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因果(100句)
一、相信因果的说说
1、人生如梦,世事无常,我们一定要早点知道这个道理,佛家认为,你此时正拥有的,并不是你的,你储存的财富,也不是你的,你正在享用的一切,都不是你的,包括你的身体也不是你的。
2、此外,因感果不一定是立竿见影的,不可急求果报。种一棵花,从种子到开花最少也要几个月;可是我们对于因果,却往往期望立竿见影。没有耐心的人,等不到花开;急求果报的人,难以信解真正的因果。
3、如果人不懂得因果、没有长远的智慧,往往会被一时的福报迷惑,激发出内心的烦恼来,所以造成高低轮回。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在受福报时继续种善因,才能让福乐持续增上;对于正在承受苦果的人,更要加倍努力造善业。因果是最公平的,要正确认识因果的规律,不要被一时现象所迷。
4、在这世上,没有陪伴的爱,
5、罢了,征求不了太多的声音。这世间万物,都随缘起而来、缘落而去罢。因果报应而已。
6、看果报,不能从单一事件的因素来看,要从多元观点来看;也不能以一生来看,而是要从前生、前生的前生,来生、来生的来生看。这样就不会觉得“现世不报”或“好人没好报”了。因为从因到果是需要时间的,所以造成了因与果的“时差”。内心清明的善因种下时,果报不能立即呈现;而当福乐果报成熟时,内心却往往在走下坡路,而此时种下的恶因,又要在更晚时候显现出苦果来。
7、一念善心起,天堂已诞生。一念恶心起,地狱已现前。
8、恋爱,是一个人带着朦胧的心情从单行道转入双行道。
9、尽人事听天命。诸人、诸事,得到、成功是意外,失去、失败才是常态。
10、还有谁期待着未来,那不曾出现过的光芒。
11、任何一个果都需要因缘和合才能呈现,若种下了苹果的种子,却期待得到梨的果实,那么任凭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若种了因,但没有努力去营造相应的缘,也不能感果;种下了正确之因,又勤奋努力,那么定得果报。
12、知道现在我还不明白,为何你会离我而去。
13、无非就是把自己的心封锁起来,从此不让它跳动。
14、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15、这样的话,在佛家看来就是妄语,妄语、谎话是最损福报的,以后别再说了。
16、我们人在六道轮回中,逃不了因果。如果要知前世的因果如何,今生你受的就是。
17、佛法对此问题的解答:这在法相唯识宗中称为异熟果。就是你现在造的业,是在不同时空态中报,即是异时异生而成熟果报。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三报论》讲到因果报应有三种方式:
18、所以,这不是显示因果的不公,恰恰是因为人看不清因果,才会有如此可叹可惜的循环。佛菩萨犹如在无限生命中的长者,他们亲证了因果,为看不到真相的众生揭示出来,并告诉我们一定要福慧双修,积累福报与心灵成长必须并重,人生才能可持续地进步。
19、但你可知,相信因果可并不是知道其理,知道其意就能说是“深信因果”。一个真正深信因果之人,往往并不会在口头上妄谈“因果”,而是将深信因果体现于实际生活、实际修行之中。因此对于相信因果(深信因果)而言,亦是有着三个阶段,来看看你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吧!
20、2019年全年精彩文章汇编
二、我相信因果
1、别成天抱怨自己过得多惨!有本事你过好了啊!日子是自己的,你过不好你活该!也别成天美颠美颠没事人一样!上天是公平的!凡事都有因果报应!
