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拙政园的诗句(100句)
一、拙政园的诗句
1、明文徵明《拙政园诗画册》之水华池
2、渔家傲·一舸姑苏风雨疾
3、偶傍沧浪构小亭,依然绿水绕虚楹。
4、丈夫降清意味着不忠,已失气节。但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封建大家闺秀,徐灿不可能不守妇道,这种矛盾的心境致使徐灿有苦却又不敢直言,其作品时时表现出欲言又止的语句。她在陈之遴降清别家后,写下《满江红·有感》
5、高人夙尚志,列冠谢名场。
6、洞仙歌洪欣拙政园顾禄苏州好调寄《望江南》周瘦鹃园林纪胜——拙政园蒋吟秋拙政园歌俞樾商山子歌袁枚题蒋玉照复园图沈德潜游拙政园夜归顾嗣立
7、锦幄尘飞,玉箫声断,麋鹿来宫阙。
8、拙政园的营造,就体现了“会心”和“意远”的美学精神。拙政园位于娄、齐二门之间,苏州城内。《若墅堂》题道:“虽在城市而有山林深寂之趣。昔皮袭美尝称鲁望所居‘不出郛郭,旷若郊墅’,故以为名。”诗道:“会心何必在郊坰,近圃分明见远情。”“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画中则绘竹篱草堂,依于城门之下,一文士正缓步徐行,后一僮仆拄杖相随。诗与画表达:不必前往远离人境的郊野居住,结庐人境之中,既有山林之趣,亦有与我的心灵相契合的妙境。这是“会心不远”的体现。
9、园有积水,横亘数亩,类苏子美沧浪池,因筑亭其中,曰小沧浪。昔子美自汴都徙吴,君亦还自北都,踪迹相似,故袭其名。
1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1、译文:谁说现在不超过这个距离,端知道道城市有山林。
12、月中杨柳,水边楼阁,犹自教歌舞。
13、有拳者石,弗崇以岩,上列灌莽,下引寒泉。
14、咫尺玉京人未见,又还负却朝来约。
15、其中部分画,还有意地营造出一种“无人之境”。如《水华池》,有些似倪瓒“一河两岸”的构图,一汪池水隔开两岸,一座空亭伫立岸旁。但这幅画,表达的并非倪瓒画中寂寞寥落的人生孤旅,而是“一片横塘意,何当棹小舟”的清闲与风流,诗中则描绘出碧水涵容天光,荷花淡雅明净的风景。在园中无人到访的地方,也默默运化着一片美不胜收的世界,留待一叶小舟,泛入花光水色间。这种“无人之境”,类似苏轼笔下的“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之境。
16、在梦隐楼之前,若墅堂北,横绝沧浪池中。
17、仿佛蓬莱万玉妃,夜深下踏瑶台月。
18、据民国上海中华书局印行《文待拙政园图),园主王献臣特在盆中置上石头、葛蒲,有的仅栽植昌蒲等制成盆景,置放在园内倚玉轩、尔耳轩前,以石头,蒲草制作水石盆景,是明代吴人的时尚,文微明绘制的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中,就真实地再现了当年轩前峰石高耸,盆青青、童仆捧瓶浇灌的一幕。
19、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20、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二、描写拙政园的诗句
1、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2、出自: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3、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4、根据《拙政园诗画册》的描绘,拙政园中的许多景致,营造颇得古代诗画的意境。这些诗画,未必是对园林原貌的如实描绘,但却反映了文徵明的园林美学观念。
5、此地是归田故址,当日朋俦高会、诗酒流连,犹余一树琼瑶,想见旧时月色
6、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7、志清处在沧浪亭之南稍西,背负修竹,有石蹬,下瞰平池,渊深浤渟,俨如湖噬。《义训》云:“临深使人志清”。
8、拙政园兰雪堂: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据园主王心一《归园田居》记载,兰雪堂为五楹草堂,“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因此,杜甫6没有写过赞美拙政园的诗。
