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拙政园的诗词(100句)
一、赞美拙政园的诗句
1、夜读苏州诗,襟怀尽冰雪。
2、月季不畏寒冷,冷香而放,因而是坚强的象征,代表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月季花在园林中是一种常见花卉。月季有攀援生长的特性,可装饰墙体和建筑物。在初冬的苏州园林里,花开浓艳的月季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俯窥鉴须眉,脱履濯双足。
4、仙姿静如拭,野色淡于秋。
5、怎么写好诗词?第我觉得初学诗词,格律知识要懂一些,对于格律诗来说格律已成定式,可以找这方面的只是来看,但要学填词,我觉得应该要有一本词谱。第懂了一些格律方面的知识就可以看看一些诗词,要先学会分析诗词,了解诗词,欣赏诗词。第要经常写一些诗词,但在写的同时要多看书,看诗词是一方面,同时还要看看古人的一些著名诗词,并去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它,再看看名家的评说。第除了看有关诗词方面的书外,还可以看一些有关美学方面的书籍,毕竟艺术是相通的,比如说美学基本原理中的对比与统节奏与韵律都很适合诗词。还可以读点音乐方面的书,节奏在诗词与音乐中都很重要,毕竟诗词与音乐原来是一家。
6、莫教轻剪取,留待阴连屋。
7、王心一《归园田居记》,兰雪堂前有池,“池南有峰特起,云缀树杪,名之曰缀云峰。池左两峰并峙,如掌如帆,谓之联壁峰。”两峰为明末叠石名家陈似云作品,所用湖石,玲珑细润,以元末赵松雪山水画为范本。1943年夏夜,缀云峰突然倾圮。后来,在园林专家汪星伯的指导下,重新堆成了这座高达两丈、玲珑夭矫的奇峰,如今此峰苔藓斑驳,藤蔓纷披,不乏古意
8、天泉亭位于芙蓉榭西北,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可以坐歇欣赏。四周草坪环绕,花木扶疏。亭北平岗小坡,林木葱郁。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下面有一口井,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天泉”。拙政园东部之古迹纪念性建筑,据《乾隆长洲县志》记载,元朝大德年间,这一带有一座寺庙叫大宏寺。又过了百来年,馀泽和尚居住在这里,并建了一所“东斋”。斋前有井,称“天泉”。王心一建“归园田居”时,保留了这井,也使园中平添几许田园风光。
9、夜读苏州诗,襟怀尽冰雪。飘飘关塞云,微微河汉月。秋兰南窗前,清香静中发。怀我千载心,岁晚更幽绝。
10、心中有向往何必一定要去郊野,园圃的一切也足以表明心志了。流水、断桥、和那一片绿色的春草,篱笆、茅屋、和那午间雄鸡的啼叫……这一切啊,使人不得不爱上了没有车马喧嚣的人世,使人不得不相信城市中也有静谧的山林。不能辜负先贤高士们隐居的地方,那里可以随意地耕种、读书、课童……
11、种竹连平岗,岗回竹成塢。
12、作为江南名园,拙政园美在空灵,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疏朗自然。因为文徵明参与设计拙政园,因此,拙政园的结构布局、理水叠山、建筑造型、花木园艺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诗咏,这里以现代文化名人蒋吟秋的《园林纪胜——拙政园》三首七绝为例欣赏“拙政名园好景多”。
13、谢赫“六法”与庭园古画卷
14、几阵春风过后,天平山的油菜花也已褪去了青涩,放眼望去,都是茵茵的绿,灿灿的黄。
15、拙政园兰雪堂 :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
16、瑶台玄圃隔壶天,远在沧瀛缥缈边。
17、春深高柳翠烟迷,风约柔条拂水齐。
18、《千里江山图》描绘祖国的锦绣河山,千山万壑争雄竞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淼,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的风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人物动态形象,动静结合,叹为观止。
19、《明宣宗行乐图》是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图表现明宣德皇帝出行游猎的场面。画中坡岗上树茂花繁,溪水潺潺,林木间飞鸟走兽成双成对。作品构图严密,景物起伏错落,穿插有序,宫苑背景与人的比例并不完全符合自然,体现出中国古代画家对空间概念的独特理解。
