烂,放在案上搓成团,擀开后放些食盐和花椒粉做成“馅芯”,再卷条切片,再入油锅中炸制,成色金黄美观,咸麻香脆,令人回味无穷。

9、第二吃重阳糕,吃这个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寓意的就是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是非常吉祥的一个意思

10、伙伴们,你的家乡都有哪些重阳传统美食和习俗呢?欢迎来评论区一起讨论交流哟!

11、首先第1个就是重阳糕,重阳糕也叫做花糕,算是传统的重阳节美食,经常出现在江浙沪地区,不过现在有很多人都是为了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有很多人比较喜欢吃重阳糕的,人们喜欢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的样子,不仅看上去特别漂亮,口感也是香甜软糯。

12、重阳节喝菊花酒应该是人人都了解的事情,这种习俗流传了很久,传说中还有着重阳节喝菊花酒,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13、糯米粉1000克、粳米粉500克、赤豆250克、白糖1000克、红绿果脯100克、红糖50克、食用油25克和干桂花少许。

14、重阳前后,也就是西北风起时,蟹才是最好的时候,雌蟹只只饱满,雄蟹只只膏肥。那么如何辨认阳澄湖大闸蟹呢?还是那8字真言:青背、白肚、全爪、金毛。因为阳澄湖的水草特别肥腴兼且是石质底,所以在阳澄湖爬过的大闸蟹肚腹洁白,蟹脚上长毛带金,而且腿脚有力。那肉质即使不蘸蟹醋,也照样甘甜美味。

15、重阳节正是赏秋最好的时期,也促成了秋季出游的一个小高峰,在南方有“晒秋”的说法,走进郊野乡间,欣赏美丽风景。登高是重阳节重要的习俗之秋高气爽,登山赏秋,眺望远方,达到心旷神怡、强心健体的目的。秋天是菊花盛放的季节,重阳节的月份也被称为“菊月”,此期间各地会举办热闹的赏菊大会,吸引各地游人赴会观赏。每个节日习俗都离不开美食,吃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习俗,重阳糕又称为菊糕或花糕,要做成9层,顶端还要做出两只小羊。菊花酒在古代就被认作是重阳节必喝的酒,重阳节时饮一杯菊花酒,可以达到祈福消灾的目的。戴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很盛行,茱萸可以入药,香味浓郁,能起到逐风邪、驱虫去湿的作用。

16、“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17、我国各地的重阳饮食习俗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山东昌邑北部人家在重阳节吃辣萝卜汤;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江苏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名为“骆驼蹄”的面食;浙江的绍兴与宁波两地群众在重阳节这天要包粽子;四川的乡亲们则会在重阳节用糯米蒸酒制醪糟。

18、每个节日里的美食各有特色、各有讲究,元宵吃汤圆、端午包粽子、中秋食月饼。那么,重阳节又有什么传统的美食呢?下面为您推荐重阳节的传统美食!

19、下方留言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20、将大米煮半熟沥干,和药汁混匀蒸熟,再拌适量酒曲,装入瓦坛中,四周用棉花或稻草保温发酵,直到味甜即成。瓦坛四周用棉花或稻草围起来,需要保温发酵。

五、重阳节都有哪些美食

1、农历九月初民间还有登山聚会吃螃蟹的习俗。此时的螃蟹膏黄味美、肉质细嫩,正是一年中最为肥美的时刻。唐伯虎的“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觉今朝又重九;一年好景最斯时,橘绿橙黄洞庭有。”就是重阳节吃螃蟹习俗的最好例证。难得糊涂的大才子郑板桥也留下了“佳节入重阳,持螯切嫩姜。”的妙句。

2、原来重阳节有这么多的美食

3、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入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

4、在很早以前就有人过这个节日,又称“登高节”、“菊花节”据说是之前。其实对于这个节日的起源有着很多版本不一样的说法,有人说它起源于西汉,也有人说它起源于东汉。这个节日很早之前就有了的,我们在屈原的诗《远游》中就已经有听到他提起这个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一直流传到今天。

5、将糕取出,切成方形或菱形状,撒上干桂花;用彩纸制成小旗,插在糕面上即可。

6、取出糕屉铺上一层豆沙抹平,再倒入另一半糕粉抹平,表面撒上各色干果、红绿果脯肉,放入锅中继续蒸约20分钟;

7、免费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提供爱心午餐

8、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9、关爱家庭就请关注家事宝,我们为您提供普通家政、月嫂、育儿嫂、老人生活照料、家庭保洁、家庭餐制作等服务。

10、将螃蟹上笼,用火蒸15~20分钟,至蟹壳呈鲜红色,蟹肉成熟时,取出。上桌时随带油调味和醋。

11、古时菊花酒,是头一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九月九日这天,人们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之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来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12、而现代研究证明,荞麦营养丰富,含有19种氨基酸,可以与主要的谷物(如小麦、玉米、大米)互补;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含量是一般精制大米的10倍;荞麦含有的铁、锰、锌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谷物丰富。

13、在当时人们将菊花酒视为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14、清茶。吃的东西太多了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消化过滤肠道,只有茶,健康,绿色饮料。

15、注意:还有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选择食用的螃蟹品种应当有所不同。对于血压偏高的人群来说,海蟹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它较多的钠,如果摄入过量,导致血压的进一步升高,此时最好选择河蟹。

16、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17、制作时以栗子泥夹金糕片和澄沙馅而成。糕分5层,上中下为黄色栗子泥,吕间夹红、褐两色的金糕、澄沙。色泽艳丽,质地松软细腻,香甜适口。北京又一顺饭庄制作的此糕,1997年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18、北方的重阳糕,以发面花果蒸糕最为著名(又名发糕)。发面蒸糕是将面粉发酵后扣入小碗中,每小碗底放上各种花果,如红枣、果仁、蜜饯、红丝、绿丝等,上笼蒸熟后将面糕倒出,正好各种花果均在面糕上面,并呈馒头状。发面的重阳糕,松甜软糯,十分味美。

19、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温,可以御寒。

20、学术界尚未有定论,但从有关典籍的记载来看,至少应在东汉以前,因为东汉时期九月九日就作为禁忌日或登高避灾出现在民俗生活之中了。它由恶日向吉日的转变是在汉魏之际,因可见到汉魏之际有关重阳吉日的记载。六朝时期九月九日已成为民俗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