2、时间既是向前飞逝,永不回头,却也是不断轮回。人类短暂的生命面对时间的滔滔长河,无论是天长地久或曾经拥有,也不过是匆匆一瞥,须臾已成过去。
3、时间可以证明,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4、对于这些相关的内容,杨振宁教授说到:“二千多年前的佛学理论,近百年来才被现代科学一一验证。现代黄念祖居士说:“近百年中由于相对论、量子论、亚原子物理学、太空中的宇宙研究等等,所取得的成果,给佛教哲理增添了许多实际论证和实例”。无论如何,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
5、很多人喜欢追名逐利,其实这种行为,在佛家看来是非常愚痴的行为,因为你所追求的,根本就不会被你得到,你就算暂时求到了,很快也会离开你,你有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就好像做梦一样,一旦梦醒了,一切都会消失于无形。
6、在罪恶中游泳的人,必将在悲哀中沉没。
7、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这一辈子,真的很难有人陪自己到最后。我们,相遇在人海,一句再见也许就余生不再相见。
8、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
9、人生的第三重大心病就是痴,人患愚痴之病,是因为迷而不觉。
10、种善因结善果,不论遇到什么事情,还是以善良面对,心里没有黑暗,才会被光明照亮。
11、这一切都是由于我们的痴迷不悟。贪是因为痴,嗔也是因为痴,轮回还是因为痴。
12、所以就会加重贪嗔的毛病。
13、说爱情中有报应是对的,也是错的。当爱来临时,我们都是真诚的,但人们的心是变幻莫测的。我的爱情遇到了,今天两个人感觉很相爱,第二天我感觉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突然莫名其妙地多了一层隔膜。男人和女人是一样的。喜欢一个人是没有心理准备的,但是他们害怕一个人安静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是圣人,安静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不配,有时候她/他和其他异性关系很近,等等原因,甚至不必要的指控。这些矛盾使我们的心不安,采取各种行动来来毁掉自己的爱。
14、大家都知道,道理知道归知道,明白归明白。但如果不能将所知的道理用于当下的生活与学修中,那么你知道的最终也只会成为你的障碍,成为你烦恼的来源。所以因果之理,我们明白,我们懂得,如果能够用于生活,把他当作提高我们福报和智慧的动力,那么在学修路上,其必会有所得。
15、在《起世经》中包括银河系与四大洲等的观点,佛陀都做了详细的描述,《瑜伽师地论》卷二记载:‘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80中劫为一大劫,即28亿年。这是世界一次大爆炸的寿命。而目前世界上测定的宇宙寿命为137亿年。按杨教授的说法,我们这个宇宙正属于中年时期。
16、佛法讲因果绝非为了让我们“认命”,而是让我们可以正确的把握自己的命运,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只要好好照着因果的原则去行为,就能够主导自己的生命。
17、当时年少,以为路见不过横袖一扫。后来世情如潮,越是争高,越是因果循环来找。
18、如同闯关一样的人生,正是因为充满了重重险阻,让我们对成为更好的自己有了更好的期许。
19、我相信因果,更相信报应,时间可以证明一切,人生苦短,但值得等待。
20、道家告诉我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却不说自己有多大的功德,所以水的行为,才是最大的善行。佛家也在告诉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也是在告诉我们。行善以后,不要拿出来炫耀,更不要对他人说。
三、相信因果关系的说说
1、不再在意别人多过自己。
2、这是爱情的难关,也是我们不成熟的表现。很多年过去了,我们成熟了,我们明白了,各种遗憾,但命运不等人,错过了,真的就走了,只能安慰自己,珍惜身边的人,好好生活,这种接受也是一种成熟!
3、第二种话:他人的隐私,伤害他人的话不能说。
4、不抬腿,跨不过栅栏;不迈步,登不上高山;空想家,沃土上收获不到五谷;实干者,沙漠里能挖出清泉。丢掉幻想扎实干,奋斗前景才灿烂!早安!
5、我不要别人的怀抱,那里没有你的心跳。
6、一般人都会说不信,我觉得也不太可信!但这不是绝对的,感情有时候要靠缘分的,而婚姻也要考虑实际情况的!我哥哥和嫂子就是大学时网恋,一个湖南,一个北京!嘿嘿,我父母开始也不支持,但是现在小孩都3岁了,他们过的很幸福!
7、人这辈子,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别纠结:
8、这一生,一切皆是因果。怨不得,悔不得。总有一天,你也会像那些曾经令自己不解的人一样去看淡聚散得失。
9、善良是会换来温柔以待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种善因结善果,感恩这不寻常的一年,对我伸出援手的人们。
10、佛教文化从古印度到中国将近两千年的历史,有叙述者说:“佛教是一种宗教、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方式。对此,你有何看法呢?