20、“拙政园的荷花了么?”吴侬软语的柔柔问答。“我一年去拙政园三次,初看莲叶,再看荷花开,然后再去看莲蓬。”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的旖旎情境,又似是易安居士的清新小令:“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问答这情怀因为鲜有因为知音,更让我心生喜悦甚至惊艳。
二、描写拙政园的诗词
1、与堂北一排落地长窗相对的是一座湖石假山,山形高下曲折,既是堂中静赏的主题,又起到一定的障景作用,使园内景色不致一览无余。山之西峰,较为高耸,颇具透漏之姿,题名曰“联璧”,山之中峰名“缀云”,轮廓飞舞多姿。这一组建筑、庭院及山石景连成一串,成为以平岗曲坞草地为特色的东部景区很重要的观赏主
2、珍李坂在得真亭后,其地高阜,自燕移好李植其上。
3、名花珍异惜如珠,满地飘残胡不扫。
4、在野外小河边种了桃树,春暖时分绿叶夹着红花。常见那水中的花树残叶,大概里面有隐居的大家。微风吹着水波仿佛锦缎,黎明时天边现出了朝霞。何必一定要去玄都观呢,山野中也自有岁岁年华。
5、曾经品尝过那香山的泉水啊,清泠得就像一泓流动的美玉。我确实知道在瑶汉的那一边,也有一眼相似的清清的玉泉。带着长绳和着云气汲来泉水,沙瓶盛满泉水在月色下烹煮。何必邀请陆鸿渐专程来此呢,我一喝就能悟出泉水的品味。
6、 拙政园,故大弘寺基也。其地林木绝胜,有王御史者侵之,以广其宫,后归徐氏最久,兵兴,为镇将所据。已而海昌陈相国得之,内有宝珠山茶三四株,交柯合理,得势争高,每花时,钜丽鲜妍,纷披照瞩,为江南所仅见。相国自买此园,在政地十年不归,再经谴谪辽海,此花从未寓目。余偶过太息,为作此诗。他日午桥独乐,定有酬唱,以示看花君子也。
7、向来屈傅曾留诵,老去韦郎更有诗。
8、会心何必在郊埛,近圃分明见远情。
9、《南巡盛典》中苏州狮子林园插图
10、《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的传世名画之生动记录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生活状况。城内屋舍错落有致,分行而居,能明确辨认的庭院就有14个。其中街坊民宅沿街横向排列,学士府等院群居前,宅院、作坊等院群居;市井商住院落是向心、围合的空间,日常活动、重大礼仪都在此举行。从画卷中清晰的体现出宋代建筑形态及庭院的特征。
11、怡颜处取陶词:“沔庭柯以怡颜”云。
12、时见流残片,常疑有隐家。
13、春风压树森琳璆,海月冷挂珊瑚钩。
14、有拳者石,弗崇以岩,上列灌莽,下引寒泉。
15、徐杨,清代画家,擅长人物、界画。其绘画继承了《清明上河图》等艺术形式,以散点透视法来描绘山水城池,将现实主义手法运用于长卷画中。其传世作品有《乾隆南巡图》、《盛世滋生图》、《京师生春诗意图》、《王羲之写经换鹅图》等。
16、一片横塘意,何当棹小舟。
17、东区的面积约31亩,其规模大致以明朝王心一所设计的“归园田居”为主,该园可分为四个景区,据记载有放眼亭,夹耳岗,啸月台,紫藤坞,杏花涧,竹香廊等诸胜。中为涵青池,池北为主要建筑兰雪堂,周围以桂、梅、竹屏之。池南及池左,有缀云峰、联壁峰,峰下有洞,曰“小桃源”。步游入洞,如渔郎入桃源,桑麻鸡犬,别成世界。兰雪堂之西,梧桐参差,茂林修竹,溪涧环绕,为流觞曲水之意。北部系紫罗山、漾荡池。东甫为荷花池,面积达四五亩,中有林香楼。家田种秫,皆在望中。
18、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19、曾勺香山水,泠然玉一泓。
20、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三、描写拙政园美景的诗句
1、千年秀句落西湖,一笑闲情付东阁。
2、有如江梅花,枝槁心独香。
3、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4、今天,我们不谈其曲园,而介绍他对拙政园的评价。《拙政园歌》是一首长诗,其中有这么几句:
5、支离虽枉明堂用,常得青春保四时。
6、(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7、黄沙淅淅动人愁,碧树垂垂为谁发。
8、王振鹏,元代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和宫廷界画,被元仁宗赐号为“孤云处士”,并官至漕运千户。传世作品有:《伯牙鼓琴图》、《江山胜览图卷》、《阿房宫图》、《金明池图》、《龙池竞渡图》。
9、近年此地归相公,相公劳苦承明宫。
10、原文如下:会心何必在郊埛,近圃分明见远情。流水断桥春草色,槿篱茅屋午鸡声。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不负昔贤高隐地,手携书卷课童耕。
11、高二(22)樊柯贝一等奖95分
12、《东园图卷》,明,文征明,纵2厘米,横14厘米。
