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断舍离读后感经典语录(100句)

2023-03-19 13:02:2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断舍离读后感说说

1、“断舍离保留的、获得的人事物,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珍贵、非常喜爱的才被筛选出来的。”为何缩减物量,整理空间会具有如此大的改变人生轨道的力量呢?因为可以活在当下,结果反馈到自身,不断地深入断舍离,找回自由呼吸的美好空间,怡然自得地享受人生。

2、现在,虽然我的家没有空无一物,但是我在保持追求极简和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平衡。

3、其实看了这本书,也很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对于爷爷奶奶那一辈什么都舍不得扔是因为,都是从苦日子慢慢过来的,总是节约节俭,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好,扔了可惜。而老爸也一样,自己的东西反复用到坏觉得修一修还能用,哪怕真的修不了了,也觉得用了那么久都有感情了,就留着,这一点可能我就是遗传了老爸的。

4、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这个断舍离要如何应用到衣柜的整理,重点来讲以下三个方面:

5、你好,我是周小鹏,爱我们学院创始人,心理咨询师,专注解决婚恋情感心理问题。

6、中年时期的人们对自己的外在穿着都没那么在意了,只要干净、合身、得体一般都会穿好几年,我有一个伯伯的一套西服穿了5年以上了,每次过年回老家都是这一身。他们不穿的旧衣服一般也会好好的收起来。老年人穿衣就是比较节俭的了,在农村里有不少老年人还是喜欢缝缝补补的,我奶奶穿的袜子都是补了又补,给她买了新袜子就好好的放到柜子里也不穿。我都无语了。所以,这个年龄段的人不管怎么着,肯定不会扔掉。

7、终于有一天我看了《断舍离》这本书,开始决定扔东西了。

8、再来说说我的书:我大概有2000多册藏书,小卧室的一面墙都是书架,断舍离后,我扔了2/3的书,包括杂志、宣传册、报纸和没用的旧课本。

9、人,可分四种——人物、人才、人手、人渣。人物改变别人的命运,人才决定自己的命运,人手被别人改变命运,人渣图财害命、难免死于非命。

10、 得过且过,不积极上进这个都不过多阐述,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个让女生看不到希望的男人,一眼都看到了未来,生命的意义不但只有爱情,而有一起奋斗的生活。很多时候往往在一刹那,女生看到男生依旧玩着游戏,吹着牛逼,和青春的日子一样,毫无对未来的规划而言,女生看到的都是未来不可与之共舞。

11、而我虽然想慢慢收拾家里的物品,一方面不曾时刻叮嘱自己断舍离,另一方面扔弃物品总要与父母做一次斗争。卖个冰箱50元,老爸觉得这个东西卖的太便宜了,还能用呢!完全无视这个冰箱杵在客厅入口处有多难看。卖个电脑也要念念叨叨,还能用的电脑啊,当初三四千买的,卖出去三四百多不划算啊。

12、理解你不是别人的责任

13、还有一个断舍离的方法,是在头脑中描绘家的具体构想。为了收拾而收拾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拥有舒适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总想着以后搬了新家了就可以一切从头开始,但是好像还要过很久很久才会搬新家,所以当下生活的环境更值得我们去好好打理,想要对生活的空间进行二次设计改造,就需要进行彻底的断舍离。

14、小小发明家,开启你的原版书之旅

15、所以在我心里,舍离的精髓就是勇于舍弃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回归关注内心的本源。

16、“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太追求别人的赞美,就会把别人的眼光当成自己的标准,让自己被别人控制”。

17、拖延,真的会给人泄气的生活!请摒弃掉拖延吧,毕竟我们的人生需要我们振作精神地勇往直前,而不是苦兮兮地悲秋伤月、拖沓至死。

18、不愉快的东西,也都不要,不然用一次不愉快一次。

19、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20、这本书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15分钟的概念。

二、断舍离读后感经典语录

1、所谓“离”是指远离物质的诱惑,放弃对物品的执著,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2、作者的好多观点都上升到哲学层面了,这个观点也挺有意思的,研究人和物的缘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人和物,两者都是在某一个时点出现,又在某一个时点小事,区别不过时间的长短之分罢了。一个人与一件物品相遇是极为短暂的、微弱的缘分。只有尽力去珍惜爱护这种缘分,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太可惜了”这种感叹的回应。”让每一个物品都发挥出他们的作用,直到最后一刻完成他们的使命,用完每一件物品都很有成就感。

3、全书分为4大部分,分别从思维局限 大脑认知 沟通能力以及职场技能这四个方面,为我们阐述了想要改变目前现状,必然需要推翻过往的传统认知,从思想上颠覆,才能利用整体的系统思维,看清形势,看透问题。

4、“自卑的悲剧在于,他们永远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即使别人反复告诉他们,他们仍然半信半疑。”

5、不知道上面的这3类人其中你是属于里面1类呢?还是以上3类的结合体?就请大家自己对号入座吧!