11、相信因果的第二个阶段“种因,得果”。
12、过往一切不复返,好的、坏的,都已定格。别纠结,别留恋。活好当下,做好自己。
13、请不要再说你有多爱我,时间告诉我你已经背叛我了。
14、没有越不过的山,没有过不去的坎,伤心难过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挫折会让人沮丧,但是希望和梦想能够让人重拾内心的熊熊烈火,加油吧相信自己。早安!
15、“佛教是一种宗教、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此的观点,对于你我来说,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就如生活禅者《生活禅》所言:“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16、善恶到头终有报,高飞远走也难逃。
17、因果是一直都存在的,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就像烧水的时候,通过控制火苗的大小,可以调整把水快点烧开还是慢点烧开。因果的显现也是这样,有的时候因为“因”很猛烈,“果”显现的就快;反之会很慢,有的果甚至会在你此生、多生之后才显现出来。很多人说自己不相信因果,也可能只是倔强的不想承认。否则为什么要通过吃饭来喂饱自己的呢?吃饭就是因,肚子不饿就是饱。工作是因,工资是果。所以说因果关系是一定存在的,但不是不可改变的。就像通过控制火苗的大小,就是在进行控制烧水的快慢。如果你中途不想烧水了,就把火关掉,“烧开水”这个果就不会再产生。
18、我们与其去说话,还不如不说话,话说多了,往往会让自己陷入困境,把话放在心里,才能守住福气。
19、人生,年龄是一个分界点,过了那个临界点再往回看,那些都是昨天,时间可以抚平一切也可以证明一切!
20、人这辈子很短暂,活好当下,别觉得时间还有很多:
四、关于因果的说说
1、因为这些都会随着你生命的结束而离开你,唯有一样东西,无论你到了哪里,它都跟随着你,这样东西就是我们每个人所造的善恶之业。
2、种其因者,须食其果。
3、又何必因为情而斤斤计较。
4、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如果你真想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就要多想一想,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将来临终时,到底什么才能带走,你去珍惜能带走的,去追求这个才更有意义。
5、这一生,我们必须在聚散中品尝孤独,习惯孤独的滋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相遇已是百年修来的福分。
6、我相信因果,就像什么树结什么果一样,是一种必然。种善因结善果。
7、人这辈子,聚散不由人,别悲伤:
8、人这一生就是这样,不是你想爱谁,谁就能爱你;不是你想留下什么,什么就可以和自己待在一起直至永恒。
9、又何必因为利而精心算计,
10、都愿意为你有空”的人开始。我不傻,只是不想计较。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
11、初冬时节,听着雨声静心书简今生有感,半世离苦得乐,顺应因果循环积善成德。
12、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在看
13、创业,一半靠运气,一半靠自己努力。浅薄的人相信运气,坚强的人相信因果。
14、佛教所讲的因果是三世论,不仅贯穿着我们的今生,也贯穿着无尽的过去和未来。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其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对于不具备宿命通的凡夫来说,既看不到过去,看不到来世,也看不清现在,所以才会心存侥幸。凡所作之因,迟早必然得果,只是时间问题。菩萨智慧明朗,为了怕得恶果,预先断除恶因。众生迷昧,不信因果。但不断除恶因,恶果终是难免的。
15、因为我们有邪见,所以现在才有假活佛、假和尚、假居士的广泛市场。他们号称能够看到别人的宿世因果、以及快速成佛、乃至给人家送往生……目的并不是解脱自在,而是假借佛教去敛财而已。如果是这样子,那么他们的因果罪过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当然是可想而知的。只是有人会傻乎乎地问我:“他们不相信因果吗?”我告䜣他:“是的。”
16、文中说到:“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科学,那么他因不懂许多科学现象和规律,而去指责科学现象和规律为迷信,这种行为就非常可笑。同样佛教所揭示的真理并不会因为你没有跟善知识学习、没有修行,就可以指责成为迷信。佛学也不会因为你仅相信而不努力用功就让你轻易把握。”
17、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18、别在过往的岁月里纠结,别等懂得把目光收回时,时光早已把自己变成了苍老的模样一切都已来不及。
19、一切都是因果报应、我把痛苦给了别人、就有人加倍的把痛苦给了我、不怨不恨不怪任何人了、因为一个电话让我看开了
20、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五、相信因果报应!相信轮回说说
1、因为有你陪,再孤单的绝望里还是会藏着柳暗花明的盼望。
2、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3、一些佛教徒并不是这样做的,当然更不是这样想的,总是向外寻求。这应该是不正知正见的盲修瞎炼。所以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是不是痴病很重呢?”其实是很重的!但是我们又不愿意让别人认为自己是愚痴的,总是希望别人来赞叹我们,而且又总是瞧不起别人。这应该就是一种化装了的我执而已,深深地困扰了我们的解脱。
4、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5、人这辈子,是一个百年内不知何时突发结束的悲哀。从生到死亡的所谓百年时光,许是只有十几年或几十年就提前完成了。
6、所以大家不要小瞧“深信因果”,它从文字之中虽然只是四个字,但想要真正做到这也并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南无阿弥陀佛!