13、“小沧浪”面阔三间,南窗北槛,两面临水,外形十分别致,似房非房,似船非船,似桥非桥,完全是架在水面上的一座水阁。水阁横跨池上,将水面再度划分,把到此结束的中园水尾营造得貌似绵延不断,艺术手法高超。亭廊围绕,构成开敞的幽静水院。从前苏州古城文人雅士、官宦人家众多,无论是华屋巨宅还是一般住房,都特别注意小空间的修饰,这小空间就是庭院,而水庭院则是这绝无仅有的小沧浪,一方面,它体现了江南水乡风情,另一方面,因水造景,院落内外互相借景而构建了一个特别清凉的环境。
14、叙事画,是叙述一则故事或图解一个事件的绘画类型,通常包括历史故事画、人物故事画,题材来源于真实故事、神话、民间传说等。中国古代叙事画题材丰富,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汉代的画像石。自宋代开始,宋徽宗热爱作画,宫廷画家在叙事画的题材、风格以及表现技法上都精细专研,绘制出包括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传世佳作。
15、看温润如玉的江南雨巷风景也定格成别人眼中的风景。有路人欲拿起相机拍照,肯定了那善意的询问和赞美,金发碧眼的异国女子,80后时尚女孩,甜蜜的情侣。没有理由不珍视那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得的今生这一次擦肩。如诗的江南,遇见就是一种美好,且定格这烟水江南记忆,闲闲地穿越澹澹如水的时光。江南陌上花开,初心如荷,我们都可以缓缓归矣。
16、此画卷采用俯视视角,描绘出邗江两岸亭台楼阁,溪桥轩榭,舟船横渡,屋宇朱门,苍松翠柏,绵延群峰的景致。将古扬州城北郊尽收眼底,体现出深厚的界画功底和富于自然的天趣。
17、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联
18、“小沧浪”有两副对联。一幅是文征明题:“茗怀暝起味,书卷静中缘”;另一幅为佚名题:“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19、秋声入枕飘,晓色分窗绿。
20、偶傍沧浪构小亭,依然绿水绕虚楹。
四、赞美拙政园的话
1、在梦隐楼之前,若墅堂北,横绝沧浪池中。
2、繁香坞在若墅堂之前,杂植牡丹、芍药、丹桂、海棠、紫瑶诸花。孟宗献诗云:“从君小筑繁香坞”。
3、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4、远香堂是一座四面厅,面阔三间,高大宽敞。远香堂的主要功能是园林主人在此招待宴饮来访宾客,四面均为玻璃镶嵌的落地明罩,很通透。远香堂面水而筑,一池清水中遍植荷花。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绝佳之处。远香堂之堂名即源于这里的荷香,取宋代学者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意境。蒋吟秋七绝诗赞曰: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6、绝无仅有的水庭院“小沧浪”,前为廊桥“小飞虹”
7、珍重筠笼分赠处,小窗亲拓右军书。
8、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据园主王心一《归园田居》记载,兰雪堂为五楹草堂,“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因此,杜甫6没有写过赞美拙政园的诗。
9、梦隐楼在沧浪池之上,南直若墅堂,其高可望郭外诸山。君尝乞灵于九鲤湖,梦隐“隐”字,及得此地,为戴颙、陆鲁望故宅,因筑楼以识。
10、仇英,中国明代绘画大师,吴门四家之一。尤其擅画人物,尤长仕女。他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仇英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11、拙政园的“海棠春坞”是苏州园林中唯一以海棠命名的主题景点。海棠春坞,是一座十分精巧的庭院书房,院内虽然只有两株海棠,但满院是海棠纹花街铺地,仿佛将海棠花栽满庭院。庭院虽小,海棠不多,却魅力无穷。
12、译文:一个直接抱着幽山,居然在城市间。
13、朱栏光炯摇碧落,杰閣参差隐层雾。
14、译文:一条小径环抱着山林,安然闲静处于城市之间。这是描写苏州沧浪亭的。
15、➤虎丘山“党建+”撬动全域旅游
16、帆挂长洲苑外烟,衣沾虎阜山头雨。
17、春意盎然那烟柳一片迷离,风姿柔柔那枝条飘拂水面。不去长安管什么分别离愁,只有绿荫和清晨的鸟啼声。
18、人生贵适志,何必身岩廊。
19、清代《圆明园四十景图》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
20、中国古典园林中蕴含内容丰富的诗文,自古诗中有园,园中有诗。古代文人骚客对园林胜景,触景生情,借助于诗、词、歌、赋表达所感,对于园中建筑命名也颇为具有诗意。如拙政园夏日赏荷之处的远香堂,“远香”二字即出自周敦颐《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表达园主人高洁气质,“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五、赞美拙政园的经典诗句