6、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叫做断舍离,作者山下英子,山下英子,生于东京,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颠覆百万人生活方式的史上最强人生整理概念“断舍离”创始人。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便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提倡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舍离。

7、家具是我扔的最狠的地方。电视柜被我扔了,换成了宜家99元的小窄桌,下面只放路由器和电视猫。

8、你有没有发现家里经常有一堆没有用的纸皮箱,购物袋。总觉得以后可以装东西用。可是那些东西可能很久也用不到,而放着就会对房间的摆设产生很不美观的影响。

9、从简单的小地方着手,小地方获得的小成功的不断累加,能给人以勇气和信心去面对自己的老大难问题。

10、所以呢,减少不必要的衣服购买欲望,废弃对某件衣服的执念就是“离”了。

11、护肤。划重点,男孩子女孩子都要学会护肤,有鸡皮肤的人可以每天都涂身体乳,最多一个月你就能直观的看到皮肤好了很多,皮肤不好的人不建议在脸上做太多功夫,爱长痘的人,除了医生推荐的药,不建议自己乱用,一般药物都含有抗生素,长时间使用药物皮肤会变的敏感脆弱,我舅舅是医生,他告诉我长痘的时候注意清洁防止感染就好,所以每次长痘,我就一支红霉素软膏就够了,其他的祛痘药品越用皮肤越敏感,都被我收起来了。

12、那就应该放下碗筷,不多吃也没问题。

13、明明功能重复却舍不得扔

14、因而,读书之后记不记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读好书成为习惯。

15、把不重要的东西腾挪出去,才能让有价值的事物进来。

16、习惯抱怨的人看不到幸福

17、0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足够强大。

18、“断舍离”是日本人提出并且在现在非常流行的现代家居整理方法。断:对于那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不买、不收;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远离物质的诱惑,放弃对物品的执著,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进而引申为要彻底以自己为主体,过去、未来都不重要,我们拥有的只有今天和现在。“你谢见”是指”你好“、”谢谢“、”再见“。说任何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你好,谢谢,再见。相识于初元,你好开始一段情缘;相交于过程,人和人互相扶持,谢谢相伴;相别于缘尽,挥手互道珍重,自此各走天涯。所以要珍惜,不要惋惜。希望可以帮到你。

19、在资源过剩,人力资本过剩和极高的房价的压力下,当代的中国年轻人生活着实不易。既然外在的一些条件我们不能够选择,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回归生活本质,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更加有条理呢。

20、断舍离,让自己的生活减少一点负担。

三、断舍离读后感100字

1、不能嚼太多。有时候拥有它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2、人,一生就是在“习惯别人”和让别人“习惯自己”中度过的,只不过有的人在“习惯别人”方面做得好一点,有的人在“习惯自己”的方面表现得突出一点,如此而已。

3、经过几年疯狂的买买买,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工作十年,收入在二线城市算中等,但没有一分钱存款,还欠了银行好几万!别人是月光一族,我是负债一族!

4、第三:合理的处理自己的社会链条。

5、5:然后还是按照上面的方法制作花瓶的上半部分。最后花瓶顶部收口的部分,利用聚氨酯喷涂封口漆封一下。

6、离——离开对物质的执念,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7、近些年来,随着80后开始走上社会的主舞台,这一批接受了完整教育的的年轻人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有,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日本人给这种生活方式起了一个十分雅致的名字“断舍离”。

8、2:将折叠好的小长条,以一端为中心,进行缠绕,如下图:

9、做情绪的主人,有很强的自愈能力(终身追求);

10、然而此次再看这本书,我不得不承认,有些工具书,有些理念需要时时刻刻复习,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地步。

11、说说我是怎样断舍离的吧!