7、要学会长着坏心眼做好事。不要相信因果。做好心不要有所求(回报)。没做之前要懂得如何全身而退。不要想着能真正换位思考,因为你给的不一定是人家想要的,这一句很重要。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8、老天都会看在眼里,因果轮回,不是玩笑,善恶有报,时候未到!
9、而据《俱舍论》描述到地轮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空轮。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年佛陀就认为地球是圆形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水外围是大气层,大气层外围是太空。
10、佛教认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想越活福报越多,一定要多造善业,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把积阴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那些愚痴的人,才会把积累财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11、其次佛陀成道后,提示了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道理,解释了社会和人生的种种现象,更重要的是听从佛陀开示修习的许多人,都体验到了佛学上所指出的各种境界。
12、现在有太多太多的佛经,而且是正教的经典,但是很多人把它扔掉了,却专门找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拿来读诵,我到现在也不理解,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这就像我们把珍宝扔了,而弄了一些石头。这些石头根本就不值钱,我们为什么拿这些东西?因为我们好奇。好奇害了我们,好奇也误导了我们,这一点是一定要注意的。当然我也知道,这样的方法,会使人因为好奇的贪欲而被忽悠。
13、当我们习惯了被动的接受,就再也不去探究事情的起因,人云亦云。佛说因果循环,种孽因,得恶果。
14、中国人,经常说积德行善,要积阴德,什么是阴德?就是做了好事,不要到处宣传自己的善行,不要让他人知道,你的善行,一定会带来善果,你说与不说,种下的因,都不会消失。
15、相信因果的第一个阶段“知因,懂果”。
16、逢人只说三分话,不要多说,说得越多,福报损耗就越多。说话之前,先思考一下,这句话是利益他人的,还是伤害他人的,前者可以多说,后者一定要守住嘴。
17、梦想总是在失败后成功。当你回想之前的经历,你会感动不已,因为你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从前的辛酸经历,能想到之前要放弃的想法是多么不对,所以梦想不能放弃!早安!
18、任何一个果报,都是因缘和合才能感果。在造业时,动机、对象、所做事、结果等等都会影响这个业的轻重善恶,人平常内心的状态又能影响业感果的快慢。感果时需要外缘的润发,感苦果必以烦恼为助缘。因果缘起的道理非常微妙精深,“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是大原则,但不等于这么简单,就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这个原则没错,但现实中真的去种瓜、种豆时,要想得到丰收,还取决于很多因素,需要很多方法、细节,以及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19、对于相信因果而言,其实大部分人皆处于这第一个阶段。对于正处于这个阶段的人而言,其实也并不能说是“信”,而是“知”,知其理,懂其意。
20、真正相信因果的人,不是嘴上说信因果而行为上不信因果。这肯定是不行的。希望我们的佛教徒,能够明白佛陀正法,明白我们的所作所为和我们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这才是有说服力的信仰;不然的话,我们今天就会说一套做一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