9、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清初就享有“诗书画三绝”的美誉。文氏一脉居苏数百年,均工诗书画,除文徵明自己所居停云馆、玉磬山房,其后裔也均雅好治园。特别是曾孙文震亨,不仅治园极精,还留下了至今仍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名作《长物志》。文氏诗书画和文氏造园,是明清时期苏州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苏州封建士大夫退隐文化的一个写照,更可认作是苏州历史独特的文化现象,从这一角度理解,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的价值不言而喻。
10、出自: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11、君不见枫桥水,奔流直泻太湖来。
12、不嫌朝露衣裳湿,自喜春风屐齿香。
13、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14、晓雨散春林,浓香浸红玉。
15、夏有四周池中盛开的荷花;春有三边婀娜多姿的垂柳;两座曲桥划分水面,只见秋水半潭;树木凋零的冬山倒映入水,则可赏似真如幻的虚涵之美。
16、而文徵明《尔耳轩》诗则说:“君子于游,匪物伊理,古亦有言,聊复尔耳。岂不有营,我心则劳,载欣载遨,以永逍遥。”这首诗表达,君子在游玩中,并不是把物对象化,把观物作为把握天理的途径。而是“聊复尔耳”——姑且如此吧。
17、不嫌粉堵高,雅称朱栏曲。
18、到齐门站坐游到新市桥南,下车后换乘9到沧浪新城第二实小站,下车后往回走一点点,在马路对面。
19、爱此曲池清,时来弄寒玉。
20、种竹连平岗,岗回竹成塢。
三、拙政园中的诗词
1、离之后,似舞阳几个,成甚人才。
2、水花池在西北隅,中有红白莲。
3、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4、拙政园,是中国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典范。一九六一年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同誉为“中国四大名园”,前两座园林是北方皇家园林的代表作,拙政园和留园是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作。
5、“意远”的精神,在《意远台》这一幅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该图绘一人伫立于水边高台,独对苍茫烟水。诗道:
6、有如江梅花,枝槁心独香。
7、我的梦,遗落在拙政园,因为拙政园美到心碎的诗情画意和古色古香。
8、秋来无事茗泉水,笑我多情共紫薇。
9、京师香山有玉泉,君尝勺而甘之,因号玉泉山人。及是得泉于园之巽隅,甘冽宜茗,不减玉泉。遂以为名,示不忘也。
10、随意在草堂边栽种些花草,紫蕤是那么红艳漫漫成行。春光烂漫像千座纺机织出的锦缎,自然万物蒸腾糅合出百花的味香。爱怜那些花香香透了怀袖,不忍让东风雨水淋湿衣衫。高逸的情怀早已超越了人间繁华,只静静看那狂舞的游蜂下下上上。
11、宁知隔瑶汉,别有玉泉清。
12、风来酒亦醒,坐听潇湘雨。
13、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
14、林泉入梦意茫茫,旋起高楼拟退藏。
15、瑶圃在园之巽隅,中植江梅百本,花时灿若瑶华,因取楚词语为名。
16、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位于苏州市娄门内。大部分建筑临水。最初为唐代陆龟蒙的住宅,清同治年间改为奉直会馆,名为拙政园。园内有景观30多处。主要建筑有见山楼、远香堂、玲珑馆、鸳鸯厅等。设计精巧,结构紧凑,小巧的亭楼伴以湖光水影,美不胜收。
17、中心秉明洁,皎然秋月光。
18、手植苍官结小茨,得真聊咏左冲诗。
19、微波吹锦浪,晓色涨红霞。
20、满地江湖聊寄兴,百年鱼鸟已忘情。
四、有关拙政园的诗
1、水边歌舞不胜春,桥下帆樯停似蚁。
2、春风压树森琳璆,海月冷挂珊瑚钩。
3、《游拙政园》叶圣陶纤雨值休辰,园游恣幽赏。回沼抱南轩,几窗爰净朗……环顾卉树森,浓绿弥众象。稀处现楼台,微风动帘幌。北方是长安,冠盖属朋党。白日妖霾现,杀人弃沟壤。鸡鸣上客尊,狗苟公道枉。豪游金买笑,怜乞血殷颡。苏州园林唐。杜荀鹤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东西南北桥相望,画桥三百映江城春城三百七十桥,两岸朱楼夹柳条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4、在临水而建的庭院,穿过古韵如词的香榭,抵达你朱帘半卷的门前,与你纤指抚瑶琴,低眉吟诗词,霓裳舞翠微。