12、第书中讲的“舍”更深层次是舍弃我们的思想包袱。我很喜欢书里的一句话:“无能为力的事,当断;生命中无缘的人,当舍;心中烦欲执念,当离。”它告诉我们,生活中做不到的事,就要尝试放弃;与自己有缘无份的人,学会舍弃;摆脱自己心中那些所谓无用的执念,把自己的精力集中于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事情上。

13、为了孩子能做到某件事情,让孩子直接获取不相关的利益,就好像一个交易:“只要能够少看一小时的动画面,我就给你喜欢的玩具啊等等。”这样的做法并不能达到“延迟满足训练”的目的,只会助长了孩子“讨价还价”的习惯。

14、学会断、舍、离不仅仅可以拿回驾驭生活的主导权,避免成为生活的奴隶,而且更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让你拥有更好的人生。

15、断舍离的在作者眼中的定义是: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断舍离不仅仅是物品层面上的“扔东西”,它带有让人生焕然一新的力量。

16、打包好准备卖废品的旧杂志

17、“抱怨的人往往因为生活中的一点点失望而否定生活的美好,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人。”

18、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现在对自己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19、同时,皮切尔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利用学术休假的时间进行的。因为学术休假可以使他避免被很多教学、行政事务所打扰而专心做专业调研、深入阅读和文章编撰。由此可见,皮切尔不仅呼吁大家远离拖延,他本人更是一个行动派的榜样,用自身的行为在积极地影响着大众。

20、少刷广告泛滥朋友圈,多看有用的书;

四、断舍离 读后感

1、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活得精彩,让自己内心简单、纯粹一些,不妨看看《断舍离》这本书,它可以令你生活趋向极简,来获得内心本真的快乐和自由。

2、我是小狮子爱妈咪,是一名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3、近些年来,随着80后开始走上社会的主舞台,这一批接受了完整教育的的年轻人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有,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日本人给这种生活方式起了一个十分雅致的名字“断舍离”。

4、图的是面子和虚荣心,拼命的赚钱来满足自己超越别人,累死累活的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5、生活中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书中传授的整理技巧,果断”断、舍、离“,家里自然干净整洁。怕就怕知易行难,下不得狠心决心。

6、《战胜拖延症》一书,由加拿大心理学博士皮切尔著作而成。皮切尔是华尔顿大学教授,近20年致力于拖延症的研究并编撰文章、制作播客视频,帮助更多不精通心理学的大众,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拖延症的危害及预防策略。

7、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家人,让他们感受到家里的改变。从前只能窝在沙发上,现在可以在他们地毯打滚,从前在衣帽间翻衣服找工具,现在清爽的触手可及。

8、信用卡的额度是4万,绑定手机出差订机票和酒店付款用,必要时可以拿来应急。报销款用来还欠款,同时信用卡的账单还能起到记账的作用。一张储蓄卡是工资卡,直接通过银行APP把工资买成货币基金或指数基金。这张卡里钱比较多,为了安全,不会绑定网银。另外一张储蓄卡在网上用,绑支付宝、微信等,里面只有一两千块钱,月初时候再从工资卡转款,不仅安全,还能防止自己乱花钱。我出门只带一部手机和一张装在手机壳里的百元钞票(防止手机没电应急用),裤兜一装,长外套一罩就出门了,连包都不用背。如果有其他必须要带的东西,比如雨伞、水杯等,我会拎一个购物纸袋。像我这种不背包的女人不仅不会引起抢包党注意,连买包的钱都省了。家里原来有40多个包包也被我挂到闲鱼卖掉了。

9、最重要的是,在践行这个理念,一段时间以后,这种观念会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10、上一辈的人也许是因为经历过物质匮乏的苦痛,因而具有强烈的囤积欲望。而我们这一辈的人,却处在物质相当丰盈的时代,不知不觉就买了许多物品堆积在家中。于是家越来越拥挤,储物空间永远不够用。

11、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12、*声明:读后感仅代表本文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创集团立场。

13、我问我自己,我真的需要那么多张卡吗?我费心费力的折腾个什么劲儿呢?