1、衡山手植资回念,盘旋神龙势欲腾。
2、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3、《山村图》是一幅布局深宏、描绘细腻的全景山水画,描绘北方夏日山村景色和巍峨巨峰下人们的隐居生活。图中雄峰大岭拔立江边,巍峨高耸、气势雄浑,山势险峻,细节之处描写入微,村落中私家庭院层次细腻、人物表现生动传神。
4、百年前是空王宅,宝珠色相生光华。
5、出自: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6、苏州园林中,处处皆是景,无处不入画,景景有深意。小小园林,浓缩的是古人的大智慧与大胸怀,沉淀的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历史与典故。若在南通寻这样一处地方,非『九里兰亭』莫属。
7、绝怜人境无车马 写的江苏省苏州市的拙政园
8、疏疏的松林宛如被清泉刚洗过,山野吹来的风使高堂更显旷达。白云在空空的幽谷里飘来荡去,只剩下虚虚的几抹悠悠的云影。滚滚红尘永远望不到它的尽头,既然如此就和那松林永相长伴。在这样的松林里徜徉的高士啊,和南朝的陶弘景怎就如此相像?
9、张择端,北宋末年著名的画家。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
10、纵费东君着意吹,忍经摧折春光老。
11、梦回玄蚁争穿穴,春尽青虫对吐丝。
12、随意在草堂边栽种些花草,紫蕤是那么红艳漫漫成行。春光烂漫像千座纺机织出的锦缎,自然万物蒸腾糅合出百花的味香。爱怜那些花香香透了怀袖,不忍让东风雨水淋湿衣衫。高逸的情怀早已超越了人间繁华,只静静看那狂舞的游蜂下下上上。
13、说“名园拙政冠三吴”此言不虚。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1997年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远溯前明创造初”是讲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为明代御史王献臣所建。骢马:青白色相杂的马,过去指御史所乘之马或借代御史,这里“骢马王公”即指王献臣,吴县人。为人正派,为官正直,能诗善文,具有文人情怀。正是因为王献臣有着文人的清高与自负,敢于对抗权贵,因此,与世俗的官场格格不入。正德四年(1509),王献臣官场失意回乡隐居,发现了苏城东北处有块闹中取静的风水宝地,遂买下此地建造园林。
14、中国自古便有一种美学观点:将自然山水植物拟人化。比如,荷花比喻人品高洁。在苏州古典园林中,造园者经常通过花木经营将植物拟人化,超出植物本来的物象价值,而成为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意象,以此来表达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理想。远香堂、四面荷风亭以荷花来比喻人品,目的在于表达园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品质,其内涵深厚,令人寻味。
15、亭旁那高高的槐树啊想覆盖住围墙,那奧热的暑气啊湿透了绿色的衣裳。那疏疏朗朗开放的花卉啊淡淡雅雅,那浓浓咋地的荫影可以世代地流传。八月开考的科举啊足令人回首往事,那尊显的三公功业也都留给了儿郎。人老了再也不会呆傻着做南柯一梦,还是独自搭个床榻留待夜间去乘凉。
16、互为对景的“宜两亭”与“倒影楼”
17、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时节家家雨。华美的昆曲余音袅袅生烟,雨打芭蕉清荷声韵婉转,吴侬软语醉花荫,清濯几番也红尘心境。似这般江南清音雅韵的情致里,是不是可以闲敲棋子,摇落灯花,是不是可以浅醉闲眠,画声船听雨?!
18、蒋吟秋七绝诗点明了宝珠山茶的具体位置:“十八曼陀罗尚在,宝珠色相永春妍。”曼陀罗即指山茶花。十八曼陀罗就是指有18棵宝珠山茶花。十八曼陀罗花馆,位于拙政园西部,为西花园的主体建筑,非常精美华丽。馆内以隔扇和挂落划分为南北两部,南厅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北厅因临池曾养三十六对鸳鸯而得名“卅六鸳鸯馆”,这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厅形式。南厅十八曼陀罗花馆因吴伟业名诗《咏拙政园山茶花》特别著名。
19、紧傍这小屋,有万竿碧玉般的修竹,更还有一峰,是晶莹苍古的昆山石。还是去王家的厅堂看看吧,得意那杯铛之属满目琳琅。
20、种桃临野水,春暖树交花。
下一篇:没有了