5、前世,我必是江南古韵庭院的主人,缘何总是着了魔似的款款流连往返。我魂牵梦萦的在某个月满西楼的午夜,梦见和你在江南的拙政园漫步,碧叶连天的荷池边,看你吹皱满池碧水……
6、自唐代起,诗人常好表达“壶天”之境。李白诗道:“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元稹《幽栖》诗道:“尽日望云心不系,有时看月夜方闲。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白居易《酬吴七见寄》道:“竹药闭深院,琴罇开小轩。谁知市南地,转作壶中天。”诗人得“壶天”,不必远游仙山,入壶中,即遁离尘世,潜入仙境。然而,对于诗人而言,“壶天”并不只是道人追慕的仙境。正如白居易诗所叙,一座深院,一间小轩,数竿修竹,置酒与琴,方寸之地中,即有性灵的大空间,隔绝俗尘,超然物外。“小园”即是一片“壶天”的思想,对后世的园林影响颇深。
7、炉烬水沉犹倦起,小窗依约云和月。
8、1954年创建盆景园时,只有几十盆盆景,品种也很少。1955年3月,朱子安经周瘦鹊推荐来到盆景园工作,随带盆景50余盆。拙政园拙调人员,专门成立盆景组,陆续到光福,潭山等地挖回900余棵树桩,略加整形修剪,一两年就能培养成一盆桩景。
9、春深高柳翠烟迷,风约柔条拂水齐。
10、谁唱田田叶,还生渺渺愁。
11、名贵的花卉从万里外移来,栽种在园墙东头的弯弯处。清晨的雨浇洒着树林春意,浓浓的香浸润着春花颜色。
12、词中描写了旅途之愁苦,并杂以家国之恨。上片写旅愁,说是旅愁,其实是写河山旧恨。想起当年与丈夫中流泛舟时,有笙箫相伴,而今却只有词人孑然一身,怎么不让人生出凄凉之感呢?徐灿独自咀嚼的岂止是旅愁,兴亡旧恨更是她所受的折磨与煎熬。令徐灿伤感的是陈之遴并不为降清而感到羞耻,但是徐灿严守妻道顺从的儒家道德规范,未曾与丈夫正面冲突,只是作诗词抒发自己的国愁家恨而已。而很多时候,作为一个封建妇女她不能放开言辞,导致她的作品呈现出“幽咽境深”的艺术风格。
13、人生贵适志,何必身岩廊。
14、柳岸欹斜,帆影外、东风偏恶。
15、俯窥鉴须眉,脱履濯双足。
16、都休问,向客边解后,只好拈杯。
17、明文徵明《拙政园诗画册》之若墅堂题诗
18、译文:谁说现在不是过去,端知道城市有山林。
19、亲手栽下的松柏已结出了小果,得享着真意吟咏着左思的诗句。支离纷呈虽枉对了曾经的期盼,一年四季却是长久拥有了青春。
20、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读苏州诗,襟怀尽冰雪。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拙政园
五、拙政园古诗词
1、来禽囿沧浪池,南北杂植林檎数百本。
2、“林泉入梦意茫茫,旋起高楼拟退藏。”
3、译文:一个直接抱着幽山,居然在城市间。
4、荷池碧绿,在水一方,有佳人兮,宛如清扬。亭台楼榭,出自唐诗,花丛回顾,卷帘幽梦。回廊小桥,来自宋词,雨打芭蕉,灯火阑珊处回眸。
5、因为蝉的叫声显得林子更加安静了,因为鸟叫的声音显得山更幽深了。
6、槐雨亭在桃花沜之南,西临竹涧,榆槐竹柏,所植非一。云槐雨者,著君所自号也。
7、色润朝花光触日。人未识。
8、见鸿归阵阵,几增凄切。
9、鲁望五湖原有宅,渊明三径未全荒。
10、出自: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11、池风忽卷莲裙乱,惊看芙蓉红映腮。
12、释义:心中有向往何必一定要去郊野,园圃的一切也足以表明心志了。流水、断桥、和那一片绿色的春草,篱笆、茅屋、和那午间雄鸡的啼叫……这一切啊,使人不得不爱上了没有车马喧嚣的人世,使人不得不相信城市中也有静谧的山林。不能辜负先贤高士们隐居的地方,那里可以随意地耕种、读书。
13、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14、曾不如苦李,贪生衢路旁。
15、松林竹坞拙政园,绿波新荷云自闲。
16、桃花沜在小沧浪东,折南,夹岸植桃,花时望若红霞。
17、尔耳轩在槐树亭后。吴俗喜叠石为山,君特于盆盎置上水石,植菖蒲(周道振《文徵明集》中拙政园诗三十一首写为“君特于盆盎置水石,上植菖蒲”)、水冬青以适兴。语(注:《书画》作《古语》)云:“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18、——款署“丙寅年春沈迈士年九十有六书於冬青书屋”
19、青青者蒲,被于崇邱,岁云暮矣,式晏以游。
20、祖帐西催诗欲就,邮亭风劲酒频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