14、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有黄金。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智慧的结晶,书是精神食粮,因此,多读书会让生活充满阳光,精彩无限。

15、什么是断舍离?简单地说,断舍离是一门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说到底,断舍离其实就是人生整理术。

16、扔掉一件无用物,就多一点空间

17、仅有对时下的自身适合且必不可少,也的确再用的物品,才会留到你自己的室内空间里。

18、在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选择一样奖励比如说:棉花糖,曲奇饼、巧克力等孩子喜欢的小零食),或孩子可以选择等待实验者返回房间后,就能得到相同的两个奖励。最后,大约有十分之三的孩子选择等到研究员回来,获得第二块零食的奖励。

19、利用物品不断地提升自己,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

20、现在重新再看《断舍离》,复习一遍。时时刻刻告诉自己,我们买来物品,是为了让物品使用从而让自己方便与开心的。然而事实是我们成了物品的奴隶,物品花了钱,还占据了我生活的空间,却并不被我们使用,还让我们有事没事收拾一下,规范它所处的位置。

五、《断舍离》读后感

1、大约是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我已经看过了《断舍离》。当时就已经简单去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房间,把部分东西丢弃掉,并整理了自己的房间。

2、关键词:贪婪,欲望过度,爱面子

3、生活中的居家整理该如此果决断舍离,对于情绪,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尽快整理好心境,舍弃那些让自己感觉不快的负面情绪,心境越来越开朗,生命越来越积极。

4、学习欣赏物品而不去占用,学习与他人分享而不独享,学习探寻自我和生命之路,不惧旁人的异样眼光。

5、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本鸡汤文学,但是又是一本非常有营养的鸡汤文学。形式上,它框架清晰、主旨明确;内容上,它饱含激情又分享干货;意义上,它鼓舞人心但又冷静客观。

6、省事。以前家里乱糟糟的堆满了衣服,现在清爽了。客厅只有沙发、电视(含下面的宜家小桌)、饭桌和钢琴……卧室只有床、书桌、衣柜。剩下的空间可以自由活动啦!走起来好宽阔!在家健身的时候再也不用担心会踢到家具啦!出门选衣服也变得简单,不用再为难选哪件了,因为剩下的全是我喜欢的。

7、面对选择,你不要懦弱,试图用努力换取逃避;面对运气,你切莫高傲,要节制有度地再接再厉;面对社交,不必肆意笼络,要自省、自持,想让自己的能力与人脉旗鼓相当;面对爱情,不要放任自己,要知道好的爱情必要经历等待,经得起寂寞才能守住繁华!

8、当生活和工作遇上《断舍离》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9、最后呢,就送给大家书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我向往的生活,我也在努力的活成这个样子,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

10、培养“延迟满足”有哪些方法?

11、断舍离的一大法宝就是缩减功能重复的东西。但有的时候真的很难抉择。日剧里给出的好办法就是推进式代替法。比如有两个碗你都很喜欢,但真的放不下啦。你可以丢掉猫碗,然后用你喜欢的碗做猫碗。

12、在这个物质为王的时代,却有人“不合时宜”地来谈什么“断舍离”,是不是没有必要甚至太虚伪了呢?不,我倒觉得这恰恰是像川畑伸子等等一些真正有“断舍离”精神和行动的人们值得尊敬和佩服的地方。我们表面上是拥有了很多物质和财富,但实质上却是被这些东西所捆绑和囚禁,而在我们的心里,也因此已失去了很多很多,比如敬畏,节制,知止,禁欲,感恩等等。这是整个时代都要反思的:我们这一生所要追求的,究竟是越多越好,还是少就是多,精就是美?

13、断舍离最核心的思想是新陈代谢,我们的身体有入也有出,但是我们却没有想到我们居住的空间也要有入也有出。

14、但即使如此,也只是掌握了书本的中心思想,要让我记起具体的一句话,还真记不起,不知道这算不算"读完书就忘"?

15、因此,为了避免这些不必要的浪费,清除内心的的杂念,一本《断舍离》帮我们理清生活和自己。

16、这本书告诉我们,无能为力的事,当断。生命中与你无缘的人,当舍。心中烦欲执念,当离。

17、不能,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段感情,是用心的人,投了很多的财力,物力,大量的陪伴。而说放下,且有那么容易了呢?感情中,投入越深,受伤害越大。生活在一起,⺇十年,虽然退去了激情与浪费,但是爱还是有的,就像左手与右手。虽说不是什么特别的,但是失一只手,不仅心会疼,而且生活也不能自理的。

18、山下英子《断舍离》经典语录,改善你的生活,减少欲望,丰富内心

19、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很笨的人,看书、看电影第一遍总觉得领会不了意思,所以觉得有意思的书,我会选择看第二遍、第三遍。

20、有些欲望和诱惑你需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